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设计.pdf

    • 资源ID:88925836       资源大小:8.44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设计.pdf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学习目标】1.了解水有三种状态,了解什么叫做物态变化。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3.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通过测量一物体的温度,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重点】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方法。【学习难点】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当劫行为能导情 景 寻 入 生 成 问 题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从水之旅谈起自主阅读教材P23内容,完成12题。1.水有哪三种状态?答:固态、液态和气态。2.什么叫物态变化?答: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知识模块二温度自主阅读教材P4内容,完成35题。3.什么叫温度?它的单位是什么?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是。C,读作摄氏度。4.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 为100摄氏度,在0 C与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5.读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我国最低气温是“一52.3”。答:“3 7 C”读作3 7摄氏度,“一52.3C”读作负52.3摄氏度或者零下52.3摄氏度。知识模块三温度计及其使用自主阅读教材P5-6内容,完成6题。6.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结合实物讲解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指出常见错误用法。答: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充分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液泡仍浸入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自主阅读教材P 7,完成78题。7.列表比较三种常见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种类量程分度值主要用途实验室用温度计-2 0-1 101测水温等寒暑表一35 50r c测气温体温计35 42o.rc测体温8.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哪里?与普通温度计相比,使用上还有何区别?答: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极细的缩口,使水银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所以,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把液体甩回玻璃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某同学测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甲(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2)此 错 误 造 成 的 后 果 是 使 测 出 的 温 度 偏(选 填“高”或“低”)。(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 液 体 的 温 度 是。2.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1)量程不同(2)分度值不同(3)体温计上有缩口(合理即可)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熔化、凝固时的规律。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应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决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问题。【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熔化、凝固的规律。【学习难点】应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决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问题。导 力情景导入i学互研知 识 模 块 一 熔 化 熔 点阅读教材P973内容,完 成 13 题。1.实验:取适量的海波和石蜡放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插入正在加热的热水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Imin记录一次温度;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 次,并记入下表。2.根据上述数据分别在下面坐标图上描出点,画出图像。t()时间/min0123456 海波温度/石蜡温度/11曲 二 曲 曲 二m绘制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分别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中温度变化的特点。物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海波温度上升温度不变温度上升石蜡温度上升温度上升温度上升知 识 模 块 二 凝 固阅读教材P1374,完成45题。4.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一52.3,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答: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了。常见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因为水银的凝固点为一39。此时该地区的温度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已经处于固态,所以无法使用。应该使用酒精温度计。5.列举生活中的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实例。熔化吸热:夏天喝饮料时加冰而不直接加冷水。凝固放热: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在菜窖里面放几桶水。交 流 展 示 生 成 新 知1.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撒一层碎冰块,这 是 因 为 冰 熔 化 时 要 吸热.,但温度 不 变(选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2.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喷水,如图所示,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答: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伤橘子。当 堂 演 练 提 升 能 力见学生用书课后 反 思 查 漏 补 暴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1课 时 汽化【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汽化吸热。2.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致冷。3.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和规律。【学习重点】沸腾特点及条件。【学习难点】沸腾特点及条件。当劫行苞揩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沸腾自主阅读教材Pl617内容,完成13题。1.什么叫做汽化?汽化需要吸热还是放热?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2.实验探究水的沸腾:注意观察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如果继续加热,温度怎么变化?填写下面的表格,并作出图像,你能从这个实验中得出沸腾的条件吗?时间/min00.511.522.53温度/答:沸腾的特征: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产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气泡上升、由小变大,到液面破裂开来。沸腾时,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变。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3.什么叫沸点?根据课本P 8信息窗,你能猜猜实验中水的沸点为什么比100低吗?答: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中含杂质也影响沸点。易错点:1.沸点跟火力的大小和加热时间无关。2.因为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液体在沸腾的同时也发生着蒸发现象。知识模块二蒸发自主阅读教材P电 完成4 5 题。4.汽化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比较这两种方式的异同吗?5.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晒衣服),说说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液体的表面积。沸腾蒸发不同点温度条件达到沸点任何温度发生部位内部与表面表面剧烈程度剧烈缓慢致冷作用无有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交 流 展 示 生 成 新 知1.