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9 纪念白求恩课文分析(pdf) 语文版 试题.pdf
-
资源ID:88524520
资源大小:68.3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上册 9 纪念白求恩课文分析(pdf) 语文版 试题.pdf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分析-9 纪念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 一、纪念白求恩的中心论点:一、纪念白求恩的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这一论点有三个分论点:1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2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二、对比论证:二、对比论证:1以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相对比;2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人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3以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相对比。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示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简洁的叙事:三、简洁的叙事: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悼念文章,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这既是表达悼念之情所必要的,又作为展开议论的事实论据。议论文的叙事不同于记叙文的叙事。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叙事主要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因此议论文中的叙事必须简洁,一般多用概括性的语言。本文的叙事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比如开头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 80 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1-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分析-9 纪念白求恩-2-四、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四、凝练而生动的语言:1成语的运用:“不远万里”“以身殉职”“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等;2排比、设问的运用:“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里“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写志趣,“有益于人民”写人生价值。设问句虽然只有一个,但用在关键的地方,用得十分精彩:“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一个设问,既启发读者的思考,引起人们对下文评价的关注,又把文章从对白求恩事迹的介绍自然地过渡到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另一处的过渡:结尾在写到白求恩与自己的交往,表达悲痛之情之后,马上以“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过渡到学习白求恩。)3准确而灵活的遣词造句:作者三次提到白求恩的人生态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达,却又不能互换。其实灵活正是为了准确,同样的准确又足见其灵活。再如“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和“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意义一致,却又不能互换。又如“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和“无不为之感动”。总之,凡相同语义的表达绝不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