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全册.pdf
目 录1、快乐的杉树林。错误!未定义书签。2 火烧云。错误!未定义书签。即 兴 说 话 慰 问。错误!未定义书签。3、让马。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次 的小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4、瓜棚夜话错误!未定义书签。5、我躺在波浪上读书17。听 读 欣 赏 春 笋。错误!未定义书签。6、赶花。错误!未定义书签。我跟 逛商店错误!未定义书签。7、我家门前的龙眼树。错误!未定义书签。9、古诗四首。错误!未定义书签。10、小读者错误!未定义书签。气愤了。错误!未定义书签。I 1、寓言三则34。12、春燕。错误!未定义书签。听读欣赏 美丽的小鸟错误!未定义书签。13、智取生辰纲错误!未定义书签。做客。错误!未定义书签。14、中彩那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次。错误!未定义书签。17、我爱牵牛花。错误!未定义书签。1 8、又见蜻蜓.错误!未定义书签。19、古文二则.错误!未定义书签。2 0、山泉流过的地方.错误!未定义书签。照片中的。错误!未定义书签。1 快乐的杉树林教学规定:1、了解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知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了无穷的快乐,体会我喜欢杉树林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的重点段是准时间顺序来写一年四季的景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节。4、运 用“抓中心学课文”的方法来学习课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内容是围绕总起句或总结句来写的。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二、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揭示预习规定(1)自学以下生字新词:倘若毫不在意避暑胜地 不约而同粉妆玉砌咆哮而来生机(2)思考下列问题:课文示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杉树林一年四季的景色?2、学生预习课文。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查字词自学情况。2、回答问题。(1)课文是 围 绕“我家门前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这句话来写的。也可以说是围绕最后一句话来写的。(2)课文准时间顺序写了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四、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1、自由读课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读一读。3、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五、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这些杉树林的景色到底如何?它给作者带来了那些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讲。六、布置作业。1、誉录带有生字的新词。2、朗读课文,体会感情。第二课时课时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爱慕杉树林的思想感情;并能学习课文中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学习第二段。1.读第二段,想想杉树林的景色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2.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杉树林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欢乐?3.几个同学一组小组讨论。4.学生交流,教师指导。5.师总结: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增添那么多的快乐,再加上它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不仅让我爱慕,让我为之陶醉,更让我难以忘怀。板书:爱慕之情三、练习设计。出示句子:照样子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具体。例:杉树的叶子全变成红色,红得那样鲜艳,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1.师: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划线部分。边读边想,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2.师总结:后半句是把红得如何写得更具体了,不仅写出了它的颜色,还用比方写出了它的样子和动态。请你学习这种方法,做下面的练习.出示练习:(1)下雪了,到处一片白,。(2)春天到了,田里的麦苗绿了,。(3),o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四节。2.找一些你自己或家人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说说衣服和周边景色有什么变化。2 火烧云教学规定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审美情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准时间先后顺序的分段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47节。3、掌握本课生字。理解下列词语:紫檀色、威武、惶惶惚惚;并能积累课文中一些有关描写色彩的词语。会 用“镇静”、“偏偏”造句。