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简短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五篇).docx
-
资源ID:88886854
资源大小:39.1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简短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五篇).docx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简短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五篇)有关地质灾难应急预案简短一 另有两组为晚泥盆世地层,分别为帽子峰组(d3m)的页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夹灰岩和天子岭组(d3t)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夹钨质页岩。 4. 石炭系(c) 石炭系的地层广泛出露于西江北面的冲积平原上,由西江北岸动身,向北岭方向分别从岩关阶(孟公坳组)(c1y)砂页岩过渡到测水段(c1dc)石英砂岩、泥质页岩夹煤层。 七星岩地区也主要为石炭系的地层,石牌四周为石磴子段(c1ds)微粒灰岩夹泥质页岩,阿波岩为壶天群(c2+3ht)白云石化灰岩、微粒灰岩、夹角砾状灰岩。 5. 二叠系(p) 龙潭组上部(p2lb)石英砂岩、页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煤层只在图中西江东南的冲积平原上找到一处,位于高要市东北部。 6. 三叠系(t) 这一时代的岩石出露得不多,可以看到只在高要市西北的山地有分布。为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泥质页岩互层、夹灰质页岩及煤层(t3r-j1a) 三叠纪时期比拟重要的地层是晚侏罗世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32(3),这是在发生在三叠纪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主要分布于西江南岸,形成黑云母花岗岩群;另外在羚羊峡四周的西江沿岸和鼎湖山区也有较多出露。 7. 第四系(q) 主要分布于西江沿岸的冲积平原上,为现代河床沉积。其中南岸主要是砾石、砂夹红黄色粘性土,北岸主要为砂、砂砾、夹粉砂质粘土;另外在市区北部大路四周还有砂、砂砾、砂质粘土、夹泥炭及淤泥层的第四系地层。 (二)构造 1. 褶皱 肇庆地区的褶皱是在构造运动中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形成的,几乎整个肇庆地区都处于这一大型褶皱构造之上。北岭、栏柯山是桂头群为主的背斜山,中部平原是石炭系灰岩为主的复式向斜谷。 肇庆平原的沉积主要来自西江对凸岸的沉积,大约距今三至四亿年前,在肇庆地区首先沉积了砂岩和页岩,后来又沉积了一层厚达百多米深的石灰岩。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向上弯曲突起的构造,即“背斜构造”,原来水平排列的底层变成了向侧斜倾的地层,两侧岩层倾向相反,分别形成南北两翼。 2. 断层 从地质图上看到,在北岭山有一段连续的正断层,还有一些性质不明的断层和岩层不整合面。 我们知道,北岭山地层岩性主要为泥盆系的砂页岩,七星岩为石炭系的石灰岩,根据地层时代来看,年月老的泥盆系地层应当在较新的石炭系地层之下,但是北岭比七星岩高出很多,缘由就在于地壳发生过断裂,上升一侧突起成山,低降一侧形成低地。北岭断裂时上升成山,露出了古老地层;肇庆平原就断陷成为西江谷地。北岭山脚就是一条断裂带。 我们在七星岩公园能够看到明显的大型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北岭南坡和鸡笼山北坡的“断层崖”实际上是由抗蚀强岩石形成的断层线崖。北岭南坡的“断层三角面”实际上是该背斜山的向南倾斜的蚀余层面;该断层在北岭林场场部、西江大学的北面洪冲积地形基底通过,并无错断这类地貌。 这一断层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北西向断层,它的形成定型于喜山期末期,即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期。 三、肇庆地区主要地貌类型 (一)侵蚀低山 由于肇庆地区的岩石多为石灰岩、煤系砂页岩、红色岩系以及风化强的花岗岩。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峻,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拟弱,因此背斜被破坏,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在这一地区内,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的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山都看作是侵蚀低山,最高的是鸡笼山(海拔高度1000.3m),在正断层下降盘,由桂头群(d2g)组成,这是由于岩性抗蚀性差异形成的。在地貌类型图上,我们把北岭山(从西郊三榕峡以东直至鼎湖山的一段大山)都划分为侵蚀低山。 (二)侵蚀丘陵 在西江南岸高要市地区,多为坡度较高的侵蚀丘陵,甚至有些悬崖。与侵蚀低山相比,相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也有个别超过200米的。在这里一般发育有较厚的红色风化壳。 (三)侵蚀台地 零星分布于西江北岸的冲积平原上,高度在十米上下,坡度一般小于15度。很多村庄和城市建筑就位于侵蚀台地上,在洪水时期,它们不会被沉没。这也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一个典型示范。 (四)河流阶地 在西江两岸可以观看到保存下来的三级河流阶地:第一级河流阶地多呈现半埋藏状态,且多被交通线路和工农业生产占据,不易于观看其上的冲积物,习惯上把它归于第七类冲积平原中;其次、第三级阶地都属于基座阶地,即河流下切时切过了原先河谷的底部。 