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习题--期末复习.pdf
使用说明在阅读本学科教材及有关学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做习题可以熟练确切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点,并且也是备考的良好方法。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国际上从事医学教育研究的学者将认知领域分为回忆、解释和问题解决的三个层次,在本书练习题部分所包含的选题题、填空题、判断改错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的编写中注意考虑了这三个层次的认知水平,以便供受试者检测自己掌握本学科知识的情况。现就选择题部分的答题要求和填空题及判断改错题参考答案部分的使用说明如下:【选择题】一、A 型 题 A 型题即最佳选择题。其组成是由一个题干和五个备选答案。应试者按主体的目的和要求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合适的答案即最佳答案,其余的答案可能部分正确或者不正确,为干扰答案。这类试题常常具有比较意义,在答题时,应当找出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备选答案。例如:1.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T 细 胞 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浆 细 胞 E.N K 细胞正确答案:D二、B 型 题 B 型题为配伍题。本类试题先列出五个备选答案,接着提出多个问题。应试者给每一个问题从前面的备选答案中选配个最合适的,最正确的答案。五个备选答案中的每一个可被选一次或几次,也可一次不选。例如:问题2 3 A.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B.抗H L A-D R 的 抗 体 C.类风湿因子D.抗 核 抗 体 E.抗甲状腺刺激素受体的抗体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最易检出的自身抗体是3.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易查到的自身抗体是正确答案:2.C 3.A三、C 型 题 C 型题是另一种类型的配伍题,与B 型题不同的是C 型题只有四个备选答案,即两种现象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与B 型题一样,每个备选答案可被选用一次或几次,也可一次不选。例如:A.抗 原 B.抗 体 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4.类毒素为5.抗毒素为6.干扰素为正确答案:4.A 5.B 6.D四、X 型 题 X 型题是由一个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组成,此类试题可由数个正确答案,答案的数目和组合均无规律性。做此类试题时应试者应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例如:7.在免疫应答中,具有抗原递呈作用的细胞是A.B细 胞 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树突状细胞正确答案:A,B,D【填空题】参考答案中的“L”指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写,“2 5”指有四个正确答案可填写在任何一 空内。举例:免疫球蛋白(1 g)的单体分子是由【1】条肽链组成,根据重链抗原性不同可将人类的Ig 分为5类,即【2、3、4、5和 6。答案:1.4 2 6.Ig G.Ig M、Ig A、Ig D 和Ig E【判断改错题】参 考 答 案 中 表 示 正 确,不需改正。“X”表示错误,需要改正。改正的内容使用黑体字。如果在改正过程中,不正确的内容需去掉,被去掉的内容则放在句子后面括号内的引号内)。举例:l.T C R a 6 T 细胞识别抗原具有M HC 限制性,其中C D 4 分子与M HC I 类分子结合,C D 8分子与M HC II类分子结合。答案:X 改正为:T C R a B T 细胞识别抗原具有M HC 限制性,其中C D 4 分子与M HCII类分子结合,C D 8 分子与M HC I 类分子结合。2.C D 8 C T L 细胞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答案:X 改正为:C D 8 C T L 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去掉“不”)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抗原.第三章抗体.第四章天然免疫细胞.第五章获得性免疫系统组织与细胞.第六章补体.第七章细胞因子.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 九 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第 十 章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第十一章免疫耐受.第十二章免疫调节.第十三章超敏反应.第十四章免疫缺陷.第十五章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病.第十六章肿瘤免疫.第十七章移植免疫.第十八章免疫学防治.第十九章免疫学检测技术.练习题选择题A型题1 .可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免疫功能是A.免疫防御功能B.免疫监视功能C.免疫稳定功能D.抗感染作用E.吞噬功能2 .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免疫功能是A.免疫监视B.免疫稳定C.免疫防御D.补体作用E.吞噬作用3.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起始于A.生物化学B.病理学C.病 毒 学 D.微生物学E.生理学4 .