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六.pdf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复习专题六(含三套本章测试题,带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第 六 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 15小题)1.某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放电K2S4+3K I.与其它设备连接的电路如图示.当闭合开关K 时,X 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阳肉/全凌S 电R R防电“*1电“*%J i /H电3湍泊电2+1A.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B.A 的电极反应式为:31-2e=bC.当有0.1 mol K+通过离子交换膜,X 电极上产生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D.电池充电时,B 电极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由。2所在的伯电极流出B.。2所在的伯电极处发生还原反应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3H2O-12e=2CO2T+12H+D.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3.已知在2 5 C/0 1 k P a 下,1 g C 8 H 双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 8.4 k J 能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I8(1)+O2(g)=8 C O2(g)+9 H2O(g)A H=-4 8.4 k J/m o lB.C8H1 8(l)+y O2(g)=8 C O2(g)+9 H2O(l)A H=-5 5 1 7.6 k J/m o lC.C8H i8(l)+=1 O2(g)=8 C O2(g)+9 H2O(l)A H=+5 5 1 7.6 k J/m o lD.C 8 H 1 8 O2(g)=8 C O2(g)+9 H 2。A H=-4 8.4 k J/m o l4.某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 K 2 s 2+K I 3 言Q K 2 s 4+3 K L 与其它设备连接的电路如图示.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帔A 阳1 4 r么IMI KR电”敢 I电*L屯侵 2*电A.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B.A的电极反应式为:3 -2 e =b-C.当有0.1 m o l K 卡 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气体1.1 2 L (标准状况下)D.电池充电时,B电极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5.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D.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6.我 国 科 学 家 报 道 了 如 图 所 示 的 水 溶 液 锂 离 子 电 池 体 系.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A.a 为电池的负极B.放电时,溶液中的L i卡 从 a向 b 迁移C.放电时,a 极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电池充电反应为 L iMn 2C)4=L ii.x Mn z Od+x L i7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由C (金刚石)-C (石墨)A H=-1.9 K J/mo 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由 2H 2(g)+O2(g)=2H 2O(l)A H =-5 7 1.6 kJ-mo L 可知,的燃烧热为-5 7 1.6 5 0 1。1 1D.稀溶液中:H+(a q)+O H-(a q)=H2O(1)A H=5 3.7 K J/mo l,若将含 0.5 mo lH 2s O4 的浓溶液与含 1mo lN a 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 7.3 K J8.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 .出。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 H 增大D.溶液中C1向正极移动9 .如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 0 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 mo 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 2mo 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气体体积二B.中阴极质量增加,中正极质量减小C.溶液的p H 变化:减小,增大D.电极反应式:中阳极:40FT-4 b =240+02?中负极:2H+2e=H2T10.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一种以液态肿(N2HJ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 O H 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 极的反应式:N2H4+4OFT-4 屋=弗1+4H2。B.放电时,电子从a 极经过负载流向b 极C.该电池持续放电时,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D.电路中转移电子3NA时消耗氧气16.8 L11.锌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澳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极a 连接电源的负极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l=Zn2+C.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 Z n直接发生反应12.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原电池原理的传感器.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W 更可F阿测气体郃分电极反应产物NO2NOC12HC1c oC02|H2sH2SO4A.上述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电池正极B.检测CL和 NO2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大小相同C.检测H2s和 CO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大小相同D.