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高考物理100实验题冲刺训练含解析.pdf
word文档可编辑】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高考物理100实验题冲刺训练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每 5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纯油酸1m L,用注射器测得1mL这样的溶液共计80滴。现 将 1 滴这种溶液滴在撒有琲子粉的水面上,这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 m 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在玻璃板上描绘出油膜的轮廓。若用轮廓范围内完整方格的总面积当作油膜的面积,则 计 算 得 到 的 油 膜 面 积,估算的油酸分子直径_ _ _ _ _ _ _o (后两空选填“偏大”或“偏小”)2.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双量程电流表A:(量程0 0.6 A,0 3 A );双量程电压表V:(量程0 3 V,0 1 5 V);滑动变阻器用:(阻值范围0 2 0 Q,额定电流2A);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 1 0 0 0 Q,额定电流1 A)。(1)为了调节方便,同时测量精度更高,实验中应选用的电流表量程为 A,电压表量程为 V,应 选 用 的 滑 动 变 阻 器 为 (填写滑动变阻器符号);(2)依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表导线连接图乙中的电路元件(图中已完成了部分连线),要求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处于正确的位置,并正确选用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3)多次测量并记录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U,应 用 这 些 数 据 画 出 了 如 图 丙 所 示 图 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电池的电动势 =V,内阻尸=C;(4)根据实验测得的/、U 数据,令 y=,x=I,由计算机作出的丁一图 线 应 是 图 丁 中 的(选填“。”“匕”或“c”)。3.某学习小组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A.小灯泡L,规格2.5V,1.0WB.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1.5QC.电流表A z,量程3 A,内阻约为0.5。D.电压表Vi,量程3 V,内阻约为3k。E.电压表V 2,量 程 1 5 V,内阻约为9k。F.滑动变阻器Ri,阻值范围0 1000。G.滑动变阻器R 2,阻值范围0-5。H.学生电源4 V,内阻不计(1)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尽量准确,电 流 表 应 选 用、电 压 表 应 选 用、实验电路应选用如下电路中的(一律填选项序号)。实验测得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0V时,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1)小李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d=cm,2 3 4 cm1 1 b.u.U 1 1)i L11 J.1.1 1 1 11.110 10 20(2)小张同学实验时却不小心忘记测量小球的半径,但测量了两次摆线长和周期,第一次测得悬线长为L”对应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测得悬线长为L 2,对应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 2,根据以上测量数据也可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5.图甲为在气垫导轨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示意图,滑块上装有宽度为d(很小)的遮光条,滑块在钩码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 的时间A t 以及遮光条从光电门1 运动到光电门2 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示数如图乙,则(1=cm;(2)实验时,滑块从光电门1 的右侧某处由静止释放,测得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遮光条遮光时间为 t=2 5 m s,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 时的速度v=m/s:(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保持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只调节光电门2 的位置,滑块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录几组x(单X位 为 m)及其对应的t(单位为s),作 出-f 图像如图丙,图 像 不 过 原 点 的 原 因 是,滑块加速t度的大小2=o(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6.某兴趣小组欲测量滑块与水平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该小组同学首先将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连接好其他装置,然后挂上重物,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1)图 2 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计时点未标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测定动摩擦因数,该小组同学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与重物的重力分别如图3、4 所示,则图3 对应的示数为 N,图 4 对应的示数为 N;N单N三-三E-三B-一-三E-三-三-二扎-ffl3卅三-一三-1234三-三E-三-三E-三-三一-=-=1.三-三三一-=-=-=-=I1.434,针指(3)重力加速度g 取 10根/$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 所 示.测 量 方 法 正 确 的 是 (选填“甲”或“乙”).(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此示数为 mm.,*,c m(3)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源频率为50H z,打出一段纸带如图所示.纸带经过2 号计数点时,测得的瞬时速度丫=m/s.8.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支架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一水平纸片(弹簧和纸片重力均忽略不计),激光测距仪可测量地面至水平纸片的竖直距离h。OH口.第二Is-Any0n(1)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 时,记录所挂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 h;(2)根据实验记录数据作出h 随弹簧弹力F 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可得未挂钩码时水平纸片到地面的竖直距离h 0=c m,弹簧的劲度系数1BC)的一端结于C 点,另一端分别与传感器A、B 相连。结点C 下用轻细线悬挂重力为G 的钩码D。实验时,先将拉力传感器A、B 靠在一起,然后不断缓慢增大两个传感器A、B 间的距离d,传感器将记录的AC、BC绳的张力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张力F 随距离d 的变化图线。A B间的距离每增加0.2 m,就在竖直板的白纸上记录一次A、B、C 点的位置.则在本次实验中,所用钩码的重力6=N;当 A B间距离为1.00 m 时,AC绳的张力大小FA=N;实验中记录A、B、C 点位置的目的是13.