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县抗旱工作情况汇报(14篇).docx

    • 资源ID:88628842       资源大小:69.15K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县抗旱工作情况汇报(14篇).docx

    县抗旱工作情况汇报(14篇)县抗旱工作状况汇报 篇1 一、 分析形势,高度重视。 柿子园乡辖54个村庄,3.2万人,耕地4.9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到达4.5万亩。自去年9月下旬以来,全县平均降雨仅4.3毫米,气象干旱已达百年一遇。该乡农作物也不同程度地受灾,庄稼严峻失墒,面积到达4.2万亩,其中小麦重旱面积3.8万亩,蔬菜大棚近万余亩。 柿子园乡经济根底薄弱,农业根底设施条件滞后。虽然东西,南北方向都有沟渠,但临河村庄少,河水干枯。多数村庄仍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配套机器浇灌,抗旱力量明显缺乏。 群众多是以种粮食为生,民以食为天,面对今年的旱情,保苗就是保粮,保粮就是保民生,保民生就是保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先后召开党委会,乡村两级农业生产大会。针对当前的旱情紧急实行措施,制定方案,划分责任,发动全乡干部群众快速投入到抗旱保苗的战役中来。 二、 成立组织,划分责任。 柿子园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抗旱领导小组,严格要求,细心督导。各工作区成立抗旱专业队伍,机关干部包村庄,包人员,村干部包地块,包机井,确保每个地块,每亩庄稼都能够合理标准地,得到规划调配用水。农业技术人员全部入村,逐村开展技术宣传,指导群众适时划锄镇压,浇灌与施肥相结合,保墒增温,以保障合理科学抗旱。 全乡干部齐发动,同责任,分工明确。领导班子每天一碰头,两天一通报。发觉问题准时讨论,准时解决。各工作区、各单位、各村庄签订抗旱责任书,政府出台抗旱工作问责意见,对工作不力,组织纪律性不强,作风不实,不仔细履行职责的人员,一经发觉,严厉查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抗旱信息的畅通,确保抗旱工作取得实效。 三、 筹集资金,加速抗旱进程。 柿子园乡经济根底薄弱,农业根底设施条件滞后,原有抗旱物资如水泵、电缆等远远不能满意群众需要。为了抗旱的需求,该乡广筹资金,从经费中挤出一局部,再一方向上级征取款项,另一方发动群众。抢修水利设施,架设浇灌线路,购置浇灌设备。共联络打井队8个,新打机井180眼,修复机井58眼,架设浇灌线路10.1千米,清挖沟渠8.6千米,动用土方60余万方。目前已启动机井850眼,河道配套机器300台次。极大提高了抗旱的效率和速度,确保了抗旱工作的需要,加速了抗旱工作的进程。 现在,全乡抗旱工作进展非常顺当,850眼机井已全部启动,浇灌面积到达4.3万亩,乡党委、政府把抗旱工作当作一项严厉的政治任务,集中精力、集中人员、集中物力,大打一场抗旱保丰工作的攻坚战。 县抗旱工作状况汇报 篇2 自20xx年1月以来,xx镇降雨量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呈持续进展趋势。导致我镇水库、坝塘蓄水量下降,给全镇的农作物造成了严峻的损失、给全镇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旱灾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实行应对措施,组织全镇人民群众开展抗灾自救,最大限度将农作物的损失降到最低,尽一切可能保证人畜饮水。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受灾根本状况 其中团结村、庆明村、芭蕉林村、下胜村、星光村五个村旱情最为严峻。给全镇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严峻影响,截止xx年12月30日,全镇共有14609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受灾。其中粮食作物受灾3669亩;经济作物受灾10890亩,成灾1215亩。小麦受灾3669亩。油菜受灾803亩。蔬菜受灾1100亩,成灾215亩。茶叶受灾8937亩,成灾1000亩。其他杂作物受灾50亩。到目前为止,估计因灾导致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达万元。 二、下阶段将开展的抗旱减灾工作 1、加强水资源治理,强化用水调度。仔细摸清水源现状和用水需求,抓住有利时机增加水库坝塘蓄水量。 2、积极与县气象局加强联系,亲密关注天气变化。 3、加强抗旱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宣传,大力推广使用旱地龙等抗旱剂和薄露浇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4、切实抓好抗旱设施的修理养护。组织力气对抗旱提水设施进展全面检查和修理养护,同时抓紧渠道清淤和修理。 5、开展灾情核查上报工作。 三、抗旱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夫自救意识不强,被动应付。 2、抗旱经费严峻缺乏,投入偏少,不能满意全镇的抗旱自救要求。 3、整体抗旱力量不强,抗旱设备损耗失修。 