4、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充足发挥想像,有顺序的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掌握以时间先后顺序的分段方法理解霞光及火烧云颜色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简介作者。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尝试读懂课文1、组织学生根据自读提醒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抽读生字。、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什么叫火烧云。、文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交流分段情况,完毕课后练习2。三、学习第一段,理解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1、自读课文第一段,说说火烧云与霞光有什么区别?2、听课文第一段录音,质疑讨论:霞光有什么特点?课文抓住那些事物的颜色变化写霞光的红?3、句式练习。仿 照“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上红红的”,用“霞光照得什么变成什么样”的句式说说第一节中的五个句子。4、有感情地读第一节,与刚才说的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四、学习第三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1、默读,读后交流:这节从哪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极多?2、哪些词语写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交流明确:变化快: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把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提成三类,说说这么分的因素。4、想 像“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规定学生照样子写几个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代入课文说一说,注意火烧云的基本色彩为“红色”。5、有感情读第三姐,体会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变化快。五、存疑。火烧云的颜色有那些变化?(回家自学)第二课时课时重点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及课文的叙述顺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一、师背课文第二节。1、问: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呢?2、问:刚上来时的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3、问:火烧云上来以后怎么样呢?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呢?二、学习2 6 节。1、默读、思考,课文这部分又从哪方面写出了上来时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呢?2、问:作者把火烧云的形状想象成什么?这三种动物是否同时出现在天空的呢?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从天空中出现马、狗、狮子,又从“一会儿出现,忽然又来了、接着又来了”,可以看出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呢?3、重点学习第四节。、看一看、理一理段落的写作顺序。、读一读、想一想像马的火烧云变化的特点。、按顺序,说一说,复述第四节。、总结第四节的学法。4、自学第五、第六节。、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学。、课堂交流。5、想象说一段话,说说火烧云形状的变化。6、小节。三、学习第七节。1、抽读。2、课文最后一句话该读出如何的思想感情?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让学生质疑。五、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即 兴 说 话 慰 问教学规定:1、慰问就是对别人进行安慰和问候。2、学习例话,理解提醒,练习说话。教学过程:一、启发式谈话,揭示课题。回忆即兴说话的方法:根据情况拟定 话 题 结 合 板 书 练 习 说 话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即兴说话”板书:慰问二、学习例话1、指名读引子。2、思考:什么是慰问?3、过渡:春节前夕,梅林小学五(3)中队部分队员想去慰问军属张伯伯,大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听录音)4、自由读例话,对照提醒学习、讨论。、把称呼、礼貌、问候的词语划出来。、想一想,为什么梅林小学的少先队员要去慰问张伯伯,他们说了哪些让张伯伯得到安慰的话?、交流。、个别同学朗读例话。评读规定:热情、亲切。5、归纳小结。(板书)慰问时:要注意礼貌,见面后要先问候;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讲合适的话,使人得到安慰;态度要热情,语气要亲切。6、假如你是张伯伯,听了这些话会怎么样?(板书):得到安慰表达感谢7、齐读提醒。三、观看录象,创设情景,练习说话。烈日底下,正在指挥交通的民警叔叔。寒冷的冬天,正在清扫马路的清洁工人。时刻为学生操劳的老师。1 对以上情况进行慰问。2、在座的同学,假如你们就是被慰问的对象,感到满意吗?四、结合提醒,出示课后练习进行说话。1、看看下列三种情况是否全是安慰对社会有奉献的人?2、生活中尚有这样的情况:有人生病、受伤,有人碰到不幸,对于他们,我们也应当进行安慰。(板书)受到伤害有痛苦的人3、各自选择,在小组内互说互评。4、班级交流、评议。