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88907723       资源大小:32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浉河区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1.1.3建设地点 1.1.4本项目编写单位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1.2.1研究依据1.2.1.1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2011年在信阳茶叶节提出的“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文章,小茶叶大民生”的讲话精神1.2.1.2关于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规划和意见1.2.1.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豫政办20114号;1.2.1.4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2.1.5信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1.2.1.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数据;1.2.1.8报告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数据和资料。1.3项目概况1.3.1项目预期目标本项目立足于浉河区丰富的茶叶资源,发挥企业的品牌和规模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种植,以精品信阳毛尖茶为核心实施茶叶产品系列开发,积极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带动和示范当地茶农和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全面推进浉河区生态有机茶基地建设。1.3.2建设规模和内容概况根据浉河区信阳毛尖种植、加工规划对浉河区信阳毛尖茶的种植、加工现状及茶资源的生产需求情况等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查,提出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新的生态有机茶茶园基地建设;二是改造常规老茶园建设;三是建立培训体系,推广标准化得生产技术;四是建立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站; 以“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高标准无性系有机茶园20万亩,改造无公害生态茶园30万亩1.4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地由于国土资源丰富,气候、环境等条件优良,加上茶叶品种改良,项目建成后每年每亩可增产50斤干茶,基地农户每亩每年可增加收入120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生态效益:浉河区森林覆盖面达67%以上,由于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茶叶生长良好,是河南省产茶大县,适宜茶叶种植的面积广,发展潜力大,建设标准示范茶园基地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重要的是能通过发展茶叶改变生态环境,保土保肥,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项目建设地6000户农民,16000多农民直接受益,年人平增收2800元同时可安置15000人就业,年人平工资收入可达4500元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缓解地方就业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积极作用,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1.3.4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67551.82万元,其中申请省以上财政投资47286万元(总投资的70%),项目单位自筹20265.82万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总投资万元67551.822建设投资万元64826.793流动资金万元9083.434其中: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725.035资金筹措万元67551.826省级以上财政投资万元47286.007项目单位自筹万元20266.008经营收入万元33800.009总成本费用万元14952.9210利润总额万元18545.4811投资利润率%27.4512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24.6213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60523.0014投资回收期(税前)年5.8715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19.9516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42737.3017投资回收期(税后)年6.5918盈亏平衡点%46.61.5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充分利用浉河区丰富的毛尖茶资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规模化经营,创建浉河区信阳毛尖有机茶产业集聚区,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本项目经财务评价,年实现收入3380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为24.62%,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前)5.87年。是一个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回报率高、收益大、产业化示范作用强的优势项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地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建设资金能否按时足额到位是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建设资金,争取项目审批部门给予支持。(2)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尽早进入实施阶段。(3)待项目批准后,抓紧进行项目设计和施工招标,择优选择承建单位和供货厂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有效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5)在项目实施中,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技术手段,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所在地概况本项目建设地点在信阳市浉河区,浉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土地面积152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8%。浉河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叶作为浉河区、信阳市乃至河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2.2承办单位2.3项目区SWOT分析2.3.1优势(strength)(1)资源优势。