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1 .1 8。常用作“示踪原子,下列关于I。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 B.核外电子数为6C.质子数为1 8 D.与 跖0互为同位素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纯碱的化学式:Na HCCh B.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 2.4 L/m o lC.N a O H的电子式:N a+|:2:HI D.N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铝土矿为自然界中铝的重要存在形式,通常含有5 0%左右的人1 2。3,以及S iCh、Fe2O3和M g O等成分。上述4种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AI 2 O 3 B.S iO2C.Fez ChD.M g O4.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 B.水银C.黄金D.金刚石5.Na Cl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为A.离子键 B.极性键C.共价键D.非极性键6.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S B.M gC.PD.C17.下列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的有()A.He B.NaC.A1D.S i8.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的干燥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饱和Na Cl溶液Na O H溶液H2 O 浓硫酸A.B.C.D.9.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Fe3O4 B.FeCh C.HC1 D.Na2O210.下列关于F、Cl、Br、I 的比较,不正顾的是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1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IO4 HBrO4 HC1O4B.原子半径大小:N a S 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金属性强弱:Na Mg Al1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Ch和 K2O都属于盐 B.KOH和 K2cCh都属于碱C.H2s。4和 HNO3都属于酸 D.Na2。和 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1 3.下列反应结束后,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的是A.铁锈与过量稀盐酸 B.FeCb溶液与过量铜片C.FeCb溶液与过量铁粉 D.FeCb溶液与过量Zn粉1 4.用刈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中含有M 个 HC1分子B.lOgFh和 lOgCh所含分子数相同C.常温常压下,14g由N2和 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MD.2.5molCh与足量N a反应生成NazCh,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M15.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用容量瓶配制0.06mol/L的 KMnCU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KMnCU固体受潮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16.相同质量的M g和 A1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A.2:3 B.1:1 C.3:4 D.24:2717.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NO;、K+和 M 离子,经测定F e t NO;、K+和M 离子的浓度之比为2:4:1 :3,则 M 离子可能是A.O H B.S O:-C.C O:D.Cl-1 8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 g N 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1C.向氯水中加入N a H CCh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 e Cb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 C1 O1 9 .下列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切割金属钠左手捏住钠块,右手拿小刀切割B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向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至过量C检验溶液中的F e 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硫氟化钾溶液D实验室制备氧化亚铁利用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受热分解2 0 .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铝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B.F e Cb溶液中混有F e Cb: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N a H CCh固体中混有少量N a 2 c o 3:加入适量稀盐酸D.M g(O H)2中混有A 1(O H)3:加入足量N a O H溶液后过滤2 1 .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 e 2+和F e 3+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 e 和反应前的F 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3 D.2:52 2 .F e Cb、Cu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存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A.溶液中可能含Ci P+B.溶液中一定含F e?+C.加入K S C N溶液可能会变红色 D.剩余固体中肯定含有C u,还可能含有F e2 3 .下列反应转化关系(未配平)肯定不正确的是A.S+K O H-K 2 sO 4+S O 2 T+H 2 O B.F e O+H N O 3-F e(N O 3)3+N O T+H2OC.C sO+H 2 sO 4-C u S C U+C u+H z O D.N H 4 N O 3 T N 2 O T+H 2 O2 4 .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向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逸出:C O;+2 H+=H 2 O+C O 2 TB.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振荡,有黑色固体析出:C u+F e 2+=F e+C u 2+C.将金属镁投入稀硫酸中,有无色气泡产生:M g+2 H+S O;=M g S O 4+H 2 TD.向氢氧化钢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B a2+2 O H+2 H+S O r=B a S O41+H2O2 5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嚏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B硫酸亚铁溶液高镭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氯水硫酸亚铁及硫氟化钾溶液溶液变成红色二、填空题2 6.