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但无需讳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何才能组织有效地合作学习呢?本文从当前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小组合作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小组合作;有效现在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过程。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即合作式学习.小学数学程课标准(实验稿)把合作学习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并把“学习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目标之一。合作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笔者执教十年以来,多次在讲听公开课观摩课后,与诸多同行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不够准确。一、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问题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倾向性,有的小组一看就知是在公开课、研讨课时临时凑合而成,缺乏必要的训练。2、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3、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4、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二、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1、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对象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2、积极营造“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所以,教师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必须加以肯定,至于对与错,那是第二位的。其次,课堂上允许学生大声争论,允许学生“找碴”。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进取的氛围中,学生就会产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积极地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从而养成对问题积极探讨、质疑和敢于批评的良好习惯,自觉地养成创新意识,进而学会学习、勇于创新,同时,也使学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3、要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小组合作学习”是创新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不是自由散漫地进行讨论,而是要选好时机,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讨论。经过实践和探讨,在教学中一般要把握以下几个时机: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出现难点,学生思想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思维发散时,引导学生讨论等。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对不对。当时,多数学生认为对,少数认为不对。我让打对或错的学生分成两组讨论。认为对的学生经过讨论,拿出一个圆,采用从中间对折、撕纸的办法证明其中一份是这个圆的1/2,所以说它是对的,而反方同学也拿出一个圆,采用折、撕的办法,但不是从中间折,而是任意折,撕开后出示任意一份,问:“这一份是它的1/2吗?”认为对的学生齐声说:“不是。”反方追问:“既然不是,为什么说对?”正方同学哑口无言。反方同学乘胜追击:“题中没写平均分,怎样分都行。”反方同学用事实说服了对方,此时,大家一致认为“不对”,缺了“平均分”一词。课内,我及时抓往这一矛盾,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正反双方同学的折一折、撕一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了学习中去,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4、评比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有时得到同学的认可、鼓励和帮助,比来自于老师的更有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时让学生自拟几个题目,各组成员都参加测试,然后让小组长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进行评比,成绩好的同学感到个人的学习好是不够的,成绩差的同学感到影响了本组成绩,有了压力,这样会使压力变成集体和个人的动力。这样有时要比教师课余专门辅导学困生的效果还要好,因为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些。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生毫无兴趣,甚至有时会趁机聊天,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总之,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从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