浉河茶区位于我国茶区北部边缘,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属于高纬度茶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且多集中在茶叶生长季节;光照充足,茶叶生长期光照时数达1592.5小时,辐射量为89.25千卡/平方厘米;山区土壤多为黄、黑沙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力较高,PH值在6-6.5之间,适宜茶树生长发育和养分积累;五云山区海拔在500-800米之间,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温差较大,有利于茶树茶叶缓慢生长,持嫩性强,叶片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对名优茶叶的生产十分有利。浉河区内生态环境优越,污染少,具有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态环境。(2)品牌优势。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坚持“茶业富民”战略,茶叶有地域性,因此大品牌要先打响,有了大品牌,茶叶企业和经营户的小品牌才能打响,大小品牌交相辉映,地域、品种、质量、文化等品牌内涵就能形成特色,就能在市场上建立形象,促进生产经营。而浉河区信阳毛尖茶叶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十大名茶。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全国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以光州(今光山县)上,义阳郡(今信阳市)、舒州次”。北宋时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88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获中国首次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又获国家质量金奖,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7年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茶叶节上,信阳毛尖夺得最高金奖。2003年2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信阳毛尖”原产地商标,信阳市先后出台了“信阳毛尖”原产地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及“信阳毛尖”茶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信阳毛尖”证明商标标识印刷管理办法等,对有效保护“信阳毛尖”产品,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6月信阳毛尖茶地理标志国家标准正式生效。(3)区位优势。浉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东距安徽200公里为邻,南与湖北接壤,扼控江淮,屏蔽中原,素有鄂豫皖“三处通衢”之称,是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浉河区南离武汉机场180公里、北离郑州机场250公里,东离合肥机场300多公里,是北京至广州的中位点,铁路近500公里(已建成的京广铁路和正在施工的京广高铁),公路超过6000公里(已形成4个“双十字”快速公路网)。当前,国家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筑新的增长点,而浉河区位于中部地区正在规划的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之间,作为中原崛起和武汉城市圈的连接节点,不仅是中原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武汉的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城市,未来在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交往中起到重要作用。2.3.2劣势(weakness)(1)综合竞争能力不强,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低。从全区角度看,缺乏具有足够优势、具备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全区拥有茶叶加工企业三百多个,多数为传统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低,茶叶加工仍然以手工为主,手工加工茶约占总量的85%。企业滚动发展中受到资金限制,机械化设备改造步伐慢。加工能力和销售规模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阻碍了企业步入发展的重要转型期。(2)产品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从原料角度看,按照茶树的生长特性,茶叶可开发利用的部分为“一芽五叶新梢”,而一年可以生长四次,即可采摘四次。信阳毛尖的采摘利用部分为茶叶的“一芽二叶”,尚有“三叶新梢”未开发利用,影响了茶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加工和市场销售角度看,目前我国年产茶叶深加工比例只有约6.7%,而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约为22%,预测将达到30%以上。世界茶叶总产值约为70亿美元,而深加工的产值在180亿美元以上。2008年浉河区全区年产的1200万吨茶叶产品全部为散形茶,茶叶产品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尚少。(3)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科技贡献率低。省委书记卢展工来信阳调研时指出,要用科学技术知识来发展,这样才能提高茶产业效益,达到理想的增收效果。浉河区茶叶科技人才比例偏低,茶农科技意识淡薄,品种退化。有机茶园、生态茶园改造力度不足,茶叶农药残留影响茶叶品质。目前,茶叶生产中科技贡献率低于50%,无性系茶树品种普及率和单产水平分别为40%和30公斤,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机械化程度低:机采面积为零,机修剪面积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3%,全区茶叶生产和发展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力的投入;茶叶产品开发技术不足,茶叶产品形态单一,对茶有效成分及有用价值开发尚未开始。2.3.3机会(opportunity)(1)“健康、绿色、生命”为主题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功能、健康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科学研究表明,茶叶有60多种保健功能,20多种药用功能,特别是绿茶,因其天然、绿色、对人体健康特有的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茶叶市场发展的趋势也表明,红茶和绿茶的消费比例从七十年代的9:1上升到现在的3:1,以北京为例,90年代以后,茶叶的总消费量每年递增3%左右,绿茶的销售年递增10%左右。(2)茶叶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当前社会在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茶叶作为健康饮料,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同。目前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为500多克,而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大约350克,低于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目前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3.6公斤左右,国内茶叶消费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省,人均茶叶消费量1.6公斤。我国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市场,国内市场远未饱和,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3)休闲消费需求日益凸显。