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社区(村)新冠肺炎防疫防控工作指南.docx
-
资源ID:88606029
资源大小:15.7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附件7社区(村)新冠肺炎防疫防控工作指南.docx
附件7社区(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附件 7 社区(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一、工作要求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健全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以社区(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为根底,落实社区网格化治理综合防控措施,做到宣教、排查、 管控、督导、关爱 “ 五个到位 ” ,守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二、工作任务 (一)低风险地区社区(村) 。 1. 安康教育。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和安康促进,通过发放一支体温计、一包口罩、一个表格、一支笔、一套宣传册 “ 五个一 ”工具包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防控政策、防疫学问宣传,增加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引导养成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 “ 一米线 ” 、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大力宣传和提倡移风易俗,引导居(村)民不大办婚丧嫁娶,尽量少摆席、少串门、少走动,削减人群聚拢。 2. 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标准垃圾清运处理和污水排放,消退卫生死角。扎实做好消毒消杀,加大公共厕所、垃圾桶站、健身器材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消毒频次。 3. 人员排查。全面开展人员摸排治理,重点做好从事进 口冷链产品相关工作人员、节假日期间返乡人员、来自中高 风险地区人员以及入境人员、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等解除医学观看人员的信息登记和安康监测,催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加大城乡结合部地区,特殊是人口倒挂村人员排查力度,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做实出租房屋和租房人员登记和治理。 4. 居家治理。做好居家医学观看人员安康监测,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确保居家医学观看人员 “ 足不出户 ” ,并加强安康监测和宣教指导。 5. 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治理。催促指导社区(村)内的单位、经营场所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常态化防控,落实防疫措施。对社区(村)内的民宿、餐馆、超市以及养老驿站、幼儿园、学校、农贸(集贸)市场、宗教活动地等聚拢性公共场所,坚持治理责任到人,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防疫措施。建立环境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社区 (村)的农贸(集贸)市场、公共卫生间、养老院、企业车 间、集体宿舍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展环境标本采集和检测。 6. 关爱效劳。做好居家观看人员的治理效劳,积极回应居家观看人员合理诉求,由街道(乡镇)为其供应根本生活保障。重点加强对失能或独居老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散居孤儿、逆境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特别困难群体以及低收入家庭的关怀、关爱,做好生活保障、情感抚慰和心理 疏导工作。要将居家医学观看人员、治愈人员和集中隔离医 学观看人员家属、医务人员家属纳入效劳范围,帮忙其解决生活困难。 7. 防疫预备。以社区(村)为单位做好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根底性防疫物资储藏。同时立足冬春季防疫特点, 备足棉服等防疫物资,鼓舞村民家庭储藏适量防疫物品。街道(乡镇)要指导社区(村) ,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经 常性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力量。 (二)中高风险地区社区(村) 。 在低风险地区措施根底上,进一步实行以下措施: 8. 疫情处置。对于发觉确诊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的小区 (村)马上根据要求落实最小单元的封闭管控,确保全部人员只进不出。做好病例、无病症感染者、亲密接触者以及密接的密接的隔离掌握和转运预备工作。协作专业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安康监测、环境采样检测以及终末消毒等工作。 9. 区域管控。依据当地政府确定的风险等级及管控范 围,落实相关区域管控要求,临时关闭辖区内经营性场所和棋牌室、活动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消遣场所,并监视 辖区内的单位、营业场所落实限流、停业或缩短、调整营业 时间等管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实施全封闭管控的社区 (村) ,要加派力气,全部人员不进不出,车辆制止出入; 中高风险地区未实施全封闭管控但消失病例或无病症感染 者的社区(村) ,仅保存一个出入口,实施查证、扫码、测 温、登记等措施,非必要不外出,非本区域人员、车辆制止进入;中高风险地区的其他社区,要加强小区出入治理,依据疫情防控需要合理设置出入口,必要时实施查证、扫码、测温、登记等措施,严防居民聚拢性活动。 10. 环境消毒。加强室内环境和高频接触物体外表的预 防性消毒,加大环境消毒频次,同时做好垃圾、粪便和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11. 心理疏导。准时对居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稳 定居民(村民)心情,消退群众的忧虑和恐惊心理。 12. 生活保障。加强与社会力气、市场主体联动,落实 生活物资供给、慢性病药品配送、应急车辆调配等涉及群众根本生活效劳工程的应急措施。 三、组织保障 (一)健全工作体系。实行县(区)干部包乡镇、乡镇 (街道)干部包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包户的三 级包保制度,建立街道(乡镇)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工 、民警、志愿者 “ 五包一 ” 社区防控责任制,建立并完善与属地单位定期沟通会商机制,确保 “ 四方责任 ” 落到实 处。发挥好在职党员、老党员、志愿者、居民骨干、楼门院 长、小巷管家等各类群防群控力气的作用,完善组织发动机制,强化社区(村)防控整体合力。 (二)加强专业指导。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开工 作机制,指导社区做好疫情发觉、防控和应急处置,有效落 实重点人员排查治理等措施,做到无缝连接。社区(村)要协作疾控部门,做好居(村)民核酸采样检测的组织、效劳、保障以及疫情处置、人员管控等工作。 (三)准时共享信息。明确部门、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准时与相关社区共享核酸检测阳性者信息、活动轨迹大数据信息、亲密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以及入境人员的信息和治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