提出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的学者是A.J e n r l e r B.E h r l i c hC.B e h r i n g D.B or d e tE.北里5.提出细胞免疫学说的学者是A.E h r l i c h B.M e t c h n i k ovC.B e h r i n g D.L a n d s t e i n e rE.T i s e l i u s6 .发现A B O 血型抗原的学者是A.J e r n e B.B u r n e tC.M e d a w a r D.L a n d s t e i n e rE.B e h r i n g7 .免疫的正确概念是A.机体对病原徽生物的防御能力B .机体抗传染的过程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E.机体清除杀灭自体突变细胞的功能8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A.超敏反应B.移植排斥反应C.自身免疫病D.肿瘤E.免疫缺陷病9 .免疫功能不包括A.免疫防御B.免疫监视C.免疫稳定D.免疫记忆E.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10.最早创造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中 国 B.朝 鲜 C.英 国 D.俄 国 E.日本11.创用牛痘预防天花的学者是A.P a s t e u r B.J e n n e rC.K oc h D.L a n d s t e i n e rE.E h r l i c h12.医学免疫学研究的是A.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机体防御能力B.抗原抗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C.人类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D.动物对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应答E.细胞突变和免疫监视功能13 .免疫监视功能是指机体A.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B.杀伤、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识别和排除异物的功能D.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E.防止寄生虫感染的过程14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肿瘤细胞一 中性粒细胞一 免疫防御B.自身衰老细胞一 抗 体 一 免疫监视C.葡萄球菌感染一 中性粒细胞一 免疫防御D.病毒感染一 抗体一免疫自稳E.结核杆菌感染一 中性粒细胞一 免疫监视X 型题:15 .免疫功能的正常表现有A.清除病变细胞B.自身稳定C.抗病毒D.清除突变细胞16 .免疫功能的异常表现有A.超敏反应B.发生肿瘤C.自身免疫病D.持续感染名词解释1.免 疫 2.免疫防御3.免疫稳定4.免疫监视 参考答案选择题1.B 2,B 3.D 4.B 5.B 6.D 7.C 8.D 9.E 10.A 11.B 12.C 13.B 14.C 15.A B C D 16.A B C D名词解释1.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排除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2.免疫防御:是指机体阻止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3 .免疫稳定: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清除损伤及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4 .免疫监视: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由于突变、畸形或病毒感染而表达新抗原的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第 二 章 抗原 本章主要内容一、抗原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特性1.抗 原(a n t i g e n,A g):是一类能够启动机体的免疫应答,且与其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而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的物质。2.抗原的基本特性:抗原一般具备两种特性,即免疫原性和抗原性。(1)免疫 原 性(i m m u n og e n i c i t y)即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2)抗 原 性(a n t i g e n i c i t y)又称免疫反应性,即能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能。二、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1 .抗原的结构和性质:(1)相对分子量:一般而言,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具有的抗原决定簇越多,免疫原性越强。低于4 0 0 0 d a l者多无免疫原性。(2)化学组成及结构:蛋白质、多糖等均具有免疫原性,脂类和哺乳动物的细胞核成分如D N A正常情况下难以诱导免疫反应。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强。因此,凡结构复杂者免疫原性较强,反之较弱。其复杂性由氨基酸和单糖的类型即空间构象等决定。(3)可降解性:即能被抗原提呈细胞降解的性质。(4)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有更强的免疫原性;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强于可溶性抗原。