休闲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到茶馆喝茶已逐步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茶馆业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成都、杭州、广州、上海、珠海、天津、沈阳、北京等地发展较快,消费方式发展到社会上众多的茶馆、茶社、茶楼,促进了茶文化的繁荣和茶叶的消费。同时,追求环保、自然的生态旅游也成为社会热点,茶叶种植所要求的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开发新的茶文化形式提供了可能。 (4)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进入二十一世纪,茶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充实,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其社会功能丰富,如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等,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将会发生积极的作用。2.3.4威胁(threat)(1)加入WTO后受到的冲击。加入WTO,进口茶叶关税降至14.5%-15%,这意味着进口茶在中国市场准入空间将大大增加。国内市场将面临进口茶冲击,影响我国茶叶生产。销售同时,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资投向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将会有更多的外商投资茶叶生产,与国内企业竞争。国外企业凭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健全的销售网络、先进的营销手段及品牌效应,对我国的茶叶加工、贸易企业造成巨大冲击。(2)绿色堡垒。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茶叶进口国特别是欧盟成员以保护本国消费者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借口,制定极为苛刻的生产标准。苛刻的生产标准势必增加茶叶出口国的生产成本,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绿色堡垒”影响,出口市场变幅较大,特别是茶叶的出口价格呈下降趋势,影响茶叶的创汇能力的增强,同时也迫使一部分茶叶企业将目标转向国内,加剧国内茶叶市场的竞争。(3)市场竞争的不规范。目前茶叶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茶叶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信阳毛尖”茶的品牌效应。浉河区信阳毛尖由于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多数加工销售企业规模实力较小,加上相当一部分仍以户为主的家庭作坊,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浉河区茶叶企业虽然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手段,但尚未形成强势的销售网络,终端控制能力不强,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弱,影响茶叶市场的开拓。(4)茶叶质量检测手段落后,标准不统一。行业发展不成熟,茶叶质量检测手段和监督监察体系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市场进入门槛,使得大量低劣质量茶叶流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对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5)茶叶消费变化对传统茶叶的影响。近年来,茶叶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向多样化、层次化和有益健康的方向发展。据统计,世界消费量的多少排序为: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香味茶、花茶、去除咖啡碱茶、药茶。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消费群体层次化都给传统的茶叶生产和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2.4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区目前存在以下主要的发展制约:(1)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水平低,茶农对扩种茶园信心不足。目前,浉河区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老茶园面积约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10%,建园基础较差,特别是早期建立的茶园,重数量轻质量,如开垦翻土过浅、施用基肥不足、没有修筑梯田、土壤基础条件差、种植密度不够等,造成茶园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土层浅薄板结,通气和保水性不良,水、气、热得不到充分调节,茶树生长衰弱。有的坡地茶园跑土、跑水、跑肥,茶树根系裸露、吸收根少,影响正常生长,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影响茶叶质量以及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推广。此外,无论是良种推广还是亩均产茶量,都远低于日本、印度等国家。发展新茶园投入期长、成本较大,许多茶农对扩大茶园面积信心不足。一是茶叶从种植到产生收益需3年以上,期间每亩投入至少需2000元。目前该区提倡的无性系茶叶种植,采摘时间早于普通茶叶7-10天,芽头齐、品种纯,产量高出一般茶叶三分之一,适于机械采摘和炒制,但因投入大,每亩仅茶苗就需要600元,比普通茶苗多400元,且管理复杂,茶苗成活率低于普通茶苗,超出了一般种茶户经济承受能力。二是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垦新茶园缺乏有效劳动力,同时机械上山也面临路不通、成本高的难题。三是目前全区可机采的茶园很少,绝大多数仍属传统的人工采茶,在目前雇工比较困难、成本增加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深山偏远地区,茶叶不易采摘,影响种茶户积极性。四是部分茶农对三年后茶叶价格能否走高心存疑虑,加之国家没有补贴政策,许多种茶户对扩种茶园信心不足。(2)茶叶产品单一,缺乏深度开发,产业延伸不够。浉河区茶叶产品中,大部分仍为散形茶,其中:“信阳毛尖”约占90%左右;炒青、烘青绿茶等“小包装茶”约占10%左右。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尚属空白,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且附加值低,夏、秋茶生产很少,茶树鲜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3)茶叶生产规模化、聚集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浉河区茶园分布虽然比较集中,但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资本、科技等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全区茶叶加工企业有300多个,但“龙头”企业仅十余家,年均加工能力只有1000吨左右,不足总产量的5%。其产业化水平低的主要表现:一是茶叶初制厂70年代前的占70%,80年代后的占30%,底子薄、起点低、初加工条件差,加工工艺不规范,设备陈旧,以致茶叶产品规格不统一,品质不稳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度开发能力。二是大批新生的民营茶叶企业和加工营销专业户,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仍处于创业期,一些企业靠政府扶持生存,在茶叶新品种开发和深加工方面与国内外差距较大,茶叶综合利用水平低。