化 学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1)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用氯气制备漂白粉:.固体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有氢氧化钠和铝粉)的疏通原理:.加热小苏打制备纯碱:。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书写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制作印刷电路板时氯化铁溶液腐蚀铜:一。用高镒酸钾酸性溶液检验溶液中的亚铁离子(还原产物为M n2+):2 7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I AIIAHIAIVAVAVIAVDA0234(1)和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和。(2)表 中 最 活 泼 的 金 属 是,非 金 属 性 最 强 的 元 素 是。(填写元素符号)(3)表 中 能 形 成 两 性 氢 氧 化 物 的 元 素 是,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请设计一个实验,比较单质氧化性的强弱:28.1875年,虽然当时未受到门捷列夫预言的启发,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却发现了门捷列夫在他的第一张周期表上留下的空位中的元素“类铝”,并将其命名为钱,同时发表论文提出其密度为4.7g/cm3,门捷列夫在得知这一发现后指出钱和“类铝”是同一种物质,同时认为钱的密度应为5.96.0g/cm3,并写信建议布瓦博德重新测定钱的密度,布瓦博德没有固执己见,重新提纯了钱,最后测得的密度果然为5.94g/cm3。(1)阅读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一(至少答3条)(2)已知钱与铝同主族,并位于第四周期,据此可推测氧化线是一种 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三、工业流程题29.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金属 写 出M溶于稀H2s0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E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3)某同学取少量X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并静置一段时间,描述现象:(4)某同学取少量X 的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后静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然后加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四、实验题3 0.实验室常用MnCh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b(发生装如图所示)。(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一(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入MnCh粉末 B.加 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清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AgNCh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丙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一。进行乙方案实验:a.使用移液管准确量取残余清液10.00mL,稀释至100mL作为试样,稀释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b.量取试样20.00mL,用 O.lOOO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HC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22.00mLNaOH标准溶液,可计算得残余清液中盐酸浓度为moLL(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c.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进行丙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足 量 残 余Zn粒 清 液使丫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转移到一中。(ii)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减小的原因是(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气体体积逐次参考答案:1.D【详解】A.出0的中子数=18-8=10,A错误;B.核外电子数=质子数=8,B错误;C.质子数为8,C错误;D.0与 的 质 子 数 相 同 而 中 子 数 不 同,互为同位素,D正确。答案选D。点睛:掌握原子的组成以及组成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即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2.C【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 a 2 c C h,A错误;B.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压强不同,气体摩尔体积不同,因此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 2.4 L/m o l,B错误;Na+:O:Hc.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L ,c正确;D.N a失 去1个电子得到N a+,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选C。3.A(详解】A I 2 O 3既能与酸反应也能用碱反应,A I 2 O 3是两性氧化物,S i O 2是酸性氧化物,F e2O3.M g O只能与酸反应是碱性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答案选A。【点睛】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只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4.A【分析】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详解】A.硬铝是铝、铜混合物,故A正确;B.水银是汞的单质,故B错误;C.黄金是金的单质,故 c 错误;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故 D 错误;答案选A。5.A【详解】N 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N a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C1原子最外层有7 个电子,C1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钠与氯气反应时,N a原子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C1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Na+和 Cl Na+和 C t之间形成离子键,即 NaCl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为离子键;答案选A。