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5篇).docx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5篇)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3、培养孩子们的细致观察能力。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重点难点1、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知道水有向上托物体的力(浮力)。2、难点是漂浮的物体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下沉。活动准备能盛水的家具(如:盆、桶等)并加满水,小皮球、小石头、干木块活动过程1、让孩子们轮流感受水的浮力。老师先让孩子们将小皮球放在盛满水的盆中,小皮球浮在水面,然后叫他们用手把小皮球按到水底,让孩子们感受水有把球向上托的力,再把手松开,小皮球马上浮到水面上。问孩子们:小皮球被我们按到水底,一放开手小皮球为什么自动浮起来?我们按小皮球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小朋友都说:手被弹开的感觉。结论:这是水中有浮力。2、让孩子们把石头和干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石头很快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却浮在水面上。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石头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又浮到水面上?结论:石头重,容易下沉;而干木块轻,容易浮在水面上。3、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小百科: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大班科学教案2设计意图:2、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显微镜、录像、图片、细菌标本、病毒示意图、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过程:放录像(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幼:病毒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三、医生讲解内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小结: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人类的健康,也做一个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结束: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大班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魔术的快乐。活动准备:3、玻璃杯、盛有凉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4、纸袋、宽大的外套、细长形状的物品。活动过程: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一)幼儿随音乐入场。音乐渐低,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1、刚才进教室时听到音乐了吗?是很动感有些神秘的音乐,它的名字叫未来的魔术师。魔术师!2、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二)教师:魔术表演看上去感觉像有魔法哟!魔术师表演魔术时真的有魔法吗?二、观察发现魔术的秘密。(一)教师表演听话的小磁铁。提问:猜一猜小磁铁为什么这么听话?(幼儿回答-请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来回答)教师:原来小秘密在这儿呢!(二)教师表演百宝袋。提问:猜一猜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总结:其实魔术的.秘密有时候就藏在特别制作的小道具里。(三)教师表演流不出来的水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纸片托水:取一只塑料小杯,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杯口(纸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纸片,迅速将水杯倒置。将按住纸片的手轻轻移开,可见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会流出)。提问: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总结:有的魔术是运用科学的小道理来表演的。教师总结:当然魔术师的手法应该很熟练,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四、结束语。在科学区准备了几种魔术道具,小朋友可以试试。幼儿退场,出现音乐。活动反思:改进措施:1、让孩子们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树"的小魔术表演。2、让孩子们练习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表演的经验。3、在活动结束前可以有观看魔术大师的魔术,让孩子们有一个视觉上的提升。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大班科学教案4设计意图:为配合“远离禽流感”的宣传,我园设计了“病毒”这一科学活动,指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2、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显微镜、录像、图片、细菌标本、病毒示意图、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过程:一、放录像(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文章。出自。"听到了什么?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幼:病毒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三、医生讲解内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小结: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人类的健康,也做一个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结束: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大班科学教案5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倾听,操作,使幼儿知道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要保护蚯蚓。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六只盆:盆里有泥和蚯蚓2、每人一只小盆子,一双筷子;3、每组一盆水,抹布;4、蚯蚓示范图,录音,图书等。活动过程:一、观察蚯蚓,知道其外形特征1、观察泥土,寻找蚯蚓。盆子里的泥土是怎么样的?(泥土上面有一个个小洞洞)这是怎么回事呢?泥里藏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2、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1)蚯蚓长得怎么样的呢?它与其它动物不一样在哪里?(2)幼儿观察蚯蚓“走路”时的动作,用手模仿蚯蚓走路时一伸一缩的现象。小结:蚯蚓的身体圆又长,象细细的管子,而且身体滑滑的,软软的,有许多节组成。它与其它动物不一样,它没有眼睛,鼻子,耳朵,身体下面也没有脚,它是靠身体一伸一缩向前蠕动的,有些时候还会把身体卷起来。