“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袋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m/s L(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小车行总计时需0 3 4 向肚 _ 3 _ 二 一 上i _ .3 支 3 1)nJ I I I I邯 位 cm)心”2(图乙)I I(图甲)(2)平衡摩擦力后,将 5 个相同的祛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祛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祛码添加到祛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祛码盘中祛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 关 系 图 像.祛码盘中祛码总重力F(N)0.1960.3920.5880.7840.980加速度a (m-s2)0.691.181.662.182.70(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 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_ _ _ _.14.如图所示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至水平B.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C.将滑块移至图示的位置,测出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ID.释放滑块,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E.用天平称出托盘和祛码的总质量m请回答下列问题(重力加速度取g):(1)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表示为一(用物理量符号表示).(2)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需要测的物理量是一o(3)滑块从静止释放,运动到光电门的过程中,系 统 的 重 力 势 能 减 少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4)选用不同的1,测出对应的t。能直观反应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图像是 o2 1 1A.t-1 B.t-l C.y -1 D.p-I1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球A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用悬线悬挂在O点,光电门固定在O点正下方铁架台的托杆上,小球B放在竖直支撑杆上,杆下方悬挂一重锤,小球A (包含遮光条)和B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分别为加人、“,拉起小球A一定角度后释放,两小球碰撞前瞬间,遮光条刚好通过光电门,碰后小球B做平抛运动而落地,小球A反弹右摆一定角度,计时器的两次示数分别为乙、与,测量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小球B离地面的高度为h,小球B平抛的水平位移为x.(1)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要使小球A和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B.小球A的质量要大于小球B的质量C.应使小球A由静止释放(2)某次测量实验中,该同学测量数据如下:4 =0.5 c m,L=0.5 m ,h=0.4 5 m,x =0.3 0 m,r,=0.0 0 2 5 s,Z2=0.0 0 5 0 s,重力加速度g取l O m/s z,则小球A与小球B碰 撞 前 后 悬 线 的 拉 力 之 比 为,若小球A (包含遮光条)与小球B的质量之比为7以:=,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根据数据可以得知小球A 和小球B 发生的碰撞是碰撞(“弹性”或“非弹性”)。1 6.如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 是电池;小、R2、R3、R4和 Rs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 的满偏电流为250 1 iA,内阻为480 a.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 端和B 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 个挡位,5 个挡位为:直流电压I V 挡和5 V 挡,直流电流1m A挡和2.5 m A 挡,欧姆xlOO。挡.图(a)图(a)中的A 端与(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2)关于R6的使用,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 整 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 整 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I+R2=n,R4=A(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 多 用 电 表 读 数 为;若此时B 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若此时B 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结果均保留3 位有效数字)17.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某一深度为h=0.25m、开口向右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另一端也位于筒内),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外弹簧的长度1,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1。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1,作出F1图线如图乙所示.30由 20项 而 赢 研 _33 10-j 1-O 10 20 30 40/7cm甲-乙(1)由 此 图 线 可 得 出 的 结 论 是.(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弹簧的原长1。=m.18.标称3.7V的锂电池,充满电时电动势为4.2 V,电动势低于3.4V时不能放电。某只该型号电池标注如下:标准放电持续电流170m A,最大放电电流850m A,内阻吆0.2C。为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kC)B.电流表(量程0.6A)C.电 流 表(量程03A)D.定值电阻Ri=2k。E.定值电阻R2=1CF.滑动变阻器(0-5。)G.滑动变阻器(0-20。)H.待测电池,多用电表,开关导线若干(1)设计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流表A 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 应选择 填写器材序号);(2)按照设计电路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3)闭合开关S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 到 一 选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应选择多用电表的检查电路故障;A.电阻“x l”挡 B.直流电流250mA挡 C.直流电压2.5V挡 D.直流电压10V挡(4)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电压表读数计算出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总电压U。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U-I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电池电动势E=_ V,内阻r=19.