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寓言神话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pdf

    • 资源ID:88667338       资源大小:20.15M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寓言神话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pdf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寓言神话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耳九十,面山而居。(1)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用,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齿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选 自 列子)【乙】勾践之困会稽也,节咨叹日:“吾终于此乎?种 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美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空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选 自 史记)【注释】种:越国大夫文种。翟:通 秋,对居住在北方的部落的泛称。女:同 汝,你。折 节:放下架子。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年目九十()(2)达于汉阳()(3)叩举叹日()(4)其卒王霸()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1)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2)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3 .乙文中列举汤、文王、重耳、齐小白”四个人的目的是什么?4 .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A.甲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意在表现其妻忠厚、软弱的性格。B.乙文“苦身焦思及卧薪尝胆与甲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精神是相通的。C.乙文厚遇宾客,贩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等都表明勾践不忘会稽之耻。D.甲文始一反焉与乙文越王勾践反国之反意思并不完全相同。穿井得一人第1页 共10 4页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桑中生李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 李 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选 自 新辑搜神记)注释 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豚:小猪。行:不久。众犬吠声:是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轰动、惊动。5.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一处,用/标出)有病目痛者息阴下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型其家穿井 丁氏亚曰 欲持去间一岑余7.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丁氏穿井骨一人B.后人见桑中竺生李C.闻者传语D.以余浆灌溉盲者獴视将竺何及传不习乎间一岁余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9.两段文字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卷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随人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第2页 共10 4页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0.甲文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的文言小说集;乙文出自战国末年(人名)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吕氏春秋。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其一状:坐于前 犬:(2)屠自后断其眼 股:吾穿井得一人穿:(4)国人道之 道: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3.甲文通过屠户杀狼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生活启示?14.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相信不经调查的传言,学了乙文以后,你会怎样去劝导这些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第 3 页 共 104页(愚公移山)1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举:(2)杂 然 相 净 许:(3)甚矣,汝之不考!惠:16.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鹭益其所不能 冒不若孀妻弱子B.行拂乱其所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C.年目九十天子耳至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汝心之固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18.甲文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 9.乙文中的愚公在挖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辱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者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 之 不,。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日:“向吾远游冀、雍 然 未 学 登 泰 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日:”?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日: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日: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日:“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第4页 共10 4页至半山矣。【注】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冀陕甘一带。曩:过去。20.解释加点的词语。磐山北之塞()汝 之 不 歇 )然未尝登泰山()星山余亦未登()21.翻译句子。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2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甲文原文首先交代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做铺垫。B.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反对愚公移山。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来突出文章主旨。D.乙翁劝诫甲翁,只要有决心,年龄不是登泰山的障碍。23.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日:“博学而笃志,?问 而 近 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论语)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日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世说新语咏雪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口:“天,积气耳,亡处亡气。羊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口:“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目:“奈地坏何?”第5页 共10 4页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趾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2 4 .用/”给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日 月 星 宿 亦 积 气 中 之 有 光 耀 者 只 使 坠 亦 不 能 有 所 中 伤。2 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切 问而 近 思 切:(2)未若柳絮国风起因:(3)若屈伸呼吸若:2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2 7.你怎样理解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 8 .丙文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粪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齿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选 自 愚公移山)乙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段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选 自 周亚夫军细柳)第6页 共1 0 4页2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山北之蓼)期担()军士吏蚀甲()不憎天子之诏()3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修山北之塞()其妻戟甦曰()上自芳军()天子县至()3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32.从愚公与周亚夫的身上,你各自汲取到了哪些精神营养?阅 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以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 置 土 石?”杂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齿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尽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例,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 选 自 愚公移山)【乙】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然不知其在何处也。及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棒椎鱼者,象共畋而多,平时不知在何所,至河暴涨乃糜 至。