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传播调研报告(共16篇).docx

    • 资源ID:88811255       资源大小:96.56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播调研报告(共16篇).docx

    传播调研报告(共16篇)篇: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中国气象事业自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中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研究现状分析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传统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二是新媒体下的气象传播研究;三是关于气象新闻写作、广播等方面的技术性指导。在传统媒体中,电视无疑占据着最广大的受众市场。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节目是观众的最爱;2006年,广西开展了气象信息接收情况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1114人中有88%是通过电视获取气象信息的,列各类媒体首位。所以在传统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中,对电视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是最多的。这一大类又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概括性地指出电视媒体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做好气象传播。比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魏峰的电视气象节目的创新,这篇论文分析并介绍了中国目前的电视气象节目的主要方式,然后提出只有创新才是媒体发展的出路之所在,最后对如何创新提出了建议。类似的论文还有辽宁省气象中心李党红的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浅析等等。第二部分是结合具体理论分析当前电视气象传播现状。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立成的公共气象理念下的气象电视直播,文章主要是运用公共气象理念结合具体的传播形式电视直播进行了技术性分析,从实践方面提出了电视气象直播的途径,包括演播室直播、现场直播、延伸直播及移动直播等。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强等的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第三部分是个案分析。比如山西省气象中心范永玲等的展现气象魅力,炫出广告活力就是对太原电视台天气资讯电视栏目的个案分析,文章先是分析了当前电视气象节目存在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天气资讯这一节目的主要特点,以及是如何规避上述缺陷的,最后指出这档节目在受众中间反响强烈,深受受众喜爱。类似的论文还有温州电视台王晓峰的增强城市广播电视台应对气象灾害的传播能力、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中心倪景春的中国气象频道传播价值及实现等。对于报纸这一载体的气象传播的研究也有一些,但是远不如电视这么广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深圳报业集团深圳青少年报社王玮的“异军突起”的天气预报浅析气象新闻在中国目前报纸中的现状,该文先是分析了天气预报在中国报纸中的报道现状,并对新兴的都市类报纸中的气息信息进行了分析,在提出了其中的一些共同特征后,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式。类似的还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黄峥的气象新闻报道都市报不可忽视的内容产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麦尚文的塑造新的咨询服务品牌解读南方都市报气象新闻版和新鲜天气,新颖报道。对于广播气象传播研究的较少,比如北京市专业气象局张姝丽的气象服务信息稿件编写中广播语言的应用,该文从提高专业气象信息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用广播语言写作的基本要求,重点从广播语言的遣词、造句和表述三个方面讨论了实现气象服务信息稿件口语化的方法。第二大类是对新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所谓的新媒体是指前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等。在新媒体气象传播的研究中最多的是对手机短信传播的研究。比如,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郭彩萍等的对气象短信制作的思考,文章运用传播学和新闻学中的有效传播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气象短信的不断创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类似的论文还有湖北省气象局刘立成的略论移动电话气象短信息的有效传播等。另一方面的研究就相对笼统些,不再具体区分是什么样的媒体,而是用新媒体加以概括,比如,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石永怡的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文章指出: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应该以服务为导向,利用各种新兴媒体资源,实现对各级政府、目标消费者更加及时、精准、到位的气象服务。