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自救器介绍学习.pptx

    • 资源ID:88482209       资源大小:3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救器介绍学习.pptx

    第1页/共40页第2页/共40页第3页/共40页 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第4页/共40页 自救器的主要用途是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供井下人员佩戴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第5页/共40页 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1、过滤式 2、隔离式两种。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1、化学氧 2、压缩氧自救器两种。第6页/共40页产品型号意义:产品型号意义:过滤式:过滤式:ZL(min)L过滤过滤 开路系统,氧气来自于外界开路系统,氧气来自于外界化学氧:化学氧:ZH(min)H化学化学 闭路系统,氧气来自于内部闭路系统,氧气来自于内部压缩氧:压缩氧:ZY(min)Y压缩压缩 闭路系统,氧气来自于内部闭路系统,氧气来自于内部 ZYX45 ZYX45型型 为压缩循环式自救器为压缩循环式自救器 例:例:ZYX45型型Z-Z-自救器自救器 Y-压缩压缩氧气氧气 X-X-循环式循环式 45 45-保护作用时间保护作用时间 第7页/共40页1 1、过滤式自救器它是一种专门过滤一氧化碳的自救器。只、过滤式自救器它是一种专门过滤一氧化碳的自救器。只适用于无煤与瓦斯和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环境大气中的氧气适用于无煤与瓦斯和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环境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不含有其他毒气,不含有其他毒气的空气中使用,使用一次即报废。的空气中使用,使用一次即报废。2 2、化学氧自救器是靠化学生氧物质生氧,供佩带着呼吸。、化学氧自救器是靠化学生氧物质生氧,供佩带着呼吸。它的使用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各种环境,使用一它的使用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各种环境,使用一次即报废。次即报废。3 3、压缩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压缩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第8页/共40页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入井(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带有入井(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带有反光标识的工作服,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反光标识的工作服,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场)前严禁饮酒。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场)前严禁饮酒。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必须掌握井下人员数量、位置等实时信清点制度;必须掌握井下人员数量、位置等实时信息。息。入井人员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入井人员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标识卡和矿、标识卡和矿灯灯.(总则)(总则)第9页/共40页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避难硐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避难硐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装置、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装置、隔离式自救隔离式自救器器等等.(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第10页/共40页第八条第八条 煤矿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和避煤矿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和避灾路线,具有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知识。井下作灾路线,具有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知识。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自救器和紧急避险设施的使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自救器和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用方法。班组长必须具有兼职救援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班组长必须具有兼职救援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矿工自救互救和能够在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矿工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安全避险。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应急基本知识培训,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和应急基本知识培训,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入井。,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入井。(应急救援应急救援)第11页/共40页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间不低于30min的隔绝式自救器的隔绝式自救器。矿井应根据需要在避灾路线上设置自救器补矿井应根据需要在避灾路线上设置自救器补给站。补给站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给站。补给站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第12页/共40页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采区避灾路线上应设置压风管路,主管路直采区避灾路线上应设置压风管路,主管路直径不小于径不小于100mm,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mm,压,压风管路上设置的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风管路上设置的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m。