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1、小实验:将蚯蚓放入水中,观察蚯蚓会怎么样?2、出示放在同一容器中的干湿两种泥,让幼儿观察,泥有什么不一样呢?(一边干一边湿)3、找一找蚯蚓在什么地方呢?想一想蚯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呢?小结:蚯蚓喜欢在潮湿的泥土中生活。三、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蚯蚓生活在泥里吃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并自己在教室里寻找图书,图片等答案。)小结:蚯蚓吃的是泥里腐烂的东西,有时钻出泥土吃地面上腐烂的树叶,它在泥里生活,使土壤变得松散,庄稼,植物就长得好了,它的粪便还可以作肥料,蚯蚓还可以做中药,它也是家禽,家畜,鱼最喜欢吃的饲料。3、蚯蚓的本领真大,但是有一些地方蚯蚓不多,所以我们人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蚯蚓养起来,然后把它送到需要的地方,为人类服务。四、延伸活动:1、和幼儿一起到田野里去找蚯蚓。2、自然角中饲养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松土的现象。3、做蚯蚓再生的实验,让幼儿了解蚯蚓生存繁殖的特殊本领。大班科学教案6活动目标: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幼儿自由发言)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4、师幼共同交流实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茶叶筒可以滚直是因为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活动反思:在这节课中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还不够到位,太过于形式,幼儿没有探索到什么就收了,没有让幼儿真正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可以利用PPT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对探索产生更大的兴趣。大班科学教案7活动目标1、了解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活动准备1、课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2、请幼儿带各种种子食品活动过程1、交流谈话,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1)小朋友明白什么是种子吗?(2)你明白哪些种子(3)种子主要有什么用幼儿讨论告诉幼儿种子能够繁殖后代,明白在大自然中种子巡回生长的过程,种子能够食用。(4)你明白哪些种子能够食用吗?引导幼儿说出能够食用的的种子种类,如稻、麦、豆、花生、瓜子、玉米、核桃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了种子,就没有了植物,人类就很难生存下去,我们每一天都在食用种子。2、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1)了解种子食品的含义种子能够吃,那么用种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种子食品。(2)说说这种子食品是哪种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制作成的?幼儿讨论后,说出透过对种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能够制成种子食品。花生瓜子爆米花五香豆松子核桃栗子等小结:种子食品可真多呀!有的是炒着吃的,有的是煮着吃的',有的是爆着吃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3、组织幼儿品尝种子食品(1)请小朋友来品尝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2)幼儿自由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引导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种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喷喷”“脆生生”等词语形容品尝种子后的口感。4、品尝交流你最喜欢吃的种子食品是什么?为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我品尝种子食品的感觉大班科学教案8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吹泡泡的游戏中体验欢乐的情绪。2、鼓励幼儿想出办法吹出更多泡泡。3、明白泡泡到了高处表面水分被蒸发所以泡泡破了。1、溶解有餐洗净的水2、透明塑料杯,塑料吸管。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餐洗净和水小朋友必须要仔细看呀,看看教师要干什么?现场配兑吹泡泡的泡沫水,引起幼儿的好奇心。2、教师吹泡泡,激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教师:吹泡泡真好玩,你们想玩吗?二、展开1、教师吹出泡泡,让孩子追捉泡泡。2、你抓住泡泡了吗?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小结:泡泡本身是没有颜色的,经过阳光照射就成五颜六色的啦。3、讲解吹泡泡的方法,请幼儿试试。小朋友你们明白泡泡是怎样吹出来的吗?请几个小朋友来试试。4、教师示范:吹泡泡用力不要太大,要慢慢吹。5、幼儿尝试吹泡泡,教师指导。提醒小朋友吹泡泡时注意不要把水吸到嘴里,不吹时把吸管插在小瓶里,不能含在嘴里。(1)你是怎样吹出泡泡的?(2)你能用什么方法让泡泡越飞越高?(3)泡泡飞到高的地方会怎样?(4)谁明白为什么泡泡破了?”小结:泡泡到了高处,表面水分被蒸发所以泡泡破了.三、结束欣赏儿歌吹泡泡自然结束。大班科学教案9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活动准备:蜡烛、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气球、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你能用眼睛看到吗?用手能摸着吗?闻一闻空气是什么味?2、出示一个吹好气的气球。师问: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你能看到吗?是什么颜色的?揭示课题空气在哪里二、尝试活动:寻找空气、感受空气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三、尝试活动:找一找哪里还有空气?1、教师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然后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接着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2、请幼儿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3、请幼儿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1、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的肚子里有空气吗?指导幼儿做实验:把吸管放到水杯或水盆里,用嘴吹吸管,看看会发生什么?2、播放课件:被污染的空气图片我们的空气就是被这些东西给污染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地球上的人、动物还有许多的植物如果都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会造成什么危害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3、小实验:(1)闭住嘴巴一手捏鼻子。(2)蜡烛会熄灭吗?五、小结。