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制约企业和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四是企业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滞后,制约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五是炒茶专业技术人才偏少。许多依托大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种茶户,由于自己不会炒茶,加之加工企业到6月份就停止收购鲜叶和加工,一年只能采摘一个多月春茶,靠出售鲜叶获益,夏秋茶无法采摘,导致每亩茶园收益相应减少。 (4)品牌创建力度小,精品少。浉河区茶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100多个(包括专业销售茶商),而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品牌仅10多个。全区茶叶产量1.2万多吨,即使不剔除非商标市场销量,平均每个商标市场占有量仅100吨左右。最大的省级龙头企业“五云”、“文新”等品牌的市场占有量也不到200吨。茶产业缺乏整体营销战略,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市场开拓力度小,品牌建设滞后,缺乏长远规划。(5)扩种新茶园缺乏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最近两年新发展的茶园投资情况看:1亩无性系高标准茶园从整地、开挖到建成投产,每亩需投入3000元左右;1亩有性系茶园从建设到投产需2000元以上;全区近三年新发展茶园10万亩,就需要资金2亿元左右,再加上修建加工厂及配套设施,资金投入量更大,仅凭茶农和企业自有资金很难完成。虽然省、市、区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但由于财政资金紧张,很难落实兑现,因此,建设新茶园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由于茶叶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少,工作经费缺乏,茶农渴望指导而得不到技术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6)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少茶农和企业经销人员仅仅重视茶叶的色、香、味、形,忽视茶叶质量,缺乏相关的茶叶生产安全知识。多数小规模茶厂设备陈旧,生产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或检测手段落后,很难落实有效的源头监控,以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加工设备、环境检测以及茶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缺乏相关部门监督,严重制约着浉河区茶产业的做大做强。第三章 茶叶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省南部重要经济作物资源之一。该区域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独特的气候条件利于优质茶叶生长。尤其以浉河茶区为代表的茶叶质量上乘,深受茶叶消费者的喜爱。浉河区是 “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该区所产信阳毛尖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0年在全国绿茶评比中荣获国家金奖。目前,浉河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7.2万亩,开采面积达到38万亩,其中生态茶园20万亩,有机认证茶园7.5万亩,无性系良种园23.5万亩,年产干茶1800万公斤,产值达14多亿元,目前全区共有8个产茶乡镇、52个茶叶专业村、15万农民直接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种茶收入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60%。浉河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是浉河区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浉河区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产值逐年增加,名优绿茶种类增多,茶叶市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茶文化逐步得到普及,有力地促进了信阳毛尖的发展。3.1 外部环境茶叶是世界三大植物性饮料之一,由于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而在世界范围内大受青睐。目前,全世界现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茶园面积约6570万亩,其中:中国茶园面积约2300万亩,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35%,名列世界第一位。世界茶叶总产量达380万吨,其中:中国产茶114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0%,名列世界第一位。世界茶叶贸易量为126万吨左右,约为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8.96万吨,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3%,居世界第二位。茶叶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的比例约占25%,位居第一。目前,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约500克,中国为350克,居世界第16位。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茶叶资源及从事茶业的人口较其他产茶国多,但因生产力水平较低,茶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远不如其他产茶先进国家,致使我国茶叶产品生产成本较高,使我国茶叶产品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茶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自茶问世以来,从没有被其他产品替代过。茶是健康饮料,是文明饮料,这是其他饮料所不可比拟的。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越来越显现出茶的真正价值。茶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3.2浉河区茶产业现状3.2.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稳步增加(1)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浉河区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快速扩张的同时,茶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目前,浉河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7.5万亩,开采面积达到38万亩,产值达26多亿元。(2)分布区域相对集中。信阳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浉河区,浉河区是中国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以浉河港和董家河两个产茶乡为代表,两乡的茶园覆盖面积约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80%。(3)规模种植发展迅速。浉河区规模化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该区有8个专业产茶乡镇、52个茶叶专业村、15万农民直接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种茶收入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60%。