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修辞手法.pdf
古代诗歌阅读:修辞手法阅读下面的诗和词,完成下面小题。次 韵 冲 卿【1】除 日 立 春2王安石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重 叠 金 除日立春黄升银幡彩胜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擘茧莫探官,人间行路难。注释:【I】次韵: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冲卿:北宋人吴充的字。【2】除日立春:除日、立春双节重合喜上加喜。但下一年就是“无春年”,古人认为不吉利。【3】只自尘:出 自 诗 小雅“无将大车,只自尘今”意为用人力去推本应牛拉的大车,会让人沾染尘埃。4 黄升:宋人,科举不顺。【5】银幡彩胜:用银箔或纸剪成的燕子、花朵形头饰。宋代立春时有互赠幡胜的习俗。6 擘茧:掰开。茧,宋时在面食中放置的用来卜测官运的纸签或木片。1.诗词为了增强表现力,往往会使用多种手法。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用夸张手法,突出腊月最后一天与立春巧遇的喜悦心情B.“守岁夜倾银”使用借代修辞,用天上倾泻的月光代除夕灯火,写出灯火的明亮辉煌。C.“小桃先报春”使用拟人手法,写出桃花率先开放,作者由此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气息。D.“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使用对比手法,引发了词人对明年是个无春之年的联想。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古风(其三十三)李白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凭凌随海运,炬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古风(其四十二)李白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侍。寄影宿沙月,沿芳戏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溟”等句化用了 庄子道遥游的“鳏鹏”典故。B.“寄影”句融情于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C.两首诗想象丰富,都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两首诗语言自然,体现了李白诗歌飘逸浪漫的诗风。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 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孥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注释】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口空:只。口擘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口呜呃:悲叹声。3.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走强的一项是()A.首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写诗人于飘零落拓中,遇主人捧杯劝酒,受到祝福。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即想象家人的望眼欲穿。C.“天荒地老无人识”以夸张手法表现马周有才华却“无人识”,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D.全诗运用主客对话的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雨雪曲江 晖【1】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注释:【1】江晖:南朝陈诗人。曾直言进谏而不被君王采纳。4.“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一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 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杜 牧 泊秦淮)B.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琵琶行)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陶 渊 明 归园田居)(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题杜甫画像王安石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行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镀。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注释:口雕镀:雕刻。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5.“青衫老更斥 一句中以“青衫”代指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 一 项()A.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 琵琶行)B.昔日青衫遇知己(欧 阳 修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C.尚忆青衫陪众隽(陆 游 书怀)D.青衫昔作督邮时(刘 克 庄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江花月夜张 若 虚(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江流宛转绕芳甸,江天一色无纤尘,人生代代无穷已,白云一片去悠悠,海上明月共潮生。月照花林皆似霰;范涯随波千万里,空里流霜不觉飞,何处春江无月明。汀上白沙看不见。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6.“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诗中,“待”字用的极妙。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妙处。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 老 不 知 梅 格 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7.下列选自 红楼梦中的四首“红梅诗”,其中“梅格”与苏轼 红梅一致的是()A.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梗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B.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己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编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C.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 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D.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阅读下面一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咏 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缩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注】这两首诗是在 红楼梦第37回探春提议建大观园诗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吟咏此物,诗社遂命为“海 棠 社 此 次 诗 赛,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来补作两首。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月窟:月中仙境,月宫。缩袂:白绢做的衣服。8.宝钗诗的颈联与黛玉诗的颔联均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剪牡丹 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注】,江空月静。【注】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 的 琴 曲 昭君怨。9.词 中“彩绦朱索”是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是借代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阅读下面宋词,回答下面小题。临 江 仙 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口营营: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毅纹:比喻水波细纹。裁,读 作hd,给纱。10.一语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夜阑风静毅纹平”就是语义双关,既写了自然景物,又写了作者的心境。下列诗句尊尊年用一语双关的一项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 禹 锡 竹枝词)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 牧 赠别)C.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 勃 滕王阁诗)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 升 题临安邸)阅读下面这组金诗,完成下面小题。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元好问其一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其二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其三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注】1癸巳年四月,金都汴京陷落,蒙古大军入城劫掠。作者及其他金朝官员被押送出京,于五月三日被裹胁北渡黄河。口累:通“缥”,捆绑囚犯的绳索。口旃车:安有毡篷的马车。大乐:宋代郊庙社稷中使用的乐曲名称,近代改名为大和,这里使用的是原名。口龙沙:本指玉门关以西隆起如龙的沙漠地带,这里借指荒芜的地方。1 1.下列对这组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描写了蒙古军队大肆烧杀,将抢夺来的不计其数的珍宝从汴京运往塞外的情景。B.三首诗都运用了借代、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体现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技巧。C.三首诗都伤时感事,抒发了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时的沉郁凝重感情。D.三首诗与杜甫的“三吏三别”相似,都具有反映时代面貌的“诗史”特点。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 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 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 阙下春日)B.兼葭影里和烟卧,苗药香中带雨披。(宋杨朴 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翠 海棠花)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 燕子辞)E.映日暖云流似水,泡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 都城春日)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1宋*赵佶裁剪冰绡【2】,轻登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3】,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4】。