水文地质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高处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采区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供水阀门安装在供采区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供水阀门安装在供气阀门附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采气阀门附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应在采区及上山巷道存放区及上山巷道存放防水型自救器防水型自救器第13页/共40页第14页/共40页 ZYX45 ZYX45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或环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或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保护佩戴人员正常呼吸讯速逃离灾区实现员迅速佩戴,保护佩戴人员正常呼吸讯速逃离灾区实现自救。自救。1 1)可供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发生瓦斯突出、爆炸、井下环境空气被有害气体污染等灾害性事故时,以及救护人员在呼吸器发生故障时迅速撤离灾区使用。第15页/共40页 2 2)可供化工部门在对设备进行简单维护以及有毒有害气体逸出时使用。3 3)可供石油开采作业时,天然气及其它有毒气体大量突出时使用。4 4)可装备在现代化高层建筑中,当发生灾害性火灾、二氧化碳严重污染环境时,供遇难人员佩戴逃生和待救时使用。5 5)也可供其它部门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环境中使用。第16页/共40页 大气压力:大气压力:7070125KPa125KPa;相对湿度:(相对湿度:(0 09898)%(2525););使用温度:(使用温度:(-10-10+40+40)。第17页/共40页 自救器主要由气瓶组、气囊组及外壳组自救器主要由气瓶组、气囊组及外壳组组成:气瓶组成:气瓶组包括氧气瓶、氧气高压开关、减压供给补给阀、压力组包括氧气瓶、氧气高压开关、减压供给补给阀、压力表等。表等。气囊组由口具、鼻夹、呼吸导管、气囊、排气阀及气囊组由口具、鼻夹、呼吸导管、气囊、排气阀及呼吸阀等组成。呼吸阀等组成。清洁罐内装入定量的、符合标准的清洁罐内装入定量的、符合标准的COCO2 2吸收剂。吸收剂。平时所有系统装置都装在壳体内,使用者能通过上平时所有系统装置都装在壳体内,使用者能通过上盖的观察窗清楚地看到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在下壳上设盖的观察窗清楚地看到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在下壳上设有背带,使用者可固定在皮带上或挎在肩上。有背带,使用者可固定在皮带上或挎在肩上。第18页/共40页第19页/共40页 1 1、防护时间:在功率、防护时间:在功率55W55W(中等劳动强度)状态下(中等劳动强度)状态下45 min 45 min 2 2、防护性能(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防护性能(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氧气浓度:氧气浓度:19%19%(3min3min内);内);25%25%(3min3min后)后);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2.0%2.0%;在;在203203的环境温度下吸气温度的环境温度下吸气温度50 50 3 3、供氧方式:定量供氧:、供氧方式:定量供氧:1.2L/min1.2L/min;手动供氧:手动供氧:60L/min60L/min;自动供氧:自动供氧:60L/min60L/min;4 4、氧气瓶:容积:、氧气瓶:容积:0.4 L 0.4 L;额定充填压力:;额定充填压力:20 MPa 20 MPa;氧;氧气储量:气储量:80L 80L;自动排气压力:(;自动排气压力:(150150300300)Pa Pa 5 5、外形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mmmm):):225180100;225180100;携带重量:携带重量:2.1kg2.1kg第20页/共40页1 1、定量供氧: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定量供氧: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6,高压氧气从氧气瓶流到减压器,高压氧气从氧气瓶流到减压器5内,内,减压后自动输出减压后自动输出1.2L/min的氧气进入气囊的氧气进入气囊13。2 2、手动补气供氧:用手指按补气压板、手动补气供氧:用手指按补气压板18,氧气以,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进入气囊13,离开补气压板,离开补气压板18,供氧停止。,供氧停止。3 3、自动补气供氧:当呼吸系统为负压时,补气压板、自动补气供氧:当呼吸系统为负压时,补气压板18向内收缩,压迫向内收缩,压迫补气压杆打开供氧机构,氧气以补气压杆打开供氧机构,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当气囊迅速鼓起,补气压进入气囊,当气囊迅速鼓起,补气压板板18离开补气杆,补气停止。离开补气杆,补气停止。4 4、吸气时氧气从气囊、吸气时氧气从气囊13、呼吸阀、呼吸阀15、口具、口具16进入人体。呼气时气体经进入人体。呼气时气体经过呼吸阀过呼吸阀15、吸气软管、吸气软管14进入清净罐进入清净罐20,人体呼出的,人体呼出的CO2 2被清净罐被清净罐20内装的吸内装的吸收剂吸收,余下的氧气进入气囊与减压器输出的氧气混合。如此反复完成人收剂吸收,余下的氧气进入气囊与减压器输出的氧气混合。如此反复完成人的呼吸循环。的呼吸循环。5 5、如果呼吸系统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气体将从排气阀、如果呼吸系统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气体将从排气阀12排出。排出。第21页/共40页使用时,人体咬住口具、夹上鼻夹,人体就和自救 器组成了“人-机”呼吸系统。呼气时,气流通过呼气阀经内气囊进入清净罐,其中的CO2与清净罐中的CO2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余下的氧气就进入外气囊。吸气时,通过吸气阀进入人体,就完成了整个呼吸循环过程。在整个佩戴过程中,人的鼻孔被鼻夹住,通过“人口-口具”的呼吸连接,完全用嘴进行呼吸。“人-机”呼吸系统与外界完全隔绝。第22页/共40页 1 1、将自救器从佩带侧移至正前方;、将自救器从佩带侧移至正前方;2 2、拉开挂钩、拉开挂钩1取下上盖,展开气囊;取下上盖,展开气囊;3 3、把口具、把口具16放入口中。口具片应放在唇和齿之间,牙放入口中。口具片应放在唇和齿之间,牙齿紧咬牙垫并紧闭唇齿;齿紧咬牙垫并紧闭唇齿;4 4、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6,然后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然后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18,气囊迅速鼓起,将鼻夹,气囊迅速鼓起,将鼻夹17夹住鼻孔,用嘴呼吸。