在2009年第五届全国茶叶经济年会上,浉河区人民政府获得“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的荣誉称号。(4)发展潜力巨大。调查表明,浉河区现有适宜种茶荒山荒地面积60余万亩,各类次生林地30万亩,茶叶生产基地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区充分依据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不断的发展茶园面积。全区 “十一五”期间茶园发展到40万亩,到2012年全区计划将茶园面积发展到50万亩。3.2.2基地建设卓有成效,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1)狠抓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建立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是实现规模生产经营,规模效益的前提和保障。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浉河区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初步统计,全区已发展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左右,约占茶园总面积的30%。与此同时,该区对一些低产、衰老茶园进行改造,并加强茶园管理、推广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发展有机茶,为浉河区信阳毛尖茶叶产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近年来,浉河区把发展名优茶机械化生产作为推进茶产业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创新机制、内引外联、全方位服务等多种手段,帮助基层茶场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是浉河区名优茶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加强的有力保障。目前,以五云、卢氏、文新、广义等为主的茶叶龙头生产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炒茶机、杀青机、揉捻机、修剪机的大量使用,使制茶技术由以前的手工制作发展到机械化生产,较大提升了茶叶深加工能力。(3)茶树良种普及率不断提高。据史料记载,清朝中期至民国初期,信阳毛尖茶叶有两次较快的发展,一是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二是在吸收“六安瓜片”和“龙井”抓条、理条炒制技术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信阳毛尖炒制方法。随着种茶区域的扩大,千亩、万亩以上规模茶园的不断产生,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目前,全区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5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11%左右,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龙井43、乌牛早、浙农113、舒茶早、迎霜、劲峰等优质茶。3.2.3种植效益显著提高,但个体、区域间差异较大1995-2007年,浉河区茶叶每公斤平均价格由20元上涨到100元左右,上涨了4倍,但由于经营方式和生产规模不同,不同类型、区域间种茶效益存在较大差异。据调查:规模种植户效益高于一般产业种植户,加工企业效益好于规模种植户。从区域上看,浉河港乡,董家河乡的茶叶种植效益普遍高于柳林、吴家店等其它产茶乡镇。(1)一般种植户亩均纯收益约1000-2500元。据对普通种茶户的随机调查:(1)户均种茶面积12.4亩,其中采摘面积11.9亩(基本是山地茶)。(2)平均亩产鲜叶124公斤(折算干茶约30公斤),其中雨前茶55.8公斤,占46.2%;出售鲜叶所占比例为19.6%。(3)鲜叶平均售价30元/公斤,其中雨前茶60元/公斤,谷雨后至“五一”降为20-50元/公斤不等。(4)干茶平均售价141元/公斤。由于高档茶少,价格向低层分布,200元/公斤以下占80%,200-400元/公斤占17.8%,400-800元/公斤占2.1%,800元/公斤以上仅占0.1%。(5)亩均总成本2172元。其中,采摘成本1471元(雇佣成本1369元中,来回路费和信息费约100-120元/人)。(6)亩均毛收入4174元,扣除亩均总成本,亩均纯收入2002元。一般种茶户与规模种茶户生产成本效益分析生产情况单位一般户规模户成本核算一般户规模户效益分析单位一般户规模户户数户100122生产管理成本420452鲜叶价格元/公斤3032茶龄年25.530.1施肥104120谷雨前元/公斤6060种植面积亩/户12.465.1打药2126谷雨后元/公斤20-5020-50采摘面积亩/户11.959.0挖山200200干茶均价元/公斤141200修剪95106鲜叶产量公斤/亩55.864.0采摘成本14711575价格结构200以下%8038雨前茶公斤/亩55.864.0自采102125201-400%17.839.4比重%46.254.1雇工采13691450401-800%2.121.6出售鲜叶所占比重%19.629.0炒制成本17860080-1200%0.11.0包装费用1323雇工时间天/人24.325.0销售费用9082亩均毛收入元41746240亩产干茶公斤29.631.2亩均成本21722732亩均纯收入元20023508注:成本核算的计量单位为“元/亩”;亩均毛收入=亩产干茶×干茶价格;亩均纯收入=亩均毛收入-亩均成本;单纯卖鲜叶亩均毛收入-鲜叶产量×鲜叶价格。 (2)规模种植户经济效益远高于一般种植户。从种植面积看,规模种茶户均种茶65.1亩,是一般种茶户的5.25倍;采摘面积是一般种茶户的5.36倍。从产出水平看,规模种茶户亩产干茶31.2公斤,高出一般种茶户1.6公斤。从收益情况看,规模种茶户每公斤干茶均价为200元,高出一般种茶户59元;亩均毛收入高出一般种茶户2066元;扣除各项成本费用,规模种茶户亩均纯收入3508元,是一般种茶户的1.75倍。3.3茶产业发展趋势3.3.1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标准化、集聚化方向发展茶树的种植将由种籽直播向无性系基因良种苗发展;茶园的管理将由分散型、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规模化方向转变。茶叶的加工,特别是名优茶的加工将由手工制作为主向机械化加工为主转变;茶叶生产由无标准向标准化发展;茶叶的产品由单一化向名优化、品牌化、多样化、系列化、特色化方向发展。3.3.2有机茶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机茶是一种在没有任何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的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等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有机茶属于真正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代表了今后茶叶生产的发展趋势,有极大的发展潜力。3.3.3茶叶消费多元化促进茶叶产业发展茶叶消费方式将向多样化、层次化、方便化、保健化方向发展。根据世界消费量的多少排序,依次为: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香味茶、花茶、去除咖啡碱茶、药茶。而生物有机茶将是茶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抵御“绿色堡垒”的有效措施,从而保持茶叶出口量稳定增长。近几年来,茶叶消费在许多国家都有新的发展,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消费群体层次化。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作为保健饮料的茶叶声誉日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饮茶热,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茶饮料市场方兴未艾,茶叶需求量不断增长,这就为中国茶叶开拓国际茶叶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3.4综合开发前景广阔发展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使茶叶向卫生、保健、方便的高级商品发展,已成为茶叶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茶叶高级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叶绿素、咖啡碱使茶叶从饮料业跨入食品、化工、医药、水产和轻工业等领域。