检测H2s时,对电极充入空气,对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4片=2。2-13.大功率的银氢电池使用在油电混合动力车辆中.银氢电池NiMH电池正极板材料为N iO O H,负极板材料为吸氢合金,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N iO O HA.放电时电池内部H+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 Hn-ne=M+nH+14.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O2+N2H4=2七0+冲.有关该装置工作时,说法正确的是()A.甲池中,负极反应为N2H4-4HH+N2B.甲池溶液pH 保持不变,乙池溶液pH 减小C.甲池中消耗2.24LO2,此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2.8g固体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一定量CuO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谈电15.某充电宝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xLi+Lii.xMn2O4x-iLiMn2O4,某手机银氢电池总反应为:充电液电NiOOH+MH-M+Ni(O H)2(M 为储氢金属或合金),有关上述两种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充电电解质LI电解1Ni(OH):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正极迁移B.银氢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iOOH+H2O+e=Ni(OH)2+OHC.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镇氢电池充电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LiMn2O4-xe=Lii.xMn2O4+xLi+二、填空题(共3 小题)16.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适 量 的 N2和 02完全反应,每 生 成 23 g N02吸 收 16.95 k J 热量。N2与 0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2和液态H2O。已知室温下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3)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三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 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O(4)在25,1O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kJ,其燃烧生成的CCh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7.红磷P(s)和Ck(g)发生反应生成PCb(g)和PCk(g),反应过程如下.2P(s)+3C12(g)=2PCb(g)H=-612kJmoi2P(s)+5C12(g)=2PCL(g)H=-798kJmoi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态PC15生成气态PCb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PCb生成PCb和C L是一个可逆反应,向5.0L密闭容器中充入O.lmolPCb(g).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实验b中PCb的平衡分解率为,其他条件不变,在该实验中再加O.lmol PCI5(g),平衡分解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与实验a相比,c改变的条件是,判断依据是.(3)PCk露置于潮湿空气中,能水解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为(4)人的牙齿表面有一层釉质,其组成为羟基磷灰石Ca5(PO4)30H(Ksp=6.8xl0-37).为了防止蛀牙,人们常使用含氟离子的牙膏,其中的氟化物可使羟基磷灰石转化为氟磷灰石Ca5(PO4)3F(Ksp=l.OxlO6).写 出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该 反 应 的 平 衡 常 数 为.18.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图一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而在图二装置中当开关K断开时,铭电极无现象,K闭合时,珞电极上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并变成红棕色气体.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格的两个重要化学性质、三、实验题(共3 小题)图二19.按照下图接通线路,反应一段时间后,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所提供的电能可以保证电解反应的顺利进行):(1)U形 管 内 可 观 察 到,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小烧杯a、b 中分别有什么现象产生?.(3)如果小烧杯中有0.508 g 碘析出,那么烧杯c 中负极的质量减轻 g20.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碘 是(填 颜 色)固 体 物 质,实验室常用 的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每生成1 m o l K I O3I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o(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要求: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试剂:淀粉溶液、淀粉-K I 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步 骤 的 操 作 名 称 是,步 骤 的 操 作 名 称 是步 骤 洗 涤 晶 体 的 目 的 是2 1.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A s O r +2 1 +2 H+=ASO 1-+I2+H2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A s O +L+2 O H-=A s O +氏 0+2 广。设计如图装置(G,C 2 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I .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I I.向 B烧杯中逐滴加入4 0%N a O H 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均发生偏转。