五、实践操作,表演小品。六、总结。3、让马教学规定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贺龙同志关心、爱惜小战士的高贵品质。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领略中心思想。3、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课文中描写合龙关心、爱惜向伤的句子。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自学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揭题。1、交流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及贺龙生平的故事。2、小节过渡,揭示课题。3、针对课题质疑,教师归纳,并板书:、谁给谁“让马”?(2)、为什么“让马”?、让了几次马?二、自学课文。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2、词语质疑,师生合作解答。3、思考:课文写谁给谁“让马”?贺龙为什么要把马让给向伤呢?课文写了几次“让马”?每次让马的内容是第几节到第几节?除了写“让马”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三、交流学习情况。1、交流、讨论思考题。2、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3、通过贺龙给象牙“让马”这件事,你觉得贺龙是个如何的人?四、阅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重要写什么?2、指到朗读。五、小节。六、质疑。第二课时课时重点学习课文2 4段,从从中找出关键句体会人物的品质。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一、阅读理解。1、阅读第三段。、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贺龙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让马”的?、贺龙是如何给向伤“让马”的?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的那些方面把事情写具体的?、找出表现贺龙关心、爱惜小战士的有关词句,并加以体会。、小节: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不仅把第一次“让马”写具体了,并且让读者深感贺龙对战士的关心和爱惜。(5)、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2、用学第三段的方法自学第二、四段。、轻声读课文,自学。、交流。、小结。(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质疑问难,总结全文。三、作业。1、摘录课文中描写贺龙关心、爱惜向傍的句子。用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事情写具体的方法,学写一段话,内容、字数不限。一次 的小实验教学规定: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爱好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通过写清楚,写具体。2、语句要通顺,连贯。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教学准备:铁夹、铁架、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都做过那些实验?你最感爱好的是哪一次?为什么?二、阅读文章: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文章中的小实验分了几步走?2、把文章中的动词用笔划出来。3、按照先后顺序讲一讲实验过程。4、找一找文章中体现同学们心情的词句,用浪线划出。5、做课本2 8页的练习。三、讨论交流。1、哪些小实验比较好写,容易写好。2、写小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3、小组交流,大组讨论。四、教师总结:写实验不仅要写出实验的顺序,并且还要注意实验中大家的表现以及科学道理。4,瓜棚夜话教学规定:1、学习课文,从“我”在瓜棚买瓜时所听到的三个老汉对话中,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2、自学字词,理解重点词语。3、按照提醒和例句,仿写句子 把意思写具体。4、有感情地朗读三个老汉的对话。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师述:如今,每家、每户都有彩电、冰箱、微波炉,有的甚至买了别墅,添了汽车,过着舒适的生活。这一切,都来自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开放,人民的生活有改变,城市建设有了改变,农村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的第 4 课,讲的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有了好转的一个小故事。2、板书课题:4:瓜棚夜话3、指名读课题。4、解释课题:“夜”、“话”分别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过渡:夜晚,谁在瓜棚下谈话,谈些什么呢?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听课文录音。2、夜晚,谁在瓜棚下谈话?三位老汉又具体指谁?三、自学生字新词。1、读准音,认清形。2、读通、读懂课文。3、可借助字典,理解重点词语。绝 技 了 如 指 掌 朦 朦 胧 胧 一言为定四、检查自学情况。1、出 示 生 字:憋 兜 潺 新 籽洵幢鞋攒惬2、指名读生字,师正音。3、出示形近字:憋一一瞥说说部首与字义有什么联系?4、指名书写:瓢5、出 示 绝技”、“了如指掌”联系上下文解释“绝技”了如指掌的“了”是什么意思?五、再读课文,理清段落。1、学生自由选一节朗读。2、点评并朗读指导。3、听写练习。在瓜棚下,“西瓜张”请买主们吃西瓜。我买了西瓜,回家的路上感到特别清爽和惬意。在一个闷热的夜晚,妈妈让我去向“西瓜张”买西瓜。