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
资源ID:88557137
资源大小:518.9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2.4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化学反应AB和BC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的H10B反应在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反应的活化能小于反应的活化能D总反应AC的H30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2A(g)+B(g)2C(g),在相同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A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0200300400500转化率%3075755018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200,A的转化率为75%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400时,若B的平衡浓度为0.25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L/mol3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H<0,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H2(g)+I2(g)2HI(g) H<0,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C2C(s)+O2(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N2(g)+3H2(g)2NH3(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向左移动4一定条件下,2L密闭容器中投入少量的粗镍和CO气体(假设固体杂质不和CO反应)模拟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实验:Ni(s)+4CO(g)Ni(CO)4(g),H<0。反应时间和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升温,该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B0t1时刻平均反应速率:v(CO)=0.4t1molmin1L1Ct1时刻到达平衡,且剩余固体均为杂质Dt1时刻后,恒温压缩容器体积,CO转化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关系:xH2O(g)(H2O)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3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125L2/mol2C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g/molD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c(H2O)x/cH2O增大6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2HI(g)H2(g)+I2(g)。反应达到平衡时,c(H2)=2 mol/L,c(HI)=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A36B32C16D247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3molO2,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O2(g)22SO3(g) H=-QkJ·mol-1,测得生成3.6molSO3,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1.8QkJB2QkJCQkJD0.9QkJ8有科学研究提出:锂电池负极材料(Li)由于生成LiH而不利于电池容量的保持。一定温度下,利用足量重水(D2O)与含LiH的Li负极材料反应,通过测定n(D2)/n(HD)可以获知 n(Li)/n(LiH)。已知:LiH+H2O=LiOH+H22Li(s)+H22LiH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质谱区分D2和HDBLi与D2O的反应:2Li+2D2O=2LiOD+D2C若n(Li)/n(LiH)越大,则n(D2)/n(HD)越小D80反应所得n(D2)/n(HD)比25反应所得n(D2)/n(HD)大9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Ws H<0,T1时,K=116,按不同配比充入Xg、Yg,容器中Xg、Yg的平衡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q点为T2时的平衡点,则T2<T1Bm点为该反应进行到5min时的平衡点,则05min内vX=0.8molL1min1Cp点时,X的转化率为50%Dn、m、p三点的H依次减小10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BCD11在 3 个初始温度均为 T 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 O2(g) 2SO3(g) H <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容器类型初始体积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时n(SO3)/ molSO2O2SO3I恒温恒容1.0 L2101.6II绝热恒容1.0 L210aIII恒温恒压0.5 L10.50bAa < 1.6Bb < 0.8C平衡时,以 SO2 表示的正反应速率:v(I) < v(II)D若起始时向容器 I 中充入 0.4 mol SO2(g)、0.3 mol O2(g)和 1.6 mol SO3(g),反应正向进行12MTP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可以由TOME经环化后合成。其反应式为:为了提高TOME的转化率,反应进行时需及时从溶液体系中移出部分甲醇。TOME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TOME的初始浓度为amol/L,反应过程中的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两点的MTP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BX、Z两点的瞬时速率大小为v(X)<v(Z)C若Z点处于化学平衡,则21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0.98a×0.98a0.02amol/LD190时,0150min之间的MT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7a150mol/(Lmin)13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加入1mol环戊烯( )和2molI2发生可逆反应(g)+I2(g)(g)+2HI(g) H>0,实验测定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2min内,环戊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B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75%C有利于提高环戊烯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D该反应平衡常数为5.4mol·L-114向体积为10L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和1molH2,发生反应2NO(g)+2H2(g)N2(g)+2H2O(g) H。已知反应体系的平衡温度与起始温度相同,体系总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中曲线I所示,曲线II为只改变某一条件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0B010min内,曲线对应的v(H2)=0.008mol·L-1·min-1C曲线II对应的NO的平衡转化率为80%D曲线I对应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0015有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按不同投料比值ZZ=n(HCl)nO2进行反应:4HCl(g)+O2(g)2Cl2(g)+2H2O(g)。在不同温度T下达到平衡时,HCl的平衡转化率与Z和T的关系如表所示。