6.D【详解】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 1,故 D 正确。7.C【详解】分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解答。详解:A.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有一层电子,A 错误;B.N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有三层电子,B 错误;C.A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有三层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C 正确;D.S i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有三层电子,D 错误;答案选C。8.C【详解】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D 中盛放能消耗氯气的物质或干燥氯气的物质均会使C 处的干燥红布条无明显现象;A 处通入湿润的。2,关闭B 阀时,C 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 阀后,C 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洗气瓶D 中盛有的物质具有吸水性或能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饱和NaCl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将氯气干燥,不符合题意,故不选;NaOH溶液与氯气反应,能除去氯气,符合题意,故选;水不能完全吸收氯气,且逸出的氯气中依然混有水蒸气,不符合题意,故不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得到干燥的氯气,符合题意,故选;符合题意的是,故答案选C。9.B【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得到Fe3C4,Fe3C4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A 不符合题意;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b,FeCL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B 符合题意;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HC1,HC1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C 不符合题意;D.钠与氧气加热条件下生成NazCh,NazCh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0.C【详解】A.F、Cl、Br、I 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2、3、4、5,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故 A 正确;B.F、Ck Br、I 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故 B 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氨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 C l B r L F、Cl、Br、I 原子半径增大,与氢原子的作用力逐渐减小,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故 C 错误;D.单质的颜色分别是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和紫黑色,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故 D 正确;故选C。11.A【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因此酸性强弱:H104HBr04 S 0,故 B 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因此碱性强弱:K O H N aO H LiO H,故 C 正确;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金属性强弱:N a M g A I,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12.C【分析】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为盐;电离产生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电离产生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冷0 不属于盐,属于氧化物,分类不合理,故 A 不选;B.K2co3不属于碱,属于盐,分类不合理,故 B 不选;C.H2s04和 HNO3都属于酸,分类合理,故 C 选;D.NazSiCh不属于氧化物,是盐,分类不合理,故 D 不选;故选C。13.A【详解】A.铁锈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FeCb,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故 A 正确;B.FeCl3溶液与过量铜片反应生成FeCb,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 B 错误;C.FeCh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生成FeCh,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 C 错误;D.FeCh溶液与过量Zn粉生成ZnCl2和 Fe,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 D 错误;故选Ao14.D【详解】A.氯化氢溶于水完全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盐酸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A错误;10g 10gB.lOgEh的 物 质 的 量 为 亮 篇=5m oL分子数为5M,lOgCh的物质的量为五 需 高=0.3125moh分子数为0.3125M,分子数不同,B 错误;C.N2和 C O 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 一个分子中均含2 个原子,贝!114g由 N2和 CO组成4。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大号=0.5mo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Imol,原子数为NA,C 错误;28g/molD.2.5molO2与足量N a反应生成Na2O2.氧元素化合价由0 价降低为-1价,2.5molO2参与反应转移5moi电子,转移电子数为5M,D 正确;答案选D。15.C【详解】A.KMnO4固体受潮,实际量取的KMnCU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错误;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少量KMnCU损失,移入容量瓶内KMnCU的量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B 错误;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C 正确;D.摇匀后液面下降,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D 错误;答案选C。