4、抗旱有偿效劳收费难以落实,缺乏新的运行机制。 5、蓄水工程少,工程性缺水严峻,导致了“水在河里流,人在田里愁”的现状。 为的确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我镇将积极向上级领导在救灾资金和救灾政策方面争取对xx镇的支持。 县抗旱工作状况汇报 篇3 根据省商务厅关于开展xxxx防汛抗旱检查工作的通知、商务部关于开展防汛抗旱防台风检查的通知,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保障群众汛期和旱期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稳定,有效预防和掌握突发性灾难发生引起的市场特别波动,结合我市实际状况,现将工作开展状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熟悉,加强领导,完善市场应急工作调控机制。 成立了防汛抗旱市场供给应急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周密部署,细心安排,完善防汛抗旱工作预案,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单位负责人、值班人员保证通信畅通,仔细落实上级防汛抗旱指示精神和要求,我们与生活必需品储藏企业签订了责任制,对应急商品的库存状况、货源组织和储藏治理工作进展了检査,确保灾情发生时能调得动、用得上,保证生活必需品正常供给,防止供给断档、脱销。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市场信息指导、企业供给链选购、区域间调剂、储藏商品投放等相关调控措施的根底设施和制度建立,建立并完善了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建立。 (二)亲密监测,狠抓落实,做好重要商品储藏和紧急供给预备工作。 我们坚持把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和保证生活应急治理工作的重点来抓,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措施。加强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准时全面的报告和公布市场特别波动信息。不断加强市场运行分析,为应急商品调度、市场调空和防汛抗旱工作供应决策依据。 (三)强化监管,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卫生安全。 对应急商品重点企业会同有关部门进展安全大检查,针对薄弱环克制定防控措施。切实加强肉类市场治理。一是在定点屠宰场全面建立和推行台帐治理制度、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肉品检验制度、统计监测制度、档案治理制度,实现肉品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二是严格肉品市场准入和购销台帐制度,实行肉品安全协议准入制度、不合格肉品退市制度,并积极探究开展肉品购销随附单制度,坚决防止非定点屠宰场出场的肉品、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三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净化肉品市场。全市商务系统协同相关部门,在全市屡次开展以严峻打击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的检查行动, (四)搞好协调效劳,确保物资配备到位。 一是加强部门间协调协作工作,把握天气变化,科学指导农夫开展农业生产、抗旱救灾、农资供给和组织货源工作,确保物资供给。二是根据统筹调配原则,完成全市全部水库的防汛物资配备,配备的物资依据水库的详细状况,除常规配备的手摇报警器、编织袋、救生衣、铁铲等防汛物资外,在防汛任务重的青山水库还建立了防汛视频监控,进一步强化防汛调度手段。三是坚持防汛和蓄水并举,切实做好水库蓄水工作,充分保障集镇供水水源充分和产业进展浇灌之需。 (五)结合构造调整,推动产业防汛抗旱。 一是优化产业构造调整,抓好改植补种工作。组织人员力气深入生产第一线,发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户对简单受灾地块做好科学规划,结合县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的选择相宜种植的品种,做好改植补种工作。二是投入抗旱救灾车辆,保障主导产业近期抗旱。针对目前降水少的实际状况,为提高浇灌效率,同时提高用工成效,保障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作用。 县抗旱工作状况汇报 篇4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忙指导下,我市领导重视,广阔干部群众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xx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任务。 一、防汛工作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20xx年我市111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35.