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800字(2篇).docx
-
资源ID:88801190
资源大小:16.1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800字(2篇).docx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800字(2篇)有关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精)一 1、“以读为本,以读导学,以读传情”,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结合课文,采纳多种形式的读,把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变为丰富的情感,将惋惜、赞美、仇恨,相互交错成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以情带讲,情中启迪,情中升华”,多媒体的展现使课文声情并茂;教师布满情感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学生想像、感悟、倾诉,与文本情融为一体。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3 、把阅读、感悟、想像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消灭的经过,激发喜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从前的景观;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消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多媒体课件 备注栏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名言导入。 2、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填空:圆明园的消灭是祖国文化史上_;也是世界文化史上_。 二合作探究,感受圆明园从前的辉煌,激发爱祖国文化的情怀。 (一)走进圆明园,了解布局,理解“众星拱月”。 1、质疑: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提出疑难的问题。 2、多媒体展现,通过图标直观理解“众星拱月”。 3、指导感情朗读。 (二)读文感悟,想像圆明园奇怪的景观,了解其丰富的保藏。 1、快速默读3、4自然段,画出一句能概括这两段内容的句子。(抓过渡句) 2、沟通探究、细细品尝。 比照朗读,感受圆中景观的奇怪。 a建筑风格教师引读,了解圆中景观的分类。 (第三自然段) 资料扩大,填补园中景观的空白。 4想像朗读,品尝园中景观的奇妙。 图片展现各种奇珍异宝。 b文物保藏 (第四自然段)师生沟通收集资料,了解“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三)小结,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赞美圆明园。 三历史回忆,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消灭的。激发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 1、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引发生气之情。 2、抓住主要词语了解侵略者的丑态,激发生气之情。 3、面对历史,朗读感悟,深入探讨,倾诉生气之情。 四总结全文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梳理全文,情感提升。(倾诉自已最想说的话) 作业设计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说说你的理由和主见。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消灭 消灭:不行估量 有关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精)二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立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常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进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保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全部圣母院的全部宝贝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华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致,保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华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珍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巧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致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是人工制造的一处规模雄伟,风光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宽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绕、意趣各不一样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非常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犹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表达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精彩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犹如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经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这座举世名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的焚毁,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布满蓬勃生气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连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勉图强、日益富强兴盛的见证。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20xx年根本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目标已经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坚信一个布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的一颗明珠;一个根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人文奥运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