其次级阶地分布在上南岸码头大路旁小山咀、新兴江江口和鼎湖等地,高程25至30m,基座高程15至25m,冲积物与第三级阶地相像,时代属中更新世。 第三级阶地位于西江大桥南桥头东侧沿江四路的自来水厂高地,是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刘尚仁、王鸿寿教授近年发觉的阶地。高程50m,冲积层是2m厚混有红土地河床相磨圆卵砾石,属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粒径多小于5cm,现已被蓄水池遮盖住,下伏为中泥盆统桂头群砂岩。 (五)冲积平原 从地貌类型图可看出,其它的很多地貌类型,如侵蚀台地、喀斯特丘陵、溶蚀凹地等都分布于冲积平原之上。肇庆冲积平原由全新统的高河漫滩和上更新统的半埋藏阶地组成,并以后者为主体。 高程约为311m,在西江两岸都有分布。 河漫滩(t0)。由全新世灰黑、灰褐、灰黄色粘性土和砂层组成。河漫滩的分布,在西江北岸为城中路以南至西江河岸,南岸为高要沿江二路、沿江三路。 第一级半埋藏河流阶地(t1),主要由晚更新世冲积层组成。当地半埋藏阶地的形成,是原先形成的阶地由于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而引起的。由于阶地基面相对变化,使原先的阶地面与高河漫滩类高,能被数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沉没,但阶地面可露出地表,除了被蚀低的地方有补偿沉积外,根本上没有被新沉积连续掩盖,或约有一米的新沉积盖层。地面可见河漫滩相红黄、红黄白花斑色粘性土。它占踞了肇庆冲积平原大局部面积,我们所看到的西江北岸的冲积平原大局部都属于第一级半埋藏河流阶地。在西江北岸主要为城中路以北至星湖、旱峡四周。 (六)洪冲积阶地 西江的洪冲积阶地主要分布在北岭山、鸡笼山、龙门山和栏柯山的山前地带。大致可分出老、新两级洪冲积阶地。 老洪冲积阶地为出露的,高出山前倾斜平原,形成于中更新世(距今73-12.8万年间),少量可连续至晚更新世早期,很多属基座阶地类型。广东省电力职工疗养所、933冶金地质队、肇庆地质队、林业科学讨论所(旧址)、肇庆党校等就建在该阶地上。该阶地高出倾斜平原1040m,且多在海拔70m 以下。可见红土漂石、卵砾石,砾径多在30cm以下,最大达1m以上,呈次棱状和次圆状,岩性为该山区河流流域内的砂页岩,常深度风化,用手可抠动。东岗村西北侧海拔26.2m 的高地是源自北岭山的河流所形成的洪冲积阶地。 新洪冲积阶地呈半埋藏状态,没有完全出露,与山前倾斜平原属同一地貌面,在扇顶部位可呈埋藏阶地。该阶地由晚更新世(距今12.8-1万年间)的红、深黄、灰黄色粘性土与漂卵砾石组成。该漂卵砾石的大小、岩性和磨圆度与老洪冲积阶地相像,但风化不剧烈。如七星湖北岸与禾婆岩北侧的缓坡地、林业科学讨论所新址、肇庆学院(原西江大学) 等就位于新洪冲积阶地上,常为水稻田景观,地面坡度5°1°,并与冲积平原中的第一级半埋藏阶地在七星湖四周连接过渡。该阶地是山前倾斜平原的主体。由于植被茂盛,半埋藏的冲洪积阶地在野外不易被发觉。 (七)洪(冲)积扇 在北面山地的麓部谷口发育着洪冲积阶地和洪冲积扇,具下述条件时规模大:谷底与平原高差大;溪流的汇水面积大;山前平原宽度不能限制洪冲积扇发育;河流对洪冲积地形侵蚀弱。 洪(冲)积扇一般形成于全新世(1万年以来),尚未被切割成阶地状态,它仅在上述新洪冲积阶地的扇顶四周发育,在肇庆学院北面可见, 到扇中、扇缘, 全新世的洪冲积物一般成为新洪冲积阶地被蚀低后的补偿性积累。正像西江冲积平原由q3 第一级半埋藏阶地与q4 河漫滩共同组成那样, q3 半埋藏的新洪冲积阶地与小型的q4 洪冲积扇共同组成山前倾斜平原。 (八)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丘陵 七星岩就是喀斯特丘陵,原来的很多喀斯特峰林都被后来的流水冲积作用破坏了,现在仅仅剩余下七座石灰岩石峰。 这七座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波岩(119.6m),肇庆平原上的喀斯特丘陵尚有禾枪岩(124.0m,与阿波岩合称禾婆岩),东湖的校杯石(38.8m),石牌、狮岗出米洞和水泥厂的几座石峰。上述石峰均由壶天灰岩或石磴子灰岩组成。 我们考察经过的石峰有阿波岩、石室岩和天柱岩。 阿波岩地形上东西走向,呈条状石山;岩性上为白云质石灰岩,是石炭纪中上统壶天群的岩石。浅灰色,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岩石颜色内浅外深;地质构造上为七星岩背斜的北翼,岩层向北倾斜,倾角在45°-70°之间。 石室岩呈长条状,由坚硬厚层的石灰岩构成,有灰白色、纯白色两类,且夹有二十米以上的石灰角砾岩一层。它属于七星岩背斜构造南翼。 天柱岩与石室岩的地质构造一样。它的地层倾角较大,山坡陡峭壁立。这里岩层倾角达80-86度,几乎垂直。 2. 地窖 喀斯特地貌中的地窖,即溶洞。我们考察的为地下河脚洞性质的双源洞。另外还有经过构造抬升与河流下切而形成的高位水平干溶洞。在七星岩的天柱岩岩壁,保存着四层水平溶洞。 第一层高度3-12米;其次层高度25-30米;第三层45-50米左右;第四层65-75米。在天柱岩考察的溶洞为第一至第三层的水平溶洞。 3. 溶蚀凹地 肇庆还有许多由溶蚀凹地形成的湖泊。溶蚀凹地的形成是由多个溶斗渐渐扩大融合而成。因此,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凹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凹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如七星岩公园内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莲湖、中心湖、红莲湖、里湖),以及水泥厂四周的一些零散凹地湖就是溶蚀凹地积水所成的岩溶湖。它们四周多被峰林围绕,山水缠绕形成了秀丽迷人的风景。 4. 落水洞 落水洞是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地窖。它的形成除了沿垂直裂隙溶蚀作用,还有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地表水汇合到落水洞后,流量增大,而与倾入洞内的砂砾同时冲击和磨蚀洞壁,加上地下河及溶洞顶板倒塌,使之快速扩大。 在七星岩还能观看到一些落水洞的形态。