2 .与宿主相关因素:(1)异物性:正常条件下,只有“非己”抗原才能引起免疫应答,抗原来源与宿主亲缘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2)宿主的遗传背景:个体遗传基因不同,对同一抗原的免疫应答与否及免疫应答的程度不同。(3)宿主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4)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5)免疫佐剂(a d j u v a n t):是一些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混合注入机体,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辅佐物质。其种类繁多,其中弗氏佐剂(F r e u n d a d j u v a n t)是目前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佐剂。佐剂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为导致注射部位及其局部淋巴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作为传递工具,帮助抗原到达特异的靶免疫器官。作为免疫增强剂。抗原修饰作用。(二)抗原性1 .表 位(e p i t o p e):又称抗原决定簇(a n t i g e n i c de t e r m i n a n t),是指抗原分子存在的能与T C R/B C R 或抗体F a b部分特异性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半抗原相当于表位的作用。在结构上有两类表位,一是构象决定簇(co n f o r m a t i o n a l de t e r m i n a n t),指在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一般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见于B C R/抗体识别的决定簇。二是顺序决定 簇(s e q u e n ce de t e r m i n a n t),指构成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残基呈连续性,集中于一个相对较小的多肽片段中,多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主要是T 细胞决定簇。2 .T、B 细胞表位:T 细胞表位指蛋白质抗原经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处理后的小分子肽中,能够与T 细胞受体结合的部位。B 细胞表位指抗原分子表面存在的能够与B C R 结合的部位。三、抗原的类型1 .根据抗原性能,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前者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抗原性;而后者只具有抗原性,多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其与大分子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2 .根据抗原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 h 细胞的辅助,分为胸腺依赖性抗 原(t h y m u s de p e n de n t a n t i g e n,T D-A g)和 胸 腺 非 依 赖 性 抗 原(t h y m u si n de p e n de n t a n t i g e n,T I-A g)(T D-A g 即需在T 细胞辅助及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多为蛋白质抗原。其特点为:既可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又可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产生以I g G 为主的多种类型的抗体,可产生免疫记忆;T I-A g 即无需T 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 细胞活化产生抗体的抗原,多为多糖类抗原。其特点为: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只产生I g M类型抗体,无免疫记忆。T I-A g 又分为T I-l A g 和T I-2 A g。3 .根据抗原合成的方式不同,分为天然抗原和人工抗原。4 .根据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分 为(1)异种抗原(xe n o g e n i c A g),即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2)同种异型抗原(a l l o g e n i c A g),即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抗原。(3)自身抗原(a u t o a n t i g e n):如隐蔽物质的释放,自身分子发生改变,以及分子 模 拟(m o l e cu l a r m i m i cr y)等均可引起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四、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 .病原微生物:病毒性抗原细菌性抗原。2 .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外毒素具有毒性和免疫原性,类毒素具有免疫原性而无毒性。3 .异种动物血清: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抗毒素的特性,可以中和体内相应的外毒素,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动物血清蛋白又是良好的免疫原,刺激人体产生抗动物血清蛋白的抗体,可以导致血清过敏性休克。