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三 第七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专题三动物生理学-2-真题再练备考定向-3-第七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5-213 41.(2019全国理综,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解读本题以“惊吓”为情境,考查了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构基础、基本原理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的关联,要求考生能从简单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作答。本题带有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尤其是选项“D”的体验式设置,可以激发学生了解生命的热情,增强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A项正确。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项正确。心脏活动可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由神经系统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再由肾上腺素间接调节,C项正确。肾上腺素又叫“应激激素”,其分泌增加,会提高动物的警觉性,使其呼吸频率和心率都加快,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D-6-213 42.(2018全国理综,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解读本题以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特征为线索,考查考生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对生命观念核心素养的考查。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K+通过离子通道由膜内扩散到膜外,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而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Na+通过离子通道由膜外向膜内扩散,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答案解析关闭D-7-213 43.(2018全国理综,31)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min)。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答案解析解析关闭(1)由于b组加入了垂体提取液,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b组的兔尿量减少。(2)由于c处理中加入了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使得肾小管内的原尿中渗透压升高,抑制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尿量增加。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可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3)渗透压升高后,刺激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答案解析关闭(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增加葡萄糖(3)下丘脑-8-213 4解读本题以哺乳动物尿的生成为主题,考查了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分泌以及调节方式和作用机理;利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本题(2)小题的难点是要明确水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是按照渗透作用原理进行的。肾小管腔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即溶质(葡萄糖)浓度升高抑制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9-213 44.(2018全国理综,29)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B组的处理是。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激素和激素。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等量原则,将若干只幼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根据实验要求和单一变量原则,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手术,对B组(实验组)切除垂体,对A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都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答案解析关闭(1)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切除垂体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2)生长促甲状腺-10-213 4解读本题应用经典的解剖学方法,通过切除垂体来探究垂体对幼龄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给出基本实验过程的情况下,要求完善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考查对垂体和生长发育之间关系的理解,体现了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考查。-11-网络梳理填一填高考必背记一记易混易错判一判A.反射弧B.双向传导C.突触间隙D.突触后膜 E.电信号F.化学信号G.单向传递H.垂体I.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J.分级调节K.反馈调节L.体液传送M.靶器官、靶细胞-12-网络梳理填一填高考必背记一记易混易错判一判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3.在突触部位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4.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5.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冷觉、热觉和渴觉都形成于大脑皮层。-13-网络梳理填一填高考必背记一记易混易错判一判1.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2.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都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传导。()3.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4.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5.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6.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14-网络梳理填一填高考必背记一记易混易错判一判7.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8.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9.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10.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15-考点1考点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热考题点必练题点1反射与反射弧、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2019湖南长郡中学一模)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进-16-考点1考点2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静息电位的维持需要消耗ATPB.缺氧25min内,神经细胞的K+外流受到抑制C.缺氧处理20min后细胞内外电位差逐渐变小D.缺氧处理20min与10min相比,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低名师点睛据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缺氧时间,因变量的检测指标是静息电位数值。由图曲线可知,缺氧处理20min前细胞内外电位差逐渐变大,缺氧处理20min后细胞内外电位差逐渐变小。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静息电位的维持需要钠钾泵参与,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由图可知,缺氧25 min内,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先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少,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与K+外流有关,说明K+外流先逐渐增多,然后又减少,B项错误;由图曲线可知,缺氧处理20 min后细胞内外电位差逐渐变小,C项正确;由图曲线可知,缺氧处理20 min与10 min相比,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较大,即兴奋性低,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17-考点1考点22.(2019河北唐山一中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味觉受体蛋白与味物质结合后结构发生变化,这一结构变化反映给味觉细胞并传递至大脑皮层即可产生味觉。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味觉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味觉产生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信号的转化过程C.口腔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决定了味觉受体蛋白的合成D.神经递质和激素一样只在细胞外起作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食物刺激了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使其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味觉,由于此过程只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参与,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项错误;味觉形成过程中兴奋经过了由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的过程,经过了突触,因此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信号的转化过程,B项正确;人体各细胞均有味觉受体蛋白基因,而不是口腔细胞特有的,C项错误;激素既可以在细胞外又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18-考点1考点2名师点睛神经递质、酶、激素的比较(1)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物质,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3)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产生的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19-考点1考点2题点2动物激素调节的机理3.(2019山东济南长清测试)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相同B.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大量的Na+内流C.去甲肾上腺素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反馈调节D.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中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明确题干所述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及作用。根据题干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所以既可以参与体液调节,也可以参与神经调节。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去甲肾上腺素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去甲肾上腺素还可以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两种受体接受去甲肾上腺素发挥的作用不同,说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不相同,A项错误;去甲肾上腺素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说明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后膜大量的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项正确;当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多时,去甲肾上腺素可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C项正确;由分析可知,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中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20-考点1考点24.