其中有一些由于石山和岩洞间的岩层不厚,当石山上的落水洞扩大后倒塌,形成“天窗洞”。我们在马栏岗看到的就是落水洞,这里正好是岩层层面和岩层裂隙交接地点,有利于地下水集中,溶蚀较强,顶板崩落后便形成了。 (八)滑坡体 我们考察的滑坡体遗址,位于在高要市西江南岸渡口上游(紧贴渡口),此处曾于1983年11月26日,晚上9时40分突然滑坡,塌方长200米,沉降深度10米,马安煤场及一幢大楼下沉水底,3人失踪。 滑坡舌伸入西江,由于规模不大,没有造成河道淤塞。 在西江干流一些河段,由于河砂过量超采,导致河床下切,有些堤段因河床不稳定而易于产生滑坡,特殊是一旦遇到特大洪水(如今年六月我国南方的特大暴雨引起的洪水,威逼了高要市的人民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由于长期开采,形成边坡过陡,局部悬空,上部岩体(土体)失稳而倒塌,或矿山开采形成采空区,也是产生滑坡和倒塌的主要缘由。从地质构造上看,滑坡后壁为泥盆系中统粉沙质砂岩、泥岩,而滑坡体为第四系松散积累物,这样在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不整合面,更增加了滑坡形成的几率。 四、肇庆地区地质地貌进展历史 (一)地质进展史 肇庆地区的地质进展历史,是与广东省的地质史无法分割的。根据广东省地质史看,肇庆地区在地质历史进展进程中,经受了早古生代地槽、晚古生代地台和中新生代地洼的大地构造进展阶段, 形成褶皱基底、沉积盖层和上迭盆地三个根本构造层。10本区地质史上发生的主要运动有郁南运动、加里东运动、东吴运动、印支运动以及燕山运动。 1、震旦纪晚志留世,早古生代地槽进展阶段(pz1) 震旦纪及早古生代(pz1),广东地域为一个地向斜,属于华夏古陆华南地台(加里东地槽)一局部,早古生代之前为海水所淹。晚震旦世晚期全省发生明显的海退,消失含炭质沉积层。寒武纪()是一个由海进到海退的过程,但仅表现在海盆中海水深浅变化而已。肇庆地区的海槽沉积物来自华南的华夏古陆(即今潮洲一带)。 寒武纪末()、奥陶纪的早奥陶世初(o1)在广东省范围内发生了郁南运动,造成粤西、桂东之间的云开大山一带的升起。志留纪(s)开头,地壳明显上升,肇庆地区奥陶系地层不整合于寒武系地层上;海一样时发生了变化:海水由深变浅。 志留纪末,席卷华南的加里东运动发生,肇庆地区抬升为陆地,形成了如今的根本形态复式背斜带,而高要、德庆、罗定等地还剩余狭长的海湾。 2、泥盆纪中三叠世,晚古生代准地台进展阶段(pz2) 从泥盆纪(d)开头进入相对稳定的准地台进展时期。七星岩地区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早泥盆世(d1)为陆地相,肇庆地区已形成山地丘陵,没有沉积。中泥盘世(d2)有桂头群石英岩和粉砂岩(d1-2gt),海陆相交互,有浅海相沉积。海水从广西方向涌来,发生海侵现象,肇庆地区由陆地向海洋转移,沉积物自西向东由粗变细,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形成了老虎坳和桂头群的不整合地层。 到了距今3.42.8亿年的石炭纪时期(c),整个肇庆地区连续沉积成浅海环境。初期气候暖和,贝壳类生物生殖很快,由于海水碳酸钙浓度高,含量大,形成沉淀,石磴子灰岩(c1ds)由此形成。后来又发生海退,很多地区都形成了滨海环境,消失滨海和沼泽,形成含煤碎屑岩-测水灰岩(c1dc),存在煤系。到了中石炭世时期,气候酷热,海水运动不剧烈,流淌性差,开阔的浅海台地生物不发育,在化学作用下,生物化学风化、海水蒸发浓缩形成层理不发育的白云石灰岩,即壶天组灰岩(c2+3ht)。 早二叠世(p1)晚期(茅口期) 是东吴运动的前奏,地壳普遍上升,陆地范围扩大,海盆范围缩小,形成早二叠世煤层。早二叠世末,东吴运动发生,表现为大范围、大幅度的地壳上升,而在晚二叠世(p2)的早期,东吴运动以后,地壳又稍微下沉,此时呈海陆交相互,肇庆地区成为滨海沼泽。 三叠纪(t)是印支运动的前奏,整个广东地域以大面积大幅度上升为标志,海水急剧向北和东北撤出。 3、晚三叠世近代,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 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发生,完毕了广东大规模海浸的历史,肇庆地区也从今脱离了海洋环境,并由相对稳定的准地台阶段转入剧烈活动的大陆边缘进展阶段。 早侏罗世(j1)末期,由于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加剧,导致燕山运动首幕的发生,表现为大范围陆升和断裂,岩浆活动也相当活泼。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其次幕发生,使中侏罗世连同以前的地层发生褶皱和断裂。晚侏罗世的地层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其上。 晚侏罗世,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进一步加剧,剧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席卷广东大陆,这是燕山运动的第三幕,也是燕山运动的主幕,距今1.551.35亿年。这一时期黑云母花岗岩体入侵,熔岩侵入,后来钙质被剥蚀使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现在西江南岸的花岗岩群。 晚侏罗世末到早白垩世(k1)这段时间,板块俯冲速度减慢,故使早白垩世成为燕山期内的相对稳定时期。至此,肇庆地区的地质进展也趋于稳定。 (二)地貌进展史 第四纪中更新世以前,即距今1.5亿至70万年之间,由于燕山运动与喜山运动的构造作用以及以后的的侵蚀,溶蚀,使中更新世以前形成了肇庆地区的根本轮廓:北面侵蚀低山,南面丘陵,中间东西向的西江以及宽敞的西江低地、旱峡、羚羊峡等。在早更新世末期某一阶段的地壳相对稳定时期,形成了北岭南坡的洪积扇,西江两岸则形成河漫滩,在七星岩的水平流淌带形成地下河。 早更新世末期与中更新世初期之间,七星岩地区快速地抬升了20多米。北岭南坡形成洪积扇,而后抬升为洪冲积阶地;此时基面下降,地壳的快速抬升造成了水流下蚀,喀斯特水向下溶蚀加强,使七星岩地区原先的地下溶洞抬升为高位干溶洞;西江河漫滩上升形成河流阶地,原河床上升为河漫滩。当地壳处于稳定阶段后,七星岩形成新的地下河,北岭山上河流带来砾石在地下沉积,西江河谷形成新的河漫滩,北岭山前形成新的洪积扇。在中更新世的其次阶段,地壳开头快速抬升了20米。