第四章 建设条件4.1 项目区概况4.1.1 建设地点选择1、选址原则:基地选址本着适宜茶叶生产的气候、环境、土质等条件,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加工、无环境污染的原则进行。茶叶示范基地选址在浉河区董家河、浉河港等8个茶叶生产乡镇,省级1.2万户茶户,近28万茶农。2、土地类型:系划归农民承包经营的集体土地和荒山。3、来源方式:合同种植方式,采取项目实施单位茶园茶叶专业合作社统一安排种植面积,专业合作社收购鲜叶的方式,并由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4、基地建设面积:项目基地面积20万亩,改造常规茶园30万亩。4.1.2 自然条件浉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土地面积152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8%。浉河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叶作为浉河区、信阳市乃至河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4.1.3 社会经济状况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境内的“五云(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连云山、天云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是极品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信阳毛尖”茶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全国茶叶博览会金奖、中国昆明世界博览会茶叶金奖等奖项。浉河区2004年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05年被评为“全国茶业三绿工程示范县”称号。目前,全区茶园总面积已发展到40.5万亩,通过认证和即将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有16.5万亩。全区茶叶常年产量在1500万公斤左右,年产值达12.7亿多元人民币。浉河区还是全省的板栗、草莓主要生产基地。全区板栗面积达40万亩,年总产近2600多万公斤,产值达17914万元。4.1.4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在项目建设地,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47万亩,多是很多茶园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不显著,无法满足本地茶叶产量的加工生产能力,茶农卖茶难、加工难的矛盾突出,今年来浉河区通过实施茶产业发展振兴工程,茶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发展速度较为缓慢。4.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4.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政策:从党中央到地方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使农业开发项目从资金、政策各方面得到很多优惠,农民积极性高,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资源:项目建设地属我区茶叶主产区,土地多、面积广,土质肥沃、自然条件优良,有丰富的资源可利用。市场:浉河区是河南省产茶大县,茶叶内质优,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可观。科技:茶叶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综合技术性强,项目实施单位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外,主要依托茶叶局,农业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常年跟踪指导服务,做好栽培、管理、病虫防治、采摘等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同时,项目实施单位将分期分片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建设,排水沟渠建设,达到茶农方便运输,此项工程在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已在逐步改造,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4.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障碍因素:一是资金短缺,二是技术缺乏,三是茶农科学技术素质不高。解决方案:通过自筹和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扶持等方法解决资金问题;通过加强与技术部门的技术协作,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难点;通过科技培训茶农,提高茶农科技意识和水平,解决茶农科技素质低的问题。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5.1.1 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按每亩产优质鲜叶220公斤计算,20万亩面积可产优质鲜叶4400万公斤,按4:1比例,可加工干品1111万公斤,直接综合效益达到近20亿元5.1.2 建设规模在浉河区8个乡镇规划实施。5.2 建设规划与布局5.2.1 建设规划项目建设期5年,即: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1、做好选地、定园、落实各农户种植面积。2、自项目立项下达资金计划的当月全面启动。3、项目实施当年种植面积5000亩,抓好园区配套建设,如道路排水沟渠等。4、从项目启动开始,逐步制定种植、管理、病虫防治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并抓好茶农的技术培训。5.2.2 建设布局严格按照当地茶叶主管部门制定的具体方案实施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基地建设以现代农业园为样板,做好起点高。布局合理,使项目建设面积的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到各环节。产品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杜绝无标生产。5.4 工艺(技术)方案5.4.1 工艺(技术)线路流程图园地选择园地规划优良茶苗定植茶园管理投产采摘5.4.2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生态有机茶园管理技术方案操作5.4.3 主要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按照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的制作加工标准来开展实施。5.4.4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株行距:大行150cm,小行30 cm,株距25-30 cm。植沟渠:50 cm-60 cm株 数:5000-6000株/亩基 肥:50/亩5.4.5 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水资源平衡、草畜平衡)分析每亩消耗优质茶苗5000-6000株,茶叶专用肥50。5.5 设备方案种植项目需要购买耕作、生物防治、修剪等常用机械设备设备。5.6 建筑方案种植项目无建筑。5.

    注意事项

    本文(20万亩生态有机茶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教****)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