4 .异嗜性抗原(h e t e r o p h il an t ige n):亦称F o r s s m an 抗原,指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组织间的共同抗原。A 组溶血性链球菌与心肌组织和肾小球基底膜之间;肺炎球菌1 4 型与人A 血型物质之间;大肠杆菌品与人B 血型物质之间;大肠杆菌0“型与人结肠粘膜之间;支原体与MG 株链球菌之间;立克次氏体与O X g变形杆菌之间均有异嗜性抗原的存在。5 .血型抗原:A B O (H)抗原由复杂的寡糖构成,其末端决定簇是由糖分子组成。T/Tn 抗原是一种隐蔽抗原,当感染或体外经细菌或某些病毒的神经氨酸醐处理后,可使T抗原暴露,引起多凝集现象。它们还被认为是广泛的肿瘤自身抗原。R h 抗原是人类红细胞与恒河猴红细胞之间的共同抗原,只分布于红细胞膜上,R h 血型不符可产生新生儿溶血反应。6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详见第八章)7 .肿瘤抗原:(详见第十六章)8 .超抗原:(s u p e r an t ige n,S A g)分为外源性超抗原和内源性超抗原。其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激活T细胞的能力。抗原无需处理,其一端直接与MH C I I 类分子高亲合力直接结合,另一端与T细胞TC R B 链V区连接。无MH C 限制性。S A g能激活T细胞的多克隆,也可诱导T细胞耐受或免疫抑制。9 .基因工程抗原:指编码病毒或细菌特异性抗原的基因(亦称目的基因)提取出来,用质粒或噬菌体作载体,将此基因带入到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使之表达的特异性抗原。练习题选择题A 型题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A.抗原的化学性质B.抗原分子结构的复杂性C.抗原分子的特殊化学基团D.抗原分子量的大小E.抗原的物理性状2 .根据抗原的性能可将其分为A.T D-A g和T I-A g B.完全抗原和半抗原C.天然抗原和人工抗原D.异种抗原和自身抗原E.同种异型抗原和异嗜性抗原3 .一般不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分子应小于A.l O O k D B.10 k D C.5k D D.I k D E.0.4 k D4 .属于隐蔽自身抗原的物质是A.甲胎蛋白B.免疫球蛋白C.胰岛B细 胞D.受药物影响的血细胞E.H L A抗原5.表位A.是抗原上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部位B.是抗体上与相应抗原结合的部位C.是补体上与相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部位D.通常与抗原的凹陷部位相结合E.是B或T细胞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6.引起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的抗原是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异嗜性抗原D.自身抗原E.独特型抗原7 .甲胎蛋白(A FP)是A.隐蔽的自身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肿瘤特异性抗原D.肿瘤相关抗原E.异嗜性抗原8 .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组织细胞有差别的成分属于A.独特型抗原B.异种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异嗜性抗原E.交叉抗原9.半抗原A.既能触发细胞免疫应答,乂能触发体液免疫应答B.只能触发体液免疫应答C.是抗原与载体的结合物D.通常具有多肽的性质E.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10 .关于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机体对抗原的应答效果与抗原的免疫途径有关B.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能诱导抗体产生,但此抗体缺乏结合抗原的能力C.T h细胞辅助所有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单独用半抗原免疫动物即能产生抗体E.免疫抗原的剂量与免疫应答程度呈正相关11.属于半抗原的是A.A BO血型物质B.磺胺C.葡萄球菌肠毒素D.L P SE.细菌荚膜多糖12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二硝基酚(DN P)抗体的是A.DN P B.DN P-牛血清白蛋白C.大剂量DN P D.小剂量牛血清白蛋白E.大剂量牛血清白蛋白13 .抗原性极弱的是A.核 酸B.蛋 白 质C.类 毒 素D.抗 毒 素E.多糖14 .连续抗原决定簇是指A.同一种决定簇连续排列在一起B.不同决定簇连续排列在一起C.构成决定簇的残基连续排列在一起D.构成决定簇的小分子连续排列在一起E.由折叠的肽链将不同位置的氨基酸残基连接在一起15.免疫佐剂可以A.改变免疫原的特异性B.增强弱免疫原的免疫原性C.增强半抗原的免疫原性D.减少免疫原毒性E.增强免疫交叉反应性16.关于Fo rssm an抗原正确的组合是A.豚鼠脏器-人红细胞B.豚鼠脏器-牛红细胞C.豚鼠脏器-马红细胞D.豚鼠脏器-绵羊红细胞E.豚鼠脏器-兔红细胞1 7 .B细胞识别的决定簇通常是A.功能性决定簇B.隐蔽性决定簇C.连续性决定簇D.顺序决定簇E.线性决定簇1 8 .进入人体循环后,易引起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的是A.流感病毒B.伤寒杆菌C.眼晶体蛋白D.红细胞血型抗原E.类毒素1 9 .关于异嗜性抗原的正确组合是A.大 肠 杆 菌-人A血型物质B.肺炎球菌1 4型-人B血型物质C.大肠杆菌0P t型-人胃粘膜D.支原体-M G株链球菌E.立克次体-大肠杆菌2 0 .关于抗原决定簇的正确叙述是A.与特异性抗体F a b部分或致敏淋巴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结合的部位B.