16.C【分析】设质量都为1 g,因酸足量,则金属都完全反应,然后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详解】设金属都为1g,镁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24 mob 1/27 moL根据方程式Mg+2HC1=MgCL+H232Al+6HCl=2AlCb+3H2T可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1/24 mol、1/18 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1/24 mol):(l/18m ol)=3:4,答案选 C。17.D【详解】根据题目条件和电荷守恒可知:3n(Fe3+)+n(K+)=2n(NO;)+n(M),即:2x3+lxl=4+3M,M=l,M 应带有1 个单位的负电荷,又 OH-离子不能与铁离子大量共存,所以M 只能为选项中的氯离子,故选D。18.D【详解】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A 正确;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B 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NaHCCh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 说 明 氯 水 中 含 有 C 正确;D、向 FeCb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由于氯气也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1O,D 不正确。答案选D。19.C【详解】A.钠质软,可用小刀切割,但不能用手拿钠块,应选镜子捏住钠块,右手拿小刀切割,A 错误;B.滴加氢氧化钠至过量,氢氧化铝可溶于NaOH溶液,应选硫酸铝与氨水制备,B 错误;C.硫氟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为血红色,由操作可检验溶液中的Fe3+,C 正确;D.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受热分解,+2价铁易被氧化,不能生成FeO,D 错误;答案选c。2 0.C【详解】A.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铝不能,可用磁铁吸引除去铝粉中的铁粉,A正确;B.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量的铁过滤除去,B正确;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与盐酸反应,且会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C错误;D.氢氧化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镁,D正确;答案选C。21.D【详解】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发生反应为2Fe 3+Fe=3 Fe 2+,所得溶液中Fe?+和Fe 3+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也相等,设 Fe”剩余的Fe 3+均为3 m o l,则已反应的Fe?+为 2m o l,反应前的Fe 3+为2m o i+3 m o l=5m o l,已反应的Fe 3+和反应前的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答案选D。22.C【分析】由于氧化性Fe 3+C/+,所以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时,先发生2Fe 3+Fe=3 Fe ,铁有剩余时再发生C i P+Fe=C u+Fe 2+,若只发生反应则反应后不会有固体剩余,而实际上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说明Fe 3+一定完全反应,若 Fe 不足(铜离子有剩余)或和铜离子恰好完全反应,则剩余固体只有C u,若 Fe 过量,则剩余C u 和 Fe。【详解】A.根据分析当Fe 不足以完全反应C u?+时,剩余固体为C u,溶液中还有未反应的C u2+,若 Fe 过量,则溶液中不含C i?+,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和都有发生,溶液中一定含Fe 2+,B正确;C.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说明Fe 3+一定完全反应,加入K S C N 溶液一定不变红色,C错误;D.由分析可知,剩余固体中肯定含有C u,还可能含有Fe,D正确;答案选C。23.A【详解】A.S+KO H Kz S C U+S C hf+H z O 中只存在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S+KO H-K2s O 4+S O 2T+H 2O 肯定不正确,S与 K 0 H反应生成 K2s o 3、K 2s 和 H 2O,A 选;B.H N 0 3 具有强氧化性,F e O 中+2价的F e 易被氧化,故 F e O 与 H N C h 反应生成Fe(N C)3)3、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Fe O+10H N O 3=3 Fe(N C h)3+N O T+5H 20,B不选;C.C U 2O与H 2s 04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 u、C 11S O 4和H 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 2S O 4=CUS O 4+CU+H2O ,C 不选;D.N H 4 N O 3的N H:中N元素呈-3价、N O;中N元素呈+5价,N?。中N元素呈+1价,N H 4 N O 3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 2。和H 2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H 4 N C 3=N 2O+2H 2O,D不选;答案选A。24.D【详解】A.碳酸钙是沉淀,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则向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二氧化碳)逸出的离子方程式为:C a C O3+2H+=H2O+C O2t+C a2+,A错误;B.铁活泼性强于铜,氯化亚铁与铜不反应,B错误;C.硫酸镁是可溶性盐,能够完全电离,离子方程式书写时能够拆,则将金属镁投入稀硫酸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M g+2H+=M g2+H 2f,C错误;D.向氢氧化钢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硫酸钢白色沉淀:B a2+2O H+2H+S O;-=B a S O 4 1+H2O,D 正确;故答案为:D。25.D【详解】A.向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N a O H发生中和反应,开始无明显现象,不能立即产生大量气泡,A项现象与实际不相符;B.向KM n C U酸性溶液中滴入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反应5Fe2+M n O4+8 H+=5Fe3+M n2+4 H2O,最终溶液中含Fe 3+,溶液呈黄色,不会呈无色,B项现象与实际不相符:C.向浓N a O H溶液中滴入A l C b溶液,开始N a O H溶液过量,发生反应A l C l3+4 N a O H (过S)=3 N a C l+N a A l O 2+2H2O,不会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项现象与实际不相符;D.向硫酸亚铁与硫氟化钾溶液中滴入氯水,氯水将Fe 2+氧化,即发生反应C l2+2Fe2+=2Fe3+2C l-,生成的Fe?+与S C N作用使溶液变成红色,D项现象与实际相符;答案选D。26.(1)2cl 2+2C a(O H)2=C a C b+C a(C l O)2+2H 2O 2A l+2N a O H+2H 2O=N a A l C)2+3 H 2T 2AN a H C C h=N a 2cO 3+C O 2T+H 2O 2N a 2C h+2C O 2=2N a 2co 3+O 2(2)2Fe3+C u=2Fe2+C u2+5Fe2+M n O ;+8 H+=5Fe3+M n2+4 H2O【解析】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漂白粉(次氯酸钙):2C l 2+2C a(O H)2=C a C l2+C a(C l O)2+2H 2O 氢氧化钠和铝粉与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2A l+2N a O H+2H 2O=N a A l O 2+3 H 2T。