在瓜棚下,我听到了三位老汉甜蜜的对话。师:这四句话是四段段意,但排列的顺序都乱了,请学生重新排列。4、学生据意分段。六、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2、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句话。3、出示句子:夜晚,天气闷热。人们仿佛呆在一个大蒸笼里,憋得喘但是气来。“西瓜张”有一手种瓜的绝技。他种出来的瓜,个大,皮薄,味甜男女分读4、师:这句话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即后一句是前一句的补充说明。七、总结全文。在这样一个闷热的夜晚,有一手种瓜绝技的“西瓜张”会和此外两位老汉说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课时重点:精读第二、三、四段。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二、讲读第四段。1、过渡: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本课记叙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夜晚。这是一个如何的夜晚呢?(板书:闷热)2、在第四段中,这样一个闷热的夜晚为什么会让小作者产生此外一种感觉?轻声读第四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板书:清爽惬意)解释:清爽惬意3、指导朗读第四段4、齐读第四段,思考:为什么在闷热的夜晚会感到清爽惬意?(板书:吃了清凉甘甜的西瓜,听了老汉的夜话)三、讲读第二段1、过渡:到底是由于吃了那清凉甘甜的西瓜,还是听了几个老汉的夜话,让小作者感到清爽惬意?让我们来学习第二段。2、轻声读第二段,找出有关描写夜晚景色的句子。3、指导朗读第二段,重点指导描写夜景的句子。形式可个别读、齐读、,并配上音乐及画面。四、讲读第三段。1、过渡:在如此美丽的夜晚,大伙儿边吃西瓜,边听三个老汉说着话。那么,他们说了写什么呢?一起来学习第三段。2、请学生合上书,仔细听课文第三段录音:听到了些什么?3、请学生边看书,边听课文第三段录音:是哪三个老汉?4、用“说:讲 一 句 话。5、分角色读第三段。6、“甜蜜”的本意是指比蜜还甜。在课文中“甜蜜”是指什么?7、学到这里,我们应当知道了让小作者在一个闷热的夜晚感到清爽惬意的因素。请学生回答。五、总结全文。附板书:4、瓜棚夜话闷热 吃了清凉甘甜的西瓜 清爽惬意听了老汉的夜话5、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规定:1、阅读课文,了 解“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死海发明的奇迹一一人能躺在波浪上课书的因素,并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2、自学本课字词,体 会“蹦跳”、“沉默”、“絮语”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能用“从容”、“奇特”等词语造句。3、能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能收集并交流一则世界趣闻。4、继续学习拟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拟定重点。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按规定预习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习课文第一段。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情引入。1、读题,你想知道什么?2、引入:躺在波浪上读书的事真不可思议,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叙述去聆听一下这则奇闻吧。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三、按规定自学课文。四、检查自学情况。五、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1)、以提问开头好不好?为什么?(2)、破折号起什么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3、小结。六、按提醒给课文第二段分层。七、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课时重点:继续学习拟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选用恰当的方法拟定重点。阅读课文,了 解“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死海发明的奇迹一一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因素,并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体 会“蹦跳”、“沉默”、“絮语”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课文重要写了什么内容?2、过渡:在座的有谁曾躺在波浪上看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二、学习第二段。1、学习第一层(第2节)图像引入,创设情境。过渡:去死海的一路上,我们有些什么见闻和感受呢?2、学习第二层(第3、4节)指名分节读,边听边思考。理 解“世界的肚脐”的含义 体 会“蹦跳”在句中的意思(与“流淌”比较)指导朗读。小结。3、学习第三层(第5、6、7节)图像引入,创设情境。默读,边读边圈划:在海滨浴场,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讨论:体 会“沉默”在句中的意思,师生读第五节。感 知“奇特的光晕”,指导朗读。填 空:由 于 水 中 含 盐 量 特 别 高,达3 3%,竟 高 于 一 般 海 水 的 九 倍,所以()。实 验 演 示。书 面 填 空(课堂练习一)。4、学习第四层(第8至12节)听课文录音,边听边体会:作者亲身躺在波浪上读书时有什么感受?同时又有什么见闻?交流讨论:理 解“温润”、“舒适自在”、“浮力强劲”投影演示,体 会“絮语”在句中的意思,指导朗读 投 影 演 示“身体一歪”,指名复述。