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税收筹划讲义ppt课件.pptx

    • 资源ID:88944701       资源大小:1.97MB        全文页数:38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税收筹划讲义ppt课件.pptx

    傅樵傅樵TEL:13452839128 QQ:875480213TEL:13452839128 QQ:875480213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税收筹划课程前导介绍课程前导介绍v为什么学为什么学v怎么学怎么学v学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学为什么学vin this world nothing can be said to be certain,except death and taxesv世上本无绝对的事物,世上本无绝对的事物,只有死亡和税收例外只有死亡和税收例外为什么学什么学课程前导介绍为什么学课程前导介绍为什么学v税收既会影响投资的税前收益率,也会影响其税后收益率。课程前导介绍为什么学课程前导介绍为什么学v据美国福布斯财经杂志发布的全球2011年“税负痛苦指数(Tax-Misery Index)”宣称,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仅次于仅次于社会福利完善的法国,名列世界第二位。2009年福布斯公布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名课程前导介绍为什么学课程前导介绍为什么学面面对国家税收:蛮国家税收:蛮者抗税,愚者逃税,者抗税,愚者逃税,蠢者蠢者偷税,智者避税,智者避税,高者筹划。税,高者筹划。课程前导介绍怎么学课程前导介绍怎么学v分析逻辑分析逻辑v学习原理学习原理v多看多练多交流多看多练多交流课程前导介绍学什么课程前导介绍学什么v税收筹划基本理论税收筹划基本理论v税收筹划基本方法税收筹划基本方法v各税种的税收筹划实践各税种的税收筹划实践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平时平时作业作业 20%20%考勤考勤 20%20%课程总结课程总结 10%10%q迟到一次扣迟到一次扣1 1分;分;q旷课早退一旷课早退一次扣次扣3 3分分;三次取消资格;三次取消资格v某企业于2014年底基于员工业绩考核,决定对员工李某发放年终奖金18000元,对另一员工韩某发放奖金19000元。v按照我国年终奖金征税相关规定,两个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后净收入如下:李某税后净收入=18000(180003%)=17460(元),其中个税为540元 韩某税后净收入=19000(1900010%105)=17205(元),其中个税为1795元。结论 韩某虽然奖金总额比李某高高出1000元,但税后可支配收入反而比李某少少了255元。思考:该企业的奖励政策应该如何制定?或者说,韩某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自己的权益?案例导入1.1 税收筹划的概念v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编写的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编写的国际税收词典国际税收词典定义:定义: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对个人事务活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对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以达到缴纳最低税收之目的。动的安排,以达到缴纳最低税收之目的。v印度税务专家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认为:税收筹划是纳税雅萨斯威认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税收利益。v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WB梅格斯博士认为:人们合理梅格斯博士认为: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被称为税收筹划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被称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另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另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的经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的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它主要是选择企业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它主要是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投资采用租用还是购入的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投资采用租用还是购入的方式,以及交易的时间等。方式,以及交易的时间等。u由唐腾翔、唐向编著的由唐腾翔、唐向编著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一书认为,一书认为,”税收筹划是指税收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Tax Saving)的税收利益)的税收利益”。u方卫平在方卫平在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一书中把税收筹划定义为,一书中把税收筹划定义为,”税收筹划税收筹划(tax planning)也称为纳税筹划、纳税计划、税收策划、税)也称为纳税筹划、纳税计划、税收策划、税务计划务计划,是指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税务是指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税务计划,即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投资、经营或计划,即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投资、经营或其他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其他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u朱洪仁在朱洪仁在国际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筹划一书中认为,一书中认为,”税收筹划是自然人和税收筹划是自然人和法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法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税收其任务是通过税收负担的最小化来达到所得的最大化负担的最小化来达到所得的最大化”。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 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的一系列谋划活动。税收筹划的产生与发展v税收筹划行为的产生应该与税收分配活动的产生同命相连,是伴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般认为税收筹划和对税收筹划的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的,即成立于1959年的欧洲税务联合会,明确提出税务专家是以税务咨询为中心开展税务服务,是一种独立于代理业务的新业务,这种业务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税收筹划。