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

    • 资源ID:88557902       资源大小:84.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

    文言文阅读专题江苏省镇江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二)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10-13题(共13分)【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虎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又曰:“麟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选自古文观止获麟解韩愈)【注释】昭昭:明白显著。类:相似。豕:(sh)猪。鬣:(liè)兽颈上的毛。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一食或尽粟一石( ) 骈死于槽枥之间( )惟麟也,不可知( ) 谓之不祥也亦宜(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分)_(2)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2分)_12.(2分)【乙】文中作者认为麟“不祥”的原因是_,认为麟“不为不详”的原因是_。13.(3分)【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分析】参考译文:【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  麟是象征灵异、祥瑞的动物,是显而易见的。在诗经中被歌颂过,在春秋中也有记载,传记百家之书也夹杂着记述。即使妇女儿童也知道它是吉祥之物。但是麟是野生动物,不被家庭所豢养,自然界也不常有。它的外形什么也不像,不像马、牛、犬、猪、豺狼、麋鹿那样。既然这样,即使有麟,人们也不认识它是麟啊。有角的我知道它是牛,有鬃毛的我知道它是马,犬猪豺狼麋鹿,我知道它们是犬猪豺狼麋鹿,只有麟没法认得。不认得,那么人们说它不祥也就很自然了。虽然这样,有麟出现,就必然有圣人在世谋政,麟是因为圣人才现形于世。圣人一定能认识麟。麟终究并非不祥之物啊。  又听说:麟之所以被称作麟,是按照德而不是按照外形。假若麟自行出现,而没有圣人在世能够认得,那么说它不吉祥也是合适的。【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或:有时。句意为: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一起。句意为:只有麟没法认得。惟:只有。句意为:说它不吉祥也是合适的。宜:合适,适当。(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且,尚且。等,一样。安,怎么。句意为: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句中重点词:然则,既然这样。虽,即使。为,是。句意为:既然这样,那么即使有麒麟出现,人么也不知道它是麒麟。(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结合内容,从“惟麟也,不可知”中可知,作者认为麟“不祥”的原因是:不可知。从“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中可知,作者认为麟“不为不详”的原因是:麟为圣人出也。(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和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两文内容可知,都是借某一动物比喻人才,表达人才不被赏识和重用的社会现状,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千里马和麟都是比喻人才,两文都表现人才不能得到重用,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有时;一起;只有;合适,适当。(2)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既然这样,那么即使有麒麟出现,人么也不知道它是麒麟。(3)不可知(不认识);麟为圣人出也(麒麟是因为圣人才现形于世,圣人认识麒麟)。(4)写法:托物寓意;感情:抒发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江苏省溧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2分)【甲】【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国,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乙】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注释】任末:人名。笈:书箱。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或依林木之下( )(4)更以净衣易之(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2)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_9.读了乙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_10.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所讲“教学相长”,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在同一个主体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B.甲文以“嘉肴”和“至道”对举,运用类比手法,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二者的相似性。C.甲文强调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强调了学习时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D.乙文中“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一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从旁观者的角度,突出任末的勤奋和刻苦(一)(12分)7.(1)味美 (2)自我反思 (3)有时 (4)交换 (每个1分,共4分)8.(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分,意对即可)(2)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2分,意对即可)9.在学习中,要注意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学习态度,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二是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随时记录。(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10.C (乙文更多地强调了要有勤奋学习的态度。)【译文】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蒿取光。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学生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轮流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重视。