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0篇.pdf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100100 篇篇这是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100 篇,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 1 篇、大班数学活动读数型加法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将一种物品抽象成数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感知加法的含义。2.学会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法运算,初步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幼儿视图和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丰收的图片磁性教具;玉米、西红柿卡各 10 张、15 的点数卡两套、110 的数字卡、点数卡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儿歌秋天到引入并以故事的方式向幼儿讲述,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忙着把地里的庄稼收回来,几只可爱的小白兔也没闲着呀,快看他们也在忙着呢,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小朋友们看图上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一只是灰色的一只是白色的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幼儿自由发言(原来他们是在院子里摘苹果呢)分别数一数两只小兔手中苹果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用计数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加法运算二、活动过程教师出示一个长方框,玉米卡 1.请两个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长方卡里放玉米,并说出自己放了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长方卡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算出一共是几个?并找出总数的数字卡 2.依照方法,将实物换成西红柿,继续练习 3.将实物卡换成点数卡,继续练习三、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看图,说说图意,猜猜小朋友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左右两边的方框分别有几颗草莓,把数字写在下变相对应的方框内,在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几颗草莓,把答案写在最下边的方框内以下逐一进行教师巡回指导四、结束活动教师收书及整理工作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第 2 篇、大班数学活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1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3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手环人手一个。活动过程:1猜谜激趣。“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1)区别左右手。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只手,招招手。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右手?伸出左手摇一摇。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2)区别左右脚。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3感知左、右边。(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4游戏:我说你做(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竞赛游戏:我说你做(1)按手环颜色分组进行比赛(2)比赛中用五角星进行评价 6评出冠军组。活动反思: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作用,给幼儿充分互动的空间、时间与机会,达到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本课的目标是通过律动、游戏等活动,感知以主体为中心区分左右。并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关系,能准确的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第 3 篇、大班数学活动比轻重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难点: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活动准备: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 5页比轻重。2活动过程:1、猜一猜,谁轻谁重。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 2 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 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2、掂一掂,谁轻谁重。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幼:铁球重,皮球轻。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3、比一比,谁轻谁重。(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教师小结: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4、生活中的运用。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幼:一样重。(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第 4 篇、大班数学活动买礼物教案反思设计思路: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创设了为熊猫奶奶购买礼物的情景,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活动目标: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2、体验购物的乐趣。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3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3、购买礼物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活动反思: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第 5 篇、大班数学活动蔬菜题库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快速找出同种蔬菜的不同特征,尝试运用该特征自编加减法式题。2、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 10 以内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萝卜 10 根(白萝卜 1 根、胡萝卜 9 根),茄子 10 根(2 根粗茄子,8 根细茄子),黄瓜 10 根(表皮光滑的短黄瓜 3 根,表皮有刺的长黄瓜 7 根),番茄 10 个(大番茄 4 个,圣女果 6 个),辣椒 10 个(黄、绿灯笼辣椒各 5 个);5 个分类筐,记录纸,记号笔,计时器,青菜奖励。活动过程:1、蔬菜分类导语:我这有一些蔬菜,请你们把它送回家。(分类框放在地上,蔬菜放两边的矮桌子上)2、观察不同特征,用不同的数字表示。提问:你们把那么多的蔬菜分成了几家?哪几家?(开始认读竖形表上的字,翻出数字)萝卜有几个?茄子有几个?小结:原来按照蔬菜种类的不同分成了萝卜、茄子、黄瓜、番茄和辣椒 5 种,每种蔬菜的总数都是 10 个。提问:再来看看每种蔬菜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任意挑选一种蔬菜进行表述)小结:原来的大小/颜色/粗细/长短/表皮不一样。小结:同样数量的蔬菜能根据颜色、大小、粗细、长短这些不同的特征来分家,用不同的数字表示。同样是 10 的蔬菜能分成两个不同的数字,10 可以分成?和?,一起来说说看。二、编题 1、示范编题导语:今天我们就用每一组的 3 个数字来做编题游戏。先用萝卜家族的三个数字1,9,10 来编道题,谁来试试看?提问:他编的你们看得懂吗?什么意思?小4结:原来 3 个数字可以编出 4 道不同的算式题。2、结伴分组编算式题导语:接下来我们来比赛。赢的那个队会获得一棵青菜奖励。我们先来进行第一个比赛分组选菜。导语: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编题。等会我说开始的时候,请你们用认领的这种蔬菜里的三个数字来编题,看哪一组编题编的又快又准又全,一个都不能少。限时 2 分钟。小结:原来 3 个不同的数字可以编出 4 道算式题,2道加法,2 道减法。三个数字中有两个一样的数字,就只能编出 2 道算式题,1道加法,1 道减法。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看看比赛结果。看看在编题游戏中谁获胜了?获胜的那一队有几棵青菜?哦,落后的几队也别气馁,相信在以后类似的比赛中会再接再励,继续加油的。活动反思:让幼儿的学习回归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创设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想努力做到的。