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 订鬼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doc
-
资源ID:88530087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7课 订鬼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doc
订鬼习题精选助学指要课文选自论衡·订鬼篇。原文较长,课文节选的只是开头的部分,但论点鲜明,论证充实严密,已具立论规模,完全可独立成文。课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并用设问对之进行了阐释。第二段举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第三段紧承上文,从病人心理和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分析“人病见鬼”的原因。文末从人的各种表现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念所致,并非实有。全文结构完整,有理有据,分析透彻。学习本文,要认识文章观点的现实意义,破除迷信;也要注意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读读练练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给下面词语中画横线的字注音。寝衽()庖丁()殴击()妄见()2.解释下面语句中画横线字的意思。何以效之用精至矣病者困剧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俱用精神二、整体理解1.本文选自_·订鬼篇。论衡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书中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世俗的、迷信的唯心论,为当时中国中思想界开辟了一条新路。作者_,是_时朴素的唯物主义家、文学批评家,著名的无神论者。2.全文观点鲜明,论证严密。作者首先提出本文的观点:“_。”第二段举_和_事例来证明观点,第三段从两个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人病见鬼”的原因,最后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念所致,并非实有。全文围绕中心,有力地否定了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流俗思想。三、课内语段阅读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1.解释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字。订鬼非人死精神为之顾玩则亦知夫病者也所见非鬼也2.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是:“_”(用原文回答)。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人病则忧惧暮卧则梦想B.或泄于口骈死于槽枥之间C.见鬼之怒伯乐之见马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由是则生而不用也4.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非/人死/精神为之也B.凡人/不病/则不畏惧C.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D.二者/用精/至也5.翻译下列句子。(1)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2)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6.用一句话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四、课外拓展演练陈在衡不怕鬼 陈在衡先生,和蔼而风趣,年六十有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提灯前行,遂就火吸烟,久而不燃。其一人问:“君过首七未耶?”陈讶其语,漫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陈悟为鬼,佯曰:“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实畏人。”陈曰:“人何足畏?”曰:“畏啐。”陈即长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汝非鬼耶?”陈笑曰:“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缩其半;三啐之而灭。【注释】首七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信真的。啐cuì吹气。1.解释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字。陈悟为鬼遂就火吸烟2.下面语句中的“而”与“陈即长吸而啐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和蔼而风趣B.执策而临之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D.富而可求也3.翻译下列句子。(1)君过首七未耶?(2)人何足畏?4.这个故事塑造了陈在衡先生怎样的人物形象?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五、读后研习搜集古今不信鬼、不怕鬼,破除迷信的故事,并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