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本.pdf
七年级数学共享备课本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_年级:_学科:_班E级:_姓名:教学工作计划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 班 学科教师项 目内 容学生基础情况上 学 期 期 末 成 绩知 识 现 状 分 析优 秀 率学困生名单良 好 率及 格 率不及格率本学期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L 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图形。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3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教学要求:1 .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 .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 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教材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单元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划分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重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难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学生辅导安排周次内 容形 式主持人教科研活动安J IF周次日期教学内容18.31-9.61.1正数和负数29.7-9.131.2有理数39.14-9.201.3有理数的加减法49.21-9.27L4有理数的乘除法59.28-10.41.5有理数的乘方如610.5-10.111.5有理数的乘方710.12-10.18第一单元复习及单元检测810.19-10.252.1整式学910.26-11.12.2整式的加减1011.2-11.8第二单元复习及单元检测1111.9-11.15期中检测进1211.16-11.223.1从算式到方程1311.23-11.293.1.1 一元一次方程及3.1.2 等式的性质度1411.30-12.6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1512.7-12.13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1612.14-12.20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1712.21-12.274.1几何图形1812.8-1.34.2 直线、射线、线段191.4-1.104.3 角201.11-1.174.4 课题学习及第四单元复习211.18-1.24期末复习及测试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主 备 教 师:任秀卉 审核 李倩 李娜 修 改 刘聪聪 上课教师:主题有理数课型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5有理数的乘方教材分析本章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从而把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通过数轴的概念,又建立了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通过绝对值的概念,将有理数的符号和绝对值分离开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介绍了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的方法。数及其运算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并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本章的知识及其思想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课标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1 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并用有理数、代数式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理解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难点:负数的概念、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和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重要的是运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问题.教具准备知识结构&握绝对值的概念及计竟)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互为相反数的点在数轴上的特点掌提相反教的概念凝 藤C而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后D,加 法c绝对值乘法法则乘法乘法运算律乘方法则I有 理 教 分 类I混 合 运 算I科学记教法数域扩充到有理数范围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相关合运除法法则除法理数的对应关会数轴有理数有理数的相关生一 早理教决混合运 而减乘(相反数1.1正数和负数2课时 1.2有理数4课时课时安排1.3有理数的加减法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4课时1.5有理数的乘方4课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备教师:任秀卉 审 核 李 倩 李娜 修 改 刘 聪 聪 上课教师:_ _ _ _ _ _ _课 题1.1正数和负数课时1总 第 1课时上课时间年 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负数的意义,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单元导入有理数的学习是在小学所学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构建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是小学算术的延续和发展,也为实数的学习奠定基石,具有承前启后、精简整合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相关概念。1.1正数和负数(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 4 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1.正确理解正数、负数、0 的概念;2.注意例题解题格式;3.回答“云图”和“思考”中的问题,如有疑问可小声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动笔动脑,6 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学生自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二、自学检测:题 型 一 概 念 型1 31 .已知下列各数:,-2-,3.1 4,+3 0 6 5,0,-2 3 9.5 4则正数有_ ;负 数 有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R 3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0是最小的正数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题 型 二 应 用 型3.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 么 支 取2万 元 应 记 作 _,-4万 元 表 示4.向东行进-5 0 m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行进5 0 n l C.向北行进5 0 mB.向南行进5 0 n l D.