(2019湖南株洲质检)成人排尿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当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时,在排尿中枢的控制下,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尿道,可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于是完成排尿。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A.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膀胱壁的逼尿肌C.排尿反射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使尿液顺利排出D.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名师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排尿反射的过程,易错点是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断: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题意可知,成人的有意识排尿是通过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对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调控完成的,故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A项正确;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内壁,B项错误;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C项错误;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21-考点1考点2必清错混辨析1.有关反射及感觉的3个易错易混点(1)反射的完成路径为“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任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2)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则不能形成感觉。(3)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22-考点1考点22.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3个易错易混点(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23-考点1考点23.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3个易错易混点(1)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移走。(3)异常情况: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与某种有毒物质结合,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24-考点1考点2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热考题点必练题点1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1.(2019河南期末大联考)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5-考点1考点2(1)上图体现了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该过程还体现了稳态的维持需要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相互配合,图中器官甲是。(2)据图可知,下丘脑可以作为神经调节结构基础中的,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中激素作用的,由此可见下丘脑细胞膜上有多种。机体调节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存在调节机制。(3)病原体感染能刺激T细胞分泌,使效应T细胞的功能增强,从而增强免疫功能。(4)人体在应激状态下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会增加。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状态的人,癌症发病率较高,分析图示可知,原因是。-26-考点1考点2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垂体(2)效应器靶器官特异性受体(或糖蛋白)分级调节和负反馈(3)淋巴因子细胞(4)高度紧张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分泌较多,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27-考点1考点2解析:(1)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由下丘脑通过过程控制肾上腺的分泌可知,该过程为分级调节,图中器官甲是垂体。(2)据图分析可知,神经递质、糖皮质激素都可以作用于下丘脑,说明下丘脑可以作为神经调节结构基础中的效应器,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中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由此可见下丘脑细胞膜上有多种特异性受体;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且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过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说明机体调节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3)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进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4)已知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状态的人,癌症发病率较高,从图形分析可知其原因可能为高度紧张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分泌较多,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28-考点1考点2策略方法 激素分泌调节的三种类型-29-考点1考点2(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同时又受神经调节)、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30-考点1考点2题点2动物激素调节的机理、功能2.(2019河南南阳期末)如图1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器官或细胞,代表激素;图2所示为研究中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31-考点1考点2(1)图1中,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器官是。从调节方式角度分析,甲对乙的调节方式是调节,甲对丙、丁的调节方式是调节。(2)由图1可知,的分泌调节要经过甲乙甲状腺途径,这种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称为调节。的含量增加会通过调节机制使激素含量处于稳定状态。(3)结合图2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增加了大约400%,原因是构建糖尿病模型时注射的药物破坏了胰岛B细胞,导致,进而使血糖升高。(4)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证实这一推测还需检测四组大鼠血液中的含量。结合图2结果分析,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更有优势,理由是。-32-考点1考点2答案:(1)甲(或下丘脑)体液(或激素)神经(2)分级(负)反馈(3)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减少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4)胰岛素中药组控制血糖的效果与西药组的相近,但中药组的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的解析:(1)图1中,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器官,与体内的许多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甲(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乙垂体的分泌属于体液调节。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甲下丘脑对丙(胰岛A细胞)、丁(胰岛B细胞)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33-考点1考点2(2)由图1可知,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称为分级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二者的分泌减少,从而使激素含量处于稳定状态。(3)结合图2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增加了大约400%,这是由于构建糖尿病模型时,注射的药物破坏了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减少,使血糖明显升高。(4)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证实这一推测还需要检测四组大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中药组大鼠空腹胰岛素含量高于模型组,则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结合图2结果分析,中药组控制血糖效果与西药组相近,但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说明中药组的胰岛B细胞正常比例高于西药组,与西药相比,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更有优势。-34-考点1考点2题图分析分析图1:由图中甲状腺可知为甲状腺激素,为以甲状腺为靶器官的促甲状腺激素,乙为垂体,为调节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为下丘脑,为使血糖浓度上升的胰高血糖素,则丙为胰岛A细胞,为使血糖浓度下降的胰岛素,丁为胰岛B细胞。分析图2:据图可知,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为30mmol/L,正常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为6mmol/L,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增加25mmol/L,大约增加400%,模型组大鼠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中药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低于模型组。推测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中药组控制血糖效果与西药组相近,但中药组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35-考点1考点2策略方法动物激素相关实验解题方法(1)激素功能验证的一般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2)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要多于一只。(3)注意观测指标的确定,如探究甲状腺激素生理功能可检测耗氧量、代谢或活动状况,具体实验应具体分析。(4)生理盐水在对照组中的作用,不能用蒸馏水代替。-36-考点1考点2必清错混辨析1.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6个易错易混点(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2)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调节代谢,进而影响体温;肾上腺素在应急状态下快速调节代谢,进而迅速影响体温,因此又有“应急激素”之称。(3)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作用不同,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37-考点1考点2(4)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5)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6)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38-考点1考点22.有关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的4个易错易混点(1)对于动物生理学实验,通常要设置空白对照,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比较来研究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2)选取实验动物时,要选择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且饲养时的各种条件也要一致。(3)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4)实验设计中注意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处理。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实验设计一般选幼小动物,经实验变量处理后的观察指标是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观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功能的实验时动物一般先饥饿处理,经实验变量处理后的观察指标是动物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