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司法行政工作自查报告.docx
区司法局司法行政工作自查报告区司法局司法行政工作自查报告 20xx年,xxx区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帮忙指导下,仔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委政法工作会议和各级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效劳大局,着力抓好普法依法治理、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特别人群治理效劳和法律效劳等工作任务落实,全面做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跨更加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供应了良好的法律效劳和法律保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坚持依法引领,深入推动依法治区进程 (一)仔细贯彻落实区委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打算的实施意见。根据区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打算实施意见确定的职责任务,我局积极协作区委、区政府、区政法委,仔细谋划、主动作为、全面推动,发挥组织协调、指导推动、催促落实,完成了牵头组织和参加协作任务,确保了司法行政机关推动法治建立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广泛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围绕“法律十进”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85场次;大力实施法治文化建立工程,建成了xxx区法治教育基地及一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一条街、法律图书角等法治文化基地,有效发挥了法治建立的示范、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建立完善了电子屏幕、群、“法治xxx“微信平台、xxx区快讯、农政通短信平台、村村响播送等普法阵地;连续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学校、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等创立活动,目前,全区民主法治示范创立活动的掩盖率到达75%,稳固率到达了100%。 (三)注意法律效劳工作。全面推动政府各部门、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法律参谋制度,引导律师积极效劳我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扩大公证业务掩盖面,大力拓展公证效劳领域,将公证业务向厂矿企业、村组社区延长,向产权爱护、征地拆迁、移民搬迁、小额贷款、招标选购等新型业务拓展。积极“开门”办证,大力推行程序公示制、限时办结制、周末值班制、办证回访制等,进一步统一标准公证收费治理,今年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060件,涉及经济标的金额15746万元,其中办理民事公证事项103件,经济公证事项72件,接待当事人来电询问及来访3876人次;重视基层法律效劳工作,不断壮大基层法律效劳工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法律效劳工进展法律法规和社会治理等学问的培训。 二、坚持维护稳定,深入推动平安xxx建立 (四)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加强。不断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治理,准时调整充实了各级调解组织工作人员,实现了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掩盖。积极发挥律师参加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组织律师深入乡镇、街道调委会参加简单疑难的冲突纠纷调处工作。20xx年,我区共调解各类冲突纠纷1659件,调解胜利1645件,调解胜利率到达了99以上,协议履行率99%,完成司法确认案件59件,无民转刑案件,为构建“和谐xxx”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社区矫正工作。20xx年,xxx区司法局以“社区矫正执法标准化稳固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今年,全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101名,累计解矫808人,现登记在册293人。全部按治理等级落实监管措施,无一人脱管漏管。一是抓连接治理。进一步加强同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沟通,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连接工作。二是抓个案矫正。依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缘由、心理类型、现实表现等,制定个人矫正方案。三是抓常规教育。对每名社区服刑人员落实监管责任人,常常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每月组织开展八小时公益劳动和八小时的集中学习。四是抓重点管控。在春节、国庆节、“两会”等重大敏感时期,与各镇(街道)签订详细工作的责任状,落实“定人包案”的重点管掌握度,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五是抓调查评估。进一步加强与区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全国各地有关法院、监所的沟通协调,全面细致地做好矫正对象的调查评估工作,实事求是地向托付机关提交调查评估意见。六是抓协调协作。不断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的沟通连接,共同讨论解决日常监管、扶贫救助、劳动就业等工作。 (六)安置帮教工作。依据省综治委“两个治理方法”的规定,积极落实无缝连接和安置帮教措施。仔细做好全国刑释人员信息治理系统使用治理工作和服刑人员根本信息核查工作;组织做好预释放人员信息回执工作,对监狱、看管所录入的下月释放人员,仔细填写回执,促进了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建立,并全面落实刑满释放人员接送制度。20xx年累计接收刑满释放人员356人,通过过渡性安置基地、零星企业、个体经营方式等方法安置刑满释放人员332人,连接率100%,安置率到达93.3%。 (七)特别人群治理。紧紧围绕我区关于加强特别人群效劳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据“以人为本、管服并举、效劳优先”的工作理念,健全特别人群长效效劳治理机制,有效整合社会效劳治理资源,强化部门责任,完善效劳治理手段,切实解决特别人群的实际困难,妥当处理特别人群的合理诉求,从源头上削减担心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815人,法轮功人员260人,其他邪教组织人员157人,精神病人922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9人。 三、坚持效劳为民,深入推动惠民实事落实 (八)仔细实施法律救济为民办实事工程。大力推动公共法律效劳体系建立,全面落实法律救济便民利民措施,拓展法律救济领域,建立残疾人法律救济工作站、军人军属法律救济工作站。畅通“12348”法律效劳热线,降低法律救济门槛,扩大法律救济范围,努力做到应援尽援。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救济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举方法律学问讲座,全面提升律师效劳社会、效劳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把效劳群众作为律师工作的根本动身点,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满意群众需求、保障群众权益。20xx年受理法律救济案件672件,发放了案件补贴49.36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15.88万元,较好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强基固本,深入推动基层根底建立 (九)全面提升司法所标准化水平。20xx年,加大司法所办公设备投入力度,统一购置执法记录仪、录音笔、强光手电等工作装备设备,硬件设施已全部到达省级标准化司法所标准。目前,全区10个司法所全部被市司法局命名为标准化司法所,司法所标准化建立走在了全省前列。 (十)全面推动全系统信息化建立。仔细落实“才智司法”工程,成立了局信息化建立领导机构,一把手亲自负责信息化建立工作,已全面建成司法行政政务内网和外网、社区矫正LBS手机定位系统及各类业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网上执法、网上办事、网上治理、网上效劳,安装了会议视频系统。建立完善了电子屏幕、群、“法治xxx“微信平台、xxx区快讯、农政通短信平台、村村响播送等普法阵地,创新载体掩盖面广、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正常运行才智司法网络系统、视频会议室、教育培训中心等。 (十一)全面完成司法业务用房工程建立。20xx年,向区委、区政府和发改、财政等部门上报了xxx区司法局业务用房建立工程1个,总建筑面积3635平方米,总投资 942万元;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效劳职能,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向村(居)延长,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窗口前移,力气下沉”的目标,依据省厅和市局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状况,在全区已建28个司法行政工作室。统一制作了标识牌和各类规章制度,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及办公桌、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它条件成熟的村(居)司法行政工作正在筹备建立中。 五、坚持力量导向,深入推动过硬队伍建立 (十二)加强思想政治建立。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科学内涵和蕴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精确把握精神实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立和精神文明建立,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加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感。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为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做出积极努力。 (十三)加强业务力量建立。以建立高素养的司法行政队伍为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和社会治理等学问的培训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司法所工作人员、各调委会主任、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解决了干部职工在抱负信念、宗旨意识、公正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力量和水平。 (十四)加强纪律作风建立。修改完善了工作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有效转变了工作作风;对重点工作及中心、省、市、区各项规定贯彻落实状况进展了自查总结,提倡勤俭节省,反对铺张铺张,转变会风文风,提升工作效能。每次例会要求将工作完成状况汇报,实行领导联系制,联系领导不定期到联系点催促指导工作,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 (十五)加强反腐倡廉建立。司法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法规、加强纪律建立,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连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立责任制,开展党风廉政建立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动司法行政党风廉政建立和反腐败工作。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提升党务干部队伍素养。根据党风廉政建立责任制的要求,仔细查找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潜在风险,设立风险防控等级,分析评估,对预防腐败工作进展科学化、系统化循环治理,建立健全预防腐败长效机制,有效堵塞了可能发生腐败的漏洞,有力地掌握了诱发腐败的风险。今年来,全系统未发生干部职工违纪违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