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pdf
课题:宇宙和微观世界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备课时间:2012年 9月 2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宇宙是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3、初步了解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课 时:1课时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宇宙由 组成,太阳周围有 大行星,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轨道上公转。天文学上发现的 现象表明宇宙无限大,一束光穿过银河系要 时间。2、物质由 组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不停地做3、固体分子排列,作用力,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分子间作用力,气体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4、状态改变,物体体积改变,是山于。5、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似,中心是,周围有 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构成方式称为 o6、l nm=m,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纳米尺度在 范围内。二、课堂导学:1、小明在学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后,猜想:分子是个挨一个还是彼此有距离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就设计了如下实验:先用一只小量筒分别量出50ml水和酒精,然后分别倒入另一只大量筒中测出总体积为94mL(1)请根据小明的实验帮他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3)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什么改进?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根本原因是当温度改变时,o 不同物质热胀冷缩的程度般不同,将滚烫的鸡蛋骤然浸入冷水中,由于蛋壳、蛋白遇冷收缩程度不同,使蛋壳、蛋白分离。(1)由题可知蛋壳、蛋白遇冷收缩时 收缩程度大些。(2)由铜、钢组成的双金属片如图,已知铜比钢热胀冷缩的程度大,上片为铜片,下片为钢片,若对双金属片加热,则它向弯曲,若对双金属片致冷,则它向 弯曲。(3)在2 0 时用钢尺量得铜棒甲长1 m,在-2 0 时用钢尺量得铜棒乙长也为1 m,则在0 时()A、铜棒甲和乙的长度均为1 mB、铜棒甲长小于1 m,而铜棒乙长大于1 mC、铜棒甲长大于1 m,而铜棒乙长小于1 mD、铜棒甲和乙的长度都大于1 m三、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微观模型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分子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B、所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都变小C、所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都增大D、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也变化,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有关,与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无关2、面对宇宙万物,人们从没有停止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人类探究结果的是()A、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永远不会变化B、质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C、固体分子紧密相连,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人类靠收集电磁波了解宇宙,发现星系在逐渐远离我们3、已经查明,a粒子是氢核,M(H e)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示意图如图1 1-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1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B、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2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C、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D、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4,情景一:夏天,小明为了解热,自己制了冰棒,当他将制好的冰棒连同冰棒模具从冰箱中取出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与冰棒模具中齐平的水结成冰后,竟然向外“鼓”了出来。情景二:小红擅长用蜡塑像,可每次将熔化的蜡水倒进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原来与模具口齐平的蜡水中间却凹下去一个坑。问题:物质凝固后,体积增大还是缩小?猜想:下面是三位同学对卜.述问题的看法及猜想。甲:水结冰时膨胀了,表明物质凝固时体积要增大。乙:蜡水凝固时向内凹进去,表明物质凝固时体积要缩小。丙:有的物质凝固时体积缩小,有的物质凝固时体积要增大。由小明和小红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经历,你更支持谁的看法?,理由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实验:将水、食用油、熔化的蜡烛、洗发精分别装满四个相同的小玻璃杯,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待它们全部凝固后取出,观察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只有水结冰后表面向外鼓出来,其余液体凝固后表面向内部凹陷进去。交流:(1)除了 以外,一般的液体凝固后体积都要变 o(2)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 子 间 的 距 离 要 变。(3)般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要变四、课后反思质 量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赵晓维 备课时间:2012年9月 4 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质量的概念符号和单位。2、会进行单位运算。课 时:1 课时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质量的定义是。质量的单位有、。2、质量的单位换算关系为:。3、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为二、课堂导学:质量1、质量的引入:教师举例,讲台,课桌,凳子。学生讨论:共同点:材料木材。不同点:含木材量不同。学生举例: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符号为m,或 m。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学生回答:单位有吨(t),千克(k g),克(g),毫克(mg)单位换算:lkg=103g,lmg=103g=10-6kg,lt=103kg=106g=109mg;教师讲解:0.42kg=0.42X 103g=4.2X 102g0.42kg=0.42X 10%=4 2X 104强调:单位换算的书写格式。3、质量是物体的性格。实例:讨论下列变化情况中物体质量是否变化。将桌子从一楼搬到三楼;把粉笔压成粉笔灰;把冰熔化成水;把水从20加热到60ro归纳: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4、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P 9小资料,说明m/kg。三、课堂练习: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运动到月球的质量变小了B、1kg铁 比 1kg棉花质量大C、一杯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了D、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例 2:2X10-7m g最接近下列哪一个物体质量()A、一头水牛 B、一名中学生 C、一只鸡 D、一 一 枚 大头针例 3:小明在探究质量是否与温度有关的实验中,将质量为2.8kg的冷水放在火炉上烧开后,再称量,发现只乘下2.76kg,于是在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吗?(2)你能帮助小明分析一下减少0.04kg水哪里去了?四、课后巩固:1.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1.63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其质量_ _ _ _ _,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下列情况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化成铁水C、把菜刀表面磨光滑B、把石块放大太空中D、把铁丝拉长3、卜 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A、480kgB、4.8X107mg)C、8000gD、O.Olt4、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C、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5.