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39%,69月份的的汛期,共降雨18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55%,属枯水年份。全市降雨不均,消失春、夏、秋连旱,是20xx年的一个突出特点。为了做好20xx年的防汛工作,我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主动做好前期工作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市12条骨干沟渠进展了普查,对雨情测报分中心和16个乡镇站点的测报装置进展了检查修理,制订了防汛预案,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二加强宣传,统一思想熟悉 _市委、市政府对20xx年的防汛工作高度重视,6月上旬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的防汛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实行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车、黑板报、宣传材料、各种会议,加大对防汛形势的宣传,教育广阔干部群众认清今年防汛形势的严峻性,认清洪水的危害性,增加水患意识、防汛意识和参与防汛抗洪的责任感,为防大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底。 三严格实行防汛责任制 在去年的防汛工作中,我市调整充实了市乡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明确了每一个成员和成员单位的防汛责任。对防汛工作实行市、乡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有关部门实行岗位责任制,都做到思想、领导、组织、技术、工程偶物六落实。市长与各乡镇、办事处一把手签订了防汛责任书,明确漳卫河、马颊河的堤段、险工、穿堤建筑物及其物料预备任务,涝凹地片的排涝任务,机井度汛任务,防汛机构、队伍组织任务,内河涵闸防守任务。并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干部包村、包河段、包涵闸、包地片,并预备相应的防汛队员。同时,对防汛任务和责任人进展了登记造册,下发到责任单位和指挥部每个成员手中。各级防汛办事机构昼夜值班,准时通报汛清、灾情、险情、工情,上传下达,状况畅通。 四仔细搞好度汛工程建立。 在做好全市度汛工程普查、对雨情自动测报站点维护的根底上,今年我们搞了3项市级度汛工程。 1、对漳卫河的王庄、车庄、李圈、李官寨、东吊马桥、北关、李圈扬水站等7座涵闸进展修理,确保起闭敏捷。 2、新河段实施了汛前清淤工程,长3.6公里,完成土方4.5万立方米。 3、完成了城区地下排水管网的疏通。 另外,乡村度汛工程治理,共治理排涝沟渠57条,长69.8公里,动土方37.93万方,修小型建筑物62座。 五仔细组织好防汛排涝队伍 根据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的原则,全市共组织了10万余人的防汛排涝队伍。漳卫河防汛队伍28770人,其中,常备队16348人、后备队10605人、抢险队1817人;马颊河防汛队伍6951人,其中,常备队1821人、后备队4624人、抢险队506人;排内涝队伍66600人。我们还成立了由民兵组成的市防汛应急分队,共150人,由市指挥部直接指挥。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六严格搞好防汛料物的落实工作 根据国家、集体、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保质保量筹备好防汛物料,我们采纳了市防指对沿河乡镇、办事处下达任务指标并签到防汛责任书中,同时对料物储藏单位进展检查,催促落实。主要防汛料物有:铁丝63.64吨,木桩37011根,麻袋33461条,麻绳17864根,编制袋361118条,塑料布34.4吨,应急灯1348盏,锤、斧、锯305套,电线48千米,蓬布160块,发电机23台,秸料56万斤,树枝160万斤,料石7898立方,大卡车29辆,探照灯526盏等。 (二)存在主要问题 在去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全市的度汛工程进展了屡次检查,通过检查,发觉的主要问题如下: 1、工程方面。度汛工程存在老化、退化、失修,田间存有阻水坝子、竹节沟等问题,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2、料物方面。我市原库存的料物,在“96.8”洪水时根本用完,现只有_河务局存有的少量料物。并且,现在因没有明确的防汛物资号用补偿政策,因此给号料工程带来很大的困难。 3、防汛队伍方面。现在防汛队伍都没有经过防大汛抢大险的熬炼,有的虽然参与过培训班,但没有实战阅历。市乡级领导班子新成员多,没参与过防大汛,指挥阅历缺乏。防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防汛经费方面。防汛工作,无论从工程上、料物上,都需要大量的经费。由于经费投入缺乏,直接影响防汛工程的建立和料物的储藏等。 (三)几点建议 1、对于漳卫河的治理,要尽快理顺治理体制,河道、堤防、各类工程,要明确由流域机构或者水行政主管部门一方治理,以增加责任心,加大治理力度。 