我认为在一定的情境下,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能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幼儿真正的自主活动,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游戏性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敏感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数学的作用,将数学融入情境化、生活化,让幼儿学习得十分轻松,也越来越爱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 6 篇、大班数学活动数积木教案反思设计思路: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为什么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积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积木比我多”。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中间的积木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少。于是针对孩子空间逻辑的发展,设计了这节以培养孩子有条理推测数量和挑战空间逻辑的活动。我觉得这个题材对发展幼儿空间方面的计算能力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想针对我部目前还不配备白板的情况下,对教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继续设计出符合大班幼儿的教学活动。活动过程:活动目标: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5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活动过程:一、话建筑,赢积木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那就请你们就分成 4 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二、争回答,数积木(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 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导语: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三、造房子,数“砖块”(一)造幢房子把分数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二)学做小小建筑师导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 5 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活动反思: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6要和有趣。第 7 篇、大班数学活动中秋购物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 5 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 元)。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 8 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 5 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 5 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活动反思:今天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较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原因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安静下来再开始活动。在第二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服务员,在面试的服务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加入了如何购物、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的知识。而且整个活动我都是在进行购物游戏,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这样能7较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孩子都在购物时间中完成,不会的孩子都是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停下来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学习。这样避免了会的孩子重复学习,在购物的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能力较弱孩子的指导更加到位。从结果看,第一、二次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游戏,只有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孩子 5 元买了一支一元的水,两外一个用 5 元买了 2 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第 8 篇、大班数学活动排排队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照片,寻找规律。尝试发现身体动作能够表现同一种模式规律(ABABAB)。2、在排排队的游戏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男孩女孩所站位置表现出来的同一模式的不同方位排列,理解物体排列的空间关系。3、积极参加操作活动,感受同一模式不同方位排列的规律美。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现身体动作能够表现同一种模式。难点:自选材料进行同一模式不同方位的操作探索活动。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玩具、工具等。2、相关的模式排序照片若干张。活动过程一、尝试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同一模式。1、出示幼儿排序的照片,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ABABAB)。2、小结:我们平时用很多种材料表现过这样的排律规律,它的规律是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排列。二、看动作,找规律。1、今天我们不用材料,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试一试,有哪些身体动作可以表现这个规律。2、幼儿尝试发现用身体动作表现规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3、请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站成圆圈,集体验证,相互学习。4、小结: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不同动作都能表示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排列,原来,排列可以有这么多形式。三、利用队列队形进行不同方位的同一模式表征。1、请你们用男孩女孩,男孩女孩来进行六路纵队的规律排队。要求:第一队和第二队男孩女孩不能重复。2、用手中的海绵纸色块,代表男孩女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同一模式不同方位的模式表征。3、小结:看来小朋友们不但发现了每一横排和每一竖排是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而且还发现了斜着看也是这样的规律。四、寻找材料,实际操作,尝试运用已获8得经验进行不同方位的同一模式排列表征。1、引导幼儿寻找材料进行排序,讲解规则。2、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有目的的选择材料进行表征。3、组织幼儿分享交流验证。4、小结:孩子们,我们所学到的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竟然可以排出这么有趣的图案。五、延伸活动:寻找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模式;尝试用其他规律进行不同方位的排列活动。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第 9 篇、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整点和半点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2.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认识整点与半点,并掌握其规律。难点:能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会珍惜时间。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ppt;幼儿一日生活照片;自制时钟卡片。2.经验准备:幼儿对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1.音乐导入:时间像小马车请幼儿入场。2.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是谁呢?(二)图文共读 1.鼓励幼儿观察时钟钟面,大胆说出时钟钟面的特点。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一共有 12 个数字;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其特点。)2.帮助幼儿回忆时针、分针的不同点。