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包公审驴[001].docx
-
资源ID:88616561
资源大小:15.5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包公审驴[001].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包公审驴 本文叙述了一个布满才智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局部: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美丽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奇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策、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沉着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策: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劝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策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挨次特别清楚,故事情节不简单,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局部。 学情分析 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熟悉,通过奇妙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共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觉、感受、理解与体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熟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后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局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尝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熟悉,并培育表达力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 (学生沟通有关包公的资料,一学生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审驴? 怎样审驴? 结果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做提纲笔记,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将故事的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板书: 换驴 - 审驴 - 得驴 三、自学释疑 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 (引导学生略读这一局部。) (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 (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惜珍宝一样爱惜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珍宝。) (毛色难看;慌张失措) (2)比照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宠爱,驴被换后的慌张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 (引导学生精读这一局部。)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 (2)做批注。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熟悉,登记自己的疑问。 (3)集体沟通,汇报自学所得。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明包公经过思索,已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2 抓紧把嘴套给驴套上!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说明包公了解驴的本性,他这样做为驴自己找家门垫定根底。 当学生沟通到这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包公威武、胸有成竹、镇静的语气,并感受包大人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品质。 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周八方传开了,人们都非常惊讶,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理解闻所未闻这一词义,并体会包公断案的奇妙,同时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狠狠打驴,可见包公做事坚决,成竹在胸。学生留意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4)小结包公审驴这一局部。学生说一说包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影响,怎样评价他。 3.疑问三:得驴 引导学生粗读这一局部,并小结能胜利找到驴的缘由。 4.总结全文 (1)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策?结果如何? (2)表演课本剧。 四、作业布置 搜集包公审案的故事,开个智谋故事会。 附板书: 包公审驴 为什么审 怎样审 结果怎样 (起因) (经过) (结果) 换驴 - 审驴 - 得驴 教学反思: 本设计主要表达激发学生质疑想读,引领学生自主释疑要读,指导学生会读这一特色。 1.激发学生质疑,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有想读的欲望。 2.放手自学,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指导精读重点局部,学生获得阅读感受与体验,实现共性化阅读,深入读的愿望被调动。 3.指导学生会读。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突出重点内容,教师做画龙点睛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与教师指导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其次,精读与粗读相结合,通过抓住主要问题,结合课文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法得当,阅读方法进一步得到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