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师说》自助早读素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88556702       资源大小:51.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师说》自助早读素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师说自助早读 班级 姓名 小组 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事侍郎、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二、背景探寻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至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上层士族子弟无论德、行、学问如何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而且鄙视从师。这种风气到韩愈所处之中庸时代有增无减,渐趋恶劣。韩愈当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写下这篇文章。三、知识链接 1.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2.文体简介“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3.古代职业的称谓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时常在他名字的前面加一个表示他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该人的职业身份。如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其中的“师”,意为乐师,表示职业。又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为名,“庖”表示厨师的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宫廷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指表演歌舞的人,后亦指戏曲演员。四、 识记字音苌(chán)弘 经传(zhuàn) 近谀(yú) 句读(dòu) 谄(chn)媚 郯(tán)子 老聃(dn) 也欤(yú)贻之(yí) 或不(fu)焉 李蟠(pán)五、重点字词释义及原文翻译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古今异义)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通“授”,传授)业解惑(疑难问题)也。人非生而知(懂得)之者,孰(谁)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相当于“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本来)先乎(相当于“于”,在)吾,吾从而师(以为师,意动用法)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跟随(之)并且)师之。吾师(学习,用做动词)道也,夫(发语词)庸(岂,哪,表示反问语气)知(了解、知道)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还,尚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普通人,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学于师。是故(因此,所以)圣(圣人,形容词作名词)益(更加、越发)圣,愚(愚人,形容词作名词)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自身、自己)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师焉,或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古今异义)而大(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遗(丢弃,放弃),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相师。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可,够得上)羞,官盛则近谀(谄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齿,并列,排列。),今其智乃(竟然)反不能及,其(难道,表反问)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把做为老师,名词的意动)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这类),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皆通(普遍)习之,不拘于(被)时,学于(向)余。余嘉(赞许,嘉奖)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赠送,赠予)之。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从师的传统,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李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六、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没有。七、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2.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办法(方式、工具等)(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4.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5.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6.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之)并且。(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古)没有必要。八、一词多义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3)吾从而师之(意动,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3.道(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2)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3)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4)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它)的,他(它)们的)(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些)(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8)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5.于(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2)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3)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4)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他)(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词,代“六艺经传”)(10)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指知识)(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取独)(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取独)7.无(1)圣人无常师(没有)(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8.而(1)犹且从师而问焉(连词,表顺承)(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9.则(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连词,表转折,却)(2)则群聚而笑之 (连词,表顺承,就)10.也(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语气词,表语气的停顿)(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和肯定)九、词类活用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5.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6.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以为师,意动)十、特殊句式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提宾标志)2.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状语后置,“于时”被动句)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固定句式,“庸乎”,表反问,“哪里呢”)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表得出结论,“因此”)十一、名言名句【关于老师的名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 鲁迅【韩愈名言名句节选】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与孟尚书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十二、人物速写韩愈“勇夺三军之帅”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评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韩愈于文,一代文宗;于道,一代大家;于忠,一代忠臣;于武,一代军师。 镇州叛乱,士兵杀了田弘正,立王廷凑做节度使。王廷凑率领大军围困重镇深州(今河北深州),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即劝说王廷凑解除深州之围,放出城中守将牛元翼。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元稹说:“韩愈可惜了。”穆宗也很后悔,让使者对韩愈说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韩愈对使者慨然说道:“止,君之仁;死,臣之义。安有受君命而滞留自顾! ”于是疾驰而往。在镇州,王廷凑严阵以待,他带领全副武装的甲兵,刀出鞘,箭上弦,一片杀气腾腾,“夹道欢迎”韩愈这位钦差大臣。进了镇州驿馆,韩愈与王廷凑落座堂上,甲兵遍布庭下。王廷凑说:“变乱发生,就是这些士卒闹的。”韩愈大声喝道:“天子认为你有将帅之才,所以赐予你符节,哪里会料到你会与贼人一道造反呢? ”话还没说完,一个士兵上前激愤地说:“先太师(指王武俊,击破朱滔有功)为国家抗击朱滔,血衣还在,我们的军队哪里对不起朝廷了?却说我们是叛贼?”韩愈说:“我以为你们不记得先太师了,如果还记得,那很好。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人有儿子或者孙子在吗?还有在做官的吗? ”众人说:“没有。”韩愈接着说:“田弘正率领魏、博六州归顺朝廷,官至中书令,父子秉受旌节。刘悟、李祐都是大军镇的节度使,这些都是你们知道的。”甲兵们喊道:“田弘正待我们刻薄,所以军心不安。”韩愈说:“你们都把他杀掉了,又残害了他的家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甲兵们只得低声道:“好吧。”王廷凑一看苗头不对,有军心动摇的迹象,便立即命令甲兵退出,并对韩愈说:“您此次来镇州,对廷凑有何指教? ”韩愈回答:“军中像牛元翼这样的将领不少,朝廷为了顾全大局,还不能随便抛弃他,你又何必死死盯住他不放呢? ”王廷凑马上见风使舵,说:“放!放!我马上放他走。”韩愈说:“果真如此,那便甚好!”与此同时,牛元翼正在艰难突围,王廷凑听从了韩愈的劝告,不再追击。于是,一场叛乱的干戈,暂时化为停战的玉帛。镇州宣抚之行,韩愈在充满敌意的骄兵悍卒面前,在杀气腾腾的刀枪环绕之中,镇定自若,不畏生死,机智应对,以理服人,最后不辱使命,为朝廷平息了一场叛乱。读韩愈(节选) 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韩愈反对这事,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短短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佳作回放】人心作书,伟哉,韩愈(节选)纵观韩愈一生,两次被贬,均是犯上直言而招罪。古语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韩愈竟然会重蹈覆辙,一错再错,其“愚笨”和“不智”为“智者”所笑所讥所耻。试问,那些惯于揣摩上意,溜须拍马的人,会这样做?那些热衷仕途,贪官恋栈之徒,会白白放过一次大好机会,肯傻乎乎据理直言、冒犯龙颜?史记韩愈“操行坚正,鲤言无所忌”,晚年还以衰朽之躯,只身到叛军营中劝降。叛军列兵帐前,刀枪齐举,但韩愈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直斥其非,其英雄气概,过人胆识不亚于单刀赴会的关云长。假若那些热衷仕途,贪好虚名的人,都有此风骨和气节,又何谈热衷,何谈贪好?不恨其多只恨其少,不怕其烈只怕其淡矣。微斯人,谁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被贬潮州的韩愈并没有因个人的不幸而意志消沉,而是切切实实地做了几件好事:驱鳄除害,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后来改迁袁州,禁止买人为奴。在上即直言陈事,兼济天下,在下即务实求是,福泽一方;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韩愈一生可谓言行一致,比起那些志大才疏,高不成低不就之辈,他不怨天,不尤人,不放弃,切切实实做好本分之事,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敬!可佩!可歌!(有改动)高一语文 第11页 (共8页) 高一语文 第12页 (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师说》自助早读素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