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川菜饮食文化心得(9篇).docx
-
资源ID:88879590
资源大小:61.09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川菜饮食文化心得(9篇).docx
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川菜饮食文化心得(9篇)最新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凉爽,历来是川西闻名的巡游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始终是道教存在和进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闻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听出青城山的根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风光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爱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确定。固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犹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其次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见“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进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成功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奇,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文化 据地质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剧烈挤压,岩层破裂。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到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青城山区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单八是一个吉利数字,表示景点许多,但人们更憧憬的是这里满布山岭的古木森林和曲折山路上那无尽的凉爽幽意,以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爱护完好的宫观建筑艺术。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进展,特殊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始终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爱护。可以说,今日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奇、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进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立和进展,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闻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抱负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进展影响很大。 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称“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雷渊广福真人”,一时信徒许多,青城山又再度兴盛起来。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见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帮忙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 从今,青城山道系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城山汲取了各地道士,原来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转变,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响的一支。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莹被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其后,傅元天道长也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2年中选为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所以,讨论道教文化的人是不行不来青城山的。 山门 各位贵宾,现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辉煌的山门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总是让每一个来客感到股浓浓的幽意,急于走进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请不要焦急,让我们先看看山门旁的建福宫。 建福宫,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忙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战胜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展过大规模的修理和补建。 建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衬托,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索道 进山门,我们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这条林间山道首先进人眼帘的是路旁并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游山道上散布着很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 月城湖到了。这里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形成湖泊, 我们过湖乘索道缆车直达上清宫。从高处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时省力,也就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巡游了。索道全长980米,采纳安全舒适的循环式吊椅载客,游人凌空观景,眼界开阔,别有情趣。 上清宫 下索道,已是上清宫景区的四望观。 上清宫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另一副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撰书的称颂道教的对联,字体恭整好认,我就不逐字念读了。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封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千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常年不竭不溢。 