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税收筹划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税收筹划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v 从上述税收筹划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v 1.税收筹划的产生是伴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v 2.税收筹划是以纳税人为主体的主观行为。v 3.税收筹划在我国还处在不断认识和发展的过程。税收筹划的特点税收筹划的特点v合法性合法性v筹划性筹划性v风险性风险性v方式多样性方式多样性v综合性综合性v专业性专业性v偷税:又称税收欺诈(又称税收欺诈(tax fraud),指的是以非法手段),指的是以非法手段(unlawful means)逃避税收负担,即纳税人缴纳的税少于他按)逃避税收负担,即纳税人缴纳的税少于他按规定应纳的税收规定应纳的税收。v 偷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表现在:偷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表现在: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一)税收筹划与偷税的区别偷税偷税税收筹划税收筹划非法性欺诈性合法或者至少非违法事前筹划性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v 避税:指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指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其应承担的纳税数额。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其应承担的纳税数额。(二)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关系避税与税收筹划的联系与区别1.1.两者具有相同的特征,两者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合法性即合法性、事前筹划性和事前筹划性和相同的目的性;相同的目的性;2.2.避税是税收筹划的一个避税是税收筹划的一个子集,是其中不符合立法子集,是其中不符合立法精神的行为;精神的行为;联系联系区别区别避税由于不符合政府避税由于不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因而具的立法意图,因而具有相当大的风险,避有相当大的风险,避税不是税收筹划的首税不是税收筹划的首选选。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 v 节税(tax saving):亦称税收节减,是指以遵循税收亦称税收节减,是指以遵循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合法方式少交纳税收的合理行为。法规和政策的合法方式少交纳税收的合理行为。v 税收筹划与节税避税的关系: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三)税收筹划与节税的关系节税(符合政府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行为)避税(违背了政府的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行为)税收筹划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系列纳税筹划的分类纳税筹划的分类v按需求主体分类按需求主体分类企业税收筹划个人税收筹划v按筹划涉及的区域分类按筹划涉及的区域分类国内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筹划v按供给主体分类按供给主体分类自行税收筹划委托税收筹划v按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分类按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分类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生产经营中的税收筹划成本核算中的税收筹划企业成果分配中的税收筹划纳税筹划的分类纳税筹划的分类v按涉及的税种分类按涉及的税种分类商品劳务税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财产税的税收筹划资源税的税收筹划v按筹划所采用的手段分类按筹划所采用的手段分类政策派税收筹划漏洞派税收筹划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v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目标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目标v以科学发展观定位企业税收筹划目标以科学发展观定位企业税收筹划目标税收筹划的原则税收筹划的原则v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考虑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v事先筹划原则事先筹划原则经营业务发生前,要未雨绸缪v守法性原则守法性原则v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v保护性原则保护性原则v综合平衡原则综合平衡原则税收筹划的前提、原因和实施条件税收筹划的前提、原因和实施条件v基本前提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体制税收制度的“非中性”和真空地带完善的税收监督体系v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v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国内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国际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v主观原因主观原因v实施条件实施条件税收筹划的实施流程 确立节税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测算;根据税后净回报,排列比较方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付诸实践;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提高纳税筹划效果。第二章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1.税收筹划的切入点税收筹划的切入点v选择筹划空间大的税种税种多而杂,不能面面俱到税种多而杂,不能面面俱到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v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在于合理运用税收政策法规的规定重点在于合理运用税收政策法规的规定注意两点注意两点不能曲解政策,滥用优惠不能曲解政策,滥用优惠按规定程序申请按规定程序申请v纳税人构成v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税基:计税依据税基:计税依据税率税率v财务管理过程v税收优惠: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策略税收优惠: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社会策略经济目的,而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经济目的,而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v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税收优惠手段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税收优惠手段的差异v获利税收利益的三个途径获利税收利益的三个途径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从高的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的纳税义务纳税期的递延v税收优惠的形式税收优惠的形式2.