试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操作中指针为什么发生偏转?(2)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之。(3)操 作 过程中G 棒上发生的反应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操作n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o(5)操作n过程中,盐桥中的K 移向 烧杯溶液(填 A”或 B”).四、推断题(共3小题)2 2.甲醛(C H 3 0 c H 3)被称为2 1 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酸香味,其燃烧热为1 4 5 5 k J/m o l,甲醛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1)写出甲醛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H 2 (g)和 C (s)的燃烧热分别是2 8 5.8 k J-m o-、3 9 3.5 k J m o f1;计算反应4 C (s)+6 H2(g)+O2(g)=2 C H 3 0 c H 3 (g)的反应热为;(2)工业上利用H 2 和 C O 2 合成二甲醛的反应如下:6 H2(g)+2 C O2(g)=C H 3 0 c H 3 (g)+3 H2O (g)H 4 在阳极失电子,电池充电反应为Li Mn2O 4=Lk x Mn2O 4+x Li,正确.7 .【答案】D【解析】硫蒸气比硫固体能量高,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则A错误;由C (金刚石)-C(石墨)A H=-1.9 K J/m o 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燃烧热为I m o 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即为-285.8 kJ-mol-l,则 C 错误。浓 H2SO4溶液稀释时要放热因此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 正确。8.【答案】C【解析】Mg-HzOz海水电池,活泼金属(Mg)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Mg2e-=Mg2+,H2O2在正极(石墨电极)发生还原反应:H2O2+2e=20H(由于电解质为中性溶液,则生成0H)。A 错误,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镁为负极。B 错误,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水,发生还原反应。C 正确,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水故溶液pH值增大。D 错误,溶液中C 移动方向同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一致,应向负极方向移动。9【答案】C【解析】A、是电解池,电极反应为:阳极:40H O2t+2H2O+4e,阴极:Cu2+2e-C u,是原电池,正极反应:2H+2e 氏,负极反应:Zn+2e Z i?+,液体体积均为200m L,浓度均为0.5m ol/L,所以硫酸铜、硫酸的物质的量均为O.lmol,当有0.02mol的电子通过时,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为 0.005mol,中O.Olmol氢气放出,所以,错误;B、中阴极反应:Cu2+2e-C u,阴极质量增加,中正极反应:2H+2e-H 2,正极质量不变,错误;C、溶液的pH变化:中消耗氢氧根,所以碱性减弱pH 减小,中消耗氢离子,所以酸性减弱pH 增大,正确;D、电极反应式:中阳极:40引-4e=2H2O+O2T中负极:Z n-2e Z i A 错误.10.【答案】D【解析】A.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t+4H2O,正确;B.放电时,电流从正极b 经过负载流向a 极,电子从a 极经过负载流向b 极,正确;C.该原电池中,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离子交换膜要选取阴离子交换膜,正确;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N2H4+O2=N2T+2H2O,转移8moi电子,需 要 Imol氧气,那么转移3moi电子,需要氧气标况下的体积为:X 2 2.4L=8.4L,错误.O1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Zn+B 2=ZnBr2为原电池反应,则其逆向反应即为电解(即充电)过程的反应,所以充电时电极a 是将溟离子转化为澳单质,即发生了氧化反应,应为电解池的阳极,所以a 接电源的负极,A 不正确,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失去电子,B 正确;放电时会生成溟离子,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负极区,所以储罐中溶液离子浓度增大,C 正确;阳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不可能让分子或阴离子通过,所以可达到阻止澳与锌直接发生反应的目的,D 正确。12.【答案】B【解析】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根据待测气体和反应产物可知,部分气体中元素化合价上升,部分气体中元素的化合价下降,所以敏感电极不一定都做电池正极,错误;B.lm olCb和 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都为2 m o l,则检测C b和 NCh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大小相同,正确;C.产生的电流大小与失电子多少有关,检 测 H2s和 C O 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硫化氢失去电子数大于c o,所以产生电流大小不同,错误;D.检测硫化氢时,硫化氢生成硫酸,硫元素化合价由-2 价变为+6价而发生氧化反应,则其所在电极为负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氏0,错误.13.【答案】C【解析】A.放电时电池内部H*向正极移动,错误;B.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错误;C.原电池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0H,则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e+0H=NiOOH+H2O,正确;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 2-2e.+20H=2氏0,错误.14.【答案】D【解析】A.甲池中为原电池反应,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是:正 极 Oz+4e-+2H2O=4OH-,负极N2H4-4e+4OH-N2+4H2O,错误;B.甲池中因反应生成了水会使溶液的pH 值减小,乙池中因反应生成了酸也会使溶液的pH值减小,错误;C.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导致无法计算析出固体质量,错误;D.