上清官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长廊再前行到皇经楼,出院门至圣灯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峰顶彭祖峰,山上有亭叫照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现在改建成一个接待点,又在其更高处新修了“老君阁”。 三层楼的罩式高阁里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骑青牛的巨大铜像。请大家上阁去看。站在老君阁的三楼观光廊上,凭廊远眺,青城诸峰,碧绿一片,拱伏眼界,山风横过,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适和快意,真是难以形容。再远看,岷山隐隐,岷江如带,婉蜒飘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锦绣,历历在目。假如夜宿上清宫,那么还可赏神灯、观日出、看云海,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观,各有奇趣。 沿路下山,前面要经过一段崎毗陡峭的山路,虽有扶手铁链,也请大家当心,经过大小朝阳洞,到“访宁桥”路就好走了。 祖师殿 访宁桥往左约二里到祖师殿。此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祖师殿面对的山谷叫白云溪,背后是轩辕峰,林岚掩映,环境清幽。古迹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读书的“读书台”。 1982年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殿右那条小道可去青城后山。冯玉祥将军在抗战期间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师殿。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在祖师殿内,作为文物爱护。 快到天师洞了,这里叫古龙桥,请看南面那条山缝,从崖顶直到山脚笔直裂开的一条石缝,说是山缝,实际约有18米宽,深达70多米,风光奇险,传奇是张天师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念咒画符之后,朱笔一掷,笔迹裂山为槽,人们就叫它为“掷笔槽”。 天师殿 这里是天师殿,我们通常说的天师洞景区是指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终一殿。这殿位于第三混元顶的岩腹洞前,清光绪十年重建。 上层洞窟里面供的张天师,因此人们说这里才是名符其实的天师洞。请看这座隋代石刻的张天师像、三只眼睛怒视,神态威武,左掌直伸,现出掌中“阳平治都功印”,据说是天师以镇山之宝降魔的法像。旁边是他的第30代孙、宋代虚靖天师的塑像,和气文静,一副济世救人的形象。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往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开元皇帝书碑,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非常珍贵,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其它碑刻有张大千先生的“天师像”和龙门派碧洞宗道脉渊源碑等,都是值得欣赏的文物。 黄帝祠在正殿“三清殿”后,我们从上清宫下来,是从后向前看,所以先看天师殿,再进黄帝祠,最终再游三清殿。黄帝祠是供奉的轩辕黄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朴静雅,横额上有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石任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前的“轩辕黄帝洞碑”刻的是冯玉样将军1943年撰题的颂词:“轩辕黄帝,宏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为神。青城山因有黄帝到丈人山,访宁封修习“龙跷飞行”之术的传奇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间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三清殿 现在我们巡游三清殿。三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雄伟和最值得观赏的道教宫观建筑。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近年又进展过修理。殿前通廊以九级石阶接托,前檐以六根大石圆柱支撑,石柱又分别立于高1.2米、精雕奇兽图案的石础上面,显得庄重而又非常气派。殿堂横列五大开间,共580平方米,前后檐柱和经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圆雕大柱28根,石柱上端撑弓、弯门全系镂空花刻,有飞禽走兽,人物花草,色调素雅,与建筑协作和谐协调。楼上是“无极殿”,楼正中有八角形楼井,用于采光通风,还可卸去游人压抑之感,正中悬有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居于玉清化境(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纪;居于上清化境(在禹余天)的灵宝天尊,象征混元世纪;居于太清仙境(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纪。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称“三清”,所以这里叫“三清殿”。 殿前的石栏上,刻有很多人像,光头露背,翻腾扑跃,嬉闹玩耍,头光上没有戒疤,天灵盖下凹未平,有的还有“毛根儿”,穿开挡裤,若婴孩形象,是为“赤子”。按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得力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净、和善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地。石雕中还设计了一些乐器,那海螺遇到山风,会发出动听的声音,叫“天籁”。这组石雕就天簌婴灵图,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殿前还有一株古银杏,高约30米,树冠直径36米,传为张天师手植。 下山 走出古常道观的山门,天师洞景区的巡游告一段落,请大家再看一下这宫观的位置,当时的选址人是何等的高超! 古常道观位处白云溪和海棠峰之间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后有第三混元顶屹立如屏,左接青龙岗,右携黑虎塘,三面环山,前方白云谷视野开阔,可望千崖迤逦,万树凝烟,身居深山目及天际,一派神仙都会的境地。而且天师洞的宫观建筑把山门、三清殿和黄帝殿作为核心,布置在中轴线上,大小十多个天井和曲折围绕的外廊,随地形凹凸错落,把殿宇楼阁联成一片,廊柱上楹联诗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布满诗情画意,与四周的山景相衬,格外幽雅。非常符合道教的融于自然的思想。 各位朋友,现在顺路下山。我们今日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时候更青幽、更漂亮,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也比任何时期更多。这是由于,解放后,特殊是改革开放之后,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宫观亭阁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爱护,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正式申报自然文化双遗产,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青城山焕发了青春,更加靓丽。 