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A.物体的形状C.物体所在的位置6.F 列质量中,最小的是()A.1.19X10 7t B.125 mg在用这支温度计测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B、D、)B.D.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C.0.13 g7.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0.000 12 kg)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8、某药品包装有如下字样(包装:0.13gX粒X I 板;规格:每粒装0/3 克;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用量一次一粒,一日三次,四周为一疗程。试问:(1)若每盒10元,那 么 1kg这种药能卖多少元?(2)某人服用了两个疗程至少服下了这种药多少kg。课后反思:天 平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赵晓维 备课时间:2 0 1 2 年 9 月8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天平的构造;2、会正确使用天平;3、会用天平测固、液体质量。课时:1 课时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使用测量工具前要了解该测量工具的 和。2、托盘天平的主要构造有。3、学生天平与托盘天平的区别在哪里?对称量物体质量有什么影响?4、使用天平应思考的问题。天平应怎样放置。指针指在什么位置天平平衡了。称量质量前,怎样调节天平的平衡 P 1 O,图 1 1.2-2 图中,标尺上每1 小格表示 g.,游码的作用,在什么时候使用二、课堂导学:1、天平的结构(底 座 分度盘托盘天平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祛码,质量及个数2、原理:两臂长相等;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3、正确使用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本身平衡将游码移到左端俞,零刻度线处,调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里加减祛码并移动游码区到天平平衡读取质量切物=mn+m流4、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称量。(2)向盘中加减祛码应用镒子,不能用手接触祛码,不能弄脏、湿。(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5、强 调 左 物 右 码;先大后小;平衡螺母和游码使用。三、课堂练习:例 1:“在用天平称物物质量”的实验中,张强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基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移 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移C、把游码向右移 D、在右盘中加一小祛码例 2: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超过量程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增加祛码C、不管桌面水平上要调节天平平衡就可以称量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例3:要测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办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枚轴票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B、先测出一枚轴票和一个螺帽的总质量,再减去螺帽的质量C、先测出100枚轴票的质量再除以100D、以上三种办法都可以 用背x .四课后巩固:显显 ,J 5gl1.在实验室里用 测物体的质量,-图 10-8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祛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 图10-8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 g.2.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序,并将实验步骤的标号写在横线上.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祛码,调节游码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将游码拨到标尺左侧零刻线上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计算祛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质量正确的顺序为.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祛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减少低码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祛码B.增加祛码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祛码5.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为。1000g,用它可称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A.一个铅球B.一个苹果C.一位学生D.一袋大米6.若天平所配备的祛码盒中备有下列祛码:200gl个,100g2个、50gl个、20g2个、10gl个、5 g l个、2g2个、I g l个.天平标尺上游码所示的刻度如图10-9所示,天平的最大称量是 g,它能达到的精确度是 g,用此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当天平右盘放20g祛码各1个,2g和1g祛码各1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天平横梁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课后反恿图 10.0国 in.in密度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赵晓维 备课时间:2 0 1 2 年 9 月 1 3 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课 时:1 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关系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极的关系是:二、课堂导学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选择几个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圆柱体铁块、木块。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算出体积并编上号。用天平依次从小到大测出圆柱体质量,记录并作图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_再分析m V 图象又有何结论:2、密度:(1)定义:_ _ _ _ _ _ _ _序号m/gv/c m 3(g/c m3)V铁 1铁 2铁 3木 1木 2木 3A m/gA V/c m3(2)(4)(5)物理量符号:物理意义:一密度是物质(3)单位:3、应用:(1)(2)三、学生练习:in例 1 由密度的概念及公式p =,可以判定对于同一种物质()A.密度是一样的 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体积越大,密度越大例 2 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 变形题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分割成体积大小不同的两部分,贝 队 ).A.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大 B.体积小的密度一定大C.两者的密度一定相等 D.两者的密度一定不相等练 习 1、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是6 k 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2,则瓶中余下氧气密度为 o练习 2、2.7 9g/cn?=k g/m3 1.0 X103k g/m3=g/c m3练习3、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A 球质量为2 0 g,B 球质量为0.1k g,则 A、B两球的体积之比VA:VB=,密度之比夕入:PB=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四、学生练习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 Xl()3k g/m3,读作,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2、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 的 铝 球 的 质 量 之 比 为.(P d=8.9 g/c m P t t i=2.7g/c m3)3、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相等,这三个球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球。(P附 P P铝)4、一个能装5 0 0 g 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 0 g,用该瓶装密度是0.8 g/c m3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 g.