如图所示,水沸腾时壶嘴冒出“白气”,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无数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是由于壶内的水先发生了 汽化 现象,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水蒸 气 再 遇 冷 热(选 填“吸”或“放”)发生 液 化.现象而形成的。2.据说有一年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点心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以为笑柄,林则徐不动声色,过几日,林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邀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龊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跳,尽出洋相。冷冷的冰淇淋有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淇淋液化成许多小水珠,形 成 白 雾,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一油层阻碍了热汤的蒸发一。当 堂 演 练 提 升 能 力见学生用书课后 反 思 查 漏 补 缺第2课 时 液 化【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液化和液化放热。2.会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学习重点】液化概念和液化放热。【学习难点】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老灯行名指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液化现象自主阅读教材P1920内容,完 成1 4题。1.什么叫做液化?答: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BD)A.露水的形成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夏天湿衣服晾干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E.铸铁厂铸钢模3.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早晨空气中的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4.居民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液化石油气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易错点:“白气”不是气体,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知识模块二液化放热自主阅读教材P|920内容,完成5 6题。5.液化需要吸热还是放热?答:液化需要放热。6.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答:虽然水蒸气的温度与开水差不多,但因为水蒸气液化还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比开水烫伤严重得多。交流展示生成新知今年4 月,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较 低,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一较高一,极 易 发 生 现 象,使近地面的物体 冒“冷汗”。【解析】地面、墙壁等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会放出热量,液化为小水滴,使地面、墙壁变湿。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四节升华与凝华【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的概念以及升华吸热。2.知道凝华的概念以及凝华放热。3 .会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学习重点】升华、凝华的概念。【学习难点】会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当 R行为指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课前抽测:1.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 听 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会立即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3 .请分别朝手心上吹气和呵气,比较手心的感觉。请解释这一现象。答:朝手心上吹气,加快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感觉较凉。朝手心上呵气,水蒸气液化放热,所以感觉较热。4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升华和凝华现象自主阅读教材P2224内容,完成13题。1.实验: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2.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不见了,升华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了,升华;灯泡壁变黑了,凝华霜的形成,凝华寒冷的冬天,室内窗户的玻璃上结有冰花,凝华3 .“雾淞”你见过吗?它是怎样形成的?答: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固态形式形成的。知识模块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自主阅读教材P 2 4 2 5,完成4 6 题。4 .现象分析:舞台上常常用喷洒干冰的方法制造出云雾效果,这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吸(选 填“吸”或“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选 填“吸”或“放”)热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斐(填物质名称)。5 .请列举你熟悉的几个生活事例来解释升华和凝华中的吸、放热现象。答:在运输食品时,为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霜的形成要遇冷,反过来说明凝华放热等。6 .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请在下图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以及吸热、放热情况。飞含也球化)今AIcAK蒸水冰水斐如寰囿/放热放器(升S吸热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学习目标】1.知道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2.了解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3 .知道节约用水的措施。当刃行为指导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 放 P P T 引入: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很多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些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国,我国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很严重。目前,某些北方城市已经被迫每日定量、定时供水,造成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全球变暖自主阅读教材P27-28内容,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 一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已提高至国I V,北京地区更提高到京V 标准,目的是减少汽车尾气中C0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材 料 二 我国已成功完成西气东输工程,将我国西部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工业发达、人 口集聚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1.问题:以上材料中人们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都是为了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少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知识模块二水资源危机珍惜每一滴水自主阅读教材P2829内容,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 一 从太空所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可被人类利用,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因此,水是人类十分珍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水资源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很严重,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几乎都缺水。材料二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造成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污染。污染水资源的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江河、湖泊中的水被污染的同时,海洋也被污染。如污染的江河中的水会流入海洋,以及海上溢油污染等。