(6 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A),电 压 表(量程3 V,内阻为3kC),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Q5C),定 值 电 阻&(阻值为IkC),滑动变阻器R(阻值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 3.8V 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请将图甲电路补画完整0 G E(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将“A0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不变 D.先减小后不变(3)若用多用表直接测量该小灯泡的电阻,正确操作后多用表指针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Q.(4)用 另 一 电 源(电 动 势 4 V,内阻10。)和题中所给的小灯泡L、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 的 阻 值.在 R 的变化范围内,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W,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 W,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Q.H r L-iRE。20.(6 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以和所受拉力F 的关系图象。他们在水平轨道上做了实验,得 到 了 尸 图 线,如 图(b)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机=k 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g 取 10m/s2)o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21.(6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研究纸带上第一个点到某一个点之间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本实验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改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 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球心正好经过光电门B 时,通过与光电门B 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挡光时间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A、B 之间的距离h,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铁球的直径。(。=),重力加速度为g。请回答下列问题:-H-)口回1Tl甲乙(1)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如果d、t、h、g 满足关系式产=,就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比较两个方案,改 进 后 的 方 案 相 比 原 方 案 主 要 的 两 个 优 点 是 A.不需要测出小铁球的质量B.电磁铁控制小铁球,更易保证小铁球的初速度为0C.消除了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力影响D.数据处理大大简化22.(8 分)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的阻值。&为标准定值阻(5=2 0.0。),M、V2均为理想电压表,S 为单刀开关,E 为电源,R 为滑动变阻器。请完成以下问题闭合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应置于 填a”或b”)端;闭合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置于某一位置,若电压表V】、V 2 的示数为4、U2,则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用&、U i、5 表示);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的位置,得到多组a、a 数据,用计算机绘制出。2-u 的图线,如 图(1)所示,根 据 图 线 求 得 凡=Q (保 留 1 位小数);图(b)业 压 酚 的 读 数.小 便V(4)按照原理图(a),将 图(c)中实物连线补画完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2 3.(8 分)在学过伏安法测电阻后,某学习小组探究测量一种2 B 铅笔笔芯的电阻率(查阅相关资料知其电阻率的范围为 2.0 x 1 0-7 3.()x i()-7 Q.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铅笔笔芯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m mA.毫米刻度尺;B.量程为3V内阻约为3 k。的电压表C.量程为0.6 A、内阻约为().1。的电流表D.阻值为0 2。的滑动变阻器E.阻值为5 =4.0。的定值电阻F.两节普通干电池G开关和导线若干(3)某一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V(4)实验中要测量一些物理量,除上述铅笔笔芯直径d,电压表的示数U 外,还需测量:电流表的示数/;。该铅笔笔芯的电阻率为。=(用上述所测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24.(10分)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图甲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S 为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B 可以分别与触点1、2、3 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功能。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 S 接触点1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B.当 S 接触点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C.当 S 接触点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D.当 S 接触点3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用实验室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10mA挡,则示数为.mAoB 若所选挡位为直流50V挡,则示数为V,用表盘为图乙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5。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2k。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写出步骤的序号A.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B 把选择开关旋转到“xl00”位置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x 1k”位置D.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4)某小组同学们发现多用电表欧姆挡的表盘刻度线不均匀,分析在同一个挡位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和它的阻值R、关系,他们分别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几种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25.(1()分)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A.