向西行进5 0 m合作探究探 究(一)怎样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带“+”号的数就是正数,带 号 的 数 就 是 负 数 吗?探 究(二)怎样正确理解数 零?探 究(三)举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意义的量。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展示。教师指导对 于 探 究(一)让学生理解带“+”号的数不一定就是正数,带 号 的 数 不 一 定 就 是 负 数,教师可举反例来说明。对 于 探 究(二)点拨:1 .引入负数后,O 的意义与小学课本中的“0”的意义就不同了,意义会更加丰富,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2 .正数和0称 为()数,负数和0称 为()数。对 于 探 究(三)强调: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正负性是相对的,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数,则另一个量就用负数表示;2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写上数和单位。当堂训练1 .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 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 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地,最低处为_ 地.2.某天中午1 1时的温度是1 1,早 晨6时气温比中午低7 ,则早晨温度为_,若 早 晨6时气温比教研组长审核意见:中午低1 3 C,则早晨温度为_.3 .“甲 比 乙 大-3岁”表 示 的 意 义 是1 3 14.在下列四组数(1)-3,2.3,-;(2)-,0,2-;4 4 2(3)U,0.3,7;(4),,2中,三个数都不是负数3 2 5的组是.K 3 ,A.(1)(2)B.(2)(4)C.(3)(4)D.(2)(3)(4)45.在-7,0,-3,+9 1 0 0,-0.2 7 中,负数有.R 33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拓展平台】1 .写出比0小4的数,比4小 2的数,比-4 小 2的数.2.学校对初一男生进行立定跳远的测试,以能跳1.7m及以上为达标,超过L 7 m 的厘米数用正数表示,不足 1.7m 的厘米数用负数表示.第一组1 0 名男生成绩如下(单位c m):+2 -4 0 +5 +8 -7 0问:第一组有百分之几的学生达标?板 书 设 计1.1 正数和负数1.正数:2 .负数:3 .0: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教学反思教导处审核意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备教师:任秀卉 审核 李倩 李娜 修 改 刘聪聪 上课教师:课 题1.2.1有理数课时1总 第2课时上课时间年 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整数或分数或有理数.2,能力目标:会初步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情境导入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从而引入课题-有理数。(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整数、分数、有理数;2.会将有理数进行分类。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6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以下:1.归纳“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2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画出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3、自学要求:看书时拿笔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6分钟后进行检测,比谁能正确快速地回答出检测题。学生自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二、知识点概括:1.整 数 包 括()2.分 数 包 括()3.有 理 数 包 括()4.正 数 包 括()5.负 数 包 括()三、自学检测:课 本6 7页1、2题。合作探究问 题1:什么样的小数能化成分数?圆周率”是有理数吗?为什么?问 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问 题3.怎样正确地按照定义和性质进行两种不同地分类?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然后展示并更正。教师指导第一种按定义分类:正整数数0有理数,负整数八阳 正分数分数41 1负分数第二种按性质分类:f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零1负整数负有理数1 1负分数补充:1数的集合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试着归纳总结,什么是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有理数集合.2.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有理数(圆周率除外)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注意分类中0的作用。教研组长审核意见:当堂训练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下列括号里:5,-,-0.3,0.2 1,-3.1 4,2 8,-1 0 0,1 ,-,0,-8/0 2.正整数集合 负(正有理数集合 负(2.对有理数的分类需要重视()0是最小的正整数 0是最小的有理 0不是负数 0既是非正数,A.1个 B.2个 C.3个 D.4个3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果正确吗?为什么?有理新 丁右加数将【正正分整数数 有理和有理数 ,有理数4负有理数4负整数1 一 1负分数、分数集合.整数集合!数也是非负数的分类的结 正数整数分数负数零板 书 设 计1.2.1有理数L概念:2.分类:整数:分数:有理数:教学反思教导处审核意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备教师:任秀卉 审核 李倩 李娜 修改 刘聪聪上课教师:课 题1.2.2 数轴课时1总 第 3 课时上课时间年 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过程与方法: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的概念;通过对数轴的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情境导入通过实例、课件演示: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多媒体出示3 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 3 m 和 7.5 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 和 4.8 m 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从而导入新课一一数 轴(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2 .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表示的数.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7 9页内容,重点看第8页的概念部分,并完成:1 .什么是数轴,即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2 .怎样正确地画出一条数轴,即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3 .完成课本中的两个“思考”和一个“归纳”。有疑问的同桌商量或问老师。4、自学要求:看书时拿笔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6分钟后进行检测,比谁能正确快速地回答出检测题。学生自学自学检测:L规定了()、()和()的直线叫数轴.2.