第三大类是关于气象新闻写作广播等方面的技术性指导,这部分文章就是从气象新闻制作的技巧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指导。这方面的文章也不是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丁焕新先生的气象新闻摄影的实践和探讨,该文由气象新闻摄影的内容和目的、气象新闻摄影的表现方法、气象新闻摄影要以人为本、如何搞好气象新闻摄影四个方面组成,高屋建瓴地对气象新闻摄影做了全面的说明,并提出了很多实用性较强的方法。还有湖北省气象局刘立成的天气预报主持语言的特点,青海省气象台钱有海等的如何实现气象服务信息稿件的口语化等论文。除了以上三大类的论文之外,还有部分论文从比较新颖的角度切入气象传播的研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气象传播的研究领域得到了扩大。比如中国气象报李丹等的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气象新闻传播思想,挖掘整理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气象新闻传播思想。这些重要的思想对于指导气象传播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文章将其系统地罗列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容易的把握这些思想的深刻内涵,以便在实践工作中深入贯彻执行。当前气象传播研究的问题与展望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中国气象传播的理论研究已经有所成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看来,其中仍存在着一些欠缺亟待改进。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各种媒介研究的严重失衡,首先表现在对电视媒体的研究过于集中且出现同质化现象。同为传统媒体,对电视气象传播的研究占到绝大部分,而对报纸的研究较少,对于广播,在搜集到的论文中,仅仅只有1篇。并且对于电视媒体的研究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于电视媒体技术性操作方面的论文多且雷同,很难找出新意。另外一个方面的表现是对于新媒体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网络上的气象传播,一些论文只是作为其中一部分,简单带过,并没有专门研究这个领域。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接收机市场规划将达到2050万台,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5000亿元,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乐观,我们的理论工作者更该成为新媒体气象传播的先行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二是对气象传播概念的界定还有待推敲。现在很多论文中出现的概念并不是气象传播,而是气象新闻,并且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尚待推敲。论文中对气象新闻的定义一般表述为“气象新闻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或气象事业发展、变动的事件或信息”;“所谓气象新闻,是指涉及气象事业发展或由于天气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最新事件或信息”;“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以及气象事业重大发展的事件或信息”等,这些定义都将气象新闻界定为事件或信息,其实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气象新闻应该首先具备新闻的必要特征,比如气象新闻报道的必须是事实,而且新闻是有时效性的,这些关键因素都没有在定义中得到体现,所以对气象传播中关键概念的界定还需要商榷研究。三是对实践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报纸气象新闻的写作与编辑、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播音与形象设计、广播中的气象新闻的播音等方面技术性的指导较少,而为了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这些方面又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需要从实践中提出有效的探索,但是对报纸气象新闻的写作与编辑,目前还没有文章论述,所以这也是气象传播研究中的理论空白,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四是研究队伍结构不合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从事气象传播的研究人员多是各地方气象局的研究人员,只有很少的院校老师和研究生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更不用说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研究视角的偏失,所以随着气象传播研究的发展,更多专家学者的加入,未来的研究视角、研究领域都会有所扩大。综观中国当前的气息信息传播研究现状,可以发现该领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气象传播实践,而气象传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又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传播学的理论与气象领域又有很多的契合点,伴随着中国气象传播事业的发展,相信气象传播研究也将有新的发展。