小 组 讨 论:为什么说这是一件难得的快事?小结。三、拟定文章重点四、全文总结,完毕板书。五、布置作业:收集一则世界趣闻,准备交流。第三课时课时重点:朗读课文,练习复述。交流趣闻,完毕练习。教学过程:一、有感情的2 朗读课文。二、具 体 复 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 照 的 过 程(课堂练习五)三、用“从容”、“奇特”造句。四、交流收集的世界趣闻。六、完毕练习册上的作业。附板书:地势之底 含盐量高 难见闻浮力极大 得游览死海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的浮力强劲 快感受温润 舒适自在 事听读欣赏春笋教学规定:通过听听读读,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体会春笋那种“你追我感,竞争向上”的精神。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春天到了,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你们能说说描写春天的句子吗?2、教师师范读第二节。下面老师为你们诵读一段内容,请你们仔细听、专心记,等会儿请你们来说说听到了什么?教师诵读第二节。学生报告。电脑显示:教师配音,边听边欣赏。3、这段文字多优美啊!它就是节选于我们的课文听读欣赏 春笋4、电脑显示:听读欣赏春笋二、学习课文内容1、出示学习规定:通过听听读读,理解课文内容,摘录喜欢的语句。2、学生自由地、轻轻地朗读全文。3、检查生字组成的词语:琴弦、渗进、吮吸、尖锥、欢畅、婆娑4、小组检查朗读5、老师检查朗读三、初步理解课文1、齐读第一节,想想第一节写了什么?你出哪个字看出?2、电脑显示,填空练习春雨(潇潇),雨雾(纷扬),小 水 珠(渗进土里),笋芽儿(吮吸着母亲的乳汁,积聚力量)。“母亲的乳汁”指什么?说说这节写了什么?3、默读3 至 5 节,找出能概括这一节内容的句子。四、学生朗读,:理解并积累重点语句。1、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了如何的一副景象?2、师生合作理解句意。A、春雷一动,它们就从地皮、沙砾、石缝里出来。B、春雷一动,它们就冲破地皮蹦出来,顶开沙砾冒出来,穿过石缝钻出来。比较以上两句句子,哪一句写得好。3、练习朗读4、小结5、学生交流描写春笋的句子6、显示:“山泉鸟雀山花松柏”欢笑的景象。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8、小结五、全班诵读全文六、积累句子七、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听、读、欣赏,并且积累了优美的语句,了解了春笋那种“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精神。6、赶花教学规定:1、学习课文,理解养花人艰辛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敬仰那些所有为追求幸福与芬芳而卜辞辛劳的人.2、复习巩固单元训练重点项目,辨认课文重点,并能抓住课文重点进行阅读.3、通过阅读,能了解全文分别描写花 蜂 人,读懂有关描写.4、学生自学课文与讲 读 议结合.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了解养蜂人是如何赶花的.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赶花二、自学生字.三、自学课文.1、思考:选择“赶花”的“赶”的意思并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说出理由.思考:谁赶花?如何赶花?2、填表.四、交流反馈.1、交流.2、结合学生回答,指导理解下列句子.我惊讶了:“养蜂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这么多的路?理解千里迢迢的意思.“我们是和蜂儿同样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可蜂歇下人不能歇,人要作出远门的准备.我们养蜂人逢年过节也难得和家人团聚.理解团聚的意思.3、交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五、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养蜂人是如何赶花的?2、齐读课文717自然段.第二课时课时重点:理解养蜂人工作的艰辛和充满诗情画意.教学过程:一、复习:朗读上一课时着重学习的写养蜂人如何赶花的五句话.二、继续学习7 1 7 自然段.1、指名读第15 自然段.2、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养蜂人生活是这样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3、讨论交流.4、齐读7 1 7 自然段.三、学 习 广 6自然段.1、过渡谈话.课 文 7 1 7自然段写了养蜂人是如何赶花的,那么,课文1 飞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2、自学填表(略)3,交流反馈结合课文1 2节描写洋槐花的句子,体会花的香、美、多.结合课文中养蜂人介绍蜂的对话,体会蜂的忙碌和无私奉献.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介绍的蜜蜂的忙和后文描写养蜂人在“忙碌”和“无私奉献”上是一致的,所以这里写蜂实质是写人,对蜂的赞美也就是对养蜂人的赞美.四、总结.我跟 逛商店教学规定:1、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逛 商 店”的通过写清楚。2、重点部分要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回忆一下,自己曾经跟谁去逛商店,在商店里看见什么商品,自己对哪些柜台比较有爱好,有什么见闻和感受。二、学习例文:1、仔细阅读例文,思考问题:“我”跟妈妈逛了什么商店?文章写了哪几个柜台?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文章重点写了什么柜台的商品?是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3、同学小组交流,大组讨论一下,文章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三、扩散思绪,讨论交流。