致敏淋巴细胞膜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与相应抗体的F c段特异性结合的部位D.不完全抗原不具有决定簇E.佐剂是决定簇的别名2 1.胸腺依赖性抗原A.需在胸腺中加工处理B.需要T h细胞的辅助才能刺激抗体的产生C.仅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D.易于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E.只能激活T细胞,不能激活B细胞2 2 .关于半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C.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D.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E.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抗原性2 3.抗T I-A g的抗体产生过程中的参与细胞是A.T h和B细 胞B.N K和B细胞C.T h、B和M 6细 胞D.B细胞E.乂6和8细胞2 4.抗T D-A g的抗体产生过程中的参与细胞是A.T h和B细 胞B.N K和B细胞C.T h、B和M 6细 胞D.B细胞E.乂6和1 3细胞2 5 .下列属于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的是A.类 毒 素B.SR B C C.荚膜多糖D.B C G E.抗毒素血清2 6 .用弱免疫原制备抗体的最佳的免疫方式是A.肌肉注射B.皮下注射C.腹腔注射D.静脉注射E.加佐剂皮内注射2 7 .接种牛痘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因为A.巨噬细胞增强对病毒的吞噬能力B.被动免疫C.交叉反应D.天然免疫力的增强E.抗原特异性的丧失2 8 .流感病毒不断逃逸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因为流感病毒A.是半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胞膜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可发生改变而不断产生新的表位C.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D.存在与机体的自身抗原相似的结构而引起免疫耐受E.免疫原性较弱,不足以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2 9.抗原分子一般具备两种特性即A.异物性和可降解性B.多样性和多价性C.胸腺依赖性和胸腺非依赖性D.免疫原性和抗原性E.免疫原性和耐受性3 0 .超抗原A.有严格的M H C限制性B.无需经AP C加工可直接与M H C H类分子结合C.与自身免疫无关D.能激活T细胞,但不能诱导T细胞耐受或免疫抑制E.只可活化少数T细胞克隆3 1 .T细胞与B细胞通常识别A.同一抗原分子上的相同表位B.同一抗原分子上的不同表位C.同一抗原分子上的相似表位D.不同抗原分子上的相同表位E.整个抗原分子3 2 .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具备A.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B.T C R和B C RC.T细胞表位和限制位D.连续性决定簇和功能性决定簌E.构象决定簇和顺序决定簇3 3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T D抗 原B.T I抗 原C.变 应 原D.半 抗 原E.佐剂3 4 .关于免疫原性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是决定免疫原性的唯条件B.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弱C.含有单一氨基酸或糖基组成的聚合物免疫原性较强D.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强于可溶性抗原E.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的免疫原性弱3 5.T I抗原激发B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型为A.I g M B.I g D C.I g E D.I g G E.I g A3 6.因进行输精管结扎术而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原因是A.隐蔽性抗原的释放B.自身抗原发生改变C.分子模拟作用D.决定簇扩展E.自身抗原被修饰3 7.服 用a-甲基多巴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是A.隐蔽性抗原的释放B.T h与T s细胞调节异常C.分子模拟作用D.决定簇扩展E.自身抗原被修饰3 8 .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风湿性心脏病原因是A.隐蔽性抗原的释放B.T h与T s细胞调节异常C.分子模拟作用D.决定簇扩展E.自身抗原被修饰3 9.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是A.同种异型抗原B.异种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隐敝抗原4 0 .天然蛋白抗原通常具有A.单一种类抗原决定簇B.B细胞丝裂原和重复B细胞表位C.仅位于分子内部的线性决定簇D.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E.只位于分子表面的构象决定簇4 1.明胶的免疫原性较弱是因为A.相对分子量较小B.相对分子量过大C.富含大量的芳香族氨基酸D.缺乏芳香族氨基酸E.一般呈聚合状态42.关于超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一种内源性超抗原B.经A P C的加工处理后与M H C H类分子具有高亲和力C.不与M H C分子结合,无M H C限制性D.