第2篇:博瑞传播阶段性品牌调研报告子(分)公司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一、调查背景当前,博瑞传播公司网站已完成改版并上线,在网站建设思路、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基本形成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下一阶段能更有效地完成对公司系统内互联网资源在信息传播、形象建设、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整合工作,充分了解掌握各子(分)公司在网站建设、运营及管理方面的现状、差异和不足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整合营销部通过上网实际浏览各子(分)公司网站,走访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并将同行业企业与子(分)公司网站进行比较,试图通过分析博瑞传播系统内网站建设现状,寻找差距和发掘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今后一段时间内博瑞传播网站建设工作思路。二、总体情况本次调研涉及博瑞传播旗下12家子(分)公司,共13个网站。除博瑞麦迪亚尚未开展网站建设外,其余公司均建设运营了企业网站,发行投递公司和梦工厂则因为自身业务需要同时建设运营了多个网站。从网站建立的时间可以看到,大部分子(分)公司在成立公司时就开始网站建设。尤其是几家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更是将网站建设作为了公司经营计划中的重点工作。此外,还有很多公司网站建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力求在形式和信息服务上有所创新。目前,博瑞眼界、博瑞印务、神鸟数据、成都通、汽车时尚报等公司的网站都正处于改版过程中。三、具体项目情况1.网站建设资金投入各子(分)公司在网站建设的投入相差较大,首期投入和后续投入差别也比较大,这主要是由各公司在网站定位和功能上存在差异造成的。从单纯的网站建设费用来看,大部分公司选择以外包委托的形式进行建设,费用投入为0.5-2万元之间。这部分公司在网站功能开发上以满足于信息发布、形象展示为主。而发行投递公司、梦工厂、每日经济新闻等公司由于采取自主建设的形式,并在网站定位上增加了产品推广等内容,因此在费用投入上要高于前者。投入的多少与网站建设实际也是成一种正比关系,投入相对较多的,网站建设相对较好,这在本次调研中也得到了印证。梦工厂、每日经济新闻等在网站美工布局、功能完整性等方面远远超过个别费用投入低于1万元的公司。同时,通过调查发现,成立时间较早的公司,在网站建设方面投入的相对较少。成立时1间稍晚的公司,投入相对较多。传统产业类公司在网站建设方面投入的相对较少,新兴产业类公司投入相对较多。2.网站建设的目的从调研情况看,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在建立网站时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为目的,尤其是树立公司形象、发挥信息传播和扩充营销渠道等功能。应该说,各家公司对于网站建设的目标是相对比较明确的,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呢?从反馈信息来看,有8家公司表示网站建设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实现预期功能,仅有3家公司表示基本或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在对表示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8家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1)公司自身缺乏重视。很多公司从高层、到中干、再到基层员工对网站建设情况知之甚少,甚至有个别公司员工不知道公司网站域名的情况。由于缺乏公司本身的重视,网站建设(管理)部门就难以获取必需的资源支持。2)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相关技术支持。大部分公司在网站建设方面由于难以获取公司重视,在前期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同样面临后续维护费用和技术人员的缺乏。3)网站缺乏系统规划,应用层次较低。由于在网站建设初期缺乏系统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就造成网站定位不清、网站功能模糊等问题,大部分子(分)公司网站最终只能实现公司信息发布、业务介绍等简单功能,且在形式和设计上比较单调和过时。3.网站管理调查发现,11家建有网站的公司在网站建设和管理上都有相应负责部门。但由于大多数公司采取了服务外包的形式,由行政部门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而专门设立了独立网站管理部门仅有4家。从人员配置来看,大多数公司对网站建设的人力投入是相对较少的,不少公司的网站管理人员是兼职,通常为1-2人,但基本上是负责信息维护工作,缺乏专业网站技术人员储备。发行投递公司、梦工厂、博瑞广电是情况较好的三家公司,专职人员都在3名以上。再从网站所属分管部门来看,目前所有公司网站管理部门都是属于中层部门,或者是一个二级部门,只有博瑞广电旗下的爱吃网是由高层直接管理的。同时,网站管理部门大部分是隶属于行政部门,有5家;有的是由行政部和市场部共同管理;通常是由市场专员或行政专员做信息维护和更新。最后从制度建设来看,基本上所有公司对网站管理都没有一套独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公司是在其它制度中包含网站相关制度,有个别公司更是将网站管理分散于数个不同的制度中。另外,在网站信息管理方面,由于没有独立的网站管理制度,几乎所有公司对上网信息的审核都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和手段。