1、写作文的要点:按照逛商店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先看到的先写,后看到的后写,把文章组织好。2、写作文时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样样都写,要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不同的重点,把重点部分写具体。7、我家门前的龙眼树教学规定: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门前的龙眼树不择土壤、不求索取、无私奉献品格的赞美和怀念之情。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石隙”、“盎然”、“索取”、“如获至宝”等词语;会 用“每当总”、无论都”造句。3、结识和学写因果关系的句式。4、初步学习根据段落大意概括全文的重要内容。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按规定预习课文,学习第一段和第四段。教学过程:一、审清题意。1、出示实物,介绍龙眼。2、(板书课题)今天学习的 我家门前的龙眼树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和以前学习的 故乡的田螺、家乡的桥、快乐的杉树林同样,都是借景抒情的。3、齐读课题。二、按规定预习课文。1、出示预习规定。2、学生预习。3、检查自学。指名拼读生字新词。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和“课堂练习二”中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三、首尾照应,学习课文第一、四段1、学习第一段。男生读第一段,抓住重点词语,初步理解句子意思。感情朗读第一段。过渡:为什么作者离家三十数年了,那棵龙眼树仍然在他心中常绿?2、初步学习第四段。师:课文的第四段直接点出了作者爱慕龙眼树的因素。轻声读,口答填空。我喜欢龙眼树,是由于,还由于 J2)引导学生联系第四段的内容,进一步理解第一段这句话的意思。师:作者爱慕龙眼树不择土壤、无私奉献的精神,爱慕它不求索取的品格,更爱它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教师引读第四段,再一次体会。3、小结。四、作业。9、古诗四首教学规定:1、理解每首的内容 学 习 清明,体会诗人凄迷纷乱、茫然若失的情绪;学 习 宿新市徐公店,体会诗人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学 习 村居,感受诗人所表达的对春天勃勃生机的赞美之情;学 习 游园不值,感受诗人所赞美的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2、对的读写生字,理解生字在诗句种确切意思。准确把握“遥”、“散”、“怜”、“小”等词语的意思。3、把 宿新市徐公店。背诵四首古诗并默写。4、加强朗读吟颂,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领略古诗的意境。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按照学习方法学习 清明和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过程:一、道人新课。二、揭示课题三、学 习 清明和 宿新市徐公店。1、学 习 清明、听录音。、自由读、反复读,理解全诗。、再次读,体会意境。、表演、评价,加深理解。2、概括学习 清明的方法。、同学们,现在老师请你们一起来背一背 清明这首诗,好吗?、你们背得很熟,很有感情,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刚才在学习 清明的时候,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学习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学习以下几首诗。3、学 习 宿新市徐公店。、听录音,听清生字新词的读音及语速、语调。检 查“疏疏”、“径”的读音是否对的。、自由读,规定读通,并读出语调。、反复读,理解全诗。、再次读,体会意境。、演一演、评一评,加深理解。四、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按照以上五步学习法学习了 清明和 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诗。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时也从诗人短小精练的诗句中获得无穷回味。希望这两首诗能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中。五、作业。1、誓 录 清明和 宿新市徐公店2、背诵、默 写 清明。第二课时课时重点按照学习方法学习 村居和 游园不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 诵 清明和 宿新市徐公店2、说说学习古诗的五步学习法。二、学 习 村居和 游园不值1、学 习 村居、听录音,听清生字新词的读音及语速、语调。、自由读,规定读通,并读出语调。、反复读,理解全诗。、再次读,体会意境。、演一演、评一评,加深理解。3、学 习 游园不值4、五步学习法自学 游园不值。5、质疑、释疑:“值”是什么意思?“久不开”说明什么?它与题目有着如何的关系?作者是怎么知道里面满园春色的?6、检查朗读并指导背诵。7、演一演,加深理解。三、小结刚才,我们又学习了两首古诗,相信你们通过听、读、演后已经能理解,能背诵了。是的,古诗它短小精练,想象丰富,感情强烈,并且节奏鲜明,便于我们朗读吟诵,特别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多读、多积累一些古诗,丰富自己的知识。四、作业。朗读、背 诵 村居和 游园不值。第三课时课时重点完毕课后练习。教学过程:一、朗读、背诵四首古诗。说说每首诗的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二、小结。本课四首古诗,虽然跨越了唐宋清三个朝代,但写的都是春天,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春天的景致,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三、完毕课堂练习2、3四、把 宿新市徐公店译成白话。