(P*=1.0 X103k g/m3)5、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6、如 图 10-15 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P 硒 P h,曲 汕 P煤 油 P 汽 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7、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 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 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密度为 中,乙球密度为p 乙,那么它们密度之间的关系是()A.。甲:。4=3:2 B.pi p:/?乙=1:2 C./7,):。乙=2:1 D.p甲:p乙=2:38、如图10-13所示,表示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五、课后反思A.P R P B P C ,且p p水B.P R P B P C ,且P A P水C.PCP B P A ,且P P木D.P C P B P A ,且P P木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赵晓维 备课时间:2 0 12 年9 月2 0 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课 时:1 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_ _ _ _ _ _ _ _ _ 要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有 哪 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宜接测量: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 或 不能”卜 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 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 工具;出示儿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2、量 筒 上 的 单 位 标 度 是;量 筒 壁 上 的 最 大 刻 度 是 量 筒 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_ _ _ _ _ _ _ _ 值。3、拿出一只量筒,学 生 填 出 这 只 量 筒 的 量 程;分度值是。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 线 应 与 刻 度 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学生看课本图1 1.4 1 和 1 1.41)(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_ _ _ _ _ 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一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 和 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一、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 m,;2、将 被 测 液 体 倒 入 一 定 量 到,加祛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 的总质量 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 计算该液体的体积。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n ,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皿,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0 1 2;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4、根据 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例 1.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祛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 3 0.2 g.(已填入下表中)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 5 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2中.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1111|11|1|11|1|1|1111|Sfi0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g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加2 /8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c n?盐水的密度p(g-c m-3)1 3 0.2二、测量固体的密度学生设计测量一规则实心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密度的方案1、对于规则固体,质量用 测出,体积可用 测出,再然后可用相应的体积公式算出;最后根据_ _ _ _ _ _ _ _ _ 计算出该固体的密度。(以正方体为d列)质量m/k g边长L/m体积V/m3密度 P/k g/m32、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 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i,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 2;(3)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3、思考与讨论:能否先按第二步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按第一步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4、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5、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课堂练习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汕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 测 量 步 骤 合 理 顺 序 是()计算铁块的体积;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调节好天平;计算铁块的密度。A.0 B.酗 C.(3)(2 X T)(5)D 3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祛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属 8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 _ _ _ _ _ _ _ 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 _ _ _ _ _ _ _ _ _ 千 克/米 3.能力提升岫4.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 c斓 出密度(1)A A R 5|IIIR|IIIII|IIIII|IIIIIIIIHI|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 盘 中 祛 u ijofi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 1 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K2I(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 2 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3)矿石的密度是 k g/m 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 起 的 密 度 测 量 值 比 真 实 值(选 填“偏大”、偏小,、“不变”)(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枳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5 .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A.将螺母向左旋 B.向左盘中加祛码 C.将螺母向右旋 D.向右盘中加祛码(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出了体积,测 量 过 固程如图1 7 三个量筒所示。(3)根据图1 7 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 p.g,密度为.,k g/m3 o6.完成实验报告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祛码、盛满水的溢水杯、细线。原理:(用公式表示)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行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用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机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o (只填操作步骤的序号)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1)矿石排开水的质量=机d+m-M(2)矿石的体积=-。水(3)矿石的密度=(用公式表示)7.在下面“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的步骤),并按照正确顺序把字母填在下面的空白处。A.把玻璃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B.用天平称册玻璃杯质量,再把量筒中盐水倒入玻璃杯,再称出它们的质量;C.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D.用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部分盐水的质量;实验顺序应为:8.