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子(分)公司网站很大程度上是发挥一个宣传功能作用的管道,还没有提高到公司一种战略的高度,就是作为营销新平台的重点。同时,对网站的安全性,尤其是信息安全还缺乏认识,并没有将其与业务信息同等对待。4.网站内容信息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而信息的更新和维护也是网站建设和管理的一个基本功,从调查情况来看,除了每日经济新闻、西部商报和爱吃网以外,其它公司都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网站内容丰富性不足的问题。通过两周时间的监测,我们发现,所有公司网站都没有固定信息更新周期,只是在信息产生后被动的进行更新。大部分公司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个别公司数月无信息更新,甚至还有广告价格信息过期的情况出现。调查过程中,各公司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是:公司新闻不是每天、每周、每月都有。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公司网站上出现相当数量的内容缺失、甚至无内容的页面,个别图片和图标是死链,这将使浏览者对该网站产生较坏印象。应该说,即使仅仅将公司网站作为一个宣传的渠道,但要真正实现这一功能,网站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的及时性是必不可少的,但个别子(分)公司这种意识还比较缺乏。5.网站设计布局企业网站作为公司形象展示的一个渠道,由于互联网的特性,更容易被更为广泛的受众所接触。因此,在网站建设时应该特别重视自身网站是否能充分体现企业特色、塑造企业形象、推广企业品牌等要素。在此次调查中,除了每日经济新闻、博瑞广电、梦工厂和西部商报外,其它公司在网站的美工设计、内容布局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网站设计过于简单,缺乏现代感、美观性,与行业领先企业差距较大;2)公司自身品牌元素运用不足,无法体现品牌特点;3)网站布局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严重影响浏览效果;4)网站文字内容过多,缺少图片,缺乏生动性。而从反馈的信息来看,网站建设初期投入不足、网站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未能充分考虑浏览者体验、后期维护缺乏相应美工设计人员等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6.网站的互联互通互联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链接,从一个网站顺利地切进另一个网站,这几乎是除网络外所有的传播载体所不能实现的。通过超级链接,可以实现合作伙伴的密接接触和资源共享,大大节省了建立合作关系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扩大彼此的影响力。调查中我们注意到,不少子(分)公司网站也通过下拉框、图标或者文字的形式列举相关合作伙伴的网站链接。当然,有些公司网站还是局限在自我的圈子里,没有采取这样廉价便捷的推广方式,没有建立任何连接。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公司所列链接多为合作伙伴、行业网站,却没有包括博瑞传播在内的系统内相关公司网站链接。因此,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建议各公司在友情链接中增加博瑞传播和与其相关联的子(分)公司网站链接,以保证博瑞传播系统内最基本的网站互联互通。7.网站的宣传推广由于大部分子(分)公司主要是依靠传统渠道开展销售,对电子商务的依赖度几乎为零,因此,在网络营销方面的需求相对有限。目前,除了每日经济新闻、博瑞广电爱吃网、梦工厂、博瑞教育等公司需要依托网站进行产品销售或服务实现而进行一定的网站宣传推广外,其它公司并没有过主动宣传自身网站的情况。同时,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子(分)公司市场部门已经意识到网络营销和企业网站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并表示在今后将联合网站管理部门向公司高层建议加强企业网站建设、完善网站服务功能。以下摘录部分反馈信息:1)增加网络营销投入,在门户网站、行业网站、目标客户聚集网站等加强宣传;2)提高网站的信息容量和更新速度;3)加强以网络营销模式为导向的网站建设与媒介推广宣传。增加硬件投入,建立网上客户俱乐部,开展网络直投;4)增加网站内容的原创性、及时性,增强对客户的影响力;5)通过与其它网站或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和影响力;6)加强网站宣传、网站和网站页面设计和系统优化、与其他网站建立合作联盟。四、系统内网站建设存在的不足通过对以上各项内容的调查,我们认为在当前各子(分)公司逐步认识到网络营销重要性的前提下,博瑞传播系统内网站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对企业网站重视度较低。各子(分)公司对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度不够,公司干部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深度、高层次的见解。由于公司缺乏对企业网站建设的重视度,使相关负责部门难以获得适当财力、物力、人力投入,最终导致企业网站美观性差、功能单一、内容缺失等问题的出现。2.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统筹各子(分)公司的网站建设还缺乏整体的工作方案,未形成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缺乏全面的规划指导和统筹协调。首先,存在需求分析不深入,不制定长期建设规划,对网站的发展缺乏统筹考虑的问题。