税收优惠与税收利益税收优惠与税收利益免税技术v免税: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免税: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完全免征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所给予纳税人完全免征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措施。措施。照顾性免税奖励性免税v免税技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免税技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收的税收筹划技术对象而免纳税收的税收筹划技术v免税技术的特点免税技术的特点属于绝对节税技术简单适用范围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v免税技术的方法免税技术的方法尽量争取更多的免税待遇尽量使免税期最长化v案例:教材案例:教材P36减税技术v减税: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减税: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项目或情况(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定应税项目,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减征部分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所给予纳税人减征部分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措施。措施。照顾性减税奖励性减税v减税技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减税技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减少应纳税收而直接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减少应纳税收而直接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v减税技术的特点减税技术的特点属于绝对节税技术简单适用范围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v减税技术的方法减税技术的方法尽量争取更多的减税待遇并使减税最大化尽量使减税期最长化v案例分析:教材案例分析:教材P38税率差异技术v尽量寻求税率最低化尽量寻求税率最低化v尽量寻求税率差异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尽量寻求税率差异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扣除技术v扣除技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扣扣除技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直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除额增加而直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v技术关键:技术关键:争取扣除项目最多化争取扣除金额最大化争取扣除最早化v例如:个税中相关扣除额的规定例如:个税中相关扣除额的规定抵免技术v税收抵免: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税收抵税收抵免: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税收抵免额免额v抵免技术要点抵免技术要点抵免项目最多化抵免金额最大化v案例:教材案例:教材P39案例v某企业筹资某企业筹资30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假设设备购置前一年企业利润额为(假设设备购置前一年企业利润额为0):v一是购买设备用于技术改造;一是购买设备用于技术改造;v二是投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二是投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并实行,并实行2年免税政策。年免税政策。该选择哪个方案?该选择哪个方案?v假设两个方案的投资收益相同,第假设两个方案的投资收益相同,第1-5年的利润年的利润情况如下:情况如下:第一年 200万元第二年 300万元第三年 800万元第四年 1200万元第五年 1500万元第一方案的税后净利润:五年应纳税额=4000*33%-3000*40%=13201200120万元净利润=4000-120=3880万元第二方案的税后净利润:五年应纳税额=(800+1200+1500)*15%=525(万元)净利润=4000-525=3475(万元)v假设:该企业的投资为假设:该企业的投资为1900万元,其他条件不万元,其他条件不变,考虑投资回报率为变,考虑投资回报率为12%。v请问: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投资方案?请问: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投资方案?退税技术v退税技术要点退税技术要点尽量争取退税项目最多化尽量使退税额最大化v亏损抵补亏损抵补3.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v同一税种税率规定有差异同一税种税率规定有差异如个税相关税目v同一税种不同纳税人适用税率不同同一税种不同纳税人适用税率不同如:增值税不同纳税人的规定v即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即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v方法方法推迟收入的确认迟早确认费用能进期间费用的不进成本能进成本的不进资产能预提的不待摊能多提的就多提能快摊的就快摊4.纳税期的递延纳税期的递延5.税负转嫁(略)税负转嫁(略)v税负转嫁是税收筹划的特殊形式税负转嫁是税收筹划的特殊形式v影响因素影响因素v筹划方法筹划方法6.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v子公司与分公司子公司与分公司是公司企业为扩大规模进行再投资过程中成立的分支机构二者在税收上的差异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可以享受当地税收规定的优惠政策,同时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主体,只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发生的亏损不能算在母公司账上;分公司是非独立法人,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其发生的利润与亏损与总公司合并计算6.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v子公司与分公司选择的筹划出发点子公司与分公司选择的筹划出发点应预计公司在异地的营业活动开始是否亏损如果是亏损或较长时间无法盈利,就设立一个分公司如果开始就处于盈利阶段或扭亏为盈迅速,则可以设立子公司6.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v例:例:A公司所得税适用为公司所得税适用为25%。现决定在经济特区设立机。