2、对于防汛料物,一方面,上级要尽快出台号用料物补偿政策;另一方面,国家要拿出局部资金,统一购置县级常备料物,以保证库存充盈。并建立相应的监视机制,确保料物用到防汛上。 3、对于防汛经费,应实行国家和地方每年按肯定比例划拨的方式进展筹集,要专款专用,对使用者也要实行责任终身制,并实行相应的监视机制,确保经费全部用到防汛上。 二、抗旱工作状况 在20xx年我市消失大旱,并消失少有的汛旱。在抗旱工作中,_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行有效措施,发动有关力气,大搞抗旱活动,111月份共新打机井161眼,配套161眼,修旧挖潜机井721眼;埋设地下管道60700米,进展节水浇灌面积9100亩;全市共投入抗旱劳力6.8万人,动用机井3600眼,机械7200台套,共浇地81万亩,为我市的农业增产丰收奠定了根底。 三、20xx年工作规划 1、新打机井150眼,进展节水面积8000亩。 2、适时对度汛工程仔细进展检查,把发觉的问题积极向上级报告或建议,努力解决好工程的老化、退化、失修等问题。对于防汛料物缺乏的问题,我们规划把沿漳卫河、马颊河的乡镇、办事处的防汛料物任务写进防汛责任书,并组织防指人员反复检查,催促落实,并积极向上级争取,以解决防汛料物缺乏的问题。 3、对防汛队伍进展培训、演练,提高防汛人员的防汛抢险技术,增加指挥人员的组织指挥力量。对防汛专职人员,在搞好本市培训、带着他们到度汛工程的实地查看的根底上,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 4、在防汛经费方面,一方面进展开源节流,仔细搞好防汛经费的自筹工作。别一方面,积极做工作,努力向上级争取工程资金。 5、做好度汛工程普查、雨情自动测报装置检查修理、防汛预案修订等前期工作。 6、亲密凝视冬春季的天气变化,搞好旱情监测及统计工作,努力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 县抗旱工作状况汇报 篇5 今年汛期四川整体呈现“涝重旱轻”。受降雨偏多影响,我市处于盆地东北部,受超强厄尔尼诺大事影响,我市汛情非常严峻,为防备可能消失的洪涝灾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重要设施、重大财产安全,依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住建局的布署和要求,我局在5-10月期间积极开展了防汛抗旱工作,现将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本状况 我局局属4个公园、广场根本状况详细如下: (一)大洲广场根本状况 内江市大洲广场位于沱江南岸,土地面积297亩,为滚滚沱江冲积而成。广场于20xx年11月完成。广场整体呈星月形,东西长1100余米,南北宽96至165米,占地面积274亩(183030m2)。 (二)人民公园根本状况 内江市人民公园始建于1961年,座落在市中区,占地124亩,园内设有动物园、纪念馆、游乐设施、茶楼、餐馆及其他设施。现园内分为四大功能区:游乐区、纪念馆区、动物展区和休闲区。公园位处市中区低凹地段,(全园最低处约海拔308)遇上洪水降临极易倒灌,加之园内泄洪设施落后,每年遇到暴雨季节很易造成被淹的状况。据统计,我园在水位戒备线(我园制定308为我园的戒备线)处居住人员(3户6人),动物有(老虎1只、狼一匹、骆驼1头、猴子6只、猫头鹰2只、豪猪3只、鸸鹋4只、驼鸟1只、水禽类动物20余只、其它小禽类动物70余只)数十个品种,一百一十余只。 (三)梅山公园根本状况 梅山公园,建于1954年8月,1985年规划为以花卉、盆景为主的文化休息公园。1988年经四川人民政府批准的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将此处也定为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2.7亩。公园地势较高,在夏季洪水频发期,不会发生洪水灾难。在夏季汛期,大雨持续,极易引发园内危岩石块滚落和泥土垮塌,对此公园在这些路段设置有警示标语和戒备线。 (四)塔山公园根本状况 内江市塔山公园距城市中心3公里,现有面积101亩,绿化率达95%以上,属山地型森林式公园。公园植被繁多,分布广,但只有3个浇灌蓄水也,不池水量储存严峻缺乏且分布不合理,大局部植被区需长线运水,工作效率低,旱季植被缺水,园内枯枝落叶多,极易引起山火。公园东临沱江河,但由于地势高,在夏季洪水频发期,不会发生洪水灾难。在夏季汛期,大雨持续,极易引发园内危岩、滑坡路段山石滚落和泥土垮塌,对此公园在这些路段设置有警示标语和戒备线。 二、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各项预备工作,成立了内江市园林治理局防汛抗旱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刘伟局长任组长,周远江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任组员,制定了20xx年防洪值班表和24小时值班制度,从5月1日至10月15日,实行24小时值班,明确值班制度和职责,落实了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昼夜值班,对重点部位落实专人负责,有重要状况,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 三、仔细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一)汛前落实防汛责任。全园林系统每一位干部职工树立防汛意识,提高防灾力量,对洪涝灾难保持较高警觉性。