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8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第8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两大定律的实质与各比例之间的关系图-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异常分离比-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异常分离比“和”为16的由基因互作导致的特殊分离比9331是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如果题干中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当后代的比例为9331或其变式时,则亲本必为双显性性状,且亲本必为双杂合子,这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和”为16的显性基因累加效应导致的特殊分离比a.表现型b.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和”小于16的由基因致死导致的特殊分离比a.显性纯合致死-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b.隐性纯合致死双隐性致死时,F1自交后代:A_B_A_bbaaB_=933。单隐性致死(aa或bb),F1自交后代:A_B_A_bb=93或A_B_aaB_=93。-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思维拓展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分离问题的方法拆分法(1)拆分方法:先只把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分别相加,得到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再把另一对相对性状按同样方法相加,这样就可较容易地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及各种概率问题。(2)重新组合:根据上述方法求出各性状的基因型和相应概率后,将相关基因组合或利用概率的乘法、加法原理,就能非常方便地求出所要求解的基因型及其概率。-1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题型1把握自由组合实质,分析遗传中的特殊问题某高等动物尾巴的颜色有红色、黄色和灰色三种。现用多个纯合的红尾雌性个体与纯合黄尾雄性个体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灰尾,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红尾雌性黄尾雌性灰尾雌性红尾雄性黄尾雄性灰尾雄性的比例为2983117933013088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红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4B.F2中灰尾个体共有4种基因型C.控制该高等动物尾色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D.F2中灰尾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数比黄尾个体的多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F2中,红尾雌性黄尾雌性灰尾雌性红尾雄性黄尾雄性灰尾雄性的比例为298311793301308813,接近338338,即灰尾红尾黄尾=833。假设该动物的尾巴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与双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比例 9331 相比较得出,当AABB和aabb致死时,表现型比例为833,且三种颜色在雌雄个体中出现比例各自一致。由此推出,该动物尾巴颜色由两对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F1灰尾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红尾和黄尾的基因型分别为A_bb和aaB_(或aaB_和A_bb),故F2红尾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F2中灰尾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控制该高等动物尾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灰尾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黄尾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答案解析关闭D-1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题模板自由组合定律特殊分离比解题技巧(1)观察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如97、133、1231、14641等,即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934可认定为93(31),即比值“4”为后两种性状合并的结果。最后,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计算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1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2019全国理综)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A.或B.或C.或D.或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符合题意;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也可能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不符合题意;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无法判断哪一个是杂合子,不符合题意;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可判断亲本均为杂合子,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B-1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2017全国理综)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题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其余基因型的个体为黄色个体。由F2中黄褐黑=5239可知,黑色个体(A_B_dd)占的比例为9/64=3/43/41/4,褐色个体(A_bbdd)占的比例为3/64=3/41/41/4,由此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Dd,只有D项亲本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BbDd。答案解析关闭D-1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让一对黄色短尾个体进行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D.若让F1中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F1的表现型中黄色灰色=21,短尾长尾=21判断,黄色和短尾都存在纯合致死现象。黄色短尾亲本的基因型为YyDd,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A项正确。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有YYDD、YYDd、YyDD、YYdd、yyDD,共5种,B项错误。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一种,C项正确。F1中灰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为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F2中灰色短尾鼠(yyD_)占2/3,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1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2019全国理综)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回答下列问题。-1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实验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2)实验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子代中有种基因型。(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答案答案(1)绿色aabb(2)AaBb4(3)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析解析(1)(2)某种甘蓝的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由实验可知,绿叶甘蓝甲为纯合子;再结合实验可知,紫叶甘蓝乙为双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且紫叶对绿叶为显性,绿叶甘蓝甲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分析可知,实验为测交,乙可产生AB、Ab、aB、ab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表现型为绿叶紫叶=13。