其次是内容布局和美工设计方面缺乏相应规范,导致网站层次偏低。3.重网站的搭建,轻网站内容的维护各子(分)公司普遍存在重视网站初期建设,忽略网站后期管理维护的现象。尽管对各栏目,规定了负责部门,但对各部门上网的内容、时限未作要求,造成有的栏目内容更新有及时,甚至很长时间无人过问。开设了分局网页,但对分局网页建设的责任未予明确。4.网站管理机制尚待完善各子(分)公司对于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还缺乏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也有待加强。另外,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甚至没有配备网络安全设施。在技术方面没有聘请专业技术公司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五、整合营销部工作思路和建议作为博瑞传播网站建设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整合营销部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今后工作中将通过以下几点思路解决博瑞传播系统内网站建设的薄弱环节:1.加强对子(分)公司网站建设工作的监督力度整合营销部将依托博瑞传播制定的博瑞传播子(分)公司网站管理办法、博瑞传播网络信息员管理办法等公司制度,加强对各子(分)公司网站建设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各子(分)公司制定系统的网站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网站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子(分)公司在网站内容丰富性、信息传递的程序时限、部门职责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使博瑞传播系统内网站建设走上规范化治理的轨道。2.加强网站建设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博瑞传播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子(分)公司网站建设等工作由于开展时间比较短,人员配置不均衡,部分公司存在经验不足、专业人员缺乏、信息来源少、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整合营销部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交流会,组织外部技术人员和网站建设领先的子(分)公司进行授课,加强网站建设、网络技术、信息采写等方面的培训工作。3.建立博瑞传播网站建设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博瑞传播网站建设例会,总结分析博瑞传播网站内容保障和子(分)公司网站建设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作制度化,推进子(分)公司网站建设。4.举办博瑞传播优秀网站评选活动每年度举办一次博瑞传播优秀网站评选活动,树立子(分)公司在网站建设方面的典型,以此调动子(分)公司网站建设积极性、推广优秀网站建设经验、促进博瑞传播整体网站建设水平。第3篇:都市类报纸科学传播现状调研报告大众传播媒体是中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现代形式多样的大众传媒中,报纸以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递及时、可供反复阅读和思考、报道翔实深入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体。2005年进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通过报纸所获取的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为44.9%,仅次于电视媒体。其中立足于都市、面向普通市民的都市类报纸,具有版面多、信息量大、价格低、报道内容广、报道角度多等优势,更是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2008年3月1日31日期间发行的大连晚报和半岛晨报a、b版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了“大连地区都市类报纸读者对科技报道报道的期望”的调查,以期能全面准确地分析这两家报纸科技报道的现状。现状1.科技报道数量偏低从科技报道报道数量来看,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大连地区都市类报纸刊登的科技报道数量太少或是较少的读者人数所占比例共计为75.4%。经笔者统计,2008年3月1日31日期间发行的大连晚报的a、b版新闻报道共2758篇,其中科技报道共63篇,所占比例为2.28%,平均2.03篇/天;半岛晨报的a、b版新闻报道共3065篇,其中科技报道报道共55篇,所占比例为1.79%,平均1.77篇/天。2.科技报道内容覆盖面较窄从科技报道内容范围来看,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大连地区都市类报纸刊登的科技报道涉及范围太少或是较少的读者人数所占比例共计为70.6%。由于两家报纸所刊载文章的侧重点不同,笔者根据其内容实质按照14大类进行了“抽象归纳”。大连晚报相对比较突出的是医药健康方面的报道,共9篇,占科技报道总量的15%,而基础科学、军事科学、历史考古、科技人物等受众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则交了白卷;半岛晨报相对比较重视生命科学、航天科学、科技动态方面的报道,而基础科学、信息技术、科技政策等可以为受众提供众多科技信息方面的报道为零。3.科技报道形式较为单一从科技报道形式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喜欢阅读图片式科技报道的读者所占比例为41.0%,喜欢阅读故事式科技报道的读者所占比例为28.7%。