最新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四川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闹的欢送!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叫王小,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王导”。 此次旅行,还有一位和我一起为大家效劳的,就是前面这位有着丰富驾驶阅历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拥有十多年的驾车阅历,在此次旅途中由李师傅为我们保驾护航,信任我们的旅途肯定安全欢乐,请大家特殊记住,本车的车牌号是“浙f12345”,它将承载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本次的嘉兴旅游,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我们会本着“来宾至上,效劳第一”的宗旨,尽心尽力地做好效劳,同时也盼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协作,促进我们提高效劳质量,从而使大家吃得满足,住得舒适,玩得开心,走得顺当。 我们诚心盼望这次“四川之旅”能给大家流下开心而美妙的印象。 这次我们将巡游遂宁广德寺。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遂宁火车站,大巴已经在等着我们了。 或许大家对遂宁这个城市还比拟生疏,首先我先对遂宁市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西宽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 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 遂宁处于四川城镇化进展主轴上,成为全省战略部署建立的“六大都市区“之一。 历史上,遂宁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灵性山水和兴旺的农工商贸而成为川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尤以纺织食品工业著名,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小成都“之称。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遂宁市,现辖船山、安居两区和射洪、蓬溪、大英三县。人口近380万。 市城区建成区面积75.90平方公里,人口63.67万。 (注:沿途主要从旅客到达目的地城市开头,设计好路线,讲解去往目的景区路上所遇到的景物概述,主要有所在城市的概况、下榻酒店的状况,城市的风土人情、特产美食,以及经过的一些除目的地之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我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广德寺,广德寺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年间(713一741)距今已有1280多年汗青。 原名石佛寺,明武宗正德年间(1546一1521),封为“广德寺”,寺名相沿至今。 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屡次扩建所成,齐寺占地一万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寺园森林330余亩。 寺院建立规模宏大,以“大雄宝殿”为轴心,呈三列纵向分布。 从山麓至山顶,共有殷宇九重,亭榭两十六处,巨细殿舍两十余幢。 主次清楚,阁下对称,是目前国内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盛唐气概气派建筑群。 开头我一曲在强调广德寺是皇家禅林,可能有朋侪会问那广德寺位于西北要地,近离政治中心,皇帝们怎么会在在那里建一个皇家禅林呢?今日我们就在开头一场侦察之旅,深进广德寺的内部看个毕竟,找出皇家禅林的王者气派在何处。 最新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您来到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宏伟,风光秀丽,气象万千的中国佛教文化名山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其“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xx年的佛教进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很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峨眉山其次顶峰金顶,海拔3077米,在这里,导游将为各位介绍的是金顶四大奇观: 第一:日出 早上五、六点钟,站在舍身岩上远望东方,只见天涯一脉镶上金边灰色云层缓缓浮动,金边映射四周厚厚的云层灼灼闪光。渐渐地,灰云裂开了一条缝,缝中透出橙黄的光线,云缝越来越大,颜色也渐渐与四周云层变为橙黄,稍顷,红日露出一点弧形的金边,弧形越来越大,云层也为它闪开一条道路,当橙红色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个脑袋时,速度突然增快,象一颗打足气的皮球,猛地一刹那,跳出地平线,光线四射,稳稳当当地嵌在地平线上。人们的脸上被涂上了一层酒后的红晕,金顶也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彩衣。这时你会遗忘了山顶寒气袭人的晨雾,不停地跳动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其次:云海 峨眉金顶观云海,是一种观赏,是一种享受。天气晴朗日子,站在舍身岩前,浩瀚无际的白云在岩下翻涌,山峰如同座座孤岛,只现出青葱的峰巅。云海瞬息万变,时而平铺絮绵,称作“云毯”;时而波涛漫卷,称作“云涛”;时而分散如山,称作“云峰”;时而聚结蓬堆,称为“云团”;时而分割如窟,称作“云洞”。随着风势,云层缥缈多变,奇妙莫测,如骑龙跨凤,车舆队仗,飞禽走兽。金顶云海,古称“兜罗绵云”或“兜罗绵世界”。兜罗是梵语,一种树名。“兜罗绵”意指此树绽放的花絮,纷纷扬扬。 第三:佛光 佛光,古称“光相”,是日光成肯定角度照耀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又称“金顶祥光”,是“峨眉山十景”之一。每当雨雪初歇,午后晴明之时,阳光朗照,光映云海,游人立于睹光台上,可见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轮七色光环覆盖,举手投足,影随身动,即是两人并肩而立,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绝无双影,故又名:“摄身光”。佛光大小、颜色、外形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白色无红晕的,称“水光”,大如簸箕的,称“辟支光”,小如铙钹形的,称“童子光”,光稍上映,直东斜移的,称“仙人首”或“仙人掌光”,光环如虹的,称“金桥”,佛光消失往往依云而出,若无云消失,称为“清现”,最难得。还有一种称作“反现”的,即早上,光环消失在金顶西面,此种现象极难见到。 第四:圣灯 峨眉山金顶晴天的夜晚,舍身岩下峡谷林莽中,忽见一点两点,如豆的星光,渐次千点万点,飘曳腾涌,忽高忽低,仿佛银河繁星坠落岩谷,“时而散舞,星星点点;时而相聚,网网团团,令人眼花缭乱,心动神摇。”此种现象,自古称作“万盏明灯朝普贤。” “圣灯”现象极为奇怪,其成因,有人说是磷火,有人说是萤火虫,有人说是附在树枝上的“密环菌”遇到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在100%以上时发的光亮。 观圣灯由来已久,古人留下不少题咏,唐代诗人薛能上峨眉山时,即写下峨眉圣灯一首:“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须知火尽烟无尽,一夜栏边说向僧。” 各位游客,了解完金顶四大奇观之后,请大家随我参观华藏寺。 