针对今年四川盆地受超强厄尔尼诺大事影响,汛情非常严峻的状况下,局领导在5月的安全会上提前将防汛工作布署下去,坚持“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局属各单位安全责任人以及各条道路负责人。 (二)汛前早检查。在汛期降临之前,要求局属各公园、广场的易涝区域和重点部位防涝隐患的进展彻底的检查和整治,仔细制定防备方案,准时消退防汛安全隐患,并组织抓好各项防汛抢险工作,做好汛前预备工作,确保安全渡汛。 (三)修订完善了防汛预案。依据市住建局下达的防汛抗旱通知,今年完善了内江市园林治理局20xx年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内江市园林治理局20xx年防洪抢险工作预案,并把预案落到实处,做到有备无患。局属各公园、广场制定了突发性洪水应急抢险方案,建立了切实有效的防汛机构和应急抢险队伍。各单位制定完善突发性洪水应急抢险方案,一旦接到各级防汛指挥部的防洪抢险预警预报后,要确保通讯畅通,车辆、人员、物资快速到位并投入抢险,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损失。 (四)抓好防洪抢险队队伍建立和物质储藏。各公园、广场依据实际状况,建立了防汛机构,成立了防洪抢险队伍,落实物质储藏,包括有纺织袋、河沙、萝筐、铁铲、锄头、铁笼、铁丝及其它防洪抢险设备,并安排专人进展治理。 (五)建立6支防洪抢险队伍,分别由市园林局机关、大洲广场、人民公园、梅山公园、塔山公园、清溪湿地公园组队,并落实抢险物资器材、设备。 (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全民抗洪意识。进一步仔细学习宣传贯彻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心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增加法制观念,提高全民防洪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物资和经费的预备,积极担当防洪抢险义务。 (七)加强暴雨防汛警讯公布。在接气象部门及上级部门强降雨预警时,马上向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以及各条道路负责人通过书面通知或手机信息发送暴雨警汛,做好预防与防范预备,防汛期间公布此类警汛8余次。 (八)保证汛期通讯畅通。洪灾发生后,各单位党政领导应准时深入受灾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安排职工生活。在整个防汛期内,各单位负责人及防洪值班人员要保证通讯畅通,准时通报有关状况。 四、加大汛期检查力度力争园林系统安全度汛 我局组织召开了20xx年抗洪防涝工作会议。由刘伟局长带队对局属各公园、广场以及城区各条干道进展拉网式排查,明确了重点隐患部位和市本级直管绿地存在的汛期安全隐患等问题。 一是梅山公园后山存在围墙下沉的现象,梅山公园马上疏散居住在该处的工作人员马上搬迁到纪念堂临时居住,以便安全度汛。针对梅山公园后山公厕沼气池由于梅山有缘餐厅的排污增大了沼气池的承载压力,需要马上清淤,并限期整改完成。 二是人民公园北门危房和憩园危房内人员必需全部撤离做好监测记录和警示标志。人民公园游泳池汛期倒灌是公园防汛防涝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需安排专人随时观看,发觉险情马上报告。人民公园动物园堡坎要加强监测,预防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是塔山公园存在三处易发山体滑坡地段。在二平台以上临五队处和公园办公楼后面山坡,以及原盆景园处属于塔山公园重点监测部位,并在这三处重点部位牵拉戒备线,防洪值班人员监控。由于塔山公园办公楼属于C级危房,重要的物资设备临时安放到保安值班室,工作人员临时疏散到保安值班室值守。 四是大洲广场两处防汛防涝重点部位需要加强监控。大洲广场二期配电房始终存在大雨天气漏雨等隐患,大风大雨天气马上实行断电措施,防止次生灾难的发生。大洲广场原办公楼属于C级危房,大洲广场工作人员全部疏散到安全的办公场所办公,并加强围挡戒备进展警示。 五是清溪湿地公园要做好防洪预案。在公园地势高处做好警示标示标牌,制止游人汛期在公园内钓鱼和捕鱼,防止意外人身事故发生。做好向家坝泄洪安全预防预备,做好向家坝泄洪协调工作。对高大乔木实施固定加固处理,防止大树被洪水冲倒后危及橡皮坝水电站,引起次生灾难的发生。 六是城区各条道路要做好汛期行道树监测检查工作。要求城区各条道路负责人开展道路巡查工作。对城区行道树的三角支撑是否结实,有无倒伏树木等进展仔细排查,准时整治,确保安全。 在防汛期间,我局召开了5次防汛会议,整治查处隐患20余处,确保了安全渡汛。 五、存在的缺乏和今后的准备 今年的防汛工作,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园林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当度过汛期,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缺乏,由于工作人员即要做好防汛工作,还要参加其他日常工作,任务特别繁重,肯定程度影响了防汛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防汛工作中,我们将仔细总结工作阅历,扬长避短,争取防汛工作更上一层楼。 县抗旱工作状况汇报 篇6 20xx年汛期,我省先后患病干旱、洪涝及台风暴雨等多种自然灾难。