赤潮就是海洋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是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引起的。2.水资源是能被人们生产、生活所利用的不可替代的资源。造成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水污染。3 .如图所示的徽标表达的意义是:“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每一滴水,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徽标右上方的弧线代表自来水管道和水龙头;滴下的一滴水被伸出的手掌接住,将节约用水之意寓于“接水”之中。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 反 思 查 漏 补 缺第十 二 章 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回忆并说出本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区别六种物态变化。3.会分析物态变化图像。【复习重点】会区别六种物态变化。【复习难点】会分析物态变化图像。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使用熔化与凝固物态变化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图像汽化与液化卜蒸发一吸热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I沸腾吸热,沸点液化放热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压缩体积 升华升华与凝华I凝华吸热放热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 识模块一温度和温度计 典 例1按图(a)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其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则液体温度为知识模块二物态变化图像【典 例2】甲、乙、丙、丁四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T)A.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B.甲、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C.丙、丁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D.乙、丙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典例3 在 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00908 0二一二二一二(1)A 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高(选 填“高”或“低”)。(2)图乙是B 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92知识模块三物态变化【典例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低,使水蒸气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当堂演炼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内能与熬机【学习目标】1.知道内能的概念及单位,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单位。3.知道做功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学习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学习难点】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与区别。当刃行名揩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观察上面插图思考:冬天手冷时为什么搓手能取暖?为什么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钻木为什么可以取火?认真学习本节内容,我们自然可以找到答案。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物体的内能自主阅读教材P 3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内能和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3.对于下图中两只企鹅的对话,你有什么看法?答:左边企鹅说得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知识模块二做功可改变内能自主阅读教材P 3 5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I)图甲中棉花为什么会燃烧起来?答: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2)图乙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D)A.打气的过程 B.打气的过程中瓶中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高度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发生的变化知识模块三热传递可改变内能热量自主阅读教材P 3 5 3 6,独立思考并完成。5.什么是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答:使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或者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样的过程叫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6.什么是热量?其单位是什么?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是焦耳。7.举一些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用热水袋取暖;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交 流 展 示 生 成 新 知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动,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痕迹,如图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轮胎为什么会冒烟。答: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轮胎与路面剧烈摩擦,汽车在短时间内克服摩擦做大量的功,把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当 堂 演 练 提 升 能 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 二 节 科 学 探 究:物质的比热容【学习目标】1.知道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2.知道比热容的定义、符号和单位,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记住水的比热容,用比热容解释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现象。4.通过推导能用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有关计算。【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当力行名指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4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自主阅读教材P394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识模块二物质的比热容生活举例水的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多,加热时间就越长。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装置砂 子 水.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实验设计用同一酒精灯给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砂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结果砂子升高的温度高。探究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即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自主阅读教材P424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2.比热容的认识:3.某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且在定义用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空所吸收的热量来描述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定义式Qc m b t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数值意义水的比热容是4.2X X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X 103Jo物理意义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强弱。蒸发时吸热(选 填“吸热”或“放热”)的特性,可以调节气温。4 .有一句关于新疆的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为什么新疆的昼夜温差会这么大呢?这与什么有关呢?答:新疆地区泥土、砂石多,它们的比热容小,在同样光照和晚上散热的情况下,白天气温升高得高,晚上气温下降得低。5.小明家昨天喝的水是用20的冷水经过加热到100的热水,水共吸收了 1.68X106J的热量。请你算一算小明家昨天喝了多少千克的水。