(3)紫叶甘蓝丙与甲(aabb)杂交,若子代中紫叶绿叶=11,则丙植株只能产生只含一个显性基因和不含显性基因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因此丙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产生的配子不能只含有隐性基因,则其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子代自交后代中紫叶绿叶=151,则丙植株与甲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应为AaBb,即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1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伴性遗传问题整合(1)人的性染色体上不同区段图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区段),该部分有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1、-2区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1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的对应关系-2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2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有关,在男性、女性中的发病率都不相同。若将上图改为果蝇的性染色体,应注意大而长的为Y染色体,短而小的为X染色体,且在描述时注意“雌雄”与人的“男女”区别,“杂交”与人的“婚配”区别。若将上图改为“ZW型性染色体”,注意Z与X对应,W与Y对应。-2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遗传病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步骤-2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注:上表中分别表示正常男性、正常女性、患病男性、患病女性。-2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遗传概率的常用计算方法(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4AA、1/2Aa、1/4aa,正常白化病=31,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4,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2)用产生配子的概率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Aaaa=121,其中aa为白化病患者。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父本产生a配子的概率与母本产生a配子的概率的乘积,即1/21/2=1/4。(3)用分支分析法计算:多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遗传,先求每对性状出现的概率,再将多个性状的概率进行组合;也可先算出所求性状的雌雄配子各自的概率,再将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2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思维拓展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便于分析;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调查对象是某区域内整个群体,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调查对象通常是患者家系,一般采用系谱图的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传的特点等)。-2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题型2结合系谱图特点,剖析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下图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之一为红绿色盲。图1中没有成员患乙病,图2中没有成员患甲病。请据图回答问题。(甲病的相关基因为A和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和b)-2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图中的遗传病为红绿色盲,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2)图1中-8与-7为异卵双生,-8的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原因是。(3)若图2中的-3与-4再生一个女孩,其正常的概率是。(4)若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图2中-4的基因型是;若图1中的-8与图2中的-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答案答案(1)2常显(2)否-8父亲的基因型为Aa,可以产生含A基因的精子并传给-8(3)1/2(4)aaXBXb1/8-2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析解析(1)图1中-1和-2患病,但-5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则图2中的乙病为红绿色盲。(2)根据分析可知,图1中-1和-2的基因型均为Aa,-7的基因型为aa,则-4的基因型为Aa,-3的基因型为aa,所以-8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1。(3)根据分析可知,图2中-5的基因型为XbXb,-3的基因型为XbY,则-4的基因型为XBXb,二者再生一个女孩,其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1/2。(4)根据题意,若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图2中-4的基因型是aaXBXb;图1中-8基因型为AaXBY、aaXBY,比例为11,图2中-5基因型为aaXbXb。若二者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21/21/2=1/8。-2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题模板用“排除法”分析遗传系谱图-3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2019全国理综)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于该植物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故雄株的基因型有XBY(宽叶)、XbY(窄叶)两种,雌株的基因型有XBXB、XBXb两种,均为宽叶,A项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有XBXB、XBXb两种,若基因型为XBXb的宽叶雌株与基因型为XBY的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会出现窄叶雄株,B项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XbY)杂交,窄叶雄株产生的Xb型的花粉不育,所以子代中只有雄株,C项错误。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只产生XB型的卵细胞,即亲本雌株为纯合子(XBXB),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C-3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2017全国理综)人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3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答案答案(1)(2)1/81/4(3)0.011.98%-3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析解析(2)设控制血友病的相关基因为A、a,大女儿(XAX-)与一个正常男子(XAY)结婚并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XaY),则大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由大女儿的基因型可推出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则小女儿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小女儿与非血友病的男子(XAY)结婚,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假如两个女儿的基因型相同,则小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其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儿的概率为1/4。(3)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含有一个致病基因就表现为患病,所以在男性群体中,血友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与血友病基因型频率相同,故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由题意知,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中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则女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非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99,所以,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为20.010.99100%=1.98%。-3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3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甲病的致病基因为性基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2)若-2与一正常女子婚配,则生一个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3)-1与-5均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5的基因型为。