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8 电功率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试题.doc
-
资源ID:88493547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 电功率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试题.doc
第十八章 电功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如图1所示,手电筒中的电流为0.5 A,电源为三节干电池,则该手电筒小灯泡的功率最接近( ) A.0.25 WB.0.75 W C.2.25 W D.9.00 W2.如图所示是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 )A.若将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两端的电压大B.若将两电阻串联在某电源两端,则的实际功率大C.若将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通过的电流大D.若将两电阻并联在某电源两端,则的实际功率小3.如图3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1和L2所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的比值为( )A.41B.14 C.51D.154.小红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时,连好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L1正常发光,L2只能发出很微弱的光,下面对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灯泡L2发生了断路 B.灯泡L2 发生了短路C.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小 D.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小5.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B.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C.两灯串联在220 V的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D.将乙灯接入110 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 W6.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 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 V 8 W”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8 V 4 W”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大于4 W B.等于4 W C.小于4 W D.无法确定7. 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B.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所做的功就越多C.用电器做功的时间越少,其电功率越大 D.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表示它做功越快8. 如图7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 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2 A。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分别为( )A.8 V 16 B.8 V4 C.10 V16 D.10 V8 9.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源两端时,功率之比P1 : P2 =9 : 25,若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其功率之比为( )A.35 B.53 C.925 D.25910.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Q=I2Rt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B.根据Q=U2/Rt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少C.根据可知,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无关D.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11.如图8所示,是某电器内部的电路结构图,R1 R2为阻值相同的电热丝。不同的连接方式其发热功率不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的发热功率与丙的发热功率相等 B.丁的发热功率是丙的发热功率的2倍C.丙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2倍 D.丁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4倍甲 乙 丙 丁12.把标有“12 V 36 W”的灯泡和“8 V 16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的两端,其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灯泡没有达到额定功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电源的电压为24 V B.电路中的电流为2 A C.两灯泡的总功率为16 W D.灯泡L1的实际电压大于灯泡L2的实际电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3.如果用图10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阻的电功率,则图中x是 ,y是 。14.一只标有“2.5 V0.3 A”的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两端电压为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1 min消耗的电能为 J。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两端电压为1.5 V时,灯泡的亮度与正常发光相比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15.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 V,R1=12,灯L上标有“6 V 3 W”的字样。当只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测 两端的电压;若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下移动,电流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再闭合开关S1和S2,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16.图12是一个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图象。由图象可知,当小灯泡的电压为时,灯泡灯丝的电阻为 ;当小灯泡中流过0.3 A的电流时,它消耗的功率是 W。17.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 V升高到10 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 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18.在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当开关断开,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 A,则R1的阻值为 ,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R2的电功率为 W。19.如图14所示,是“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图。A、B两煤油中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内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较小;烧瓶B内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较大。在实验中应使两瓶中盛装的煤油质量 。那么,当开关S闭合,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瓶中温度上升较快的是 (选填“A”或“B”)瓶。20.实验台上的小灯泡上标有“2.5 V”的字样,小丽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8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21.某工厂开发研制了一种高、中、低三挡家用电火锅,观察其内部结构发现是由两个相同的发热电阻丝构成。改变挡位就是改变电热丝连入电路的方式。研究发现:旋动开关,当转换开关在中挡位置时,发热功率为600 W,这时只有一个电阻丝连入电路。那么,当转换开关分别处于高、低两挡位置时,其发热功率分别为 W 和 W。三、作图与实验题(每题7分,共21分)22.小明利用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都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1)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或“小于”)。(3)通电一定时间后,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2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6中的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示数为0,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7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U/V电流表示数I/A小灯泡电功率P/W12.022.50.220.5532.80.240.67(5)由上表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24.在“测定2.5 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红设计了如图18所示的电路。(1)请在图中的“”内填入合适的“灯泡”和“电表”符号。(2)小红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断开开关时,发现电表如图19所示,其中电流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U/V22.53I/A0.220.260.30(3)假如不重新实验,请你利用小红已获取的信息,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若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3 V,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四、计算、探究题(25题11分,26题14分,共25分)25.某电熨斗内有R1、R2两段电热丝,其简化电路如图20所示,它在220 V或110 V电压下都能正常工作:110 V时将S打至1挡,220 V时将S打至2挡,这两种情况下电熨斗的电功率均为1 100 W。求:(1)电熨斗正常工作5分钟消耗多少电能;(2)电熨斗在220 V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大;(3)两电热丝的电阻之比R1:R2多大?26.小华的姐姐洗完头发后正在用电吹风吹头发,小华马上想利用电能表测电吹风的电功率,于是他将家中其他用电器都关闭,观察家里的电能表如图21所示,记录2 min内电能表转盘转45圈,小华又观察到电吹风的铭牌上标着“220 V 500 W”。(1)请计算电吹风的实际功率。(2)比较计算结果与小华观察到的电吹风铭牌上标的额定功率是否相同。请你猜想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