内源性超抗原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E.与T细胞T C R-B链V区连接43 .与半抗原偶联的载体作用是A.赋予半抗原较大的分子量和复杂的结构B.赋予半抗原特异性C.改变机体对半抗原的免疫应答类型D.加快半抗原在体内的分解E.加快半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B型题题44 46A.独特型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异嗜性抗原D.异种抗原E.自身抗原44.同种不同个体间存在的不同抗原45.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46 .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题47 50A.C E A B.甲状腺球蛋白C.花 粉D.多 巴E.R h抗原47 .隐蔽性抗原48.肿瘤相关抗原49 .不完全抗原50 .常见变应原题51 52A.抗毒素特性B.抗原特性C.载体效应D.佐剂作用51 .血清防治白喉52.血清引发过敏性休克题53 55A.内源性抗原B.外源性抗原C.超抗原53 .被免疫细胞识别不受M H C限制54.直接与T C R结合诱导T细胞凋亡55.与M H C I类分子结合后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题56 58A.S E A B.A B O血型物质 C.L P S D.B S A E.D N P56 .T I抗原57 .用作载体58 .超抗原题59 6 0A.完全抗原B.半抗原C.超 抗 原D.异嗜性抗原E.自身抗原59 .有抗原性,但无免疫原性6 0 .不同种系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题6 1 6 3A.F o r s s m a n抗 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T A AE.半抗原6 1.眼葡萄膜色素6 2.癌胚抗原6 3 .非那西汀C型题题6 4 6 5A.抗 原B.抗 体C.两者皆是D.两者皆否64.白喉类毒素65.破伤风抗毒素血清题6667A.线性或连续决定簇B.构象或不连续决定簇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66.NK细胞识别67.T细胞识别题6871A.TI抗 原B.TD抗 原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68.脂多糖69.类毒素70.荚膜多糖71.具有T表位和B表位的抗原题7275A.TCR B.BCR C.两者皆是D.两者皆否72.能识别连续和不连续决定簇73.能识别连续决定簇74.能识别由57个单糖组成的表位75.能识别由1217个氨基酸组成的表位X型题76.TI抗原A.具有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C.化学特性为多糖D.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77.关于抗原决定簇,正确的叙述是A.是大分子物质B.相当于半抗原C.决定抗原的特异性D.一个抗原分子可有多种抗原决定簇78.与抗原免疫原性有关的是A.分子量大小B.异物性C.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的复杂性D.免疫途径79.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是A.HLA抗 原B.血型抗原C.Gm型 抗 原D.种特异抗原80.属于TD抗原的是A.血清蛋白B.细菌外毒素C.类 毒 素D.细菌脂多糖81.类毒素A.由外毒素经处理而成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C.抗原性与外毒素相似D.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82.关于TI-2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具有B 细胞丝裂原和单一重复B 细胞表位B.只能刺激B 细胞产生I gM 抗体C.荚膜多糖属于T 2 抗原D.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 h 细胞辅助8 3 .佐剂的作用是A.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B.改变抗原的特异性C.特异性增强C T L 的细胞毒作用D.增强I V 型超敏反应8 4 .超抗原具有的特点是A.无严格的抗原特异性B.与T 细胞T C Ra链V 区相连C.能激活T 细胞的多克隆D.需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处理,但无M H C 限制8 5 .关于Rh 抗原下列正确的是A.分布于红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B.我国汉族人中绝大多数为Rh 阳性C.人类血清中存在抗Rh 因子的天然抗体D.Rh 阳性孕妇怀有Rh 阴性胎儿时可发生新生儿溶血反应8 6.T I 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只引起细胞免疫B.只引起体液免疫C.不引起再次应答D.有免疫记忆8 7.T D 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需T h 细胞辅助B.可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C.只引起细胞免疫D.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填空题1 .抗原具备两种基本特性,即【1】和 2。具备这两种特性的抗原成为【3】o2 .根据抗原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4】和【5】。3 .根据抗原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 h 细胞的辅助进行抗原分类,类毒素属 于【6】抗原,L PS 属 于【7】抗原。4 .外毒素经0.3 0.4%的甲醛处理后,失 去【8,但 保 留 9,成为类毒素。