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5篇.docx
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5篇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二、课内练习。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课内练习一-第1、2题。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相关作业。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2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定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想象。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1.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我们都学习过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动态图片)预设:生:旋转现象2.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生: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3.这些现象是不是旋转呢?(出示秋千等动态图)这些也是旋转现象,也是物体绕一个点转动,只不过进行的是局部的圆周运动。4.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生:螺旋桨,风扇,钟表等)5.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还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最密切的钟表开始,来探究图形的旋转吧。(板书课题)二、展开探索,学习新知(一)认识旋转方向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一起来比划一下。引出:与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一样的叫做顺时针旋转。与钟表指针转动相反的方向叫什么?(逆时针)一起来比划一下逆时针旋转。2.旋转有几种情况?(两种: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3.这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指的是旋转的方向(板书)(二)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2”旋转到“6”。师提问:(1)仔细观察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点?板书:角度、起止位置(2)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板书:方向、中心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怎样从起止位置、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等方面描述一下指针从“12”旋转到“1”的过程呢?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指针从“2”到“6”的过程吗?生答。4.你能想象一下指针从6到9的旋转过程吗?除了顺时针旋转还有其他转法吗?5.描述道闸的旋转(出示习题图片)师:打开课本83页,做一做,认真读题,想象或模仿一下车杆的起落,并将空格补充完整。生独立解决,师巡视。6.反馈。(三)简单图形的旋转师:同学们已经学会描述钟表指针、车杆等的旋转过程,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描述图形的旋转。1.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有几条边,几个顶点?2.仔细观察,三角形在旋转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预设: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变,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没变,夹角没变等。3.你能描述一下三角形是如何转动的?生: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师:他描述的对不对?三角形绕点o旋转我们看得很清楚,因为点o没变,顺时针也很容易看出,你怎么知道它是旋转了90°呢?生:看三角形的边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5.结论:我们可以根据图形上的边或点等部分旋转的角度来判断图形旋转的角度。(四)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图形的旋转,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1.线段的旋转(课件出示)(1)如果我们让这条线段旋转,你觉得应该怎么转?(2)画出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画的?观察旋转前后的线段,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三角形的旋转(课件出示)(1)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旋转的过程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先想象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提问:如何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预设: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2)教师演示,总结画图步骤。(3)做一做: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三、回顾小结,感受旋转的应用这节课我们深入探究了图形的运动中的旋转运动,艺术家们运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艺术家们,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扮我们的生活!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3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5和1521和2830和188和911和3312和42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道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新课教学出示教材第62页例3。(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择一种边长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教师巡视指导,辅导学生。(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4)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方砖来铺地呢?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选边长是1dm、2dm、4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5题。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6题。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此题检查学生当两数是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一般关系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参考答案:5.长方形的边长是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10cm,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cm。6.每排人数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人。男生:48÷12=4(排)女生:36÷12=3(排)9.(1)A(2)C(3)C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7、8、10题。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4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填一填:1、个位上的数是_的自然数一定是2的倍数,也叫_。2、个位上的数是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一定是_。这个数最小是。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偶数有:。奇数有:。课件出示师: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生:口答)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12345672、观察讨论(一):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课件出示)生结论: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出示课件)师:根据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能确定一个数是3的倍数吗?(不能)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3、观察讨论(二):3的倍数12和21。(课件出示)谈话:比较观察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生: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师:在3的倍数中,再找几个数,把他的数字顺序改变一下,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生: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是一个3的倍数。师:在不是3的倍数中,也有这样的数,你能把他们一组一组地排列起来吗?(13,31;14,41;23,32;25,52;)这里又说明什么呢?生:一个不是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不是3的倍数。师:由此推想,3的倍数的特征和数字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那与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吗?这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4、探索发现规律(1)活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卡,我们在数位卡上分别来摆几个3的倍数,看看分别用了几根小棒。现在请你在3的倍数中任意选几个来摆一摆,开始。生:小组中完成并记录,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如:12:1+2=3师:有什么发现?(是3的倍数)(2)活动:下面我们反过来试试看,请你数出21根小棒,摆成一个两位数,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21:2+1=3)师:现在你猜想什么样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它的各位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3)活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举例,如49×3=147,166×3=498等,使学生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5、出示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活动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三、练习中提升认识通过完成“做一做”,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明确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先把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看得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练习三,4、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里面“”。42781111656555988()()()()()()49953118220372222()()()()()()1、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2、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3、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还可以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学生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作业: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5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222935378793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2937合数:22358793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用筛选法排除。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课后小结【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课后习题(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5)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7)在自然数中,有无限多个质数,没有最大的质数。()板书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