试一试: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4,71.5,-3,0 吗?23 .所 有 的 _ _ _ _ _ _ _ _ _都 可 以 用 数 轴 上 的 点 表 示,.都在原点的左边,都在原点的右边.4 .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_ _ _ 12 3 4 5 -10 12 3-2-10 1 2 0 T C-2 -1 0 1 2-3 -2 -1 0 1 2合作探究探究一、小组内交流数轴的概念及正确画法;探究二、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吗?探究三、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发现什么规律?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9 页的归纳.教师指导1.对于自学检测中的第2题可让学生板演并及时规范正确的表示方法;第 4题强调数轴的正确画法,不要画成射线和线段。2 .对于探究二强调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两者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 .本节课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教研组长审核意见:当堂训练必做题:L P 从数轴上原点开始,向右移动2 个单位,再向左移5个单位长度,此时P点所表示的数是.2 把数轴上表示2的点移动5 个单位后,所得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A.7 B.-3 C.7 或-3 D.不能确定3 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正数 B.负数 C.不是负数 D.不是正数4 数轴上表示5 和-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但它们分别_.1 95在数轴上表示一2 和 并 根 据 数 轴 指 出 所 有 大 于2 31 9-2 人而小于1 士的整数.2 3选做题:在数轴上与T 相 距 3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 个,为_;长为3 个单位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一个整数点.板 书 设 计1.2.2.数轴1 .概念:板演2 .画法:教学反思教导处审核意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 备 教 师:任秀卉 审核 李倩 李娜 修改 刘聪聪 上 课 教 师:课 题1.2.3相反数课时1总 第4课时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生成、应用,体会相反数的意义,简化数的符号,学习观察、归纳、概括的策略与方法;情感态度: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习,促进交流,激发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相反数的概念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情境导入师生游戏“唱反调”:我们知道在小学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就是负数。现在我说一个正数,你们给它添上“-”号说出来,我如果说一个负数,你们反过来说出对应的正数。+3、+1、-1/2、-1 8.4、0.7 5,学生很快说出-3、-k 1/2、1 8.4、-0.1 7 50上 述“唱反调”的两个数3与-3,1与T,-1/2与1/2,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何?可建议生择两组在数轴上表示以后 作 答(在原点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真可谓从原点背道而驰“唱反调”)。从而引入新课一一相反数。(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2 .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9-1 0 页,重点看概念的文字叙述部分,并完成:1 .完成第9页的“探究”,理解归纳中“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含义;2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3、自学要求:看书时拿笔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6分钟后进行检测,比谁能正确快速地回答出检测题。学生自学自学检测:1 .-2的相反数是_ _ _ _ _ _ _,0.5的相反数是_ _ _ _ _ _ _ _ _ _,0的相反数是_ _ _ _ _ 02 .如果a的相反数是一3,那么a=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如 a=+2.5,那么,-a _ _ _ _ _ _ _ _ _ _.如一a 二一4,贝!&=4如果a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b的相反数是最小的正整数,则a+b=_ _ _ _ _ _.5 .a 2的相反数是3,那么,a=_ _ _ _ _ _ _ .6 .一 个 数 的 相 反 数 大 于 它 本 身,那 么,这个数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 _ _ _ _ _ _ _ _,一个数的相反数小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 _ _ _ _ _ _ _ _ _ .合作探究A、学习概念: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可见: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一般地,a 和-a 互为相反数。“-a”可读成“a的相反数”。2、在数轴上看,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关于原点对称)B、应用举例:1、两人一组,一人任说一个有理数,请同伴说出它的相反数。2、如果a=-a,那么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a=?3、在 任 意 一 个 数 前 面 添 上 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结合前面相反数意义的量的学习,还可赋予-(-5)怎样的意义,从而帮助自己理解-(-5)=5 吗?4、你愿意化简下列各式吗?+(-2/3),-(-2/3),-(+2/3),+(+2/3)你能试着总结规律吗?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研组长审核意见:教师指导1 .加深理解概念:注意关键词“只有”、“互为”。2 .让学生理解相反数的几何意义。3 .强调相反数的表示方法:即a 和-a 互为相反数,让学生注意a 可以是任意数,可以是正数、负数、0.4.拓展:总结规律一一多重符号的化简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当堂训练1.下列几组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是()A 一,和 0.7 B,和-0.3 3 3 C 一(-6)和 67 3D 一和 0.2 542.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向左移6个单位后,得到它的相反数的点,则这个数是()A 3 B、-3 C 6 D、-63.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A -3 B 3 C -1 0 D 1 14.如 果 a,b 互为相反数,那么a+b=_ _ _ _ _ _ _ _ ,2 a+2 b =_5.a b的相反数是_ _ _ _ _ _ _ _6.如果a的相反数是一2,且 2 x+3 a=4.求 x的值.板 书 设 计1.2.3 相反数1.概念:板演2 .几何意义:3 .表示方法:教学反思教导处审核意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备教师:任 秀 卉 审 核 李 倩 李 娜 修 改 刘聪聪上课教师:课 题1.2.4 绝对值(一)课时1总第K 课时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意义的导出。