待测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电动势约为L 5 V,内阻约几欧姆B.直流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3 V,内阻约为3kQC.定值电阻R o,阻值未知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RmE.导线若干和开关(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中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甲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图测出定值电阻R o,方法是把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阻值Rm,再闭合开关,电压表V 1和V 2的读数分别为U10、U20,则Ro=(U io、U2 0、R m表示);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V 1和V 2的多组数据U h U 2,描绘出U 1-U 2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a,则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E=,总 内 阻 口 (用k、a、R o表不)o2 6.(12分)如图甲所示的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a、b 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1)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测量A.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测量a、b 间的输出电压B.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a、b 间的电阻你 认 为 这 个 同 学 以 上 测 量 中 有 不 妥 的 有 (选填字母);(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 是等效电源的两级,为了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建立U-I坐标,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坐标点,如图所示,并由图求出等效电源的内阻r,=_ Q;由于电压表有分流的作用,采用此测量电路,测得的等效电源的内阻,与真实值相比一(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现探明黑箱中的电源和电阻如图丙所示,探出电阻Ri=L5。、R2=2ft;推算出黑箱内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 r=Q27.(12分)某实验小组为了较准确测量阻值约为20。的电阻R”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待测定值电阻RK:阻值约20。B.定值电阻Ri:阻值30。C.定值电阻R2:阻值20。D.电流表G:量程3mA,0 刻度在表盘中央,内阻约50。E.电阻箱R 3:最大阻值999.99。F.直流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很小G.滑动变阻器R2(20C,0.2 A)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等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连接好电路,并进行下列操作.(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适当.(2)若灵敏电流计G 中的电流由C 流向D 再调节电阻箱R 3,使电阻箱R3的阻值_ _ _ _ _ _ _ _ (选填“增大”或“减小”),直到G 中 的 电 流 为(填“满偏”、“半偏”或0”).(3)读出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R 3,计算出Rx.用 Ri、R2、R3表 示 R,的表达式为R+28.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C 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D 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P 为小桶(内有砂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1=cm.(3)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测量木板(含遮光条)的质量M,测量两遮光条间的距离L,按图甲所示正确连接器材;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 及遮光条B、A 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小t 2,则遮光条B、A 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木板动能的变化量AEk=,合外力对木板做功W=.(以上两空用字母M、小 t2、d、L、F 表示)在小桶中增加砂子,重复的操作,比较W、AEk的大小,可得出实验结论.29.同学们用如图1 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八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电阻箱(阻值范围0 999.9Q);开关、导线若干。(1)请根据图1 所示的电路图,在 图 2 中用笔替代导线,画出连线,把器材连接起来(2)某同学开始做实验,先把变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再接通开关,然后改变电阻箱,随之电压表示数发生变化,读取R 和对应的U,并将相应的数据转化为坐标点描绘在A-R/U 图中。请将图3、图 4 中电阻箱和电压表所示的数据转化为坐标点描绘在图5 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用“+”表示),并画出R-R/U 图线;(3)根据图5 中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可以得出该电池组电动势的测量值=V,内电阻测量值厂=Q.(保留2 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测两组R、。的数据,可以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方程组求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该同学没有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5)该实验测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都存在误差,造成该误差主要原因是 o(6)不同小组的同学分别用不同的电池组(均由同一规格的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完成了上述的实验后,发现不同组的电池组的电动势基本相同,只是内电阻差异较大。同学们选择了内电阻差异较大的甲、乙两个电池组进一步探究,对电池组的内电阻热功率片以及总功率6 分别随路端电压U 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猜想,并分别画出了如图6 所示的片-。和 鸟-U 图象。若已知乙电池组的内电阻较大,则下列各图中可30.小字同学利用图示器材探究电路规律:(1)断开开关s,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此时读数为20。,此时测得的是的阻值;(2)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流档,闭合开关S,将滑片从最左端缓慢移动到最右端,发现该过程中读数最大为320m A,则移动过程中读数变化情况是(一)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3)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压档,闭合开关S 后移动滑动头,发现该过程中电表读数最大为1.2V,结合前两间条件可知,该电源电动势为 V.