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传咱不绝,则决在斯须间矣,此为数也!然唐尧洪水,天数也;神禹随刊,则人事也。惟圣人不委过于天,先事而筹谋,后事而补救。(节 选 自 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麋(qun):成群。筑:猛捣。须 间:转瞬间。数:天数。神禹随刊:大禹实地勘察,因势利导。委:推卸。第 7 页 共 104页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年且九十 且:(2)始一区焉 反:(3)固不可图 彻:(4)传则不绝 响:3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5.请 选 出 对【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最恰当的一项()A.然不知其在何处也。翻译:但不知道它将在什么地方。理解:作者在此想告诉我们 将决之河 在什么地方。B.象其形而名。翻译:像棒椎的形状而得名。理解:作者解释了鱼得名的原因。36.面对困难时,有人采取保守的态度:【甲】文中的智叟认为愚公 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原文)之举;【乙】文中居卫河侧者与护堤者看到棒椎鱼聚集一处用头撞岸,便知大堤将决,但他们却无所作为,反而认为这是(原文)。37.愚公算得上【乙】文所说的 圣人”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号担而立,晚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知之。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 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注释】箧:竹箱。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3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第8页 共10 4页(1)有卖油翁替担而立()(2)但微制之()(3)辞而去()(4)乃反而学()39.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吾 有 一 箧 物 不 欲 付 他 人 愿 托 置 于 某 山 下4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尝射于家圃/古人有学书于人者 B.卖油翁释担顶立/画钱不湿C.何陋之有/康肃笑而遣之 D.不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4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42.通过这两件事,康肃公和“学书者”分别悟到了什么道理?43.阅 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幸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拿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卷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 策 而“自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 愈 马说)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一食更尽粟一石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蒙之不以其道执策而抽之(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日:“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缘靳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日:“何马也?对目: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而第9页 共104页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北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日:“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其 所 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 自 列子,有删改)注: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担耀薪菜:即担柴挑菜,指干粗活。牝:雌性鸟兽,下文的 牡 是指雄性鸟兽。骊:纯黑色的马。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可告以良马/潭中鱼可百许头B.臣有所与共担 薪菜者/选贤与能C.召伯乐加谓之日/化顶为鸟D.见其所外/才美不外处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请根据 甲 乙 两篇选文回答问题。两文提到伯乐的用意有何不同?乙 文中,伯乐评价九方皋比千里马还要宝贵,请分析其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愚 公 移 山(节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辱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笔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齿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卖 蒜 老 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心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椰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日:“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 笑 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第1 0页 共1 0 4页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目:“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服中竖丕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 堵:墙。睨:斜着眼睛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纵:放开。4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月九十 耳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吁 陷入尺历4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艘山北之塞聚 室 而 谋 _ _ _ _ _ _ _ _ _ _ _老人白缚于树但见杨双膝跪地4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二处)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4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48.【甲】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乙】文给你启示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跳。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专怪者也。谐之言曰:“朋鸟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年则已矣。(选 自 北冥有鱼)【乙】神异经 目:北海有大鸟,其高千里。头文曰 天,胸文曰 鸡,左翼文曰 鹭翟,右翼文曰 勤。左足在海北睚,右是在海南睚。其毛苍,其喙赤,其脚黑,名日天鸡,一第1 1页 共1 0 4页名鹫勤。头向东,止海中央,惟捕稣鱼,住则北海水流。利不犯触人,不干物。率时举翼飞,其两羽相初,如雷如风,惊动天地。(节 选 自 太平御览)【注】神异经: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鹭(yi):乌名。崂:同 崖,高地的边缘。相初:刚开始。4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I)串怪者也()(2)亦若举则已矣()(3)食则北海水流()(4)更时举翼飞()5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怒加飞池伯乐不常有 B.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C.去以六月息者也以我酌油知之 D.若正色邪基真无马邪5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其毛苍,其喙赤,其脚黑,名曰天鸡。5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北海的“大鸟”,请具体分析。【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俞。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齿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第1 2页 共1 0 4页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5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动心承性()(2)国恒亡()(3)黑山北之塞()(4)始一层焉()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55.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很多伟人都历经了磨难才取得成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给我们指出了经历磨炼的好处::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则告诉我们,困难和磨炼就像是太行、王屋二山,持之以恒,56.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技要求回答问题。【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蜂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 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 子 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 子 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目:“南方有鸟其名为鸩雏子知之乎?夫鸩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鸥得腐鼠,鸩雏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注:翘 雏(yuGnch。)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醴(11)泉 甘美的泉水。鹏(chi)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鹑鹰。5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A.仰而视之曰:吁!欲以子之梁国而性我 B.