但两家都市类报纸大多数的科技报道都是以陈述事件为主的科技消息,所用科技图片量较少。其中,大连晚报科技图片量为平均0.65幅/篇,半岛晨报科技图片量为平均0.56幅/篇。科技专题报道方面,只有大连晚报的特派记者与“中国大学生北极考察活动”同行,刊发了迎接北极第一缕曙光“中国大学生北极考察活动”专题报道。而科技通讯、科技特写、科普小品等形式的科技报道在两家都市类报纸上未见踪影。4.科技报道来源各有千秋从科技报道的来源来看,大连晚报和半岛晨报获取科技报道的途径不尽相同。在2008年3月1日31日期间,大连晚报比较重视本地新闻报道,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数量为38篇,占总报道量的60.32%;转载其他媒体报道的科技报道和其他媒体特供稿的数量共为24篇,占总报道量的38.10%,还有1篇报道没有明确标注来源;半岛晨报比较青睐转载其他媒体的科技报道和其他媒体的特供稿,数量共为39篇,占总报道量的70.91%;而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数量仅为16篇,占总报道量的29.09%。5.科技报道记者采写能力有限科技报道记者是否具有较强的采写能力是科技报道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经笔者调查发现,大连地区都市类报纸科技报道记者情况堪忧。其中大连晚报科技报道记者只有1人负责与科技局、信息产业局、高新园区等部门沟通,专业背景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半岛晨报科技报道记者同样只有1人负责与科技局等部门沟通,专业背景为新闻专业。对策建议都市类报纸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都市类报纸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呢?通过对大连地区都市类报纸科技报道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努力增加科技报道数量保证科技报道的数量是都市类报纸对受众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的重要手段。科技报道数量过少,是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不论其内容质量如何,都会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都市类报纸对于科技报道应在观念上重视、政策上扶持、制度上激励、人员上配备,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增加科技报道的数量。同时,还应注重形成“众星捧月”的科技报道局面,即确立本报在某一科技领域报道优势的同时,不断扩大科技报道所涉及的范围,为读者提供更加广泛的科技信息。2.不断丰富科技报道形式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使科技报道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科学传播的效果。都市类报纸除了充分发挥新闻图片直观形象、现场感强、真实性高、短时间内传递信息容量大等先天优势,加强科技图片报道,提高科技图片的使用量,使读者对科技事件有更直观地认识之外,还可以采用科技通讯报道、科技专题报道、科技人物写真、科普小品趣闻等形式,以弥补科技报道因专业性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等给传播效果带来的影响。此外,科技报道故事化也是拉近科技报道与百姓之间距离的重要形式之一。3.积极对待科技报道转载转载其他媒体的科技报道既可以丰富本报的科技报道来源,又可以扩大科技报道的影响。都市类报纸应在保证科技报道的科学性、真实性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如介绍科技报道中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转换科技报道的专业化角度为社会化、生活化、服务化角度,突出科技报道中的某一方面的价值,挖掘科技报道中与本地关联密切的细节,彰显科技人物追求真理、勇于批判、大胆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注重人文关怀等。此外,还可以关注国内外专业科技期刊,从最新发表的科技论文中寻找有价值的科技报道线索,以丰富科技报道报道的来源。4.注重培养科技报道记者素养称职的科技报道记者要具有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及科技采访写作能力。都市类报纸应注重培养科技报道记者的素养,使科技报道记者熟悉科技工作的原则和方针,具备鉴别科技信息的能力,积极关注科技发展的连续性、科技成果的可替代性,并能公正对待科技争论。一方面,都市类报纸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以加强科技记者报道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都市类报纸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公正的科学评价作品的标准,以此鼓励科技报道记者自觉提高自身素养。第4篇:中国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调研报告在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创造辉煌却也饱受重压的卫视覆盖工作将会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执行:MAI-中广媒体调查研究中心执笔:于秀娟)从1986年新疆卫视上星,至1999年海南卫视(现旅游卫视)上星,14年间,中国省级卫视完成了自己的上星使命。