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保护我们的空气,花草树木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小朋友们以后要做到不摘花、不摇树、不踩踏小草、不乱扔垃圾,还要提醒爸爸、爷爷少吸烟。活动反思: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的时候,我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哪里有空气?学生就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汇报。通过汇报我导入了课题。然后就是学生的材料进行扑捉,感受,寻找我们周围的空气。在学生进行活动之前,我首先提问:利用我们的材料,怎样去寻找我们的周围的空气呢?学生相处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一点还是比较的好。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还需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较为完好的倾听的习惯,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了。之后,我指导学生利用他们的方法进行找空气的活动。在活动之前,学生说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个程序一定要有。找的的过程还是比较的顺利。在接下来的环节,我指导学生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我们刚才的寻找的发现,进行看一看,尝一尝,问一问等等活动,从而发现空气的性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让学生进行摸一摸的活动,如果让他们进行摸一摸,还会发现空气具有流动性。然后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探究活动。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然后我介绍说我将纸塞在瓶子底部,塞紧一些以防其掉下来。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放到水盆的里。然后,再将杯子竖直提起来。你看看会发现什么?学生就去做。在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杯子的底部的纸还是干的。然后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是干的呢?这样就学生就会知道里面有空气的原因,空气占据着这个空间。在探究空气有重量的时候,利用杆杆和气球进行探究。但是我发现效果还是不是很明显。我想在实验的改造上需要进行思考。大班科学教案10预设目标: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一、游戏:捉迷藏。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3、师小结。二、隐身妙招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2、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动物。四、表演防身术。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实验观察: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幼儿园大班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趣味练习准备活动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活动内容【导入】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在哪儿看到的?-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展开】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看一看实验顺序。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3.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镜子里有几个球呢?5.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结束】6.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活动评价-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教师活动相关信息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大班科学教案11活动目标1激发探索光的兴趣。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活动准备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现”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活动实录与分析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2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3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5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分析:教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观察、比较、发现。尽管幼儿观察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透过他们个体经验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完善,使探索的结果全面而细致。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2讨论:玩具、手电筒一齐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3实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齐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5幼儿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在“我的发现”图表上记录新发现。分析: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猜测一实验一再猜测一再实验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有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齐表演。五、活动结束,幼儿快乐地离开大厅。活动延伸教师、幼儿、家长一齐寻找资源,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活动反思刚开始进行“彩光变变变”活动时,我和幼儿都遇到了不少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事实证明,追随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取有价值、有好处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透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大班科学教案12活动目标:1、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和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学会看日历。2、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3、引发幼儿学习日历的兴趣。