答:由。得,水的质量:。畋 _ _ _ _ _ _ _1.68X106J_i n=c(t-to)=4.2X103J/(kg-)X(100-2 0)=5 k g多媒体展示图片:交 流 展 示 生 成 新 知建水库前 建水库后三峡水库的修建大大增加了当地的水域面积,这对当地的气候有无一定的影响?答:小华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段资料:“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建立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左右,冬天气温将比原来升高2左右。”当 堂 演 练 提 升 能 力见学生用书课后 反 思 查 漏 补 缺第 三 节 内 燃 机【学习目标】1.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2.知道内燃机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3 .能说出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异同。【学习重点】理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学习难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当 R行为指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如下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一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发现水蒸气会把橡皮塞顶出去。请回答,在以上实验中,有哪些能量转化的过程呢?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原理与此是否相似?4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常见的热机自主阅读教材P4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什么是热机?常见的热机有哪些?答: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2.什么叫内燃机?内燃机有哪几种?答: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而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知识模块二汽油机自主阅读教材P46的内容完成。3 .观察课本P4 6 图131 5,说出汽油机的主要结构。答:进气道、进气阀、排气道、排气阀、气缸、火花塞、活塞、曲轴连杆、飞轮。4 .什么是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哪几个冲程?答: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一个冲程。多数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5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部分冲程示意图,其中乙图是做功冲程,里图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在图乙中,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6 .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完成也 个冲程,曲轴转动 组 圈,对外做功的次数为此次。知识模块三柴油机自主阅读教材P47的内容完成。7.读下表信息,说出汽油机、柴油机的不同点。内燃机项目汽油机柴油机构造:每:汽 都 型蛇胡一个工作循环吸气冲程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只吸入空气压缩冲程压缩程度较小(机械能f内能)压缩程度大(机械能f内能)做功冲程点燃式(火花塞点火)(内能f机械能)压燃式(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热空气)(内能一机械能)排气冲程排出废气排出废气主要特点轻巧、效率较低笨重、效率较高适用范围小汽车、小型农业机械、飞机等载重汽车、拖拉机、火车、轮船等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知道热值的含义及单位、物理意义。2.会应用热值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燃烧放热的计算。3.知道热机效率的含义,了解热机能量的损失以及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4.列举热机对环境污染的方方面面。【学习重点】热值的理解及相关计算。【学习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当竹行为指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燃料的热值自主阅读教材P50-5I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举例说明。答:不同,一定质量的煤气可烧开一壶水,但等质量的干木柴却不能将这壶水烧开。2.如果用Q 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燃料的热值,?表示物体的质量,则三者之间关系如何表示?如果用V表示气体的体积又如何?答:Q=m q Q=Vg知识模块二热机效率自主阅读教材P5I5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热机,我们知道热机也是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内能来做功的,那么热机燃烧汽油或柴油时释放的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来做功了呢?答:不能,有损耗。-、5排 出 带 走 的 殛 (等,克 服 摩 擦)7能全部吵7 甬.发场)4.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则热机工作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能量的损失?答:图中除了“输出有用功”其他能量的流向均为损失的能量。知识模块三环境保护自主阅读教材P525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以热机为动力的各种交通工具把整个世界连在一起,热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文明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在利用热机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热机利用时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如何保护环境?答:热机对环境的危害:废气污染(CO、SO2、氮的氧化物);噪声污染。保护环境,减小污染的措施:A.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B.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把直接烧煤、燃油改为烧其工业副产品,把内能的一次利用变为多次利用(如用余热供暖等)。C.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交 流 展 示 生 成 新 知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 反 思 查 漏 补 缺第十三章复习课【复习目标】1.会辨析内能、热量和温度这几个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2.熟练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并会运用吸放热公式进行有关计算。3 .知道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并能说出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4 .熟练掌握热值的概念,并会运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复习重点】1.改变内能的方法。2.比热容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复习难点】吸放热计算。当为行苞揩导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内能与热机U.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内 能 2.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比执容2.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 g.)o、3.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e t=c%f=c 7?i Ctto),Qf/(cmtcm。1.定义:1 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燃料的J 2.单位:焦/千克(J/k g)热值3.放热计算公式Q m=m qQ nVq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发生能量转化的冲程: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内燃机 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做功冲程3 .几个认识 排出尾气的冲程:排气冲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活塞往返2 次,曲轴转2 周,向、【外输出一次功1.计算公式:=殍*i o。或n=等 义 1 0 0%Q 族 Q眼热机效率v 设法利用废气能量;2.提高热机效率措施(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机械摩擦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B)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 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A.