因此形成了干溶洞,石灰华,钙华地貌,原先的河漫滩又抬升为河流阶地,北岭山前形成新的冲洪积阶地。 在晚更新世时期,构造上升,西江水流下切,形成西江河床的基岩面,其次级河流阶地也形成,七星岩的地下河在此后连续抬升形成干的水平溶洞。晚更新世抬升后,地壳以间歇性缓慢下降为主要运动方向,消失了埋藏阶地。 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海平面下降对河流阶地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基面下降,河流下蚀;二是海平面下降,海洋水容积削减,荷载减轻,牵引大陆构造抬升,冰期过后,大陆构造下降,第一级河流阶地在洪水期被洪水沉没,形成一级半埋藏阶地。 有关地质灾难应急预案简短二 地质实习报告 | 3000字 | 4000字 | 5000字 强风化: 1.大局部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来外形。 2.岩石的构造大局部已破坏,小局部岩石已崩解成土,大局部岩石呈不连 续的骨架或心石,风化裂隙发育,有时含大量次生夹泥。 3.除石英外,长石、云母和镁、铁矿物都已风化蚀变。 4.锤击哑声,岩石大局部已风华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易碎,用镐撬可 以挖动,坚硬局部需要爆破。 弱风化(中等风化): 1.岩石外表或裂隙面大局部已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奇岩石色泽。 2. 岩石原始组织构造清晰完整,但纷华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猛烈。 3 .沿裂隙铁镁矿物氯化锈蚀,长石变的模糊不清。 4. 锤击哑声,开挖需要爆破。 微风化: 1、岩石外表或裂隙面有稍微褪色 有关地质灾难应急预案简短三 我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2022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专业,毕业后就职于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一总队地勘院物化探工程组。到2022年7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学问,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力量。 一、参与的工程 在这一年之中,我参与了徐家沟南部铁矿磁法测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对传湾铜矿、金洞子、红岩山激电测井5口,陶家沟金矿充电测量0.5平方公里(充电激发激化法已完成),也参与了雪花太坪铅锌矿以及徐家沟南部激电物探成果编写等工作。 二、对专业学问的提高 我是学物探专业,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理论学问,的时机很少,工地是我学习和的好地方。到工地后发觉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学问太浅薄,起来特别困难,在工地我就向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经过一年的工作,增加了自己的专业学问,提高了自己的力量,把理论和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系统地学习了磁法、激电、充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方面的理论学问,虚心向教师傅学习,注意在中积存阅历和汲取教训,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参与工作的体会 以前听说物化探干活累,工人特别辛苦,来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们的辛苦,物化探师傅们就用四个特殊来形容,特殊能吃苦、特殊能干活、特殊能奉献、特殊能忍耐。前辈们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看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必需学习的。在和前辈的沟通中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做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需要细心、仔细,作好每一步工作,对野外数据采集以及处理等流程要熟识,对图纸要熟识,对标准更要熟识,还要连续学习和工程相关、和专业相关的学问,用学问武装自己。 四、对公司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进展的坚实根底。质量的提高靠工人的总体素养和技术治理水平的提高,为能够面对更加剧烈的竞争,培育高素养、高水平的专业技工和治理人员是公司的重点。 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忙下,经过不断努力,我适应了这种工作,具备了肯定的技术工作力量,但是仍存在着一些缺乏,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制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晰地熟悉到,为适应单位进展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熬炼和成长,不断积存工作阅历,提高业务力量和工作水平,为公司的进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奉献。 有关地质灾难应急预案简短四 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熟悉实习,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讨论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拟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稳固和把握地质科的根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消失的简洁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根底。