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芝石记清戴名世有樵童自山间来,贻余芝一茎,而言曰:“吾析薪,率山麓而行,至水之湄焉,见芝生沙中,杂于细草间,惧牛羊之践之也,因掇取而归,敢以为献。”余受之,置石盆内,供之几上。芝以石为根,沙土凝结而成者也,长不盈尺,而冈、峦、岩、穴毕具。芝生于其旁之左峰,群峰错立,其部署若有神工之相其成,观者莫不叹赏而去。夫芝之为瑞久矣。世传芝之生也,必有吉祥善事之至,芝固为吉祥善事而生也。倘或然耶!然吾观自古之骄主佞臣,他务未遑,而独于芝也,穷搜远采, 献者踵至,以文天下之平。然是时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乎?未见其然也。则芝亦安在其为吉祥善事而生耶?然芝秉山川清淑之气以生,终不可谓非天下之瑞。特当此之时,荐之朝廷,固不若其蒙翳于榛莽荒草之中也。今此芝也幸无征诏之求而为樵夫野人所得又以归余。余,拙人也,抚时感事,自甘废弃,萧然蓬户,犹之乎穷岩断壑也。余方幸芝之类余,而辱与余处,以不自失其天也,作芝石记。注释遑:闲暇。文:装点、粉饰。蒙翳:遮蔽、覆盖。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1)吾析薪 ( ) (2)至水之湄焉 ( )(3)余方幸芝之类余 ( ) (4)长不盈尺 ( )10.用斜线(/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 分)今此芝也幸无征诏之求而为樵夫野人所得又以归余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5 分)(1)世传芝之生也,必有吉祥善事之至,芝固为吉祥善事而生也。(3 分) (2)然是时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乎? (2 分) 12.韩愈马说以“千里马”自喻,本文作者以“灵芝”自比,他们借此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两文内容简析。(4 分) 9.(4分)(1) 木柴 (2) 岸边 (3) 像 (4) 满10. (3分)今 此 芝 也 幸 无 征 诏 之 求 而 为 樵 夫 野 人 所 得 又 以 归 余11. (4分)(1)世间传说有灵芝生长的地方,一定有吉祥的好事降临,因为灵芝本来就是为吉祥之事而生的。(2分,注意“芝之生”译为“灵芝生长的地方”,“至”译为“降临”,“固”译为“本来”,同时翻译要求文通字顺,如有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但这时天下果真治理有方,四方都是清明的吗?然是时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乎?(2分,注意“然”译为“但”,“是时”译为“这时”,“道”译为“方法”,同时翻译要求文通字顺,如有翻译错误酌情扣分。)12.(4分)韩愈以“千里马”自喻,通过阐述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流露的是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控拆;(2分)本文作者以“灵芝”自比,表明的则是自己宁愿蒙翳荒野,也不愿为统治者粉饰太平的情怀。(2分)附译文:有个打柴的孩子从山里来,送给我一颗灵芝,并且说:“我去砍柴,沿着山脚行走,到了水边,看见在草丛间的泥沙中生长着一颗灵芝,怕牛羊踩踏,于是我采了下来带回家,斗胆把它送给您。”我接受了,在盆内放上几块石头,摆在几案上。灵芝以一块石头为根基,这块石头其实是沙和土凝结而成的,长度不满一尺,但是在它上面山冈、山峰、山洞都具备。灵芝生长在它左侧的山峰上,这里群峰交错林立,它的安排好像是有神奇的工匠帮助完成的,观赏的人没有不赞叹着离开的。以灵芝作为吉祥的象征已经很久了。世间传说有灵芝生长的地方,一定有吉祥的好事降临,因为灵芝本来就是为吉祥之事而生的。或许是这样吧!但是我看自古以来骄纵的君主和献媚的大臣,他们没有时间顾及政务却独钟爱灵芝,到处搜罗采集,进献的人接踵而至,以此来粉饰天下太平。但这时天下果真治理有方,四方都是清明的吗?不见得是这样吧。那么灵芝又怎么被认为是为吉祥的事而生的呢?然而灵芝秉承天地山川的灵气而生,最终不能说不是天下事的祥瑞征兆,但在这时(指骄主佞臣当道之时),推荐给朝廷,还不如被遮蔽在这丛生的荒草中呢。如今这棵灵芝,幸好没有被朝廷征收去,而被砍柴的人得到了,又得以送给我这个拙笨的人,我,笨拙的一个人,感念时事,伤怀往事,自己甘于被弃置不用,居住在荒凉的陋室,有如灵芝生在不为人所知的偏远的穷岩断壑一般。我正庆幸与灵芝相似,又承蒙灵芝与我共处,因为它不愿失掉自己的天性,我写下了这篇芝石记。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5分)(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 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腰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烦御:烦劳驾驭。顿:整顿,这里指拉。辽:远。骀(tái):劣马。试:试验。5给下面句子正确停顿(2分) 夫 然 后 骐 骥 騕 袅 与 驽 骀 别 矣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 (4)辽乎其不可以及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策之不以其道 不屡策,不烦御 B· 食之不能尽其财 饮水食刍 C而伯乐不常有 不舍昼夜而追之 D其真不知马也 在当其所能而已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4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 9比较甲 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 (2分) 5.夫 然 后/ 骐 骥 騕 袅 与 驽 骀/ 别 矣(2分)6.(1)同“衹(只)”,只,仅 (2)有时 (3)方法 (4)赶得上7. A8.(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2)古代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因此 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2分)9要善于识别人才(1分),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1分)。 泰州市姜堰区2019-2020学年下学期学期八年级期末学情调查语文试题(二)阅读老子送孔子,完成912题。(14分)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选自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注】驾:驾着车出去做官。蓬累而行:指随遇而安。贾:商人。深藏若虚:隐藏其货,不让别人知道。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盛德:品德高尚。淫志:过大的志向。罔:捕具。同“网”。纶:钓鱼的丝线。矰zng:系有丝绳,用以射鸟的短箭。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且君子得其时则驾 ( ) 若是而已 ( )孔子去 ( ) 其犹龙邪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吾闻之 A.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马之千里者(马说) C.鹏之徙于南冥也(北冥有鱼) D.心乐之(小石潭记) 10. 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1)其 人 与 骨 皆 已 朽 矣(停在主谓之间)(2)吾 今 日 见 老 子(停在动宾之间)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译文: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译文: 12. 从孔子对弟子所说的一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老子充满 之情,从而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 的人。 (2分)9.(1)(4分)且:何况,况且。 是:这,这些,这样。去:离开。犹:犹如,好像。 (2)(2分)D(A的,B定语后置的标志,C主谓之间,D代词)10. (2分)(1)其 人 与 骨 / 皆 已 朽 矣(停在主谓之间)(2)吾 今 日 见 / 老 子(停在动宾之间)11.(1)这些都是对你的身体(身心)没有什么好处的。(“是”“皆”“益”“于”)(2分)(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贤”“能”“与”“修”)(2分)12.仰慕、崇拜、敬仰、崇敬(1分);虚怀若谷、温良、谦恭、谦逊(1分)【参考译文】孔子去周都的时候,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说:“你口中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现在已是尸骨无存,只不过他的言论还在罢了。何况当君子的机遇来临时他就会驾着车出去做官;当生不逢时时,就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都会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一无所有,君子越是具有高尚的品德,他表面上就越是显得愚钝。把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扔掉吧,将你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也都抛却吧,这些都是对你的身体(身心)没有什么好处的。我能告诉你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孔子离去后,对弟子们说:“是鸟,我就知道它能飞:是鱼,我就知道它能游;是兽,我就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兽可以织网捕获,会游的鱼可以制成丝线去钓,会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驾着风而腾飞上天的。今天我见到的老子,他或许就犹如是龙吧!”泰州医药高新区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二)阅读司马迁的伍子胥列传节选,完成912题。(14分)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注】选自史记。适:到。会:准备就绪。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伍胥既至宋( ) 会自私欲杀其从者( )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 ) 此剑直百金( )(2)下列加点文言虚词“其”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从者知其谋A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10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两处)。(2分) 郑 定 公 与 子 产 诛 杀 太 子 建11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1)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2分)译文: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分)译文: 12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太子建和渔父中任选一人,分析其人物形象。(2分) 9(1)已经;想要;逃跑;同“值”,价值。(4分) (2)D(2分)10郑 定 公 与 子 产 / 诛 杀 / 太 子 建(2分)11(1)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米五万石,封予执珪之爵,难道仅仅要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吗!(2分)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2分)12示例一:太子建因躲避宋国战乱来到郑国,郑国的君民厚待了太子建,但是他竟然听信了晋顷公的一番话,决定在晋国攻打郑国时充当内应,最后事情败露被杀。由此可见太子建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 示例二:渔父帮助伍子胥成功渡河,渡河后,伍子胥赠宝剑给渔父,渔父并没有接受,因为他“赐粟五万石,爵执珪”都不在乎,更不用说“百金剑”了。由此可见渔父是一个重义轻利的人。(2分)【译文】伍子胥到宋国之后,正遇上宋国发生内乱,宋元公与执政大臣华氏等相互攻打。伍子胥就和太子建一道跑到郑国。郑国对他们很好。太子建又到晋国去,晋顷公说:“太子既然与郑国相友善,郑国也很信任太子,如果太子能为我作内应,我从外面来进攻,那我们一定能够把郑国灭掉。灭掉郑国,就封给太子。”太子便回到了郑国,事情还没有准备就绪,适逢太子因为一件私事要杀掉他的一个随从。这个随从知道他们的密谋,就把这件事报告了郑国。郑定公和子产杀了太子建。太子建有个儿子名叫胜。事发后,伍子胥害怕了,便与胜一起逃往吴国。到了昭关,昭关的守吏想捉住他们。伍胥于是与胜独身逃跑,几乎不能逃脱。追捕他们的人紧跟在后,伍子胥逃到江边上,江上恰有一位渔翁划船而来,知道伍子胥情势紧急,就将子胥摆渡过江。伍子胥过江以后,解下佩剑说:“这柄剑价值百金,就送给您老吧!”渔翁说:“楚国的法令规定,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米五万石,封予执珪之爵,难道仅仅要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吗!”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剑。伍子胥还没有走到吴国都城就生起病来,只好半道上停下来,讨饭度日。到了吴国都城,正是吴王僚在掌权,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便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了吴王僚。江苏省新沂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7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介胄:介:甲衣。胄:头盔。这里作动词。 褫(ch):解除。 来源:Z#xx#k.Com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来源:学*科*网 此 其 为 马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来源:学|科|网(3)日啖豆数斗: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8【甲】文中“伯乐”“食马者”“千里马”分别比喻的是什么?(3分)9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7分)5(3分)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断对一处得1分,多断不给分)6(4分)(1)通“现”,表现(2)面对(3)吃(4)出汗7.(4分)(1)况且想和普通的马一样也不可以,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每句2分。翻译既要注意关键词的落实,更要注意句子意思的正确和语言的通顺)8.(3分)伯乐:识别人才,培养和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埋没人才、昏庸无知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9.(3分)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意思对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