要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可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五、默 写 清明 村居和 游园不值。附板书:清 明(唐)杜 牧清明雨纷纷茫然若失的心情行 人 欲 断 魂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花落未成阴喜悦心情儿童追黄蝶村居(清)高 鼎草长莺飞拂 堤 杨 柳 赞 美 春 天 勃 勃 的 生 机儿童散学忙放纸莺游园不值(宋)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赞美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一枝红杏出墙来1 0 小读者教学规定: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3、概括第二段段意。根据段落大意概括课文重要内容。4、摘入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并理清思绪。教学过程:一、审题。1、板书课题并理解题意。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一件什么事?二、初读课文。1、运用己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为课文分段。2、读课文,思考:“良师益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三、检查初读课文情况。1、给带点的字选择对的的读音:编辑、诧异。2、照样子写词语。例:火辣辣。3、演 示“尴尬”的偏旁。4、分段。四、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思考: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谁?“我们”又是谁?3、小结: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作者的心情,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变化的?我们下节课再学。第二课时课时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纯熟归纳课文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按照规定读课文第二段,找到有关语句,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2、讨论句子:“你们编的杂志是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为什么说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这句话不仅写出了小朋友欢迎少年儿童刊物、需要少年儿童刊物的心声,同时也写出了小姑娘对杂志的态度,既能在杂志上发现错字,还能去编辑叔叔那儿提出。表现了小姑娘一丝不苟的读书态度和真诚待人的处世原则。)3 、感情朗读第二段,指导归纳第二段段意。4 小结。三、归纳重要内容。1、回忆归纳重要内容的方法。用课题扩展法归纳重要内容。用抓重点段的方法归纳重要内容。用段意归并法归纳重要内容。2、拟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3、归纳重要内容。四、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气愤了教学规定: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气愤的事。重点把气愤的情况写具体。2、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连贯。教学过程:一、学习指导:回忆你熟悉的人,如母亲、老师或好朋友等等,曾经为什么事生过谁的气?选一次印象深的写下来。二、学习例文,加深印象。1、仔细阅读例文。2、思考问题:妈妈生谁的气?她为什么气愤?3、妈妈气愤时,有哪些表现?文章是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4、找找哪些句子表现妈妈气愤时的神态表现。三、指导写作:师总结:写熟悉的人气愤的事,要把她气愤的因素、过程写具体,写清楚。重点要把她气愤时的情况写具体。例如:当时的神态、动作、表情,说了哪些话等。11、寓言三则教学规定: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懂 得“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不能只重表面华丽而不追求实际价值”;“办事要行动和目的一致”的道理。2、读、写、默 本 课1 1个生字,理解读读写写中指定的有关词语,重点理解:“滥竽充数”、“买楼还珠”、“南辕北辙”在句中的含义。3、借助想象发明性复述 滥竽充数。4、运用批注、自责自解、辩论明理等不同的方法,加深对寓意的自悟。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 滥竽充数的寓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寓言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去年,我们曾学过两则。今天,让我们再来欣赏三则。2、出示课题二、自学字词:1、明确规定:掌握生字新词的音、行、义,通读寓言,了解内容。2、生自学,师巡视。3、交流所得。三、学 习 滥竽充数1、针对课题质疑2、生质疑,师整理后根据重点解决下列问题。(板书)(1)谁?(2)为什么能?(3)如何?(4)结果?3、生用批注法、板书法或其它方法自读课文,自己解疑。4、小组交流,师指导。5、小组交流,师板书。(1)声势浩大(有机可乘)(2)投机取巧(混日子)(3)装腔作势(欺骗)(4)狼狈出逃(没有好结果)6、想象复述(1)小组合作(2)大组交流、点评。7、笑声中理解寓意,生归纳。(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过日子,是长不了的。)8、课后爱好作业:南郭先生的悔悟。