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情境导入提问1、相反数的意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代数及几何特征如何?2、到原点的距离为5 的点有几个?它们有什么特征?我们看到5 表示5到原点的距离,那么5 就是 5的绝对值,从而引入新课-绝对值。(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2、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自学指导阅读课本第11页内容,思考并完成:1.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记作什么?2.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分几种情况讨论?如何用数学语言和数学式子来表示?4、自学要求:看书时拿笔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6 分钟后进行检测,比谁能正确快速地回答出检测题。学生自学自学检测:1、一般地,_,叫做数a 的绝对值。2、|-5|=_,|+3.7|=_,|o|_,-1-5.8|=_;3、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_,即:若a 0,则时=_;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_,即:若a 0,则时=_;0 的绝对值是_;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则这个数是_;合作探究探究(一)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探究(二)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6=_,|3.5=_;|-7|=_,7.3|=-;|0|=-.你能从上面的题目中发现什么规律吗?归纳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用式子表示: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及时更正。教师指导理解绝对值概念时应注意的问题(1)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_ 数,即|a|0.(2)绝对值等于0 的数一定是0,即绝对值最小的数是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这两个数是;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_,(3)绝对值非负性的应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数同时为零。如:若,一2|+|力 +1|=0,则=_,b=_.思考:教研组长审核意见: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_.教师强调:在填这两个空时,不要漏掉特殊的数一-o.所以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用式子表示时,可分为三类或两类(分别让学生板演)当堂训练A组:1、|+2=_,|-3.1 4 =_,-|-7|=_ o2、若忖=2,则x=_;3、若a是有理数,则时一定是()A.是正数 B.不是正数 C.是负数 D.不是负数4、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有_,在数轴上把他们表示出来:5、已知+2|=0,求 3 x +2 y 的值。B组:拓展提升:已知a =8,0|=2,且a =求 日 和 的 值。板 书 设 计1.2.4绝对值(一)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板演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语言表示:式子表示:教学反思教导处审核意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备教师:任秀卉 审核 李倩 李娜 修改 刘聪聪 上课教师:课 题1.2.4 绝对值(二)课时 1 总 第 6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2.技能目标: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难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异分母负分数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情境导入前面学过了数轴表示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或者说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比较-3 与-5,在数轴上-3 在-5 的右边,所以-3 比-5 大,除了用数轴这个工具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外还有其他方法吗?从而导入课题一一绝对值。(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自学指导阅读课本12-13页内容,重点看黑体字部分,思考并完成:1.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哪些?2.掌握13页例题的格式、步骤、方法。3.完成12页两个“思考”中的问题。4-、自学要求:看书时拿笔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6 分钟后进行检测,比谁能正确快速地回答出检测题。学生自学概括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1.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由数轴的性质可知,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_ _ _ _ _ _ 边的数总比左_ _ _ _ _ _ 的数大,2.代数方法即:(1)正数_ _ _ _ _ _ _零,负数_ _ _ _ _ _零,正数_ _ _ _ _ _ _负数。(2)比 较 两 个 负 数 的 大 小,一 般 先求出它们的值,然后根据两个负数_ _ _ _ _ _ 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自学检测: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Qa 一(一1)和一(+2)和2 1 7 一(一0.3)和|一工|-2.5 和 一 一2.2 5|一工与一色6 7(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点评)合作探究探 究(一)怎样理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结合数轴来分析)探 究(二)两数比较大小,按数的性质符号分为哪几类?每种情况下该怎样比较?小组内独立完成,交流结果,组长组织订正结果,并展示教师指导对于探究(一)让学生从绝对值的概念上深刻理解,可结合例子说明。对 于 探 究(二)可分为两数同号、两数异号、一 数 为0三种情况分类讨论。总结规律: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对于自学检测中的、让学生按例题(2)格式来做,教师及时点评。教研组长审核意见:当堂训练必做题1 .比较大小-3.7_-2.9 -3.5 -4 -5.4 -4.8-1 二5 72 .若,=-a,则a _ _ _ _,绝对值大于2 小于5的整数为(_ _ _ _ _ _ _ _ L绝对值不大于3的非负整数有_ _ _ _ _ _ _ _3 .比较下列各有理数的大小(写过程)选做题:1 .若a O,b O 则-a,-b,a,b 的大小为_ _ _ _ _ _ _ _ _2 .若 a)0,力0,且 c i)b 则 _ _ _ _a b板 书 设 计1.2.4 绝对值(二)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几何方法:代数方法:教学反思教导处审核意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备教师:李娜 审核 李倩 任秀卉 修 改 刘聪聪 上课教师:课 题1.3.1有理数的加法(1)课时1总 第7课时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L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1.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2.