根据国家防总及流域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防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进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动“两个转变”,统一指挥,科学调度,解放军、武警及广阔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确保了大江、大河、各类水库、重要防洪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确保了城镇供水和人畜饮用水安全,保障了工农业生产用水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难损失。据分析测算,今年防汛抗旱减灾效益达2xx亿元。 一、雨水情及其特点 20xx年59月份,全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前期降雨少,后期降雨多;北部降雨多,南部降雨少。56月份,全省大局部地区降雨偏少46成,其中郎溪、屯溪偏少7成,新安江流域6月份降雨量仅为54毫米,为有资料记录以来最低值,全省各地消失了不同程度的旱情。79月份全省降雨增多,7月份淮河流域、8月上旬淮北地区和9月上旬大别山区分别患病历史罕见强暴雨。 受强降雨影响,我省淮河流域、大别山区和滁河流域发生了严峻的洪涝灾难。新汴河、奎濉河和淠河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淮河和滁河发生了一次较大洪水。全省共有16条河流超戒备水位,其中淮河、洪河和滁河局部河段超保证水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四次超戒备水位。淮河、滁河分别有9个和2个行蓄洪区超行蓄洪掌握水位。全省9座大型、50多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董铺、黄栗树和沙河集等大型水库均相继泄洪。 汛期雨水情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1、入梅偏晚,梅雨量不明显。我省南部6月25日入梅,比常年偏晚9天。7月16日出梅,比常年晚6天。由于梅雨期没有形成明显的降雨带,我省南部梅雨期降雨量不明显。 2、降雨集中,强度大。7月410日,淮河流域暴雨中心蒙城县坛城站626毫米,涡阳、蒙城及蒙城县坛城站7天累计降雨量到达或超过100年一遇。8月12日,沿淮淮北地区暴雨中心蒙城县顺河集站24小时降雨258毫米,为建站以来第一位,超过100年一遇;奎濉河、新汴河8月1日面平均降雨量149毫米,居有资料记录以来其次位,其中夹沟、时村等站日降雨量为有记录以来第一位,点暴雨量重现期超50年一遇。9月23日,响洪甸站24小时降雨量达558毫米,是我省有记录以来点暴雨量其次位、大别山区第一位;响洪甸水库面平均降雨量24小时329毫米,两天面平均降雨量417毫米,均创记录;最大24小时降雨岳西毛尖山站544毫米、霍山佛子岭380毫米、含山东山278毫米,均超过100年一遇。 3、降雨突发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正常年份我省主要降雨发生在6月到7月。而20xx年汛期大局部地区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雨水充足,尤其是56月降雨均偏少,79月份降雨明显偏多。三次主要降雨均是突发性致灾性暴雨,7月上旬沿淮淮北地区特殊是蒙城、涡阳等县(区)的强降雨形成旱涝急转、北涝南旱的严峻形势。另外,正常年份江淮地区在9月份后汛期,发生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雨可能性微小,而9月初13号台风形成的暴雨及洪水,在其量级和发生时间上为历史同期少见。 4、台风活动频繁,破坏性大。今年影响我省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有4个,分别是第5号台风“海棠”、第9号台风“麦莎”、第13号台风“泰利”和第15号台风“卡努”。尤其是第13号台风“泰利”形成的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致使淮河、淠河和滁河发生大洪水,大别山区五大水库水位迅猛上涨。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性灾难,破坏性极大,造成了严峻的损失。 5、洪水水位高,流量大。7月份受上游降雨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消失最高水位29.14米,超过保证水位0.14米,为建国以来第九位。受13号台风暴雨影响,大别山区水库在超前预泄和紧急泄洪的状况下,佛、梅、响、磨四大水库日涨幅分别达6.22米、4.29米、3.34米、5.93米,其中佛、磨两库最大1小时分别上涨0.95米、1.46米。佛、磨、梅、响水库最超群汛限水位分别为9.38米、17.45米、4.64米、5.43米,最高水位和最大入库流量均居历史同期第一位。淠河横排头站最高水位55.82米,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水位和流量分别居历史其次和第三位。滁河襄河口站最高水位13.66米,超保证水位0.16米 二、工情及灾情 (一)工情 长江、淮河干支流堤防共发生各类险情323处,其中长江干堤7处(均为崩岸),淮河干流堤防及蒙洼圈堤19处,其余险情均发生在洪河、西淝河、颍河、淠河、滁河等支流堤防及局部行洪区堤防。