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五篇.docx
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五篇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 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 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 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精神折磨.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五篇, 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1一、家访目的:1.了解学生在暑假中生活与学习的情况,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好、利用好暑假的休息时间, 认真完成暑假作业, 适当阅读课外书, 注意保护视力、文明安全, 做好到新学期学习、生活的准备, 保证一开学就能以全新的姿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向家长汇报上一学期学校领导、老师等为孩子取得进步所做的工作, 感谢家长的积极支持, 请家长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就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一些想法与家长沟通, 争取家长下个学期的积极配合. 3.通过家访, 更全面掌握学生情况, 更大程度上地争取到家长的配合, 寻找更合适的教育突破口, 制定更有效率的教学策略, 做好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尽快打开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家访重点:1.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安排好新学期的开学工作. 2.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3.对平时不做作业的学生, 让家长起到监管作用. 4.做好学校的宣传、疏通, 使家长、学生及其他人认同、支持学校的工作. 、三、家访小结开学前一天, 与副班主任何建平老师走访了几位平时不爱做作业的学生, 了解了他们暑假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还向家长反映了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同时家长也向我们反映了孩子在家的表现, 如李燕芳缺乏自觉性, 不能离开家长的监管, 完成作业质量较差, 特别是对于老师布置的口头读书和背书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作业拖拉严重, 放学后还不能按时回家. 郑启奥学习也不太自觉, 喜欢跟小小孩一起玩, 学习以完成任务为主. 针对这些情况, 我想在学校老师不仅要对他们的作业多加监督和指导, 还应在习惯的培养上多加指导和督促, 努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建议李燕芳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 特别是注意接送, 以免孩子长时间在外逗留. 通过家访, 通过老师和父母间诚恳的谈话, 也帮助家长解决了一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 只要孩子开口没有不答应的. 我建议家长应有让孩子吃点苦的意识, 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 有时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 家长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此次家访, 我感慨万千, 收益很多:1、我们的家长多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因此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 自然对老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 平时真的要多钻研, 多学习, 不要辜负家长、孩子的希望. 2、教师的观念要改变, 以前我们可能更注重的是成绩, 可如今家长关注的不知是成绩, 而是他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 在教学上要多给孩子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 3、如今的孩子太忙、太累, 我们要多听听他们的心声, 多换位思考一下. 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2从交谈中我得知袁思佳祖孙三代住在一齐. 她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经常在外面跑. 所以对袁思佳的教育问题就落在了母亲身上. 她的妈妈工作也比较忙, 但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却从没放松过, 很重视同时也很严格. 每一天下班后都能够督促孩子的学习, 并且还为孩子报了数学和英语提高班. 她还领我参观了孩子的“书房”, 其实书房就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卧室. 我觉得这位家长的方法很值得推广. 因为此刻的孩子自治潜力大多是比较弱的. 有的时候家长怕打扰孩子的学习, 就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学习. 岂不知孩子关上门之后就未必学什么了. 她还告诉我为了能让孩子专心学习, 房间里的电视很少打开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不禁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慨叹. 随后我向袁思佳的母亲介绍了孩子后半学期的学习及在班级中的表现等状况. 个性对于袁思佳期末考试成绩有所退步的状况与她的母亲进行了交流. 最后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是孩子的压力太大了, 心理承受潜力较弱. 袁思佳十分懂事. 她看到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样好, 而爸爸妈妈省吃俭用的供自己去课外补习班. 这本身就让孩子感到了无比大的压力. 而且妈妈每一天上班已经很辛苦了, 下班后还要作家务, 还要辅导她的学习. 所以她越是想要考好越适得其反. 针对这个状况我和家长一一做了分析, 并且她妈妈也表态说在今后的教育问题上会适当的给孩子减少负担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3离开张智杰的家中时, 刚好三点多钟, 联系了丁子昕的妈妈, 她也刚刚送丁子昕出去培训回来了. 她的家住在一栋民房的最后一排, 我们开着车找了两圈才找到. 其实丁子昕在班上还是十分乖巧十分听话的, 我们主要是来了解一下她在家中的状况. 丁子昕的妈妈介绍, 丁子昕其他方面都十分好, 就是有些自卑, 觉得自我的爸爸不能像其他同学的爸爸一样保护她. 为此, 有时候不敢跟其他同学相处, 害怕受到别的同学的嘲笑. 听了丁妈妈的一番话, 我觉得很震惊, 说实在话, 在学校里观察到的丁子昕同学, 跟她的妈妈所讲到的丁子昕同学完全不一样. 学校里的她, 开朗活泼, 热情大方, 完全看不到一点自卑的影子. 看来, 家庭生活中的孩子有时并不是跟学校所表现的一个样. 在丁子昕家中的家访, 估计是在所有家庭中我们老师讲话讲得最少的一家, 因为大多数的时光是在听丁子昕的妈妈在述说. 