若-2与-5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乙病的典型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若-1与-5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且人群中大约每10000个人中有一个该遗传病患者,则-6与当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女孩患乙病的概率为。答案答案(1)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2/3(3)aaXBXB或aaXBXb7/24隔代遗传(4)1/303-3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析解析(1)由患甲病的-1与-2生出正常的-1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不患乙病的-5与-6生出患乙病的-4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仅考虑甲病,-2的基因型为1/3AA、2/3Aa,与一正常女子(基因型为aa)婚配,生育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2/3)(1/2)=1/3,患甲病的概率为2/3。(3)若-5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可判断出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可以推出-2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5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2和-5婚配,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3+(2/3)(1/2)=2/3,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2)(1/4)=1/8,则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3-1/8+(2/3)(1/8)=7/24。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典型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遗传。-3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若-1与-5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大约每10000个人中有一个该遗传病患者,则b的基因频率为1/100,B的基因频率为99/100,人群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2=9801/10000,Bb的基因型频率为2(99/100)(1/100)=198/10000。由此可得出,表现型正常的人中基因型为BB、Bb的概率分别为99/101、2/101。-6(2/3Bb)与当地一个表现型正常且基因型为2/101Bb的男性结婚才可能生出患病孩子,他们所生女孩患乙病的概率=(2/3)(2/101)(1/4)=1/303。-3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有关判断遗传方式的实验设计与分析1.性状显隐性判断(2)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3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花粉鉴别法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遇碘呈蓝色,糯性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酒。-4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的判定确认某基因位于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最常用的设计方案是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是否与性别相联系予以确认。隐性性状()显性性状()若雄性子代中有显性性状(或雌性子代中有隐性性状)可确认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或确认基因应在常染色体上)-4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据子代性状判断生物性别对于伴X染色体遗传的性状还可通过上面的方法设计方案,简单确认生物性别,这对生产实践中有必要选择性别而幼体难以辨认雌雄的状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让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中凡是红眼的都是雌果蝇,凡是白眼的都是雄果蝇。-43-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5.验证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验证两对或多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转化成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问题。具体方法如下。(1)自交法:F1自交,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或(3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2)测交法: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11或(1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44-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题型3运用实验原理,设计与遗传相关的探究实验(2017全国理综)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3对相对性状各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3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E/e这3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3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3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45-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答案答案(1)选择、3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3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3对染色体上。(2)选择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46-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析解析 由题干可知,A/a、B/b、E/e这3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每对基因各控制1种性状,则每对基因杂合子自交都会出现相应的31的性状分离比。若任意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2对基因均为杂合子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1)(31)=93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表现型不同的两纯合亲本正反交的结果不同。(1)让和杂交,和杂交,和杂交,得到的F1分别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果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说明这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染色体上;如果出现其他结果,则说明这3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3对染色体上。(2)以为母本,为父本进行正交,同时以为母本,为父本进行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如果正交产生的所有雄性均表现为无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反交产生的所有雄性均表现为有眼、小刚毛、正常翅,则证明这2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出现其他结果,则证明这2对等位基因不都位于X染色体上。-47-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题模板考查遗传的题目以遗传推断题(包括遗传系谱图)居多,在解答时遵循以下模板: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相对性状有几个;第二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第三步,判断是符合分离定律,还是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第四步,判断是常染色体的遗传,还是伴性遗传,如果是伴性遗传,可根据信息画出系谱图,如果不是,则画出表现型的传递方式;第五步,根据已知条件书写能确定的亲子代基因型;第六步,推断未知的基因型;第七步,计算概率,计算概率前一定要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第八步,检查。-48-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018全国理综)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49-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填“显性”或“隐性”)。-50-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答案答案(1)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8隐性-51-命题点一命题点二命题点三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析解析 假设控制灰体/黑檀体、长翅/残翅和有眼/无眼的基因分别用A/a、B/b和C/c表示。