乙池阴极电极反应为cF+2e=Cu、阳极反应为40H-4e=2H2O+O2T,相当于析出C u O,根据“析出什么加入什么 知,加入CuO能恢复原状,正确.15.【答案】D【解析】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向正极迁移,正确;B.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方程式为NiOOH+e+HzO=Ni(OH)2+0H,正确;C.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为放电过程,而银氢电池为充电过程,所以锂离子电池给银氢电池充电,正确;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 i,错误.16.【答案】N2(g)+2C2(g)=2NO2(g)AH=+67.8 kJ-mol 1(2)SiH4(g)+2O2(g)=SiO2(s)+2H2O(1)A H=-1 427.2 kJ-mol 1 N2(g)+3Hz(g)=2NH3(g)A H=-92 kJ moP1(4)C2H50H+3O2(g)=2CO2(g)+3H2O(l)H=-2QkJ.moi【解析】(1)23 gNCh的物质的量为0.5 m o l,则生成2 moi NO2吸收的热量为67.8 kJ。吸热反应AH为正值,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AH=+67.8 kJ.m oL。(2)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l mol SiH4自燃放出热量1 427.2 k 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AH=-1 427.2 kJ-mol L N2(g)+3Hz(g)=2NH3(g)=(946+436x3-391 x6)kJ-moL=-9 2 kJ-molo(4)根据C 原子守恒有:C2H50H 2 c 2CaCO3。生 成 100 g CaCC)3沉淀,则乙醇为0.5 m o 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7.【答案】(1)PC15(g)=PCb(g)+C12(g)H=+93kJmol1;(2)40%;4 减小;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总压强增大:(3)PCI5+4H2OH3Po4+5HC1;(4)Ca5(P04)3OH+F=Ca5(P04)3F+OH;6.8xl023.【解析】(1)2P(s)+3解 2(g)=2PC13(g)H=-612kJmol 12P(s)+5C12(g)=2PC1S(g)H=-798kJmoi,由盖斯定律可知(-)X,得到 PCb(g)=PC13(g)+C12(g),则A H=+93kJ/mol,2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PCb(g)=PC13(g)+C12(g)H=+93kJmol(2)PC15(g)PCI3(g)+C12(g)开 始 0.1 00转 化 XXX平衡 0.1-x x x由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可知,解得x=0.04mol,0.1+x 140实验b 中 PCb的平衡分解率为2 0 41 nli xl00%=40%;密闭容器中再加O.lmol PC15(g),压强增大,0.lmol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分解率减小;与实验a 相比,c 的压强变大,则反应正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可知达到平衡的时间变小,则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3)PCL露置于潮湿空气中,与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为磷酸和盐酸,由原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为 PC15+4H2O=H3PO4+5HC1;(4)Ca5(P04)3F溶度积比Ca5(P04)30H 小,羟基磷酸钙在水中存在平衡:Ca5(P04)30H(s)5Ca2+(aq)+3PO43-(aq)+0H(a q),含氟牙膏中的F 与该平衡中的Ca2 P0产结合成更难溶的Ca5(P04)3F,使平衡向右移动,牙齿表面的羟基磷酸钙转化成了氟磷酸钙,使牙齿得到保护,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ac (OH)6 q x i n 5(PO4)3OH+F=Ca5(P04)3F+O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生 3 c(F-)1.0 X 1 0-6 0=6.8x1023.18.【答案】C r比铜活泼;C r会被稀HNCh钝化.【解析】由图1 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则铜为正极,铭为负极,所以金属格的活动性比铜强;而图 2 中在稀硝酸中却出现了反常,铭电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则说明锅被稀硝酸氧化生成的氧化物阻止了铭进一步反应,即发生钝化现象.19.【答案】(1)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U 形管右边酚酿溶液变红;2KC1+2H,0 电 线 2KoH+H,T+C1,1(2)a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b 烧杯中有无色气泡产生(3)0.13【解析】图中左图是原电池,锌为负极,柏为正极,所以U 形管的左边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右边电极为阴极,电解KC1溶液:2KC1+2HQ电 蚂 2K 0H+H,T+C bT,左边产生氯气,使淀粉K I溶液变蓝,U形管右边酚醐溶液变红,0.508 g 碘为0.002 m ol,所以烧杯中减少的锌的物质的量为0.002 m ol,质量为0.13go20.【答案】(1)紫黑色 升华(2)21 2e=b(或 1 +6OH 6e=IO3+3H2O)6 mol实驶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取少量阳极区电解液于试管中,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入几滴淀酚试液,观察是否变蓝如果不变蓝,说明无(如果变蓝,说明有)(4)冷却结晶干燥洗去吸附在碘酸钾晶体上的氢氧化钾等杂质【解析】(1)碘是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利用碘易升华的特性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2)电解时,溶液中的阴离子(I、103、OH)向阳极移动,因 为 I 的还原性最强,所 以 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为单质碘:2一2e-=b。生成的 L 再与 KOH 溶液反应生成 KIO3:3I2+6KOH=5KI+KIO3+3H2O,如此循环,最终I都转化为K I O 3。1 m o l转化成1 m o l I O i时,转移6 m o i电子。(3)阳极区溶液中会含有I O ,如果其中含有,在酸性条件下,1 0 3和 会反应生成单质碘:I O 3+5+6 H+=3 l 2+3 H 2。