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5讲 教科书基础实验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第15讲教科书基础实验-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基础实验整合教科书实验技能迁移(1)物质鉴定类。利用化学试剂与相关物质产生特定颜色反应,进行物质鉴定时,应注意选择白色或颜色较浅的材料;如果实验材料本身颜色较深,在鉴定前首先要进行脱色处理。(2)显微观察类实验要先制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装片法(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用从生物材料上切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如制作子叶临时切片进行脂肪的鉴定)、涂片法(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以成熟的植物细胞为材料,利用质壁分离可以鉴定细胞死活。(4)用物理或化学试剂诱变时,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或细胞;观察染色体变异时,一定要选择正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最好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5)需进行加热的生物实验,操作时,一般采用的都是水浴加热法,而不是直接加热。-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题型1理解反应原理,解答物质鉴定类实验题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实验材料、所用试剂及实验结果做了如下的归类,其中正确的是()-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A.B.C.D.答案答案 B解析解析 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染色体(质)染色的试剂是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健那绿是对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试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液,细胞核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黑藻小叶颜色深,不适合用作观察线粒体的材料;龙胆紫是对染色体(质)染色的试剂,不能对液泡进行染色;正常情况下叶绿体本身呈现绿色,无水乙醇不能作为染色剂,它可以作为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溶剂。-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方法规律某些特定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2019天津理综)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B.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C.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D.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基因突变不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因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项错误。叶绿体的形态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但叶绿体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基粒类囊体属于生物膜,是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所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要使红叶杨和绿叶杨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红叶杨需要更强的光照,原因是红叶杨比绿叶杨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少,光合速率小,因此,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C项正确。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若要测定花青素的绝对含量需要进一步实验,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2019北京理综)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观察有丝分裂图像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并移到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观察,A项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细胞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核膜,无法看到细胞核,B项错误。细胞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纺锤体的中央,此视野中可找到,C项正确。碱性染料易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色,而其他结构染色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1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下列关于教科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观察线粒体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A.只有需要活体材料B.只有不需要用显微镜C.只有需要设置对照D.不需要染色处理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也需要活体材料,A项错误。均需用显微镜观察,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B项正确。为自身对照,其他都不需要设置对照,C项正确。需用健那绿染液染色,要用碱性染液染色,NaOH与酚酞相遇,呈紫红色,不需要染色,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1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各插条上芽的大小、数量应相同B.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后可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C.用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各插条上的芽属于无关变量,为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各芽大小、数量应相同,A项正确。解离后的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是用健那绿染液对活细胞进行染色,B项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项正确。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1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实验方法与操作1.一些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方法淀粉:碘液。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本尼迪特试剂。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a(OH)2溶液、酸碱指示剂。乳酸:pH试纸。有O2:余烬木条复燃。无O2:火焰熄灭。脂肪:苏丹或苏丹染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染色体: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DNA:甲基绿。RNA:吡罗红。线粒体:健那绿。-1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或KOH溶液。除去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除去叶片中叶绿素: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避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将植株放在无光的条件下。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防止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1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光合速率:O2释放量、CO2吸收量或(CH2O)产生量。呼吸速率: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CH2O)减少量。原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亚甲基蓝溶液染色。-1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题型2掌握作用原理,解答与酒精有关的实验题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多处用到酒精,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B.洋葱根尖细胞用卡诺氏液固定后,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冲洗2次C.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在室温下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直接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解离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时,用苏丹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项正确。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用卡诺氏液固定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B项错误。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C项错误。解离所用的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1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方法规律酒精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作用-1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2017北京理综)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B解析解析 盐酸能使洋葱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使小鼠骨髓细胞相互分离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A项错误。观察装片时都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观察,B项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错误。只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出现细胞板,D项错误。-1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2016全国理综)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B.C.D.B解析解析 和都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方法是用紫外线等处理;用到的是染色法,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因而可分别对DNA和RNA进行染色。-1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其中相匹配的是()答案解析解析关闭B项的“方法与结果”能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不能说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项的“方法与结果”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产物中有淀粉,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项的“方法与结果”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答案解析关闭A-2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B.利用14C标记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C.利用血球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D.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逐个记名法和目测估计法D解析解析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以研究DNA的结构,A项正确。卡尔文利用14C标记示踪法来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B项正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时用血球计数板,C项正确。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调查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统计方法包括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项错误。-2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5.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C.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上层取样D.遗传病发病率调查: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C解析解析 在个体密集区取样,估测的种群密度值会偏大。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若标记物脱落,会使结果偏大。采用抽样检测法进行酵母菌计数时,因酵母菌主要分布在培养液的下层,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上层取样,会使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会使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22-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对教科书中的观察类实验不能正确掌握防范策略(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不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就几乎不含DNA、RNA)。(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材料通常选用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或植物的雌蕊(高等动物卵巢和植物的雌蕊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少,不容易找到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4)不能用绿色叶片为材料来观察线粒体(因为绿色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内叶绿素的颜色会干扰显色反应的观察)。-23-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防范演练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用健那绿染液给线粒体染色时,需要用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必须用高倍显微镜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若转换成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若无,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代替直接使用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用健那绿染液给线粒体染色时,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不能用盐酸处理细胞,错误;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配制解离液,正确;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细胞中有叶绿体,可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正确;“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用低倍镜观察,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颜色,可用于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正确;若转换成高倍镜观察不能升高镜筒,错误;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不能用95%的乙醇代替直接使用,应该在95%的乙醇中添加无水碳酸钠,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24-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对教科书中的鉴定类实验辨识不清防范策略(1)在物质鉴定实验中,应注意选择白色或颜色浅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掩盖反应结果。(2)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3)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不同,提取液用无水乙醇,是因为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分离时使用纸层析法,是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25-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4)在提取色素时,收集滤液的试管口要及时用棉塞塞紧,防止乙醇挥发;在层析时,制备滤纸条要选用干燥的滤纸;滤液细线要画得细且直,防止色素带重叠而影响分离效果;待滤液干燥后要再画一两次,目的是积累更多的色素,使分离后的色素带明显。-26-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防范演练2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C.脂肪鉴定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D.蛋白质鉴定中加入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番茄的红色与斐林试剂遇还原糖产生的砖红色相似,会影响显色反应的观察,A项错误。脂肪鉴定实验中,材料为花生子叶切片时,被破坏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脂肪,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B项错误。脂肪鉴定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C项错误。蛋白质鉴定中,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使肽键易与CuSO4反应形成紫色的络合物,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