最新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 热闹欢送大家来雅安上里古镇观光。今日将由我来为大家供应导游效劳,首先预祝大家在上里古镇看得尽兴、玩得快乐,盼望漂亮的上里古镇和我们的效劳能成为各位永久的回忆。 现在我先让大家先简洁的了解一下上里古镇,请大家随我的脚步,共同走进这个历史文化名镇。 上里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爱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从前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存着很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古镇距雅安市区27公里,与名山、芦山、邛崃县相邻,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仍保存着很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古镇二水围绕,反面靠山,面对田园,木屋为舍,形成“井”字构造街道,地面石板铺就,茂林、古树装饰着小镇民居,以二仙桥为代表的八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既是古镇出入的通道又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1、风格各异的桥文化。上里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代表有: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与清乾隆20xx年的“立交桥”。 2、独特的牌坊文化。古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爱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爱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双节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 ,遵诏而建的石牌坊。属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重檐五脊,坊高11.25米,基宽7.8米,出檐1.1米。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20余组,人物10 0多个,雕工精细,人物形象生动,眉目传神。牌坊前树有全石双斗桅杆一对, 分别高11米,气概恢宏,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3、罕见好玩的泉文化。白马泉、喷珠泉是古镇域内独特的风景区,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境内最为奇怪的风景区之一。中心电视台其次套节目曾经深上上里镇采访并报道了上里古镇的奇泉,并与济南市的“趵突泉”齐名。 4、栩栩如生的塔文化。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 5、工艺精湛的建筑群。全镇座落四处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 我们的行程立刻就要完毕了。我特别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合作,假如大家有什么意见或是好的建议可以告知我们,便于我们改良以的工作。盼望此次的古镇之行和我们的效劳能够在大家一生中留下一个特别难忘的回忆。最终就预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有空再来上里古镇来做客!感谢大家! “被韩国”赤裸裸的文化争夺背后 始终以来,“被韩国”这个词极度敏感地建构于中韩两国脆弱的文化边缘上。曾几何时,可恶的“高丽棒子”向我们开炮了,我们值得傲慢的历史文化名人,被韩国人厚颜豪掠夺过去,我们甚至没有时机去做推断,一场无硝烟的文化论战就此绽开了,没有什么会有如此号召力,全民一起群情激愤,用最凶狠的文字攻势回击。 提起韩国,从世界地图上乍一眼看去,这个比日本还小的国家很难让人在世界地图上发觉它的所在。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家,诞生了三星,lg,现代,大宇等等一批世界闻名企业。“made in korea”(韩国制造)也因此和“made in japan”一起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标志,“made in korea”的爱情剧和影星也在中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地区引起了不小的震惊,由此而被各大新闻媒体称为“韩流”,并被广泛传播开来。然而,正是这个不平凡的小国家,最近却频频向它的邻居中国发起文化侵略,先是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然后又凭一部热销大剧大长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最近又有消息称,韩国现在正积极筹备题为汉字起源于韩国的科学考古讨论工作。据牢靠消息称,该项讨论目前已取得初步进展。 不知道韩国人是否“畏惧”于此,近日发来澄清信,声明“近期一些媒体刊载的韩国教授称“诗人李白是韩国人”的消息,系不实报道,其他类似“中国文化被韩国”的诸多报道内容,事后经查明大局部报道内容均无事实依据。其余的报道是把某个人的观点当成韩国 国民的普遍立场,扭曲事实真相并进展炒作。这是否宣告,始终以来硝烟充满的文化争夺就此终结,很难说,但回视这一路走来的“眼不见心狂跳”的民族爱护姿势,却发觉,是那么的赤裸裸,那么的丑陋。 “被韩国”一词,起源于一段时间来,媒体接连刊载的诸如,“孔子、西施、道教鼻祖张道陵等是韩国人”,“朝鲜族创造汉字”,“诗人李白是韩国人”等逆天言论。这毕竟是一场埋伏了数年的文化争夺就此绽开,还是纯粹无厘头的恶搞。笔者看来,这些都不重要,文化争夺背后喧哗的群情张扬更可怕。 最新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送你们来到都江堰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 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镇镇境有省道大三大路穿越,入青城山大路在镇治地与其连接,大路总长29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9公里。有村道6条,总长8.7公里,一般宽为5-6米。1999年,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青城山镇建立后,镇境逐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镇企业以生产旅游产品为主。至1999年末,有酿造、茶叶加工、制陶及食品与竹木加工等企业24个,其中个体私营7家。主要产品为老妈红系列酒、老腊肉、青城泡菜、青城山老窖系列、紫砂制品等,年产值7002万元,营销收入6750万元。 青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著名遐迩。1986年后,又先后自筹和引进资金十数亿元,兴建了月城湖、月城湖至四望观的架空索道,开拓了青城后山风景区,建成了王小波、李顺起义陈设馆,恢复了泰安古镇,开拓成了水晶溶洞、神仙洞、白云群洞、翠映湖、五龙沟、红岩等景点,修建了泰安寺至又一村、又一村至白云寺的架空索道,兴建了消遣中心、味江漂流冲浪、旅游小火车等游乐设施,修建了别墅、度假村、宾馆、会议中心等旅游效劳设施。同时加强和不断完善景区治理,青城山景区已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旅游风景区。