第二课时课时重点学 习 买校还珠、滥竽充数,理解寓意。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上节课作业二、学 习 买楼还珠1、听课文录音,理出寓言中人与物的重要关系。2、生边听边理,听候边读课文边理解。3、交流学生作业,点评。4、用“然后”5、对所理出的人物关系自己质疑。(1)商人为什么把盒子做的如此考究?(2)郑人出高价 的动机是什么?为 什 么 要 买楼还珠?6、读课文自解,提醒寓意。(1)出示填空,同桌议论郑人拿着精美的盒子,瞅着那两颗珠子,乐 滋 滋 地 想 着()。(2)揭示寓意(看事物不能只重华丽外表而不追求实际价值。)7、朗读指导。三、学 习 南辕北辙。1、听课文内容,了解寓意内容,质疑。2、师根据学生讨论归纳。估计问题有:楚人为什么一心背道而驶而不听劝告?他最终能达成目的吗?楚人的方法对的吗?3、生自学解疑。(1)小组讨论。(2)大组交流4、揭示寓意(办事要行动目的一致,假如方向错了,再好的条件也只能白费。5、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楚人的想法是否对的?(1)错误:背道而驶。(2)可行:绕地球一圈可到达楚国。6、辩论读课文找依据。小组准备、辩论、深刻明了寓意、揭晓辩论结果。四、总结全文。12、春燕教学规定: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春燕做事认真、关心热爱集体的好思想、好品质。2、对的认读生字、新词,理解读读写写中的有关词语;能 用“郑重”“眉开眼笑”等词语造句。3、理解课文中比方句的意思,结识文中省略号的含义.4、能准时间的顺序给课文分段。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重点:自学生字、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内容。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描写人物的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2、学生交。3、出示课题:12、春燕4、听课文录音,思考这篇文章写了春燕的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春燕是一个如何的人?二、预习课文1、预习。(1)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行。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郑重,陡峭、胸有成竹、毫不在意。(2)读课文,准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3)质疑2、反馈。(1)读准字音“篓”“捋”等。(2)读词语。(3)理解词语(4)指名分节读,读通全文。(5)分段。(6)质疑,初步解疑。三、布置作业:1、誉录词语2、对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一、二段,体会春燕做事认真负责,关心热爱集体的好思想、好品质。教学过程:一、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二、学习第一段1、给课文分层次。(1)默读第一段,根据提醒将课文分三层。(2)交流。2、学习第一层。(1)自由读,思考: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老人们风风火火地来到果园抢收苹果?用笔划出。(2)想象一下人们当时会怎么想?(3)指导朗读。(4)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层。3、学习第二层(1)轻声读,思考:春燕说的什么话引起大家的议论?用括号括出有关词语。(2)交流。(3)读句子,想想语气怎么样?(4)指导朗读句子。(5)再读第二层,思考:春燕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哪些议论?标出有关语句。(6)四人一组讨论朗读。4、学习第三层。(1)默读,思考:春燕的什么理由使爷爷信服呢?(2)交流。(3)指导朗读春燕的话。(4)训练说话:今晚不会有风,是 由 于()。(5)听了春燕的话,爷爷是如何做的?又是如何说的?5、齐读第一段,概括段意。三、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思考:春燕在青石岭说了几句话?划出有关语句。2、四人一组,任选一句讨论,体会春燕有什么好品质。3、交流4、春燕的言行说明了什么?5、自由读第二段,找出爷爷心理变化的词语。6、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概括节意。7、联系生活,仿照课文学习写几句人物的对话。第三课时课时重点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文中的比方句。造句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找出文中因果关系的内容,用“因果句式”说一句话。2、齐读第一、二段。二、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思考:春燕管天的结果如何,从哪里看出来?2、交流。3、齐读。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质疑、解疑。四、指导完毕课后练习。1、造句练习:郑重、眉开眼笑。2、摘录比方句。3、完毕练习册有关练习。五、课后作业。1、摘录有关描写快乐、天气的词语。2、从课外读物中摘录三句比方句,体会好处。听读欣赏美丽的小鸟教学规定1、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交流中增强听读欣赏能力。2、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创设一定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在听读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要爱惜小鸟的道理。教学时间1课时课时重点在品词品句中,提高学生的听读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讲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