用锯条锯木头,锯 条 温 度 升 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 感 到 温 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知识模块二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3.漳州九龙江江水对沿岸气温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主要是水的(A)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比热容小 D.密度小知识模块三热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4.如图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同的是(B)A.烤火取暖B.搓手取暧C.向 手“呵气”取暖D.用热水袋取暖知识模块四热量的计算5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 g,放出9 2 0 J 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 0 ,求铁钉的初温。c M=0.4 6 X 1 0 3 j/(k g C)O 9 2 0 J解:由 Q=cm,可得出:A?=n i r v i n,i/(i-、y n n n o v =1 0 0 0 ,则铁钉c a/w 0.4 6 X 1 0-J/(k g-C )X0.0 0 2 k g的初温:Z o=/+A/=2 O +1 0 0 0 =1 0 2 0 o交 流 篌 示 生 成 新 知当 堂 演 练 提 升 能 力见学生用书课后 反 思 查 漏 补 缺第一节电是什么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学习目标】1.能从生活体验中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2.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并能通过实脸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学习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习难点】验电器的原理及电荷的移动。当刃行名揩导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注意过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解释这些现象。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摩擦起电自主阅读教材P5758内容,完成问题lo1.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知识模块二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自主阅读教材P 5 8-6 0,完成下列问题。2.自然界存在哪几种电荷?观看视频,探究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答: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或负电荷?答: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用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出它的正负电性。4.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前者带正电荷,后者带负电荷,并且后者每时每刻都在绕着前者旋转。5.一个物体没有带电的原因是(C)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C.物体内部正电荷数与负电荷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等6.根据原子结构尝试分析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实质。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僵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二节让电灯发光【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2.知道电路的组成;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学会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并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学习重点】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学习难点】1.电流的形成。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如图所示的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观察它的结构,手电筒电路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电路。控制手电筒中灯泡亮与灭的器件是什么?去掉电池,手电筒会发光吗?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很轻松回答这些问题。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电路的组成自主阅读教材P 6 2 6 3,完 成12题。1.一个完整的电路应包括哪些部分?它们分别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答: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提供电能,输送电能,消耗电能,控制电路通断。2.电路中出现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闭合。知 识 模 块 二 通 路、开路和短路自主阅读教材P6465内容,完成第3 4题。3.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方向又是怎样规定的?试标出下列电路中电流的方向。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的。标注电流如图。4.根据课前的实验,请你归纳出电路的几种状态,并简述短路的危害。答:通路:正常连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断路:某处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电路中电源被短路时,电流很大,会将电源烧坏。用电器两端被导线连通叫做该用电器被短路,此时用电器将不能工作。知识模块三电路图自主阅读教材P 6 5-6 6,完成56题。义)5.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有哪些?请根据下面的实物连接图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灯泡 电池T 卜 开 关 一 电 动 机 电 流 表 答:电压表 电阻滑动变阻器R-6.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右图中的电路元件用笔画线连起来。(要求:连线不能交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工作特点。2.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电路连接情况。3 .学习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学习难点】认识串、并联电路,连接并联电路。情 景 导 入 生 成 问 题小明有一辆玩具电动小汽车(如下图所示),当闭合其开关后,汽车可以跑起来,同时汽车上的指示灯闪烁发光。有一天,小明发现闭合开关后,指示灯不发光,但汽车仍然能跑。由上可知,这辆玩具汽车中的电动机和指示灯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单独工作。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电路吗?试举一例。自 学 互 研 生 成 能 力知识模块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自主阅读教材P6 8,完成下列各题。1.小华要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的发光或熄灭,则这两盏灯(C)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 可 能 是 并 联 D.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当开关S 闭合后,两盏灯并联连接的电路是(D )知识模块二生活中的电路自主阅读教材P7 0,完成下列各题。3 .试以生活中的电路为例,说说哪些是串联的,哪些是并联的?节日的夜晚,路边映衬小树的一串串小彩灯一般是奥联的;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并联的;马路上排成一行的路灯是并联的;房间里的电灯与它的开关是串联的,房间里的电灯与电视机是北联的。4 .如图所示是简化了的电冰箱的电路图。图中M 是压缩机的电动机,L 是电冰箱内部的照明灯。当电冰箱接入电路后,关闭了电冰箱的门时;开 关S?的状态是断开;当又打开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时,开关S2的状态是团宣。知识模块三 识别串、并联电路自主阅读教材P 6 9 7 0,完成第5题。5.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上的器材探究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电路,并尝试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r-(8 H-0 L,1”S_|_y-017_.1 _b 1b u连接方式用电器依次连接(首尾相连)用电器并列连接(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电流路径只有一条电流路径,顺次流过每个用电器2条或2条以上电流路径电路特点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

    注意事项

    本文(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设计.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