A加热小苏打会分解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制备纯碱:2 N a H C C h N a 2 c O 3+CO 2T+H 2O。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 a2O 2+2CCh=2N a2co 3+02。(2)制作印刷电路板时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2F e 3+Cu=2F e 2+Cu 2+0用高镒酸钾酸性溶液与亚铁离子反应(还原产物为MM+,氧化产物为F e 3+):5 F e2+M n O;+8 H+=5 F e3+M n2+4 H2O 027.Si A r K F A l 2A 1(O H)3+3 H2SO 4=A 12(SO 4)3+6 H2O A l(0 H)3+K O H=K A 1O2+2 H2O 取无色漠化钠的水溶液少许,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橙黄色【详解】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如下表所示:I AI I AI I I AIVAVAVIAVDA02NF3M g A 1Si SClA r4KB r28.(1)理论指导实践(可根据理论进行预测),实践检验理论(实验对理论的验证);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对推动科学进行的作用;愿意摒弃个人偏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实验中的意义;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科学知识可以来源于理论与实验: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可通过理论与实验来论证两性【详解】(1)布瓦博德朗开始并未通过门捷列夫的预测,而是通过实验发现满足门捷列夫的预测的“类铝”元素,同时测量出其密度,但与门捷列夫预言的相差甚远,此时布瓦博德没有固执己见,重新提纯了镀,最后测得的密度果然为5.9 4 g/c m 3,由此看出真理不是通过猜测,真理是靠大量实验后被发现确定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理论指导实践(可根据理论进行预测),实践检验理论(实验对理论的验证);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对推动科学进行的作用;愿意摒弃个人偏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实验中的意义;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科学知识可以来源于理论与实验;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可通过理论与实验来论证,故答案为:理论指导实践(可根据理论进行预测),实践检验理论(实验对理论的验证);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对推动科学进行的作用;愿意摒弃个人偏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实验中的意义;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科学知识可以来源于理论与实验;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可通过理论与实验来论证;(2)已知钱与铝同主族,并位于第四周期,钱的金属性强于铝但很相近,属于“类铝”元素,其性质与铝元素很相似,则推测氧化钱与氧化铝一样,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故答案为:两性。2 9.(1 )CU+H2O 2+H 2 S O 4=CUS O 4+2 H2O离沪(2)3 F e+4 H2Q(g)F e3O4+4 H 2(3)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4)4 F e2+O2+4 H+=4 F e3+2 H2O 2 F e3+2 I-2 F e2+I2【分析】红色金属M 为 C u,与硫酸、过氧化氢反应得到C u S O4,Y与 K S C N 反应得到血红色溶液,则丫含有F e 3+结合转化关系,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金 属 E为 F e,则 X为 F e S C M、丫为F e 2(S O 4)3、Z为 F e(0 H)3,氢氧化铁与氯气、KOH反应得到K z F e t%,据此分析解题。(1)C u 溶于稀硫酸和H 2 O 2 混合液生成硫酸铜,根据电子转移守恒与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H 2 O 2+H2S O4=CUS O 4+2 H2O;(2)高温F e 与高温水蒸气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F e+4 H2O(g)=F e 3 C)4+4 H 2;(3)取少量F e S C U 的溶液于试管中,滴 入 N a O H 溶液并静置一段时间,开始生成F e(O H)2 沉淀,又被氧化为F e(O H)3,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为蓝色,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4F e2+O2+4H+=4F e3+2H2O2F e3+2I-2F e2+l230.(l)A CB(2)残余溶液中除H C1外还含有M n C b,n(Cl)n(H+)胶头滴管 100m L 容量瓶 0.1100 Z n 粒 残余清液 Z n 与 H+反应放热,反应完毕后气体温度逐次减小A【分析】M n Ch 与浓盐酸共热制备C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n O2+4H Cl(浓)=M n C12+Cl2T+2H2O,制备开始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向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铳,再通过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最后加热,随着反应进行,当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并不再加入浓盐酸时,反应停止,因为二氧化铳和稀盐酸不反应。(1)由分析可知,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先后加入固体和液态,最后加热,因此顺序为:A CBo(2)残余溶液中除H C1外还含有M n C h,与足量A g N Ch 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 g CI 质量,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a.要稀释到100m L,则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 有 100m L 容量瓶和胶头滴管。b.依据 CH ci V H ci=CN a OH V N a OH,带入数据有:CH CI X 20.00r r)L=0.1000m o l/L x 22.00m L,解得CH CI=O.1100m o l/L.,使丫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锌粒转移到残余清液中,如果反过来,残余清液不可能全部转移到左边。(i i)锌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是因为气体未冷却到室温,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气体体积不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