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出师表中考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
-
资源ID:88522185
资源大小:8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出师表中考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
第24课 出师表中考题 6、解释下列加点次在文中的含义(4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躬耕于南阳 躬: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4)至于斟酌损益 益: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狼)D、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_ (2)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_ 9、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3分)_ 八、_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_ 1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第一段主要阐明“光先帝遗德”的重要性。B、作者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C、回忆先帝对两汉评价的用意是借先帝的评价,忠告后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亲贤远佞。D、在内政上亲贤臣,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在军政上亲贤臣,必能裨补却漏,有所广益。14、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军师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请写出两例。(2 分)_ 十、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 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燕。(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注】厚:丰厚,用做动词。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三:指很多,虚数。致:招来。见事:被任用。凑:聚集,奔赴。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由是感激(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 / 况贤于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之际 / 臣闻古之君人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遂许先帝以驱驰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士 争 凑 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_ 12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2分)_ 十一、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_ 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_ 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_ 十二、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危急存亡之秋( ) (2)悉以咨之( )14将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_ 15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1分) 16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