主要目的有三: (1)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2)熟悉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根本地层层序。 (3)初步把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看、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通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难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究的科学求实精神。 xxxx地质实习基地 20xx年5月16日到20xx年5月20日 xx 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xx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 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xx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xx,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xx市xx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xx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xx市抚宁县xx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非常便利,(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大路以xx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xx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无霜期179天。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拟潮湿温柔,海滨地带夏季凉快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3、实习区地形 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长,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4、实习区水文状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 5、实习区的经济状况。 实习区工业非常兴旺,以xx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xxxx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6、实习去地形简介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晰,地层特征具有必需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1、地层: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晰,地层特征具有必需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超多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2)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构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二)寒武纪 (1)府君山组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觉牢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4)张夏组 受到掩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四周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5)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非常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晰,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内含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拟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异很大。化石非常丰富,几乎每层都能够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晰。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一样,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简单被风化,风化往往构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构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三)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厚125m。 (2)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全都,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非常明显。白云岩具“刀坎痕“。层厚101m。 (3)亮甲山组 位于xx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内含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118m。 (三)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局部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全都,是一套海陆交相互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xx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2)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拟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相互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四)二叠系 (1)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其次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近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层厚115m。 (3)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出露较好的剖面是高兴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两者能够从颜色上区分。厚150m以上。 (4)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高兴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高兴岭,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72m。 2、岩石: (1)岩浆岩 花岗岩 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四周,或西南部鸡冠山下,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匀称,构造构造变化很大。西部花厂峪至温泉堡一带的花岗岩,依据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龄,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很大,呈肉红色,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构造,所以称中细粒斑状花岗岩。 花岗斑岩 出露于石岭东南等地,呈细粒基质的斑状构造,岩墙状产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潮水峪村西有一宽达5m以上的花岗斑岩墙。 灰绿岩 亮甲山采石场比拟集中,岩石呈暗绿色,细均粒构造,具典型辉长构造,局部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隐基斑状构造,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构造和流线构造等。 安山岩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类型相当丰富,有玄武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闪辉安山岩、斜长安山岩、粗安山岩和英安山岩等。绝大多数都具隐基斑状构造。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少数为暗紫红色,一般都呈块状构造,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2)沉积岩 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内含外表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纯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划动。本次在xx观看到的亮甲山组纯灰岩内含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岩碎屑。 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四周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限明显,共性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平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地层内,张崖子一带发育较好。花斑仅限于必需层位层岩内,与岩层层面无切割关系,说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岩阶段完成的。层内构造匀称,构成于浅海深水环境。 (3)变质岩 断层角砾岩又称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是岩石因构造作用发生破裂所构成的角砾状岩石,角砾大小不等,具棱角,岩性与断层两侧岩石一样,并被成分一样的微细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质所胶结。 3、地质构造: (一)工作区的构造位置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