容器起始时HCl的平衡转化率/%n(HCl)/molZT=100T=200T=300甲0.8a969490乙0.8b464440丙0.849588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4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HCl的平衡转化率减小C300时,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2=0.04mol·L-1D300时,甲容器中反应需要5min达到平衡,则此时间内vCl2=0.036mol·L-1·min-1二、填空题16已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c(N)=2.4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p(始):p(平)=_(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c(N)=amol/L;达到平衡后,c(P)=2mol/L,a=_(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5)若反应温度不变,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M)=0.5mol/L,c(Y)=0.2mol/L,c(P)=0.4mol/L,c(Q)=0.4mol/L,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17合成氨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运用,满足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氨。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在298K时:该反应的H=-92.2kJmol-1,K=4.1×106。(1)从平衡常数来看,反应的限度已经很大,为什么还需要使用催化剂?_。(2)试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合成氨选择400 500的原因:_。(3)298K、1.01×105Pa下,在10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氮气、30mol氢气和20mol氨气,开始的瞬间,反应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进行5min后体系能量的变化为_(填“吸收”或“放出”)184.4kJ,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_倍。(4)从开始至5min时,用N2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2=_。18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1)若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平衡时c(N2)=_。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2)平衡后,若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A加了催化剂B增大容器体积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加入一定量N2(3)若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T/200300400KK1K20.5请完成下列问题:写出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K2(填“>”、“<”或“=”);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当测得NH3、N2和H2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和2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_v(N2)逆(填“>”、“<”或“=”)。19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II所示(a、b、c、d、e括号内数据表示坐标)。回答下列问题:(1)ab、bc、cd三段中,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段,该时间段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2)H2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CO2的转化率是_;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之比是_。20合成氨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运用,满足了人口的急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氨。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92.2kJmol1。在298K时,该反应的K=4.1×106。(1)从平衡常数来看,反应的限度已经很大,为什么还需要使用倠化剂?_。(2)试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合成氨选择400500的原因:_。(3)若工业生产中N2和H2按投料比1:2.8的比例进入合成塔,采用此投料比的原因是_。(4)合成氨的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目的是_。(5)298K、1.01×105Pa下,在10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氮气、30mol氢气和20mol氨气,开始的瞬间,反应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进行5min后体系能量的变化为_(填“吸收”或“放出”)184.4kJ,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_倍。三、实验题21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图所示: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1)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KI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氯气具有_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已知I2+II3,I2、I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取23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显浅黄色b取23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几近无色实验b的目的是_;根据实验a可知,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_;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4)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气将I2氧化。已知1molCl2可氧化0.2molI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根据上述实验,请预测向淀粉-KI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6)溶液最终变为浅黄绿色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1B2D3D4B5C6B7A8C9A10A11B12C13D14A15D16(1) 25% 1:1(2)增大(3)6(4)41%(5)逆向17(1)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在不影响限度的情况下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2)在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较快,反应的限度虽然有所降低,但综合分析,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还是最理想的(3) 正反应 放出 1415(4)0.04molL1min118(1) 0.05mol/L 50%(2)CD(3) c2(NH3)c(N2)c3(H2) > 2 >19(1) ab 1molL-1min-1(2) 33.3% 7520(1)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2)在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较大,反应的限度虽然有所降低,但综合分析,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还是最理想的(3)提高H2的转化率,降低成本(4)避免因为催化剂中毒失去活性(5) 正反应 放出 141521 Cl2+2NaOH=NaCl+NaClO+H2O 氧化性 2I+Cl2=2Cl+I2 对比实验,证明实验a中水层显浅黄色是因为存在I2+II3平衡,不是单一的I2浓度降低所导致的 I2、I、I3、Cl、K+(可不写H2O、H+、OH) 由于萃取使水溶液中I2浓度降低,同时I2+II3平衡逆向移动,I3浓度也降低,导致水溶液颜色变浅 I2+5Cl2+6H2O=12H+2IO3+10Cl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氯气过量,过量的氯气溶解于水,溶液中含有氯气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