(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 1.某学习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让滑块仅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木板上减速滑行,纸带连在滑块上,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A、B、C、D、E 为每隔四个点选取的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中,重力加速度g 取 lOm/s2.滑块与纸带的 端相连;(填“左”或“右”)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o(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各步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考虑到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也存在摩擦,会导致此实验中动摩擦因数 的 测 量 值 与 真 实 值 相 比 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 A B C D 单位:cm E S S K 5.4 3 K 7.8 2*10.18 永 12.55 X 3 2.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1)滑 块 沿 斜 面 运 动 的 加 速 度 与 重 力 加 速 度 的 比 值 为.(2)滑 块 与 斜 面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为.(3)以 下 能 引 起 实 验 误 差 的 是.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3 3.图甲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轨道由斜槽和水平槽组成,A、B 两小球大小相同,质量mA=20.0g,mB=10.0go 实验步骤如下:a.固定轨道,使水平槽末端的切线水平,将记录纸铺在水平地面上,并记下水平槽末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b.让 A 球从斜槽C 处由静止释放,落到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操作多次;c.把 B 球放在水平槽末端,A 球仍从C 处静止释放后与B 球正碰,A、B 分别落到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重复操作多次;d.确定三个落点各自的平均位置P、M、N,用刻度尺测出它们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XOP、XOM、XO N;(1)确 定 P、M、N 三点时,可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有效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为落点的平均位置,这 样 做 可 以 减 小 (填“系统”或“偶然”)误 差;(2)如图乙,X O M、XOP读数分别为 10.20cm、30.65cm,XN读数为 cm;O“P肥:.瞰 丁 丁 阿I-(3)数据处理时,小球离开水平槽末端的速度大小可用水平射程x 表示,由小球质量及(2)中数据可算出碰前系统总的m x值是 kg m(保留3 位有效数字),把该值与系统碰撞后的值进行比较,就可验证动量是否守恒。3 4.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A.待测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几欧姆B.直流电压表Vi、V2,量程均为3 V,内阻约为3kQC 定值电阻Ro未知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RmE.导线和开关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乙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图测出定值电阻R o,方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R 调到最大阻值Rm,再闭合开关,电压表Vi和 V2的读数分别为U10、U20,则 Ro=(用 Um、Uio、U20 Rm表示)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 出 电 压 表 和 V2的多组数据Ui、U2,描绘出U2-U1图象如图丙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a,则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E=,总内阻r=(用k、a、Ro 表示)。35.如图所示,一端固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将光电门固定在木板上的B 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且重物与力的传感器相连,若利用此实验装置做“探究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的关系实验”,小车质量为M,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质量m 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 由静止 释 放(g 取 lOm/s?).光电门遮光条 Lo o拉力传感器I小车重物(1)完成该实验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2)在正确规范操作后,实验时除了需要读出传感器的示数F,测出小车质量M,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 t 及遮光条的宽度d,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o 由实验得到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动能改变 量 的 关 系 式 为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36.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p.置于水平桌面的长木板上固定两个光电门1、2。滑块上端装有宽度为d 的挡光条,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为M,右端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与钩码m 相连,光电门1、2 中心间的距离为X。开始时直线处于张紧状态,用手托住m,实验时使其由静止开始下落,滑 块 M 经过光电门1、2 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i、t2。(1)该同学认为钩码的重力等于滑块所受到的拉力,那么他应注意。如果满足中的条件,该同学得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该同学想利用该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只需 就可以完成实验。3 7.图甲是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E 是电源,4、殳、氏3、6、层是定值电阻,&是 可变电阻,表头6 的满偏电流为200J1A、内阻为600。,其表盘如图乙所示,最上一行刻度的正中央刻度值为“15”。图中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 端和B 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 个挡位,分别为:直流电流I A 挡和5()ONA 挡,欧姆“x lk”挡,直流电压2.5 V 挡 和 10 V 挡。