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时钟上有分针和时针,那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呢?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粗细的不同特征)(三)认识整点1.通过展示部分幼儿一日生活照片感受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2认识整点(1)教师通过ppt 引导幼儿学会认识整点。(2)教师通过各种时钟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整点时间的规律。规律: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3请你试一试(1)教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整点,请幼儿积极参与,说出时间。(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整点,9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四)认识半点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半点的时钟与整点时钟的不同,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出半点时间的规律。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整点,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时钟的分针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 6)2帮助幼儿梳理清楚:半点的时候,时针指向两数字中间时,算数字小的时间。规律:分针指向 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半。3请你试一试(1)教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半点,请幼儿积极参与,说出时间。(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半点,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五)回顾梳理小组合作游戏:请你来帮忙师:“这些时间,小朋友都在做什么事情呢?王老师有点儿糊涂了。请你赶快帮帮我吧!”1.教师分别出示时间,小组进行讨论。(时间 5 分钟)2.小组分享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鼓励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教师总结,并帮助幼儿体会时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第 10 篇、大班数学活动黑白棋大赛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 的加法。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活动过程:一、分队推选小队长“分成四队,每队4 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 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三、合作摆“6”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2、相互检查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10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3、“6 子通”抢答赛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 6 子通的 6 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四、个人竞赛:猜猜看1、规则:我给你5 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 2 加起来是 6 的数。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五、延伸刚才,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是6,那么要他们合起来是 7,该怎么摆棋子呢?我们到教室里去摆摆看好不好啊?活动反思: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第 11 篇、大班数学活动钓鱼比赛(分析图形特征)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分析图形的三项特征。2、发展幼儿逻辑分析判断能力。3、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学具:钓鱼杆、(红、黄、绿、大、小、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特征的鱼若干海绵垫围成的大池塘、塑料圈小池塘教具:冰柜样式的表格若干、大小颜色形状标记若干、奖品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鱼的三种特征。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钓鱼吧!哟,这里有一个大池塘。哇,里面有许多鱼,有些什么样的鱼呢?(请幼儿自由说说颜色、形状、大小)2、整体感知鱼的三种特征,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达。我们来个钓鱼比赛吧!比一比,谁钓得又多又快!(幼儿钓鱼,钓完后坐下休息)来,让我们数一数,你钓到了几条鱼?(幼儿自由交流,提问个别幼儿,评出钓鱼冠军,发奖)小朋友,你钓到的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和别人比一比,是大的还是小的?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自由交流、个别介绍,引导幼儿将三种特征完整表达)3、将鱼按三种整体特征分类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多鱼来不及吃完,如果坏了怎么办呢?(放进冰柜里)老师的这个冰11柜有些特别。不能随便乱放,得按上面的标记放。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标记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大小,颜色、形状标记)那这三个标记放在一块儿,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将三个标记组成的三种特征表达完整。)谁钓到了大的红颜色的正方形的鱼,赶快送来冰柜!(幼儿分析鱼的三项特征,送到冰柜表格,教师引导幼儿检验)(同样的方法:请幼儿个别或集体完整说说三种特征,根据三种特征送相应的鱼到冰柜、检验操作结果)4、按三种整体特征钓鱼小朋友,真聪明。再来一次钓鱼比赛。这次得按老师的要求钓,每人钓一条,钓来后赶快送到冰柜。比一比,谁钓得又对又快!看一看,这次要钓一条什么样的鱼呢?(请幼儿看冰柜上的标记,说一说,个别或集体)明白就开始!(幼儿到小池塘钓鱼,钓到后送到冰柜)我们看看,全钓对了吗?(检验)(同样方法,操作三次)5、幼儿出题,分男女比赛钓鱼。小朋友钓鱼的本领真厉害!现在请小朋友来出题,分男孩,女孩两队,比一比哪队厉害,钓得又对又多又快!(A 请一位幼儿从大小、颜色、形状标记中各选出一个特征组成钓鱼要求)(B 男女对比赛,将鱼贴到冰柜表格内,表格分为男女两块)(C 检验结果,评出胜方发奖)6、小结小朋友钓鱼的本领真棒!钓得开心吗?我们下次再来钓,好吗?活动反思:纲要中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整个活动过程都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教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知识水平出发,选取孩子如今生活中很常见,同时也比较感醒悟的抽奖活动,并将分析图形特征这一活动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分析图形特征游戏之中,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逐步掌握了分析图形的特征,真正做到了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第 12 篇、大班数学活动分礼物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在二等分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妈妈和长辈的情感。2、初步尝试把图形或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原来的那一份,原来的那一份大于部分。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 4 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12活动过程:1、老师讲述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2、幼儿讲述讲解:小熊把纸对折后打开,中间有一根折线,沿着折线剪成两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一份比,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熊妈妈还有四张漂亮的纸片,熊妈妈请小熊把每张纸片都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分,一份送给奶奶,一份送给外婆。请幼儿示范剪好后粘贴在背景图上。小朋友想不想帮小熊一个忙。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动作快的幼儿在形上加根线再等分。熊妈妈又拿出小螃蟹的画,小螃蟹画了什么形?4、幼儿说一说熊妈妈请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线的办法,把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一块巧克力,一块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5、幼儿讲述老师按照其中的一种方法切糕。