据此可设计实验:取少量阳极区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和淀粉溶液,如果溶液变蓝,则说明其中含有,否 则 没 有(4)阳极电解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可得到碘酸钾晶体,过滤得到的碘酸钾晶体中含有K O H等杂质,需要进行洗涤除杂;洗涤后的晶体经干燥即得到纯净干燥的碘酸钾晶体。2 1.【答案】(1)两次操作中均能形成原电池,化学能转变成电能。(2)(1)加酸,c(H )增大,A s O 得电子,失电子,所 以Q极是负极,C 2极是正极。(H)加碱,c(O H-)增大,A s O。失电子,b得电子,此时,G极是正极,C 2极是负极。故发生不同方向的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不同,即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3)2一 2 e I=卜(4)A s O 1 +20K2 e-=A s O;-+H20(5)A【解析】由于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A s O 1-+2 F+2 H+=A s O -+I2+H2O,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A s O*+b+2 0 H =A s O+H 2 O+2 I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满足构成原电池的三大要素:不同环境中的两电极(连接);电解质溶液(电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形成闭合回路。当加酸时,c(H+)增大,C1:2-2-=1 2,这是负极;C2:A s O9+2 H+2 e一=ASO 0+H 2。,这是正极。当加碱时,c(OH )增 大,Ci:I2+2 e=2,这是正极;C2:A s O +2 O H-2 e=A s O1 +H2O,这是负极。2 2 .【答案】(1)CH 3 0 cH 3 (g)+3 O2(g)=2 CO2(g)+3 H2O(1)H=1 455k J/m o l H=3 7 8.8k J/m o l(2)ad;变小;变小;(3)CH 3 0 cH 3+1 60 H 1 2 e=2 CO32+1 1 H20(4)Y电极附近溶液中有气体产生,上部分呈黄绿色1 4【解析】(1)甲醛的燃烧热为 1 455 k J /m o l,所以 CH 3 0 cH 3 (g)+3 O2(g)=2 CO2(g)+3 H2O(1)H=1 455k J/m o l;已知 H z (g)和 C(s)的燃烧热分别是 2 85.8 k J-m o、3 93.5 k J-m o l ;得:2 H 2 (g)+02(g)=2 H2O(1)H=-57 1.6k J/m o l;C(s)+02(g)=C02(g)H=-3 93.5k J/m o I;根据盖斯定律X 3+X 4-X 2 得:4C(s)+6H 2(g)+O2(g)=2 CH 3 0 cH 3(g)的反应热为 H=3 7 8.8k J/m o l(2)a.对于 6H 2 (g)+2 CO2(g)=CH 3 0 cH 3 (g)+3 H2O(g)H L i2C O3;(4)C6L i(i-x)+xL i+xe =C 6 L i;0.4 NA;(5)能.【解析】(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而此化合物中含有的是磷酸根,故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2)在反应过程中元素守恒,故生成的正盐是(N H Q 2 s。4,根据元素守恒即可得到化学方程式为;古 洱f o i D QF e S O4*7H2O+(N H4)2H P O4+L i O H L i F e P O4+(N H4)2 S O 4+8H 2 O;(3)在该反应生成的一种有毒的气体只能是C O,根据元素守恒即可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 F e P C U+L i 2 c o 3+2 C同 皿2 L i F e P C)4+3 C O T,在此反应过程中,F e P C U 中的铁元素由+3 价降低到+2 价,Li2c中的碳元素由+4 降低到+2 价,故氧化剂是F e P O c L i 2 c O 3;(4)充电时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6L i(1.x,+xL i+xe =C6L i,在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时阴极是金属铜析出,当阴极质量增重1 2.8g 时,铜离子得到的电子为0.4 m o l,则电池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L i*数目为0”3c3(H+)(5)F e?+H 3 P O 4=F e P C M+3 H+的平衡常数数为:K=-,分子和分母同乘c (F eJ)c (H o P O JJ一 229 1 X 1 0 以磷酸根离子的浓度,所以K=1.6X1051.0X105.I*。*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第 六 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 15小题)1.锌澳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淡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极a 连接电源的负极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 Zn直接发生反应2.NO2、。2和熔融KN0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 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 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在石墨H附近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放电时N03响 石 墨 n 电极迁移C.石 墨 I 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2e=NO+2NO3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和 的 体 积 比 为 4:13.某些电子手表安装的纽扣电池由锌和氧化银、K O H 溶液构成.放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Zn+20H-2e=Zn(OH)2Ag2O+H2O+2e=2Ag+20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B.溶液中的O H 向正极移动,K*和 H+向负极移动C.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D.常温下,该电池总反应为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 i-e=LC.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 从阴极迁移到阳极5.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氧气.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所示),实现“太阳能一电能一化学能”转化,总反应为2CO2=2CO+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阴忠广交费睚A.