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doc
-
资源ID:88523954
资源大小:723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总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doc
文言文复习七年级上册:1、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 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填空。1、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3、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 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曰:“其恕乎,。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子曰:“由,诲女知乎!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七年级上册:3、山市一、解释加点词语义。答案1、数年恒不一见数,几。恒,经常。2、层层指数数,数数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山中蜃景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6、或凭或立,不一状不一状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8、倏忽,如拳如豆。倏忽,突然。二、翻译句子。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2、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3、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1、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2、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3、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去:离开。 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期:约定 。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引:拉 。 顾:回头看7、尊君在不?7、“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8、集:集会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天雨墙坏雨:下雨 坏:毁坏2、智子疑邻智:以为聪明3、不筑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6、其家甚 智其子其家:那富人家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1、 塞翁失马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2、人皆吊之吊:慰问3、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4、居数月居:过,经过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6、死者十九十九: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大:大规模二、中心思想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世隶耕属于2、未尝识书具曾经3、父异焉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 就:完成5、邑人奇之对感到奇怪6、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7、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9、不使学使:让10、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11、泯然众人矣完全12、贤于材人远矣比13、则其受于者不至也被14、伤仲永哀伤、伤感15、养父母赡养16、或以钱币乞之有人17、从先人还家跟从18、卒之为众人卒:最终19、如此之贤也(有)才能20、固众人本来21、即书诗四句写七年级下册:伤仲永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泯然众人矣。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5、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三、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七年级下册:3、孙权劝学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1、卿今当涂掌事当:掌管。 当涂:当权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4、孰若孤孰:谁5、蒙乃始就学乃:于是6、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二、翻译下列各句答案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5、蒙辞以军中多务5、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四、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七年级下册:2、口技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擅长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4、少顷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坐”同“座”8、妇抚儿乳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大腿 。 走:跑15、群响毕绝毕:全 。 绝:尽、消失二、翻译下列各句答案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出。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三、回答以下问题答案1、归纳文章的主旨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2、 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七年级下册:4、夸父逐日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夸父逐日赛跑2、河、渭不足黄河3、弃其杖自己的、他的。4、化为邓林成为二、中心思想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七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以:认为。去:距离。2、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3、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4、孔子不能决也。决:判断。5、孰为汝多知乎。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二、译句1、孔子不能决也。1、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2、孰为汝多知乎。2、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三、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四、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2、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3、 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4、 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5、 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七年级下册:5、狼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止有剩骨止:通“只”2、顾野有麦场。顾:回头看。3、苫蔽成丘苫蔽:遮盖。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犬坐:像犬一样坐着5、一狼洞其中。洞:打洞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企图、打算。隧:钻洞。7乃悟前狼假寐假寐:假装睡觉。8、意暇甚意:神情。9、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10、止增笑耳止:通“只”。耳:罢了。二、译句1、投以骨。1、把骨头投向(狼)。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3、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本文主旨。1、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一、 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二、 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8、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四、 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八年级上册:6、陋室铭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斯:这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6、何陋之有?何:什么。二、译句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4、孔子云:“何陋之有?”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回答下列问题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八年级上册:7、爱莲说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1、可爱者甚蕃蕃:多。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6、宜乎众矣。宜:应当。二、译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莲,花之君子者也。2、莲是花中的君子。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选贤与能与:通“举”举荐,选拔2、古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3、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 子:子女4、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职业5、货恶其弃于地也恶:憎恶6、盗窃乱贼而不作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7、是谓大同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8、女有归归:女子出嫁二、译句答案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3、男有分,女有归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八年级上册:三峡一、解释答案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11、良多趣味良:真,实在二、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 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八年级上册:10、答谢中书书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俱:都2、晓雾将歇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二、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三、填空答案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之美。山水相映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之美。色彩配合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到。 遂:于是。 至:到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5、月色入户户:窗户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月光(月色)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六、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八年级上册:11、观潮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农历十六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方:当时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倏而:突然 . 略:一点点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逝:去,往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采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溯迎:逆流迎着潮水7、吞天沃日沃:因水淋洗8、如履平地履:踩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岸二、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答案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 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3、如履平地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三、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答案1、解释下列词语(1)既望(1)农历十六(2)既而(2)不久2、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 而 ,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远,近。(2) 写“形“的句子是 (3) 写“色”的句子是 (4) 写“声”的句子是 (5) 写“势”的句子是 (1) 仅如银线(2)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 如雷霆,震撼激射(4)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八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是日更定是:这。 定:完了,结束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3、雾淞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 更:还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 白:指酒杯二、译句答案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1、(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三、回答问题答案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1、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1、 风烟俱净俱:全,都2、 从流飘荡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过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负:凭依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叫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经营反:通“返”返回9、横柯上蔽柯:树干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6、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望峰窥谷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买2、援疑质理援:提出质:询问3、益慕圣贤之道慕:仰慕4、俟其欣悦俟:等到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汤:热水覆:蒙盖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两顿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跑逾约:超过期限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报”穿着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4、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