熊妈妈把两块巧克力糕给小熊吃,两只小熊一起说,问小熊说什么?送给奶奶外婆吃。活动反思: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第 13 篇、大班数学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萌发探索几何形体的兴趣。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分球体和圆柱体。3.认识球体、圆柱体的不同特征。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球体、圆柱体。难点:区别球体、圆柱体。活动准备:圆纸片和球体物体(乒乓球、皮球、篮球)若干;球体、圆柱体的积木每组一筐;木棒每人一根;圆柱体薯片盒、露露盒、电池等各一。13活动过程:导入出示圆纸片和球体物体,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咱们一起来玩吧”。(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动手操作。)展开 1.认识球体。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球体的特点。操作一:引导幼儿分别转动圆纸片和乒乓球(或者其它球体),通过观察感知两者的不同。操作二:引导幼儿摸一摸乒乓球的表面,感受球面的特点。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球体的特征。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它摸起来怎么样?”小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无论怎么转动看上去都是圆形的,表面摸起来到处都是鼓鼓的、圆溜溜的、光滑的,像这样的物体就是球体。联系实际,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吃过的、看见过的哪些东西像球体。2.认识圆柱体。出示圆柱体学具,幼儿操作比较。师:“这是什么形状呢?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朋友说一说!”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圆柱体的特点。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他摸起来怎么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吗?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吗?”小结: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是平面的,四周都是圆圆的,很光滑,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经验拓展。请幼儿在筐子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引导幼儿了解这些物体尽管大小、高度不同,但都是圆柱体。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像圆柱体。3.游戏活动:“赶小猪”玩法:球体、圆柱体的物体制作成“小猪”状,幼儿手持一根木棍,自由驱赶“小猪”,体会求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的道理.结束 1.教师评价活动。2.延伸:区域内投放各种球体、圆柱体供幼儿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巩固对球体、圆柱体的认识。活动反思:在找找、做做、说说这一环节中,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从幼儿的操作结果来看,幼儿对于球体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只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小错。第 14 篇、大班数学活动学习 9 的组成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按序将9 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 的分合。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14活动准备:教具:9 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活动重难点: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 9 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 9 的分合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活动过程:1、复习 8 的组成,学习 9 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8 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 8 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 8 朵花,9可以分成 1 和 8 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 和 8,2 和 7)“前面多出的1 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 哪里去了。”2、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 4 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91 和 8,2 和 7,3 和 6,4 和 5。3、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4、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活动反思: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第 15 篇、大班数学活动 20 以内的顺接数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对 20 以内数字进行顺序排列,帮助幼儿进一步对 20以内的顺向唱数顺序进行认知和熟悉。2、帮助幼儿理解顺序排序中数字间的增减关系。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在进行此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挂图,引导幼儿复习情境主题“糖果店”的相关内容,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说一说。(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三组不同的数字序列(例如:23567;11131415;161820),每组15序列中选若干个数字位置留空。(2)把 120 数字卡贴在黑板右下角。(3)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幼儿用书大班下学期(一)p10活动过程:1、教师可以用小故事导入情境,并出示小动物形像:“小朋友们好,你们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宝宝兔),大家高兴不高兴?”2、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序列,并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第 1 个序列。教师:“今天宝宝兔给我们带来了数学王国的数字宝宝,你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都是好朋友,它们手拉手来到这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哪个数字没有和它的好朋友拉手阿?”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说出那个数字后面的数字是几。活动说明:在这个环节重点是帮助孩子理解数字前后之间的关系,理解前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少1,后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多 1。鼓励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表达出来。3、“宝宝兔想请一个小朋友帮帮忙,谁愿意从这些数字里把它的好朋友找出来?”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进行操作,从右下角 120 的数字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并把它贴在数列空白的位置上。4、以同样的游戏玩法进行后两个序列的操作,帮助幼儿巩固顺序唱数、点数、以及对 20 以内序数的经验。5、翻开儿童用书第 10 页,引出书上的练习题。按照活动规则,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进行第 1 个序列的练习,然后让幼儿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活动说明:在进行最后一个序列时,由于本序列第一个数字空缺,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先从题目已经写出来的数字开始作答。如:10 前面的数字是几?后面的那个数字是几?13 前面的数字是几?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加强引导,帮助幼儿理解并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数字的唱数顺序和数字间的增减关系。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第 16 篇、大班数学活动长短、宽窄、厚薄排序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能用词表达。2.让幼儿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