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 寄 5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注释:【1】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所作。【2】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3】靓(jing)装:美丽的妆饰。【4】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指天上仙宫。【5】凭寄:托谁寄。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1】,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2 ,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注释:【1】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2】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1 3.下列选项中与第一首词“淡著胭脂匀注”一句所用手法不巧的一项是A.多情只有春庭月(唐张泌 寄人)B.月移花影约重来(宋李清照 浣溪沙闺情)C.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D.日边红杏倚云栽(清曹雪芹 红楼梦)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古 风(其四十六)李白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独有扬执戟,闭关草 太玄。注:当涂:当权。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1 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入手,诗人以“何赫然 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B.“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 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筑雄峻壮丽的气势。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纵横,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笔墨酣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1.A.“用夸张手法”错误,此处是指除日和立春在同一天,并不是夸张手法。B.“使用借代修辞,用天上倾泻的月光代除夕灯火”错误,此处使用的是比喻修辞,将除夕夜的灯火比作银,写出除夕灯火的明亮。D.“使用对比手法”错误,此处不是对比手法,“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Co2.C【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都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错误,古风(其三十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古风(其四十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并非“都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C。3.C【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错误。“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意思是“借纸上几行奏章,直接向皇帝进言,博得了皇帝垂青”,没有冒犯皇帝,更无所谓悲苦,本诗表达其虽备受挫折但凌云之志不改之意。故选C。4.A【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互文修辞的能力。A.“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使用了互文修辞。B.“杜鹃啼血猿哀鸣”意思是:尽是杜鹃啼叫猿猴悲凄的哀鸣。无修辞。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意思是: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运用对偶手法。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运用对偶、夸张手法。故 选A o5.A【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判定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中的“青衫老更斥 的 青衫”代指人,故该句所用修辞是借代。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用官职“青衫”是指官服,故该句中的“青衫”不是代指人。B.“昔日青衫遇知己”中的“青衫”代指青年学子、书生,因为古代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C.“尚忆青衫陪众隽”中的“青衫”代指青年学子、书生,因为古代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D.“青衫昔作督邮时”中的“青衫”之微贱者的服色,借指官职微贱者。A项中的“青衫”不是指人,B、C、D三项的“青衫”代指人。故 选A o6.(1)在内容上,“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意思是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什么人,只看到长江送走一波一波的流水,写出了江月年年等待却又未等到的现状,传达了孤寂怅惘的情怀。(2)在结构上,“待”字承接上文写到的人生代代变化,江月年年不变,江月保持不变,看着人事更迭,似乎若有所等;同时,待”字开启下文明月楼上的思妇等待泛舟漂泊的游子归来的内容。(3)在艺术上,“待”字运用拟人修辞,将江月人格化,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中关键词语的妙处,品味精彩语言艺术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两句中 待 字的精妙。这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艺术表现手法等角度思考。可先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指出内容上写出了江畔之月苦苦好像在等待一个“归人”,但是年年期待年年失望,表现了一种惆怅伤感的情绪。从结构上看,由江月”待人”引出下文”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衔接自然。从艺术效果来看,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 待 字赋予了江月以人苦苦等待的动作和期盼之情,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7.B【解析】7.B项,表现的是梅花凌寒开放,不畏严寒的清高孤傲,与 苏 轼 红梅诗一致。A 项,诗中表现的是梅花出世与隐逸之品格。C 项,表现的是梅花高洁、坚贞、不染尘埃的品格。D 项,诗中表现春日红梅的娇媚。故选Bo8.拟人【解析】8.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的能力。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宝钗诗的颈联中“愁多焉得玉无痕 译为 愁事多了,你的脸上怎么可能没有岁月的痕迹。”这句是在歌咏白玉棠,将白玉棠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黛玉诗的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译为“白玉棠偷来的梨花的白,借来了梅花的香魂”,“偷来”“借得 均为人的动作,巧用了拟人手法。9.D【解析】故选B。9.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具体考查“借代”手法。借代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 名 其 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A 项,“烽烟”代指战争,使用了借代手法;B 项,“乱红”代指落花,使用了借代的手法;C 项,“干戈”代指战争,运用了借代的手法;D 项,“红胜火”“绿如蓝”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故选D。10.C【解析】1 0.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具体考查鉴赏双关手法的能力。应对这类试题,首先要理解双关手法的概念,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作答。A 项,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 晴 和爱 情 联系起来。B 项,谐音双关,心”既指“烛芯”,又指 人的内心C 项,没有双关手法。D 项,语义双关,。“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故选C。11.B【解析】1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组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三首诗都运用了借代、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错误,结合诗句分析可知,第一首运用了借代、夸张、比喻这三种修辞,第二首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第三首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故选B。12.DE【解析】1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根据题干,此修辞方法为通感,所谓通感,就是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A 项,此香指的是花香,是从嗅觉上的感觉,没有用通感的修辞。B 项,此香指的是菌苔香,是花香,是从嗅觉上的感觉,没有用通感的修辞。C 项,此香指的是海棠花香,是从嗅觉上的感觉,没有用通感的修辞。D 项,此香指的是雨香,但实际上从嗅觉的角度雨并非香的,此处是用了通感的修辞。E 项,此香指的是雨香,但实际上从嗅觉的角度雨并非香的,此处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故选DE。13.D【解析】13.本题考查鉴赏诗手法的能力。应对这类题目,首先要积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类型及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判断。“淡著胭脂匀注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杏花”拟作使用“胭脂”化妆的女子的妆容。A 项,用“多惜 一词将“月”拟人化。B 项,用“约”将“花小 月”拟人化。C 项,用“弄”将“花”拟人化。D 项,这句诗在 红楼梦中出现过,曹雪芹引自高蟾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以此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之恩中举者的不满;红楼梦引用此句意在暗示探春远嫁海南镇海总制周家的命运,“日边红杏”本已娇艳,况且又有凌云之势,暗指探春将嫁得贵婿。没有用到拟人手法。故选D。14.C【解析】1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有误;“王侯”二句言其众盛。以灿然罗列的星月状王侯,亦似见其华耀骄贵之相;以弥漫聚散的云烟状宾客,亦似见其趋走奔竞之态,并非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极力表现权贵权势之盛。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