(1)若用欧姆“x lk”挡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则 A 端 所 接 表 笔 与 二 极 管 的 (填“正”或“负”)极相接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中a 所示,则该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k2(2)某次测量时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乙中b 所示,若此时B 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为;若此时B 端是与“4”相连的,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为(3)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可得%、%的阻值之和为 Qo3 8.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 V,0.3 A”字样小灯泡L 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用的器材除了开关、导线外,还有:电压表Vi(量程0 3 V,内阻等于3kQ)电压表丫2(量程0 15 V,内阻等于15 kQ)电流表Ai(量程0200 m A,内阻等于10 C)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等于0.1 Q)滑动变阻器Ri(0 1 0 Q,额定电流2 A)滑动变阻器R2(0l k C,额定电流0.5 A)定值电阻RK阻值等于1。)定值电阻RK阻值等于10 Q)定值电阻Rs(阻值等于1 k。)电源E(E=6 V,内阻不计)(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2)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象应是下图中的_ _ _ _ _ _ _ _ _ _ _.39.未来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 点O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现对小球采用频闪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做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图乙所示,a、b、c、d为连续四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己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s,照片大小如图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之比为1:4,贝!|:由以上信息,可知a点(填“是”或“不是”)小球的抛出点;由以上信息,可以推算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由以上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是 m/s;由以上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40.一电阻标签被腐蚀,v/cm乙某实验小组想要通过实验来测量这个电阻的阻值,实验室准备有如下实验器材:A.电池组E (电动势约3 V,内阻可忽略);B.电压表V(0 3 V,内阻约5 k C);C.电流表A(0 lmA,内阻为10000);D.滑动变阻器4 (最大阻值1()。);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 0 0 Q);F.电阻箱R,(0-9 9 9.9 Q);6多用电表: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粗测电阻。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x l”位置,短接红、黑表笔进行调零,然后测量待测电阻,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Q.(2)实验小组选择器材用伏安法进一步测量电阻的阻值,首先要把电流表改装成200m A 的电流表,电阻箱应调节到。o请设计电路并在图乙所示的方框中画出电路图,要求易于操作,便于测量,并标出所选器材的符号(4)小组在实验中分别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请正确作出/-U 关系图线,由 图 线 可 求 得 待 测 电 阻 阻 值%=Q.(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甲图乙图丙4 1.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30 Hz和 40 H 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打点计时d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 用/和 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 出 B 点时,重 物 下 落 的 速 度 大 小 为,打出C 点 时 重 物 下 落 的 速 度 大 小 为,重物下落的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2)已测得S=8.89cm,52=9.5.cm,53=10.10cm;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SMJOm/s),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为 Hz.4 2.市场上销售的铜质电线电缆产品中,部分存在导体电阻不合格问题,质检部门检验发现一个是铜材质量不合格,使用了再生铜或含杂质很多的铜;再一个就是铜材质量可能合格,但横截面积较小.某兴趣小组想应用所学的知识来检测实验室中一捆铜电线的电阻率是否合格.小组成员经查阅,纯铜的电阻率为1.8x10-8。?.现取横截面积约为1 mn?、长度为m m (真实长度)的铜电线,进行实验测量其电阻率,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如下:A.电 源(电动势约为5 V,内阻不计);B.待测长度为111m的铜电线,横截面积约1 mn?;C.电压表Vi(量程为3 V,内阻约为1.5kC);D.电压表V2(量程为5 V,内阻约为3k。);E.电阻箱R(阻值范围12.9Q);F.定 值 电 阻&=1CG.开关、导线若干.(1)小组成员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铜电线的直径d,如图甲所示,则 4=mm.(2)小组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乙所示,则 P 是,N 是,(填器材名称及对应符号)通过实验作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3)图乙电路测得铜电线的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_ _ _ _ _ _ _ _ _ _ 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原因是(4)这捆铜电线的电阻率。=(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从铜电线自身角度,你认为电阻率大的可能原因是.4 3.某学习小组将一个直流电源和一个很大的定值电阻(约几十千欧)串联组成了一个新电源,如图甲所示。当该电源两端接的电阻较小时(小于300欧姆),该电源能稳定输出约30jiA的恒定电流。该学习小组利用新电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量程为30pA、内阻约为几百欧姆的灵敏电流计的内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只闭合图乙中的开关K,灵敏电流计指针如图丙中实线所示,该示数为 pA.再闭合图乙中的开关S,调节变阻箱R”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指到图丙中虚线位置,此时变阻箱的示数为330欧姆。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灵敏电流计的内阻为欧姆,此测量值(填“大于”、“小于”、“等于”)真实值。44.某同学为了将一量程为3V 的电压表改装成可测量电阻的仪表欧姆表.(1)先用如图a 所示电路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图中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阻值调到 3kC时,电压表恰好满偏;将电阻箱阻值调到12 k。时,电压表指针指在如图b 所示位置,则电压表的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