安知鱼年乐 庄子往见之C.非练实不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D.惠子和梁 似与游者相乐5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第1 3页 共1 0 4页(2)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59.下面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庄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惠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B.乙文中,庄子面对惠子的猜忌,主动与惠子见面,可见他勇敢机智;把功名利禄比作 腐鼠,可见他淡泊名利、志向高洁。C.甲文虽有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这种诗意的感染。D.乙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在还未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或还未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切不可妄加猜忌。60.从【甲】【乙】两文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应对技巧?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同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信之矣。”庞恭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 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 一作 庞葱)6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家无井而出溉冽)医其家穿井()用之于宋君()今一人言市有虎()今邯郸寺大梁也远于市()6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 之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久之,目似瞑(狼)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6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第1 4页 共1 0 4页6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坦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齿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城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颌遗争者出,顾州纲纪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成无答者。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日:“得其实欠。”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注释】释:放下。结背:秫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本篇选自 北史李惠传。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群下:部下,属员。实:事实,真相。65.解释下列加点字。(1)惩山北之塞(2)俱其不已也(3)同释重担昼树阴(4)以杖市之66.翻译下列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2)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67.下列对两文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 杂然相许 和 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 两句可以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第1 5页 共1 0 4页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骞,出入之迁也”。C.乙文中的 人有负盐负薪者 中的 负 字,和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的 负 字意思不相同。D.恐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68.甲乙两文,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第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口:“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 一作 庞葱)6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分一处)。及其家穿井 王信之乎70.解释加点的词语(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寡人疑之矣()(4)求闻之荐曲()(5)谓魏王川)(6)而出胡谡()7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邯郸寺大梁也远于市/过中不至,太丘舍寺(陈太丘与友期行)B.王传 之 乎/与朋友交而不停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C.寡人目为知/屠 目 后 断 其 股(狼)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7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 之 字用法相同的一 项 是()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久之,目 似 瞑(狼)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第1 6页 共1 0 4页7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7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愚公移山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就,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人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7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第1 7页 共1 0 4页A.吾与汝平力平险(毕)全,尽。B.且焉置土石(且)况且。C.军中同将军令(闻)听说。D.后 无 何(居)经过7 6.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C.(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周亚夫于是传达文帝的命令让军士打开大门。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7 7.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主要刻画了愚公、周亚夫两位人物形象。他们有追求、有担当。在作者的笔下,愚公虽年近九十,为造福子孙后代,不惧艰难,带领能挑担的子孙三人,叩石垦壤;周亚夫为了保家卫国,恪尽职守,积极备战。B.愚公移山,条件艰苦,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工具简陋,路途遥远,还遭到智叟讥笑,但他坚持不懈,移山不已,终于感动了夸娥氏二子,将太行、王屋两座山移走了;周亚夫驻守细柳,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刚正不阿,得到了汉文帝的称赞。C.甲文借愚公移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乙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不卑不亢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D.两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如:甲文将愚公跟智叟作对比,突出愚公的不愚,目光长远,坚信山定会被挖平;乙文将汉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所遇到的情况和细柳驻军的情况做对比,突出细柳驻军的军纪严明,周亚夫的治军有方,令行禁止。【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箕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目:“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齿 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第1 8页 共1 0 4页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落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卖蒜老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 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日:“叟能如是乎?”叟日:“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 笑 日:“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晚生知罪矣,拔 其 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7 8.下列选项对选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晚生知罪矣B.杨故取势于十步外 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 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 晚生知罪矣C.杨故取势于十步外 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 曰晚生知罪矣D.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 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7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等奋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娟一 反 焉(始:开始)C.观 者 如 带(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8 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B.乙文写的是一个以卖大蒜为业的老人,他职业虽然普通,但有着神奇的能力的故事。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D.乙文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8 1.把下列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寓言神话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