说的过程中, 好几次她的眼泪都溢出了眼眶, 李老师和夏老师都为她递过去纸巾. 离开的时候, 一句话迸进脑海:可怜天下父母心!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4该学生自进校以来学习成绩一向不是很理想, 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差生辅导教育, 但是效果仍不明显. 致使班级总体成绩落后于同级其他班级. 而且该生性格内向, 不愿与同老师进行交流, 沉默寡言, 课堂上从未发过言. 问原因, 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 只是一言不发, 而且只要一批评她, 就会掉眼泪. 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 避免她的成绩下降, 构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我决定进行家访. 到学生家中, 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家, 家长反应较为冷淡:明白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但是却无从下手. 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耐心的交流, 说明家访的来意后, 家长最后放下思想包袱于我进行了交谈. 从家长口中得知, 原因可能有几方面. 孩子很内向, 虽然是女孩子, 但是也很好玩, 而且具有必须的惰性. 孩子回到家后就沉醉在电视中, 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 但是对学习却基本只字不提, 可能这也是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之一. 而且学科中有她并不是很乐学的科目, 比如说数学. 学习起来较为吃力, 她可能产生了畏难情绪. 加上家长工作比较忙, 没有时光辅导孩子学习, 在刚刚上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家长答应我, 会用心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主动和孩子多交流, 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2021教师家访心得小结5在此次家访中, 我校各班选取了典型的代表, 即学业成绩优秀、学业成绩中等、以及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家访. 在学生家里坐一坐, 聊一聊, 老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 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 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 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是心与心的交流, 走进学生家庭, 就似一股淙淙的小溪, 流进孩子的心田, 必然激起孩子心里的浪花. 在孩子的心里, 在孩子的眼里, 老师的话是“圣旨”. 透过家访, 我们也感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们体会到:首先, 要给孩子一点时间. 据了解, 各班多数学生家长在经营生意或忙于生计, 比较忙, 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 有空时也只是随口问一声“作业是否有做好了”. 给孩子一点时间, 和孩子多作交流, 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 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这对孩子而言, 无疑是极好的鞭策. 其次, 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头”. 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 只要孩子开口没有不答应的. 家访中发现一学生, 几乎天天花钱, 真是“不赚钱不知赚钱苦”. 家长应有让孩子吃点苦的意识, 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 有时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 另外, 和睦温馨的家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 家长务必要为孩子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访中透过与很多家长交流, 绝大部分家长十分重视教育, 而且也有很多的教育方法和经验, 在家访中我们一一记下, 作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加以借鉴吸取的宝贵财富. 但当我们听到家长因为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情绪急躁在家里经常训斥孩子, 或者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再给孩子布置过重学习任务时, 我们委婉地指出其不良影响, 适时纠正不好的教育方法, 教给家长一些因材施教的方法, 同时, 帮忙家长树立孩子教育的信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 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 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 作为老师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 有时会事倍功半, 甚至适得其反.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 就象阳光一样, 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 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 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 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精神折磨. 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 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要关注班级里的优等生, 更要关注那些调皮捣蛋, 看似顽劣不化或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深入到学生的家中, 聆听着家长的话语, 感受着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 作为老师, 明显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多了, 孩子的教育, 不仅仅仅是我们的工作, 也寄托着多少家庭的期望, 也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 透过家访, 我们认为作为老师, 务必要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增强工作职责心, 增强工作的使命感. 以真诚去探望家长, 倾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育这条路很远很长, 家访让这一路的风景更美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