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综合检测卷(五)(配套考点精细分析).doc
-
资源ID:88561924
资源大小:26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综合检测卷(五)(配套考点精细分析).doc
综合检测卷(必修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答案】A【解析】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应该是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不会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32P标记噬菌体DNA。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3(2011·广州一模)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与转基因作物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能获得抗除草剂性状,说明作物与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进行了有性杂交,基因工程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而且有性杂交过程中产生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4(2011·广东)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D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答案】B【解析】A错误,根据5、6、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正确。C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D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即使生女孩照样无法避免患病。5(2010·深圳一模)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D达尔文进化理论不能正确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等现象【答案】D【解析】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均是种群;正常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库在种群中通过交配而传给子代,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更加不会消失;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本质,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6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 BC D【答案】C【解析】是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解旋酶的作用;是DNA聚合酶的作用。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7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突变和基因重组B是生殖隔离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物种多样性等【答案】C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8(2011·广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嗜热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B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C若一双链DNA中的AT40%,则AG60%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答案】AD【解析】嗜热细菌是能在较高温度环境中存活的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基因在配子中一般是成单存在的,且在细胞质DNA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DNA双链中嘌呤碱基等于嘧啶碱基,即AGCT50%。三、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64分)9(16分)(2011·广州一模)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答案】(1)碱性染料(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染液)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2转录(3)橙色XAXaY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A、Y染色体没有分离10(16分,其中(1)、(2)、(3)各小题每空1分,(4)、(5)小题每空4分)(2010·长春市模拟)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1)甲细胞内有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段。(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试剂和_试剂。(4)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5)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答案】(1)4AaBb丙(2)(第一)极体de(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或碱性染料)二苯胺双缩脲(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和2没有分开(5)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11(16分)下图中甲、乙是两个家庭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_性遗传。(每空1分)(2)图甲中8与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原因是_。(3)图乙中1的基因型是_,2的基因型是_。(4)若图甲中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的卵细胞和_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答案】(1)常显(2)不一定基因型有两种可能(3)XBXbXBY(4)23AX22AX(或22AX23AX)染色体变异12(16分)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想研制出能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当时,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带有荚膜、有毒的S型细菌和没有荚膜、无毒的R型细菌。通过实验,格里菲思发现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会使小鼠致死。检查死鼠血样,发现其体内竟然存在S型活菌。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格里菲思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2)小鼠体内产生的抗肺炎双球菌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3)有人设想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可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抗S型细菌的疫苗)。请为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想法。实验目的:验证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实验原理:_。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S型活菌、R型活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活菌液,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实验过程:_实验预期:_【答案】(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2)蛋白质(3)实验原理:动物体受到外界抗原性物质刺激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将抗原消灭实验过程:取小鼠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R型活菌液1 mL,在乙组体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S型活菌液1 mL,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实验预期:若甲组小鼠存活,而乙组小鼠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也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若甲、乙两组小鼠都死亡,说明抗R型细菌的抗体不能抗S型细菌(R型细菌不可以作为S型细菌的疫苗)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