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精选5篇500字.docx
-
资源ID:8882000
资源大小:33.0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精选5篇500字.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精选5篇500字 初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好玩。鲁迅先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描绘得生动而又富好玩味。那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是一种我们已经体会不到了的生活。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00字1 这个假期,我看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书,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不一样的童年生活。 百草园真是儿童生活的乐园。鲁迅先生向我们描绘了百草园里色调斑斓的植物和好玩的小动物。他不是单一地向我列举它们,而是根据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的依次,向我们娓娓道来,从视觉、听觉、味觉几个方面来写这些动植物的特点,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这些文字我反复读了多次,假如我也有这样漂亮的园子,在里面尽情玩耍,该有多好啊! 给我最深刻的是长妈妈给作者讲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吃这人的肉的”。看到这里,我毛骨悚然,仿佛美女蛇真的要来吃人肉。难怪小时候的鲁迅得到的教训是:有生疏人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行答应他。可见他当时也是多么地胆怯。 虽然在三味书屋要读书,有严厉的老先生,但也有欢乐,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者桂花树上寻蝉蜕,比我们上学好多了,我们下课不能自由奔跑,不能猛烈地运动,更别说能这样自由地玩耍了。 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他和我们的童年完全不一样。我多么希望也有这样的童年生活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00字2 每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总要向往好一会儿,时间也好像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妙的童年时间。 这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洁的勾画,却也没有浓浓的笔墨,而是流露着童年的欢乐,甚是打动人心。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景色,不仅让鲁迅回味,更让我心动。我想鲁迅的童年,是多么欢乐,多么华蜜,甚至有点怀疑鲁迅童心未泯。而当鲁迅上学后,也并非不欢乐,而让人觉得是另一种趣味。“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鲁迅的话,让人看了,先是一笑。并不是笑鲁迅的无知,而是对他求知的确定和赞许吧,再者是一思,那就是对“怪哉”的思虑了。能让人深化其境地去感受这篇文章,我觉得是最大的胜利。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年过半百,可其中流露的感情,是那么真挚,仿佛就在眼前,看在眼里,刻在心里。我想,这不只是因为实有其事,更重的是鲁迅对童年的怀恋和向往。 扑蝴蝶、捉鸣蝉、采荷莲这是谁没有的童年?但,又有多少童年留在心底?又有多少童年被遗忘?童年,留不住,最终只洒落在记忆的长河上。人生当然是美妙的,可怎样去感受,怎么去理解这些美妙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00字3 最近,我读了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名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文章是一篇描写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百草园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我的学堂。 作者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其中有一些野草让我觉得它非常一般,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园,在那时,却是作者的乐园。接着,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子,写出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这些景物给人的安静,鸣蝉、黄蜂、叫天子给人的动感,动静结合,再加上有本身就有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作底板,作背景,想必是令全部知道的人都会憧憬。 这样的一个园,若很多小伙伴儿一起玩耍、追打、游戏、捉迷藏,肯定是非常好玩的,但若是自己一个人,也并不会觉得孤独。因为百草园的乐子能找出很多呢!像何首乌、覆盆子,都能带给我无限乐趣,就连冬天都有嬉戏:捕鸟儿在竹筛将鸟儿罩住后的那份喜悦,想必是令作者着迷的。 我不知道或许是或许是或许是的句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要去三味书屋念书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这句话写出了少年鲁迅对百草园的惋惜之情。 虽说这学堂很严厉,但先生还是非常慈爱的: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惩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我们上午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听起来有些无聊,但并非如此。师生一起念书,孩子们就在一起偷偷做戏、描绣像。作者把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的图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童年的憧憬。 这篇文章的文笔非常美丽,描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给人以亲切感。而我也在文章的有些地方望见了我的影子。尤其是百草园,我的总体印象就是一个乐字:动物、植物、泥墙根、捕鸟儿、描绣像,多数没有乐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00字4 鲁迅先生真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他在这区区一篇散文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鲁迅描写他捕鸟的时候,运用了精确的动词,如“扫”、“支”、“撒”在曾学过的风筝疑问中,鲁迅在描写“我”毁坏小兄弟风筝时,也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这些动词不仅能够形象生动描绘出情节中人物的动作,更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文章丰富多彩。 在这篇散文中,有一段文字堪称绝佳啊:“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但是四周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文字,用一组连词写出了百草园中十多种景物,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抓住形态和色调写景物;通过声音、动作和形态写动物,活灵活现,给人以奇幻的如至仙境的感觉。后来作者又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非常自然的承接了文章的两大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即符合条理而又不显生硬,这样的过渡无人能比啊! 在鲁迅到三味书屋后,往日的欢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学习的枯燥,而鲁迅却竭力从中找寻乐趣,如寻蝉蜕、苍蝇喂蚂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童心童趣。我多么艳羡鲁迅啊,现在的学生哪里还有这份玩的心?绕口的英语,深邃的数学,难懂的文言,困难的历史虽然这么多的任务都要做,但还是应当像作者那样,偷点闲,适当放松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时代的回忆中“上点色”。好好体会一下这篇文章吧!青年人会引起共鸣,中年人会勾起回忆。这也许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妙处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500字5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非常艳羡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妙时间。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立刻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知我们倘有生疏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行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今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忧,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胆怯的心情。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起先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常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接着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愉快。 这篇文章不仅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同三味书屋的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酷爱大自然、憧憬自由的心情,而且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酷爱,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天真、无趣、快乐的心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精选5篇500字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