5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主要有 1 0、【1 1】、【1 2、1 3、1 4、1 5、1 6、1 7 和 1 8 等。8 .B C R/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一般多位于 1 9,属 于 2 0 决定簇;T C R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一般多位于【2 1】,属 于【2 2】决定簇。9 .小 分子药物多为 2 3,必 须 与 2 4 结合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1 0 .目前广泛用于动物实验的佐剂是 2 5 和 2 6 o1 1 .2 7 经产妇怀有【2 8】胎儿时,可因Rh 血型不符而产生新生儿溶血反应。1 2 .根据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分类,M H C 分子属于 2 9 抗原,抗毒素血清属于 3 0 抗原。1 3 .抗原的结合价是指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 3 1 的数目,半抗原为 3 2 价;天然抗原为 3 3 价。判断改错题L B 细胞表位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属于连续性决定簇。2 .B 细胞识别的表位通常是天然表位,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3 .同种异型抗原又称F or s s m a n 抗原。4 .免疫佐剂可以导致注射部位及其局部淋巴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5 .免疫佐剂可以增强半抗原的免疫原性。6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结构上具有特异性的部分。7 .因超抗原可与M HC I I 类分子高亲合力结合,所以具有严格的M HC 限制性。8 .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免疫原性。9 .佐剂可以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1 0 .因为R h抗原是蛋白质,所以其免疫原性比A、B 血型抗原强。名词解释1.抗 原 2.免疫原性3 .抗 原 性 4.完全抗原5 .不完全抗原6.载体7 .变 应 原 8.耐受原9.胸腺依赖性抗原1 0.胸腺非依赖性抗原1 1.异嗜性抗原1 2.基因工程抗原1 3.免 疫 佐 剂 1 4.表位1 5.构象决定簇1 6.顺序决定簇1 7.T细 胞 表 位 1 8.B 细胞表位1 9.隐蔽性决定簇2 0.功能性决定簇问答题1 .何 谓 TD-A g和TI-A g,两者诱导免疫应答有何区别?2 .简述S A 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实际意义?3 .何谓异嗜性抗原?举例说明其在医学上的意义。参考答案选择题1 .C 2.B 3.E 4.C 5.A 6.1)7.D 8.C 9.E 1 0.A 1 1.B 1 2.B 1 3.A 1 4.C 1 5.B 1 6.D 1 7.A1 8 .C 1 9.D 2 0.A 2 1.B 2 2.C 2 3.D 2 4.C 2 5.C 2 6.E 2 7.C 2 8.B 2 9.D 3 0.B 3 1.B 3 2.C3 3.D 3 4.D 3 5.A 3 6.A 3 7.E 3 8.C 3 9.A 4 0.D 4 1.D 4 2.E 4 3.A 4 4.B 4 5.C 4 6.D 4 7.B4 8.A 4 9.D 5 0.C 5 1.A 5 2.B 5 3.C 5 4.C 5 5.A 5 6.C 5 7.D 5 8.A 5 9.B 6 0.D 6 1.C 6 2.D6 3.E 6 4.A 6 5.C 6 6.D 6 7.A 6 8.A 6 9.B 7 0.A 7 1.B 7 2.B 7 3.C 7 4.B 7 5.A 7 6.A B C 7 7.B C D7 8.A B C D 7 9.A B C 8 0.A B C 8 1.A C 8 2.B C D 8 3.A D 8 4.A C 8 5.A B 8 6.B C 8 7.A B D填空题1 2.免疫原性、抗 原 性 3.完全抗原4 5.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或半抗原)6.胸腺依赖性(或TD)7.胸腺非依赖性(或TI)8.毒 性 9.免 疫 原 性 1 0 1 8.病原微生物、细菌的外毒素和类毒素、异种动物血清、异嗜型抗原(或F or s s m a n 抗原)、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肿瘤抗原、超抗原、基因工程抗原1 9.抗原分子表面2 0.构 象(或 不 连 续)2 1.抗原分子内部2 2.顺 序(或 线 性/连 续)2 3.半抗原(或不完全 抗 原)2 4.载 体 2 5 2 6.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2 7.R h阴 性 2 8.R h阳性2 9.同种异型3 0.异 种 3 1.功能性决定簇3 2.-3 3.多判断改错题1.X 改正为:T细胞表位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属于连续性决定簇。或:B 细胞表位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属于构象决定簇。2.V3.X 改正为:异嗜性抗原乂称F or s s m a n 抗原。4.V5.X 改正为:免疫佐剂可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去掉“半”)6.V7.X 改正为:超抗原可与M HC I I 类分子高亲合力结合,但是不具有M HC 限制性。8.X 改正为: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不一定具有免疫原性。或: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免疫反应性。