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点有父数加法中异号两数进行加法运算。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情境导入我们已经学过正数的加减,但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加减情况,此时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例如,在本章引言中,把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在 求“结余”时,需 计 算&5+(-4.5),4+(-5.2)等引出课题一一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展示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6T8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1.思考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2.把物体在数轴上的运动结果用相应的算式表示出来,3.从以上算式中发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认真思考加法法则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几种情况?认真记忆法则,能否找到窍门?4.分析例1 的解答5、动笔动脑,8 钟后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学生自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二、自学检测1 .口算:(1)(+4)+(+3);(2)(-4)+(-3);(3)(+4)+(-3);(4)(+3)+(-4);(5)(+4)+(-4);(6)(-3)+0(7)0+(+2);(8)0+02.计算:(1)(-0.9)+(+1.5)(2)(+2.7)+(-3)(3)(-1.1)+(-2.9)(3)(-7)+(+1.2)3.课本1 9页练习34.情境导入中的计算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检测题;2、小组内展示检测完成情况,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探究,教师巡视。讨论问题1: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需要注意什么?3、对于2、3 题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过程,并找几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然后说一说它依据法则那一条?4、对于板书的问题其他小组学生能回答的就请其他同学回答,视具体情况补充。都不会的教师讲解。教师指导1 .有理数加法,先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择某一条加法法则。2.进行计算时,通常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3.教师规范解答。4.注意有理数异号两数相加的运算。5 3(1)(-5.57)+(+3.25)(2)(+7-)+(-4-)8 8教导处审核意见:当堂训练必做题:1 在 1、-1、-2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之和最大值是()A.1 B.-1 C.0 D.32.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 ,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1 1 ,中午温度是一3.计算下列各题:(1)(-7)+(-1 4)(2)(-1 7)+1 52 2(3)(-1 3)+8(4)(-3-)+3-3 3(5)(-7 )+01 3选做题:有 8 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及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做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1.5,-3,2,-0.5,1,-2,-2,-2.5这 8 筐大白菜一共多少千克?(两种方法)板 书 设 计1.3.1 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练习:1 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2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较小绝对值;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零。3 零与任何数相加为零。教学反思教研组长审核意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教案主备教师:李娜 审核 李倩 任秀卉 修改 刘聪聪 上课教师:课 题1.3.1 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1总 第 8 课时上课时间年 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内容。2 .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加法计算。过程和方法1.体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2 .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考、观察、比较等体验数学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内容,运用运算律进行加法运算。2、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或者小黑板出示一组练习题:(1)3 0+(-2 0);(-2 0)+3 0(2)8+(-5)+(-4);8+(-5)+(-4)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从而引出课题一加法相关运算律(板书课题)展示目标L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内容。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加法计算。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独立地认真阅读教材第1 9 页(练习之前)内容1 .观察比较第一组两题,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结果怎样?2、计算下面两组式子(1)(-7)+5;5+(-7)(2)1 4+(-9);(-9)+1 4观察这两组式子与第一题结论一样吗?3、上述反映了加法的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4、观察比较第二组两题,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结果怎样?你能否换几个加数试试?5.计算下面两组式子(1)(-5)+(-2)+9;(-5)+(2)+9(2)1 5+(-8)+(-6);1 5+(-8)+(-6)观察这两组式子与第三题结论一样吗?6、上述反映了加法的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7、自学要求:动笔动脑,6 分钟后进行检测,比谁能正确快速地回答出检测题。学生自学一、学生自学,根据自学指导中的要求完成以下检测题,同时教师巡视。二、自学检测1: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列各题(1)1 6+(-2 5)+2 4+(-3 5)(2)7+(-5 1)+(-7)+(-3 9)+9 01 3 4(3)-7.5 9+3-+(-2.4 1)+5-+(-1-)7 7 71 1 2 3 1(4)2 F3+4 1-(-3-)+(-6)4 3 3 4 22、,仔细观察课本1 9 页例2,它是怎样简化的?根据是什么?3、你能体会出这种运算律的简便了吗?4、比较课本2 0 页例3的两种分法,解法2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合作探究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检测题;2.同桌之间比较一下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