2004年后,副省级卫视深圳卫视上星,为中国省级卫视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省级卫视对中国广电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行至2010年,中国省级卫视覆盖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网融合和IPTV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省级卫视频道的覆盖传播赋予了新内容,省级卫视频道之间的覆盖竞争呈现出更为多元的特性;各省的网络整合改变了省级卫视频道的通路竞争格局,提升了覆盖工作的宏观性;国家“村村通”工程,使中国省级卫视频道覆盖传播力得到了增量和扩容。另一方面,中国省级卫视除在覆盖的广度和量的方面继续全力拓展之外,在覆盖的深度和质的方面也不断寻求提升,新媒体传输通道合作、境外覆盖、星级宾馆覆盖、机场航站楼覆盖、豪华列车及游轮等高端移动人群覆盖、优质频点及频道序列号选择、信号质量监测、覆盖品牌打造等,标志着中国省级卫视频道的覆盖在质的传播力意识和品牌的影响力意识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纵观省级卫视覆盖工作的发展历程,腾达与艰难并举,辉煌与压力并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三网融合如日中天,回顾省级卫视覆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喜悦,总结中国省级卫视覆盖事业的经验与得失,思考新形势下省级卫视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对中国省级卫视覆盖情况的关注与研究,对促进中国省级卫视的健康发展和中国广电事业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信号覆盖与频道传播价值覆盖,简单而言是信号的到达,从经营角度来说是传播价值的提升,从品牌战略来说是扩大频道的影响力。覆盖是一种资源占有,是一种频道优势积累,也是一种广告利益再分配的竞争。电视信号覆盖最直接的意义是产生并创造电视观众,将电视节目通过各种传输方式送达给电视用户,显然,覆盖是产生收视率的第一要素。从电视诞生那天起,就意味着电视信息覆盖是相当重要的,中国省级卫视的出现,使中国的电视行业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覆盖作为广电行业产业链关键一环,才引起人们重视,才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天电视媒体人致力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但这一切都是以做好频道信号覆盖为前提和基础才能获得效果的。电视传媒是眼球经济,频道的传播价值表现为可实现的广告价值。覆盖不仅能产生收视率,同时还可以独自产生传播影响力和创造广告价值。一个频道在一个地区已落地但没有人收看和一个频道在一个地区根本没有落地其影响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节目(尤其是广告)被1亿人看10次的价值远远低于被2亿人看5次的价值。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收视份额的不断稀释,更多广告商愿意把信号覆盖情况作为广告投放第一要素。哈药的广告投放、脑白金的广告投放都充分地验证了覆盖独立创造传播价值的行业理念。从广告经营的角度来看,频道覆盖人口越多,广告的千人成本就越低,同等金额的广告投放就会获得更多的价值回报。频道覆盖扩容是频道传播平台的增值,是对广告商的超值回报。在中国,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节目是广大人民群众最重要的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覆盖不仅具有经营创收的经济属性,更具有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政治属性及服务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社会属性。中国省级卫视电视信号覆盖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藏卫视和新疆卫视的全国政策性落地、北京卫视的奥运覆盖推广、东方卫视的世博覆盖推广、安徽卫视的港澳台落地及高端移动人群的覆盖等,都体现了省级卫视覆盖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中国卫星电视频道信号覆盖整体情况广义上来讲,完整的卫星电视信号覆盖包括电视信号上行过程即电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到地球站、到太空卫星的信号上传过程,及电视信号下行过程即卫星电视信号由太空卫星再到地面接收站、最后到电视用户的信号下行传输过程。而目前电视覆盖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信号从太空卫星到地面接收站(地方广电网络公司)再到电视用户的过程,也就是“入网”、“入户”的过程。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电视覆盖增长迅速,其中卫星电视信号覆盖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图1中国电视覆盖整体发展轨迹2010年6月,由NGB总体专家委员会编制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有线广播电视网已有333万公里光缆线路、1000万公里同轴电缆线路,能提供视音频等多种业务,服务1.75亿户用户,是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6500万,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3000万,共有13个省(区、市)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完成网络整合工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竞争实力大大提升,地位显著增强。