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元测试-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第四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荷兰宗教改革过程中,北部诸省的多数人为加尔文教派的信徒,与虔诚的天主教教徒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发生冲突,荷兰人反对菲利普干涉他们所认为的国内事务,最终导致长年的战争。1609年,北部诸省以荷兰共和国的名义获得独立。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的创立C.导致了欧洲地区战争不断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2.有人问伽利略,如果抛弃希腊先贤,谁来指导人类?伽利略反驳说:“只有盲人才需要指导。有眼睛和有思想的人必须利用这些能力自己寻找答案。”这表明伽利略( )。A.具有理性精神B.深受启蒙思想影响C.宗教意识淡薄D.背离了古希腊精神3.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4.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A.借鉴了英国责任制内阁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5.某学者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A.引导独立思考的途径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C.自主开拓精神的家园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6.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7.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8.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9.有学者指出:“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德国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B.国家统一是政治转型的前提C.美国民主宪政模式日趋落后D.现实国情决定德国政治形态10.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11.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 )A.推行“殖产兴业”政策B.废除了旧体制C.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进行军事改革12.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土”。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13.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民族矛盾成为德意志的主要矛盾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建立资产阶级廉洁教会的需求14.北美殖民地战事失利后,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亲信组成的内阁遭到议会反对党的强烈批评。面临倒台的首相对国王说:“现政府的命运已经绝对地、无可挽回地被否定了。狂潮如此凶猛,难以阻挡。陛下深知,在这个国家里,圣上不可执意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议。”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政体遭到议会反对B.议会总揽国家行政大权C.王权受到议会限制D.内阁首相对国王负责15.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法国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能够表明拿破仑战争( )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二、材料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材料二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1)英国在国家崛起中确立了怎样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政体的主要特点。(2)材料一中丘吉尔指出了美、英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的不同关系,说明你对此的理解。(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荷兰人反对菲利普干涉他们所认为的国内事务,最终导致长年的战争。1609年,北部诸省以荷兰共和国的名义获得独立”,表明荷兰宗教改革过程中,北部诸省获得了独立,即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D项。材料内容是荷兰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北部诸省获得独立,说明宗教改革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没有涉及推动人文主义思想传播,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推动新基督教会的创立,排除B项。材料所说的战争仅是荷兰与西班牙的战争,宗教改革没有导致欧洲地区战争不断,排除C项。2.答案:A解析:伽利略认为“有眼睛和有思想的人必须利用这些能力自己寻找答案”,这表明伽利略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这是理性精神的体现,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体现不出伽利略宗教意识淡薄,故C项错误;伽利略鼓励独立思考不能说明其背离了古希腊精神,故D项错误。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家”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其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白色”是指1781年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君主权力大,故C项正确。A项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故排除。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故B项排除。德国的社会革命是有限的,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故D项排除。4.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与借鉴英国责任内阁制无关,排除A项。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B项错误。材料表明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维护,与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无关,排除C项。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确立共和制。又通过决议维护共和制,表明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故选D项。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康德的思想。据“而是启发人说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情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可知,“启蒙”是要求人运用理智自主思考,开拓精神家园,故C项正确;材料“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说明“启蒙”不是引导人们怎样思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彰显人性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故B、D两项错误。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意大利文艺复兴。材料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对将埃涅阿斯认为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观点进行了神学的解读,并且“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用宗教理念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说明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仍然受宗教的影响,并没有否定天主教的教义,故B项正确,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精神,反对神学统治,故A项错误;D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故排除。7.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的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和联邦议会,A项错误。皇帝有权签署和颁布并监督法律的实施,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权力很小,议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不能监督政府,仅有一点立法权和预算权,材料体现了行政权对帝国议会的控制,故C项正确。联邦议会行使立法权,D项错误。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指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实现人民主权,故C项正确。三权分立强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君主立宪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君主制是法国传统等级制度的体现,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可以看出统一之后的政治形态决定了国家政体的选择,故选D项;“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也与近代化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项;“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材料中将统一只是作为因素之一来对待的,排除B项;“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好偏和追求"可见美国式民主在世界上有很大吸引力,而不是落后的东西,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得到巩固,议会成为国王权力的来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并没有结束英国的君主制度,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并非民主共和政体,故C项错误。由题干材料无法得出光荣革命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故D项错误。11.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该政策重在推行教育改革,提升日本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养。12.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所处的时代,罗马帝国早已灭亡,这里的“罗马霸权”实际上是指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粉碎罗马霸权”的主旨不符;路德创立的新教与现代宗教倡导的信仰自由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宗教迫害现象非常严重,故D项错误。13.答案:B解析:世俗贵族代表封建地主利益,他们反对、阻碍发展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由材料“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可知,市民阶级与贵族阶级共同反对罗马教廷,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宗教改革而非文艺复兴,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对罗马教皇的反抗而非建立廉洁教会,故D项错误。1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政体不会遭到议会的反对,故A项错误;议会掌握的是国家的立法权而不是行政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陛下深知,在这个国家里,圣上不可执意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议”,可知王权受到议会限制,故C项正确;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故D项错误。15.答案:B解析:从“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法国民法典”可知,没有涉及法国国内的社会状况,故A项错误;据“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知,拿破仑战争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故B项正确;法国民法典虽有积极进步之处,但拿破仑对外战争侵略了其他国家,不会得到欧洲各国的拥护,故C项错误;导致拿破仑帝国覆亡的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6.答案:(1)政体:君主立宪制。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2)美国总统与国会互相制药,不经国会同意,总统很难采取行动;英国首相本身就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一般会得到议会的支持,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还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所以首相很少会受到议会的困扰。(3)德意志帝国的主要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宰)相手里,政治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中关于英国建立的政体的知识分析。第(2)题结合所学中关于英美建立的不同政体的知识分析。第(3)题根据“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