夹住鼻孔,用嘴呼吸。5 5、使用时如果看见气囊在呼气后仍不太鼓或者吸气时、使用时如果看见气囊在呼气后仍不太鼓或者吸气时有些憋,应及时向气囊补气。可按动补气压板有些憋,应及时向气囊补气。可按动补气压板18,气囊鼓起后,气囊鼓起后停止补气,气囊吸瘪后补气压板压迫补气杆自动补气。停止补气,气囊吸瘪后补气压板压迫补气杆自动补气。第23页/共40页使用前的准备1、在使用本仪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以便在使用时能迅速、准确地完成佩戴动作。2、携带自救器下井前,观察氧气瓶压力表11的指示值不得低于18MPa。3、检查自救器CO2吸收剂是否在有效期之内。第24页/共40页将佩戴的自救器移至身体的正前面。第25页/共40页拉开自救器两侧的塑料挂钩并取下上盖。第26页/共40页展开气囊。注意气囊不能扭折 第27页/共40页把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应放在唇和下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使之具有可靠的气密性 第28页/共40页 逆时针转动氧气瓶开关手轮,打开氧气瓶开关(必须完全打开),然后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使气囊迅速鼓起。第29页/共40页把鼻夹弹簧扳开,将鼻垫准确的夹住鼻孔,用嘴呼吸 第30页/共40页 使用中如果看见气囊在呼完气后仍不太鼓或吸气有憋气感时,应及时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向气囊补气,直至气囊鼓起;也可用力吸气,气囊吸瘪后,补气压板压迫补气杆,也会自动补气。第31页/共40页撤离灾区 第32页/共40页 1 1、在使用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观察压力表的习惯,以掌握耗氧情况及撤离、在使用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观察压力表的习惯,以掌握耗氧情况及撤离灾区的时间。选择到达新鲜风流最近路线。灾区的时间。选择到达新鲜风流最近路线。2 2、严禁无故开启,磕碰及坐压自救器。、严禁无故开启,磕碰及坐压自救器。3 3、使用时保持沉着,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要慢而深(即深呼吸)。口与自、使用时保持沉着,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要慢而深(即深呼吸)。口与自救器的距离不能过近,以免气囊内的呼气软管打折,呼气阻力增加。使自救器救器的距离不能过近,以免气囊内的呼气软管打折,呼气阻力增加。使自救器处在最佳状态。在使用后期,清洁罐的温度略有上升是正常的,不必紧张。处在最佳状态。在使用后期,清洁罐的温度略有上升是正常的,不必紧张。4 4、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划伤气囊。、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划伤气囊。5 5、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严禁拿出口具说话,以免吸入有害气体,造成、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严禁拿出口具说话,以免吸入有害气体,造成安全事故。安全事故。6 6、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不要摘下自救器。、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不要摘下自救器。7 7、在低温和高温下使用自救器应遵守有关规定。、在低温和高温下使用自救器应遵守有关规定。第33页/共40页 应经常检查自救器,一般每隔一季度要检查氧气瓶压力、正负压气密、应经常检查自救器,一般每隔一季度要检查氧气瓶压力、正负压气密、排气压力、定量供氧等排气压力、定量供氧等5 5项指标,发现气瓶压力下降立即充填氧气(用于充填自项指标,发现气瓶压力下降立即充填氧气(用于充填自救器的氧气应符合救器的氧气应符合GB 8982-1988GB 8982-1988标准的规定),发现达不到规定指标要进行调标准的规定),发现达不到规定指标要进行调整和修理。如果在携带时遇到激烈撞击等情况,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也要检整和修理。如果在携带时遇到激烈撞击等情况,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也要检查上述查上述5 5项指标,并让厂家专业人员进行修理。每隔项指标,并让厂家专业人员进行修理。每隔3 3年要对氧气瓶作水压试验。年要对氧气瓶作水压试验。每隔一季度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每隔一季度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每次使用后都要更换符合每次使用后都要更换符合MT 454MT 454标准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率应不低标准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率应不低于于32%32%),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在装填时边震动边装填,吸收剂要装),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在装填时边震动边装填,吸收剂要装满装实。装实后盖上底盖,并用专用搬手拧紧,保证气密。满装实。装实后盖上底盖,并用专用搬手拧紧,保证气密。气瓶充气方法:充气时拨出气瓶,卸下减压供给补给阀,换上充气接头气瓶充气方法:充气时拨出气瓶,卸下减压供给补给阀,换上充气接头便可对氧瓶进行充填氧气,压力应在便可对氧瓶进行充填氧气,压力应在20MPa20MPa以上。氧气瓶的充气要同时符合气瓶以上。氧气瓶的充气要同时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安全监察规程和GB 5099GB 5099标准的规定。氧气瓶充装氧气时应将气瓶引入在防爆装标准的规定。氧气瓶充装氧气时应将气瓶引入在防爆装置箱内,进行充气;如果没有防爆装置,充气时人不能正对气瓶,以防出现意置箱内,进行充气;如果没有防爆装置,充气时人不能正对气瓶,以防出现意外。外。第34页/共40页 在填充完氧气和药后进行组装。在组装时必须十分注意:安装气囊内的呼气导管时注意不能扭曲,否则会增加呼气阻力,严重扭曲,会使呼气气路阻断;把减压供给补给阀拧紧在开关上,把气囊上的胶圈完全套入在减压供给补给阀的环形槽内。装上盖前先拿住口具使气囊逆时针绕压力表上一周,口具的开口须朝上。轻轻扣上上盖使仪器恢复完好状态。(注意扣盖时上、下盖不要夹住气囊)。自救器一旦使用,时间虽然不足额定防护时间,都应进行重新充氧、装药和检验,即按上述2 2、3 3项叙述进行。第35页/共40页 1、储存时,自救器应避免阳光直射;严禁与油脂混放在一处。储存环境应干燥,无腐蚀性气体,温度应在0以上。2、氧气瓶的保管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第36页/共40页第37页/共40页第38页/共40页第39页/共4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0页/共40页

    注意事项

    本文(自救器介绍学习.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