中国无线广播电视网络的覆盖率已达91%,2008年在包括奥运城市的8个城市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播出标清和高清电视节目,目前正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组织实施地面数字电视工程。2008年,中国发射了直播卫星,主要用于“村村通”工程建设,使边远“盲区”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目前有超过1000万的直播卫星“村村通”用户。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成功地在包括6个奥运城市在内的37个城市开播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服务,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初步建立了CMMB网络。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10个城市开通了CMMB信号,CMMB业务正在全国稳步展开。省级卫视覆盖重压之下的辉煌无论是无线电视的电波、微波时代,有线电视的电缆、光缆时代,还是利用卫星终端传输的时代,受到传输技术、接收设备、地理位置、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及受众的主观收视喜好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与制约,电视媒体的节目信号不可能普及到所有的目标受众,必然会存在传输与传播过程中的盲点。覆盖、收视份额、广告创收三者紧密关联,因此各家卫视覆盖通道竞争和不遗余力地寻求创新突破也就毫不奇怪了。重压省级卫视推进覆盖工作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靠行政手段,省级卫视在省内的覆盖就是借助于此;二是靠频道的自身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卫视频道资源稀缺,当时所有上星频道都能有一个较满意的覆盖;三是营销推广,有线网络商业化之后,营销推广成为目前覆盖模式中最主要的形式,而营销推广的主要形式又经历了从招标营销到议价营销的变化。2003年12月电视界出现了第一次落地招标,随后很多城市纷纷效仿,很短的时间内落地费水涨船高,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除少数西部城市以外,每年收取每家卫视的覆盖费大都在200400万元,并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卫视频道要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覆盖的传播效果,除了要对中心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以及乡镇等的基础覆盖外,还需要积极打造车站、军队、学校、企业、宾馆等各种覆盖渠道的特色覆盖,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系统的全方位的覆盖网络。而这些几乎都需要缴纳不菲的费用之后才能达成合作意向,频道落地之后还要有后续的跟踪、维护等,还需要人财物的全力支持。据了解,2009年全国各省级卫视中,覆盖经费达到上亿元的有8家,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省级卫视覆盖投入更是达到1.2亿元。2010年全国各省级卫视均大幅度加大了覆盖力度,计划投入覆盖经费1亿元以上的有9家;另有8家投入9000万元,这8家中的重庆、天津尚有网络公司提供频道与兄弟台实施“对等落地”,实际投入经费也是上亿元。贵州卫视、江西卫视等一些中西部省级卫视每年覆盖投入也高达80009000万元,这笔经费已占全频道成本的三分之一强,使频道难承重负。图22010年24家主要省级卫视覆盖预算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更直观地明白了什么叫“上星容易落地难”。庞大的数字背后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持和政策支持。据了解,安徽、浙江、湖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近年来均从更大格局考虑本省卫视的基础覆盖工程,十分重视扶持卫视的全国覆盖工作。因为卫视是一个省非常重要的对外宣传窗口,对于充分用好电视媒体正面传播力、树立和扩大本省区在海内外的总体形象作用很大,甚至一些省份每年都从财政经费中获得20004000万元不等的拨款,用于本省卫视覆盖。更有西部的一些省级卫视,更是举全省之所能,利用国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惠顾,寻求国家宣传主管部门出面推进本省卫星频道的覆盖。辉煌1999年,中国省级卫视的累积覆盖人口为59.8亿人,随着省级卫视经营理念的成熟,像安徽卫视等一批后起之秀迅速成长,加速推动了省级卫视覆盖的高速增长,到2004年累计覆盖人口突破了100亿人,2005年达到了111.3亿,年均增长率为10.9%。受益于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稳步推进以及直播卫星数字电视运营启动的双重利好,2009年省级卫视整体覆盖规模更上一层楼:全国累计覆盖人口达到212.8亿人次,省级卫视全国平均覆盖人口为5.1亿,平均覆盖率达39.8%。图31999-2009年各类卫视频道累计覆盖人口状况(亿人次)作为国内上星最早、覆盖最广的电视频道之一,广东卫视凭借改革开放前沿的雄厚实力,以全国视野和辐射台港澳的地缘优势,每年在全国的覆盖人口都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覆盖人口突破6亿;2008年超过7亿;2009年上升为7.42亿;2010年,为迎接亚运会的召开,广东卫视加大了在覆盖及节目推广上的投入,全国覆盖人口将得到较大的增幅。目前,广东卫视已经覆盖了全国71大中城市,全国四分之三的地级市和县、区以及众多星级宾馆。部分卫

    注意事项

    本文(传播调研报告(共16篇).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