全部险情中,较大险情3处,即阜南县老观乡下河段蒙洼圈堤管涌险情、淮南市石姚湾行洪堤管涌险情和天长市高邮湖大堤局部堤段迎水坡严峻毁损。全省共溃破圩口86个,沉没面积36.5万亩,受灾人口40.5万人。其中万亩以上圩口7个,面积22.3万亩,受灾人口26.9万。溃破圩口主要涉及六安、安庆、巢湖、蚌埠、淮南、滁州等六市,分布在淠河、汲河、清溪河、皖河、淮河等沿岸。六安市共溃破圩口65个,约占全省溃破圩口总面积的88%。 (二)灾情 洪涝灾难。今年台风及洪涝灾难致使全省81个县(市、区)的9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973万人,受灾面积2608万亩、绝收面积670.4万亩,倒塌房屋17.2万间,因灾死亡86人(其中山区滑坡、泥石流灾难死亡54人),直接经济损失143.6亿元,其中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18.53亿元。其中三次洪涝灾情最为严峻。一是7月淮河洪水灾情。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安等市的36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824.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55万亩、绝收293万亩,倒塌房屋2.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9.5亿元。二是8月淮北地区涝情。短历时强降雨造成淮北中北部的濉河、新汴河、浍河、沱河等支流水位迅猛上涨,沿淮淮北凹地涝水难以外排,发生了严峻的涝灾。三是13号台风“泰利”灾情。六安、安庆、巢湖等7市27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达677万人,因灾死亡81人,倒塌房屋8.7万间,损坏房屋17.7万间;农作物受灾698万亩、绝收182万亩,根底设施水毁严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1亿元,金寨、岳西、含山、霍山、裕安、潜山等6个县(区)受灾最重。 干旱灾难。今年37月上旬,我省降雨偏少,特殊是56月,旱情急剧进展。全省17个市都消失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滁州、宣城、黄山等地旱灾最为严峻。据统计,全省年累计受旱面积达2330万亩,其中成灾493.5万亩,一度有148万亩水田缺水、95万亩旱地缺墒难以适时栽插播种,9.3万人、9.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用水困难。 三、防汛抗旱主要措施 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原则,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考验了政府应对突发性灾难的力量,各项防灾抗灾措施有力、有效,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功。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类责任制落实到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先后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省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抗洪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防指先后七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全面部署安排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在抗洪排涝和防备台风灾难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准时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号召受灾地区积极迎战淮河洪水和台风灾难。省委书记郭金龙两次坐镇省防指,指挥淮河抗洪和防备台风工作,省长王金山屡次亲临省防指部署防汛抗灾工作。郭金龙、王金山、王明方、任海深、赵树丛等省领导身先士卒,屡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汛前,明确省领导及省直有关部门防汛分工,省防指落实重要防洪工程和行蓄洪区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人,调整省防指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修订印发省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各地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为重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以防为主,突出重点,防汛抗旱工作预备充分 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抗灾工作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防汛抗旱预备工作,为迎战水旱灾难打下了坚实的根底。