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训与处世之道.pptx
会计学1中华家训与处世之道中华家训与处世之道上周内容回顾1、家训的发展阶段(价值的回归)2、家训的形式3、刘邦赦子书中内容(鼓励)第1页/共18页一、戒伯禽一、戒伯禽n n1.1.姬旦姬旦 (周公)(周公)n n2.2.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约公元前11001100年),亦称叔旦,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第2页/共18页n n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于成王。”n n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n n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n n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典出史记】第3页/共18页周公周公 伯禽伯禽 n n“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n n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n n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知(智)如士,不与士争智。n n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n n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n n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n n去矣,子其毋以鲁国骄士矣!第4页/共18页提出了一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做一个怎么做一个贵族?贵族?第5页/共18页现实运用现实运用n n(一)、建立制度(制礼)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1.专业化分工2.等级制。3.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4.非人格化。第6页/共18页n n(二)与民同乐(作乐)马基亚维利 君主论 强调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必须重视军事;必须通权达变,灵活机动,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并要真正了解国情,注意避开谄媚者。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一些人的治国原则,拿破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曾把君主论作为案头书。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孟子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第7页/共18页第8页/共18页n n(三)领袖之道,在于用人 刘邦 将将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第9页/共18页二、戒子书二、戒子书n n周武王 姬发 n n 孟津观兵n n 武王伐纣 第10页/共18页n n武王践祚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n n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后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zhun x)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n n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n n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n n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第11页/共18页n n(一)团队精神三个臭皮匠 抵个诸葛亮西游记第12页/共18页n n(二)脑力震荡会议(学会讨论)1、召集有关人员集思广益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第13页/共18页n n(三)建立信誉致加西亚的信 罗文的事迹通过致加西亚的信一本小册子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本书各种版本累计销售量近8亿册。2000年被美国哈得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6。人们更应该意识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第14页/共18页n n(四)仁者无敌仁者人也 镜子理论(mirror theory)第15页/共18页三、励志三、励志n n1、志存高远,做一个好人、君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n n2、博取功名,高官得坐,光宗耀祖。n n3、谋取财物,拥有好田美宅n n(明)袁衷“志于道德者为上,志于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庭帏杂录n n怎么立志呢?第16页/共18页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诫子书 立志 修身 养德2、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左宗棠 立志贵恒,坚持不懈3、古人读书。取科举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孙奇逢孝友堂家训第17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