9.X 改正为:佐剂可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去掉“特异性”)1 0.X 改正为:虽然R h抗原是蛋白质,但其免疫原性比A、B 血型抗原弱。名词解释1 .抗 原(a n t i ge n,A g):是指能启动机体的免疫应答,且能与其免疫应答产物结合,并发生一系列生物效应的物质。2 .免疫原性(i m m u n oge n i c i t y):指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3.抗 原 性(an ti gen i ci ty):又称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能。4.完全抗原(co m p l ete an ti gen):又称免疫原,指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抗原。5.不完全抗原(i n co m p l ete an ti gen):乂称半抗原(h ap ten,H),指只具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6.载体:与半抗原结合并赋予半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7 .变 应 原(al l er gen):指能引起超敏反应的物质。8 .耐 受 原(to l er o gen):指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9 .胸腺依赖性抗原(th y m us dep en den t an ti gen,T D-Ag):系指需在T 细胞辅助及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1 0.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 y m us i n dep en den t an ti gen,T I-Ag):系指无需T 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活化产生抗体的抗原。1 1 .异嗜性抗原(h eter o p h i l an ti gen):亦称F o r s s m an 抗原,指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组织间的共同抗原。1 2 .基因工程抗原:指编码病毒或细菌特异性抗原的基因(亦称目的基因)提取出来,用质粒或噬菌体作载体,将此基因带入到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使之表达的特异性抗原。1 3.免疫佐剂(adj uvan t):是一些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混合注入机体,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即起辅佐抗原作用的物质。1 4.表 位(ep i to p e):又称抗原决定簇(an ti gen i c deter m i n an t),是指抗原分子存在的能与BC R/T C R或抗体F ab部分特异性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1 5.构象决定簇(co n fo r m ati o n al deter m i n an t):亦称不连续决定簇。指在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一般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见于BC R/抗体识别的决定簇。1 6.顺 序 决 定 簇(s eq uen ce deter m i n an t):又称线性决定簇或连续性决定簇指构成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残基呈连续性,集中于一个相对较小的多肽片段中,多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主要是T 细胞决定簇。1 7 .T 细胞表位:指蛋白质抗原经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处理后的小分子肽中,能够与T细胞受体结合的部位。1 8 .B细胞表位:指抗原分子表面存在的能够与BC R结合的部位。1 9 .隐蔽性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三维结构内部,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2 0.功能性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表面,能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问答题1 .何 谓 T D-A g 和T I-A g,两者诱导免疫应答有何区别?T D-A g,即胸腺依赖性抗原,系指需在T 细胞辅助及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如蛋白质。T I-A g,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系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 细胞活化产生抗体的抗原。它分为T I T A g 和T I-2 A g o T I-1A g 如细菌脂多糖,具有B 细胞丝裂原和单一重复B 细胞表位,因此可使成熟和不成熟的B 细胞皆可以发生应答;T I-2 A g 如荚膜多糖,仅由重复B 细胞表位组成,因此,只能使成熟的B 细胞应答。表 T I-A g 和T D*g 的区别特点 T I-A g T D-A g化学特点多糖蛋白质结构特点重复出现相同决定簇具有多种不同决定簇T h 参与不需要需要免疫应答类型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诱导I g 的 类 型 I g M 类 各 类 I g,以I g G为主免 疫 记 忆 无 有诱导免疫耐受易难抗原种类荚膜多糖、L P S、聚 合 鞭 B S A、O V A、类毒素、红细胞毛素等等2 .简述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