(1)关于有眼和无眼的性状,有眼和无眼在雌雄个体中均占一半,所以无法判断C和c的位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CXc,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CcY,才会出现表格中的数据,据此可判断无眼为显性性状。(2)如果C/c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可以利用表格中子代有眼或无眼的雌雄个体杂交,如果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隐性,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选择的杂交亲本的性状为显性。(3)如果C/c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与A/a和B/b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长翅和灰体为显性,则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与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BbCc,F1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种类=23=8(种)。因为黑檀体为隐性,长翅为显性,所以只有无眼为隐性时才会出现题中的比例,即1/43/41/4=3/64。-52-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不能正确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防范策略(1)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产生的雄配子也有两种(A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纯合致死、显性纯合致死等。(3)自交不等同于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53-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4)鉴定纯合子、杂合子不一定都用测交法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54-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防范演练1(2019全国理综)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B.250、500、250C.500、250、0D.750、250、0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可产生1 000个受精卵。由于配子随机组合,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4BB、2/4Bb和1/4bb,所以数目分别为250、500和250。在这种环境中,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250、500、0,A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55-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不能正确掌握两大遗传定律的相关实验方法防范策略(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可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植物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动物自交需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亲本,而测交动植物都需要两个亲本。(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的性状比例,无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没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56-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防范演练2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皮色的遗传中,红皮与白皮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小麦杂交,F1全为红皮,用F1与纯合白皮品种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F1纯合白皮,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31;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151。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可推知,与小麦颖果的皮色有关的基因Y、y和R、r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2)实验2的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7-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3)让实验1中全部的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之比为。(4)从实验2得到的红皮小麦中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统计这个株系的颖果皮色及其数量,理论上可能有种情况,其中皮色为红皮白色=11的概率为。答案答案(1)2两(不同)(2)81/5(3)红皮白皮=79(4)34/15-58-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解析解析(1)根据题意和两个实验的结果,可知小麦颖果的皮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yyrr的小麦颖果表现为白皮,基因型为Y_R_、Y_rr、yyR_的小麦颖果均表现为红皮。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F1的基因型为YyRr,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共有9种,yyrr表现为白皮;1YYRR、2YYRr、1YYrr、2YyRR、4YyRr、2Yyrr、1yyRR、2yyRr8种基因型表现为红皮,其中纯合子(1YYRR、1YYrr、1yyRR)占3/15,即1/5。(3)实验1中YyRryyrrF2:1YyRr1Yyrr1yyRr1yyrr。F2产生基因型为yr的配子的概率为9/16,故全部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F3中白皮占9/161=9/16,红皮占7/16,红皮白皮=79。-59-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4)实验2的F2中红皮颖果共有1YYRR、2YYRr、1YYrr、2YyRR、4YyRr、2Yyrr、1yyRR、2yyRr8种基因型,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则1YYRRyyrr红皮,2YYRryyrr红皮,1YYrryyrr红皮,2YyRRyyrr红皮,4YyRryyrr红皮白皮=31,2Yyrryyrr红皮白皮=11,1yyRRyyrr红皮,2yyRryyrr红皮白皮=11,故F3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可能有3种情况,其中皮色为红皮白皮=11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为4/15。-60-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对伴性遗传的发现、遗传特点辨识不清防范策略(1)萨顿假说的提出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科学发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的发现又为萨顿假说提供了科学证据。(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的情况,如XbY、ZbW。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61-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3)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X1Y中X1只能由父亲传给女儿,Y则由父亲传给儿子。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都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一对夫妇(X1Y、X2X3)生两个女儿,则女儿的性染色体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62-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失分误区3防范演练3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中亲本甲、乙的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D项错误。杂交1和2结果不同,且杂交2的后代雌、雄性表现型不同,推断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故有一对基因在Z染色体上,A项错误。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性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假设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型,说明假设正确,即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B项正确,C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