省防指2月份就发出关于开展20xx年防汛抗旱预备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汛前预备工作,并先后派出30多个技术检查组,对各地落实防汛措施、重要工程度汛预备、违章设障去除等进展检查、抽查,催促限期解决度汛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各地抓住汛前有利时机,准时消退工程度汛隐患,长江、淮河干支流上50多处主要险工险段,在主汛期前得到有效处理或落实度汛;主要堤防上在建的78座开口工程,6月底前均具备正常防洪条件。制定了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了茨淮新河掌握运用方法、淮河行蓄洪区运用,调整了王家坝站防汛特征水位;编制全省抗旱预案和淠史杭等大型灌区供水方案。省级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沿江市县补充防汛物资。根据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查险规定,各地落实了417万人的民工防汛抢险队伍。各级防汛机动抢险队开展防汛抢险演练,提高应急反响力量。 (三)广泛发动,合理调度,全力抢排涝水 7至8月发生的三次强降雨过程,致使沿淮淮北和沿江局部地区发生严峻洪涝灾难。特殊是7月初的强降雨,形成了沿淮淮北地区旱涝急转的严峻局面。省政府、省防指见事早、行动快,要求受灾地区准时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各项措施,应对洪涝灾难。省防指催促有关部门准时开启淮河、涡河、颍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新汴河、奎濉河等河道上克制闸提前大流量预泄,降低河道水位,为加快内水外排制造条件。为抗御淮河流域第一场洪涝灾难,在淮河上游洪水到来前,蚌埠闸提前预泄洪水16亿立方米。随着上游洪水下泄,河道水位上涨,涵闸无自排条件后,省防指坚决要求各类泵站开足马力排水,并同有关部门准时下拨排涝经费和排涝用电指标,支持各地排涝抗灾。受灾地区广泛发动群众清沟沥水,撤除堵坝,架机排水。各类涵闸及泵站累计排涝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自排涝水量约占75%,大大削减了排涝本钱。由于排水准时,为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活生产和补种晚秋作物制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工程调度,提前下泄涡河、颍河、洪河污水,洪水到来后,加大泄量,加快污水下泄,避开了污染水体集中下泄对淮干水质造成大的影响。 (四)加强会商,优化调度,实现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化 省防指办与气象、水文部门亲密联系,加强会商,滚动预报天气状况和洪水演进过程,为科学调度供应技术支撑。7月12日18时淮干王家坝站到达保证水位并连续上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省防指通过异地会商,在分析水情、工情及将来几天流域上游无大的降雨的状况下,慎重作出不运用蒙洼等6个行蓄洪区的打算,避开31.5万亩农田受淹。 在淮河第三次洪水尚未消退的状况下,13号台风“泰利”带来历史罕见暴雨,引发大别山区严峻山洪、泥石流灾难,大别山区水库及淮河、长江局部支流水位暴涨,淮河第四次洪水接踵而至,防汛抗洪形势极为严峻。省防指审时度势,科学推断,慎重决策,作出了以保障水库安全为重点、加强水库调度、启用分洪河道分洪、兼顾淠河和史河防守、加强滁河及巢湖流域防汛指导、实现防洪工程抗灾减灾效益最大化的防洪调度原则。在第13号台风影响程度尚不确定的状况下,省防指超前调度佛、磨、梅、响四大水库提前预泄,腾出防洪库容,牢牢把握防洪主动权。同时充分利用大别山四大水库联网调度系统,实时监测水库库区降雨、水位变化,综合分析各类防洪因素,联合运行,增加水库调度的敏捷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9月2日至5日,调度大别山水库从泄洪、掌握泄洪到再泄洪,有效地应对了突发性特大暴雨灾难。据测算,五大水库共拦蓄洪量达11.34亿立方米,削减洪峰60%89%,不仅确保水库自身安全,也最大限度地减轻淠河、史河防洪压力,避开了干支流洪水叠加。为进一步缓解淮干防洪压力,省防指在调度水库错峰、蚌埠闸敞泄的根底上,于9月4日凌晨,关闭阜阳闸,启用茨淮新河分洪。为掌握滁河水位迅猛上涨,省防指要求全部沿滁掌握闸和驷马山分洪道全力泄洪,翻开襄河口船闸帮助泄洪,加快滁河洪水下泄速度,减轻滁河防洪压力。淮河干流邱家湖、姜家湖、唐垛湖、董峰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石姚段、荆山湖、洛河洼9个行洪区,滁河流域荒草二圩、荒草三圩2个蓄洪区超过规定行洪水位,在适度担当风险决策思路的指导下,均未启用,避开了40多万亩农田受淹。据初步统计,今年防洪除涝减灾直接经济效益为141亿元。

    注意事项

    本文(县抗旱工作情况汇报(14篇).docx)为本站会员(黑***)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