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凉爽,历来是川西闻名的巡游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始终是道教存在和进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闻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听出青城山的根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风光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爱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确定。固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犹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其次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见“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 唐初佛教进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成功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闻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_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_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拟大的影响。青城山在历史上名称许多,曾叫“汶山”、“天谷山”、渎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国山等名。青城山被誉为“天下第五名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围绕起伏、林木葱郁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是全国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局部,约15平方千米,风光美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自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行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快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青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表达出道家崇尚朴实自然的风格。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怪。上清宫是欣赏圣灯的最正确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落后,在上清宫四周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耀漂浮,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奇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诗圣”杜甫来到青城山写下了“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六十年月,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晚年自云:“看山还家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家乡青城仙山布满着眷恋之情。在中国,这世外桃源是非常漂亮的。 最新四川菜系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夫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日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由于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原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准确地讲,武侯祠应当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讨论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 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其中四通为清代刻建,一通为明代刻建,一通为唐代刻建。 清碑记载了祠庙重建和修理的状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 这通唐碑最负盛名,被称为“三绝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20xx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竭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赐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婴、萧何、张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绰书法美丽,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其文章、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盖世功德而被誉为“三绝碑”。 刘备殿 二门内是蜀汉皇帝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刘备像高3米,头戴天平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 刘备(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岁时,他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参与镇压黄巾农夫起义,后来在军阀混战中渐渐壮大了势力。由于缺乏谋臣,他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败,流离失所,先后依附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赤壁大战后,势力才得到进展。刘备胸怀大志,注意信义,待人宽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征战,最终占据益州,于公元220xx年在成都称帝。不久,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兴师伐吴。结果,刘备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遭到惨败,羞愤病死于白帝城(奉节)。临终前,他把幼子刘禅(小名阿斗)和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 在刘备像东侧,是刘备之孙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进逼成都时,他苦谏父亲,同来敌决一死战,与国家共存亡。但刘禅不听。他悲愤已极,去祖庙哭诉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他的以死殉国的精神受到后人颂扬。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国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守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装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