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搜集各种挂历、台历、日历、年历卡等布置在教室中。2、幼儿每人一个年历卡片、每组一个台历。3、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活动过程:一、观察日历,探索日立的功用。1、猜谜语,引出日历。可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才出来的?2、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日历。请幼儿说说:你还见过那哪些不同的日历。小结:每页显示一日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周的叫周历,每页显示一月的叫月历,每页显示一年的叫年历。日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台历、年历卡等,现在又有了电子日历。3、出示年历卡,了解年、月、季节的关系。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三个月是一个季节,共有四个季节。4、学习查看日历。直到今天是几月几日,能在年历中找到当月,在月历中找到今天的日期,找到今天是星期几。二、尝试使用年历卡,丰富生活经验。1、找出自己和亲人的生日日期并做上记录,说一说自己和亲人的生日,向大家介绍在年历卡上寻找生日日期的方法。2、分别在年历卡上找出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的具体位置,并抢答是星期几,答对者可给与奖励小粘贴。三、让幼儿知道时间过去不会再来,懂得珍惜时间。提问交流:当天是星期几?明天又是几月几日?知道新的一天会代替过去的一天,新的一年会代替过去的一年,时间过去后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活动延伸:请幼儿打开幼儿学习资源6第25页,制作本月的月历。活动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日历,活动一开始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认识了今年的日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认识,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马上就来了。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小百科: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大班科学教案13活动目标1、认识四季,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2、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3、培养幼儿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四季,掌握四季基本特征。难点:合作完成“选服装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活动准备幻灯片、多媒体、服装卡片。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热爱大自然吗?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认识四季,和它们做好朋友,好吗?1、认识春天(1)出示春天幻灯图片;(2)老师重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图中的.大树、小草、小河及人们穿着的特点;(3)交流春天的特点;(4)说一说以前学过的有关春天的歌曲或儿歌,找生表演。2、用以上方法认识夏天、秋天和冬天。三、合作完成"选衣服"活动。要求:小组合作为图片中不同季节的小朋友选择合适的衣服。四、拓展回家与父母合作完成一幅自已喜欢的季节的图片。五、延伸建议幼儿多与父母到大自然当中去体会四季的美。大班科学教案14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进一步感知四季轮换,体验大自然的奥妙。2、了解四季特征,并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3、能大胆的为四季设计颜色,体验游戏的快乐。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活动准备:1、四种颜色的小脚印、四个太阳图片、春夏秋冬汉字卡片。2、图片活动过程:一、四季的轮回1、欣赏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2、边播放课件边提问:小蜗牛走过那几个季节?花的名字叫什么?都在什么季节开放?3、依次出示四季节的汉字卡片,进一步感知四季轮回。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动物的翅膀,学习使用观察记录表。2、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3、幼儿能大胆想象,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动物翅膀的资料、卡片等,布置“动物翅膀”展。2、实物投影仪。3、观察记录表若干。胶棒、记号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参观翅膀展,初步观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1、参观动物翅膀展。(幼儿搜集的资料图片、手工、玩具、图书)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动物翅膀展,在参观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2、引导幼儿分析讨论。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它会飞吗?”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原来,动物们的翅膀是不同样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没有;有的有两对翅膀,有的只有一对;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现在我们再去仔细地观察一下,然后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二、第二次参观,学会使用观察记录表。1、出示、介绍观察记录表“首先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将它们的小图贴在左上角,然后根据你观察的内容分别记录在下面”。第一:“它的翅膀上有羽毛吗?如果有,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标记?没有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幼儿讨论,回答)第二:“它有几对翅膀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幼儿讨论)第三:“它会飞吗?可以做什么标记?”(幼儿讨论)2、幼儿自由观察记录,教师在旁给予指导和帮助。“现在我们就拿上记录表,选择你感兴趣的动物去观察吧!”3、集体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记录的结果。三、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2、“哪些动物的翅膀有羽毛?”(鸡、鸭、鸟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没有。)3、“哪些动物有一对翅膀,哪些有两对呢?”(鸟、鸡等有一对,蝴蝶、蜻蜓等有两对。)4、“你还知道有那些动物也有翅膀呢?它们的翅膀又是怎样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四、幼儿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如果我们人也有翅膀那该多好呀!你们想要翅膀吗?如果有一对会飞的翅膀,你想做什么呢?”幼儿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