在“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a)、(b)、(c)所示,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三个祛码质量依次是50g、20g、5 g,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1)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相应的栏目内.物理量铁块质量m/g,适量水的体积/cm铁块和水的总体/cn?铁块体积V/cm3测量值(2)计 算 铁 块 密 度 的 公 式 是;铁块的密度。=课后反思: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赵晓维 备课时间:2012年 月 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P=m/V及其两个变形式。课时:1 课时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复习提问已知铁的密度为7.8义IO,千 克/米 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X10,千克/米: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 种 物 质 都 有 自 己 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二、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11.5-1 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风的形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 因 是 物 质 的 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 的性质,即在 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3、气体的 最显著,它的 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 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5、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义10;,kg/m3,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6、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密度与物质鉴别设问:有一块质量为10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 为 密 度 是 物 质 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那种物质。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如阿基米德判断柒冠的真伪。例 1、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金属块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10.8g14ml18ml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_ _ _ _ _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_ _ _ _ _ _ _ _ _ _2、用密度鉴别物质时注意: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计算出密度后,有时我们还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加以判断,如物质的颜色,硬度,气味等等。例 2、我国设计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奖牌的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像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得”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奖牌分为金牌、银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cm)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 c n?,纯金的质量为6g,(已知:P 5=3.Og/cm3 P 金=19.3 g/cm3),则:1、一枚金牌约需玉石多少克?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课堂练习I.二询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1kg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20cm,若用此容器装1kg的水,则水的深度为(P 酒精=0.8g/cm,)()A.20cm B.16cm C.15cm D.24cm2,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9.图 5 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析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若 V,=V z,则 m iHV z.o 图8.几种液体的密度见附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量筒的规格见附表2.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170g的柴油,应选用()附表1 几种液体的密度 附表2实验室的量筒规格物质密度(Kg/n?)量筒种类最大刻度每小格表示硫酸1.8X103甲种量筒50cm35 cm柴油0.85X10 3乙种量简100 cm35 cm3煤油0.8X 103丙种量筒250 cm35 cm3汽油0.71X103丁种量简500 cm310 cm3A.甲种量筒 B.乙种量筒 C.丙种量筒 D.丁种量筒12.“五 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 图 12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课后反思课题:运动的描述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赵 晓 维 备课时间:2 0 1 2年9月2 7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导学方法:观察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3、如何选取参照物:o二、课堂导学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静止的有。2、再观察教材图1 2.1-1,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归纳:(1)机械运动:_ _ _ _;运动是宇宙中的 现象。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归纳:(2)参照物。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具有_ ,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它们的 _、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物体.由上面的内容归纳:(3)如何选择参照物:三、课堂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 o(3)唐代诗人李白在 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 _ _ _ _ _ _ _ _ _ _。(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 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 C、车窗 D、路边的树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A、竹排、青山 B、青山、江水 C、青山、竹排 D、江水、青山5、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6、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沙对岸 D、从对岸吹过来7、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 物 是()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 D、跳台8、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9、观光电梯从1 楼上升到6 楼的过程中()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 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 B、桥 C、人 D、地面课后反思:课题:运动的快慢班级:九年级 备课人赵晓维 备课时间:2 0 1 2 年9 月2 8 日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导学方法:观察比较法,练习法。课 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速度及其物理意义:。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图像:。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o二、课堂导学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赛跑归纳:(1):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归纳:(3):1、速度:(1)定义:.(2)物理意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公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