该装置属于原电池B.X 极反应式:O2+2H2O+4e=4OHC.反应完毕,该太阳能装置中的电解质溶液碱性增强D.人体呼出的水蒸气参与Y 极反应:CO2+H2O+2e=CO+2OH6.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溶液中OH向电极a 移动B.反应消耗的N H 3 与 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C.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 N H3-6 e +6O H=N2f+6H2O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A.1 m o l液态股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64 2 k J 的热量:N2H4(l)+O2(g)=N2(g)+2 H2O(g)A H=+64 2 k J-m o l1B.1 2 g 石墨转化为 C O 时,放出 1 1 0.5 k J 的热量:2 c(石墨,s)+O 2(g)=2 CO(g)A”=-1 1 0.5k J-m o iC.已知:H2(g)+%2(g)=H2。H=-2 8 6k J-m o i,则:2 H2。=2 H2(g)+C)2(g)的 A H=+572 k J-m o l1D.已知N2(g)+3 H2(g)-2 N H3(g)A H=-92.4 k J-m o l-1,则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 o l N g)和1.5 m o l(g)充分反应放出4 6.2 k J 的热量8.以硼氢化合物N a B H 4(B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和 H2 O 2 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 n O 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N a+从 b 极区移向a 极区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 H4+8 O H-8 e =B O2+6H2OC.电极a 采用M n Ch,M n O?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D.每消耗3 m O I H2 O 2,转移的电子为3 m o i9.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 融 Ca F2-C a O 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熔融Ca F2-Ca O换成Ca (N 03)2溶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目的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 O2-4 e=CO2t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 O的总量减少D.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电极1 0.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某研究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碳棒g+H jO钠片污水Tiaisar空气A.装置A中碳棒为阴极B.装置B中通入空气的电极反应是O2+2 H2O+4 e-=4 O HC.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既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又可增强凝聚净化的效果D.标准状况下,若A装置中产生4 4.8 L气体,则理论上B装置中要消耗CHJ 1.2 Lll.Z n还原Si Ck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 Cl4(g)+2 Z n (1)Si (s)+2 Z n Cl2(g)HiSi Cl4(g)+2 Z n (g)Si (s)+2 Z n Cl2(g)H2.A.Z n (1)=Z n (g)A H=l/2 (Hj -H2)B.用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增加Z n (g)的量,七 变大D.以Z n片、铜片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Z 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1 2.液流式铅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C H 3 s。3)2 Pb i代替硫酸作为基质溶液,该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充电应 为2 Pb2+2 H2O?=P b+P b O2+4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放电A.该电池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O2+4 H l 2 e =Pb 2+2 H 2。C.充电时,溶液中Pb?+向阳极移动D.充电时,阳极周围溶液的p H 增大1 3.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 C l 溶液)。1 I DR T!一f tmj产O一MLn rr gll&取出的少FePH近的溶液K,|Fe(CN).溶液取出的少家M,附近的溶液段四*时强rInu在 F e 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 管 内 无 明 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可以判定Z n 保护了 F eB.对比,K 3【F e(C N)6 可能将F e 氧化C.验证Z n 保护F e 时不能用的方法D.将 Z n 换成C u,用的方法可判断F e 比C u 活泼1 4.近年来AI S T 报告正在研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 Li+C u 2 O+H 2 O=2 C u+2 Li*+2 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Cu+20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RO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15.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t阳禽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禽子通过)ImoLL盐酶A.正极反应为Ag-e=Ag*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当电路中转移0.1 mole,通过交换膜的阳离子为0.2molD.用KC1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不改变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