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卷-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
资源ID:88557644
资源大小:20.0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卷-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14、15世纪的意大利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新”是指()A人文精神的复兴 B近代科学的形成C新教的广泛传播 D民主制度的确立2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来崇拜的。两者()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 B都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C都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 D都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3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4马丁·路德提出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A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B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C强调教权高于世俗国家权力 D为德国统一提供理论武器5加尔文主张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教徒)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这表明加尔文教()A旨在变革现行政体 B符合新兴市民阶层利益C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D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6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的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该论述反映了科学()A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D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7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A认识 B理性 C分析 D思考8175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在经济表中指出,经济运行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要使私人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纠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需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这反映了魁奈的主张( )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引发了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渗透自由与干预相结合的理念 D表明传统的经济政策得到延续9学者陈锐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之后的社会主义植根于平民阶层,并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开始进行反动。据此,陈锐的观点表明()A对理性主义过度追求致使思想禁锢 B抽离信仰和道德的理性缺乏了价值关怀C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宗教信仰 D科学社会主义脱胎于启蒙思想中的理性10“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孟德斯鸠在此主张( )A中央和地方分权 B实行三权分立 C实行分权制衡 D实行君主立宪11“由温和开始,继而是一个不断激化的过程,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便开始退潮并进入反动时期,其间将发生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反复较量, 最后回到起点,并实现最初的成果。”英国革命呈现出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根源在于( )A专制王权同国会矛盾尖锐 B革命派动员发动群众不力C克伦威尔与专制王权妥协 D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12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依据宪法提前解散由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胜。1879年,麦克马洪辞职,继任总统格列维发表声明称:“我永远不和由立法机构所代表的全民意志相对立。”这表明法国( )A总统掌握国家实权 B共和制能体现民意C两党政治失去意义 D共和制度逐步巩固13大革命前夕,独立宣言在法国畅销,法国读者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这说明()A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B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C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D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相互影响14在19世纪资本主义的扩展中,下列哪一个国家的政体类型不同于其他三个国家()A法国 B意大利 C德国 D日本151874年,明治政府将官办的“邮政蒸汽船会社”与13艘轮船无偿赠与私人企业三菱公司;并从1875年起,连续15年每年向其提供25万日元特殊补贴,补偿其因同外国公司竞争所带来的损失。之后,三菱公司日渐壮大,先后击败美国、英国公司,独占日本至上海的航线。这说明日本()A大力扶植私人企业增强竞争力 B通过指令性计划推动经济发展C工业化水平迅速超过欧美等国 D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61864年,俄国颁布司法条例,宣布帝国所有臣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法官独立于政府且终身任职;确立公开与独立的诉讼程序,实行陪审员制和律师制。这表明俄国(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由此开始 B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平稳运行C近代司法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D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它确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请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开创的三权分立与联邦制是如何运行的,并简述1787年宪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18婚姻关系的变化带有很强的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际上几乎所有有钱人家的婚姻就好像生意买卖一样。例如,结婚的第一步就是双方男性亲属对财产安排达成一致的协议,但也有因为宗教或感情原因而结婚的。夫妻相亲相爱,理应就会携手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在当时,离婚是非法的,但女子可能遭到抛弃。大多数的家庭夫妇白头到老。在工匠的家庭中,妻子是家庭和家庭作坊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摘编自玛格丽特·L·金著欧洲文艺复兴(插图本) 材料二在欧洲的婚姻史上,宗教改革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甚至到了几乎可以任意的地步,男女双方只要表达了结婚的意愿,就能结成一桩合法有效的婚姻。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有一条规定: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这几乎是当时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一个要求。从那以后,欧洲人的结婚就变得不如从前那么随意了。 摘编自俞金尧宗教改革前后欧洲人的婚姻自由问题 材料三婚姻要有道德和原则约束,如果为了两个人的婚姻而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甚至毁坏国家的规章制度,那么这样的婚姻最终的意义又何在?婚姻需要理性,从社会契约论可看出,婚姻最终构成家庭,而家庭则是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遵守婚姻中的道德法律,就是在融入社会。 摘编自曾梦清从卢梭<爱弥儿>看启蒙运动时期的婚姻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婚姻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时期欧洲人婚姻观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时期婚姻关系的关注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婚姻关系的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116:ABBBB ABCBC DDAAA C 17三权分立: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掌握。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问题:奴隶制存在;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等没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南北经济体制不同。后果:南北双方在经济与奴隶制等问题上矛盾激化;导致内战爆发。18(1)特点:重视男女双方的家庭财产;婚姻关系比较稳定;妇女是工匠家庭的重要劳动力。原因: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复苏,人们更加追求财富,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和人生乐趣。(2)变化:从婚姻的自由开放到受婚约规则的约束。影响:宗教改革前婚姻自由开放,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宗教改革后婚约规则的缔结,有利于维系稳定的婚姻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