现决定在经济特区设立机构,所得税适用优惠税率为构,所得税适用优惠税率为15%。假设。假设201X年,年,A公司公司实现利润实现利润3000万元,分支机构实现利润万元,分支机构实现利润500万元,且分支万元,且分支税后利润的税后利润的50%汇交给总公司,汇交给总公司,50%自己留用。计算在自己留用。计算在成立子公司和分公司情况下分别应缴纳的税收。成立子公司和分公司情况下分别应缴纳的税收。子公司:母公司应纳税:300025%750万元子公司应纳税:50015%75万元子公司税后利润:50075425万元,分回利润42550%212.5万元母公司补交所得税212.5(115%)(25%15%)25万元总税负750+75+25850万元分公司:总税负(3000+500)25%875万元6.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v分支机构亏损时分支机构亏损时v假设假设A公司实现利润公司实现利润3000万元,分支机构亏损万元,分支机构亏损500万元。万元。子公司:子公司亏损不缴税总公司应纳税300025%750万元分公司:总公司应纳税(3000500)25%625万元6.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v结论:结论: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一个新设机构通常前期亏损,后期盈利,所以应综合考虑分支机构存在的所有年限,在预测盈亏的基础上,利用现金流量来判断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对企业更有利不同形式分支机构设立后,也可以进行组织形式的变更转换,但这也需要成本,需要提前综合总之,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搭配是公司设立中税收筹划的第一步,必须认真对待6.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v合伙制企业、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选择合伙制企业、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选择合伙制企业具有无限责任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私营企业有限责任独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无限责任无独立法人地位税收待遇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个人所得税:合伙制企业、个体工商户案例:苹果公司的避税魔术7.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v投资结构的含义投资结构的含义投资地区结构投资产业结构投资用途结构投资来源结构投资项目性质结构v投资结构差异的不同税收待遇投资结构差异的不同税收待遇案例:教材P597.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投资结构的优化组合v某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筹措某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筹措3000万元资金,用于某高科技产品生产线万元资金,用于某高科技产品生产线的建设,相应制定了的建设,相应制定了A、B、C三种筹资方案。假设该公司的资本结构三种筹资方案。假设该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如下,借款年利率都为(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如下,借款年利率都为10%,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都为税率都为25%,三种方案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年利润都为,三种方案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年利润都为1000万元万元A方案:全部3000万元资金都采用权益筹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每股计划发行价格2元,共计1500万股;B方案:采用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相结合的方式,向银行贷款融资1000万元,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2元;C方案:采用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相结合的方式,但二者比例作调整,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向社会发行股票5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元v问题:问题:1.请计算在不同筹资方案下的税后利润及投资收益率2.在不同资本结构下,如何决定筹资结构的选择?即筹资无差别点计算第三章第三章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本节逻辑结构图本节逻辑结构图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增值税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利用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延缓纳税利用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一、增值税筹划的政策要点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主要围绕下列税收政策进行:(一)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规定;(二)混合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三)兼营行为的征税规定;(六)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税收规定(五)有关销项税额确定和进项税额抵扣的税收规定;(四)几种特殊销售方式的征税规定;(七)购货对象的选择(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u 我国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统一适用3%的征收率,没有税款抵扣权;而一般纳税人按规定税率17%或13%计算税额,并享有税款抵扣权;要想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应分别符合哪些标准呢?1.政策依据(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u通过对企业增值率和抵扣率的分析,确定最适合的纳税人身份,以达到最低的税收负担。2.筹划思路(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的确定u增值率节税点判别法及其运用 假定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D,不含税销售额为S,不含税购进额为P,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则 a:一般纳税人的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率D(SP)/S 100%应纳的增值税为S17%D b: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为S3%要使两类纳税人税负相等,则要满足:S17%DS3%,解得,一般纳税人节税点ED17.65%如果一般纳税人适用13%的低税率,节税点又是多少?(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含税销售额增值率节税点的确定 假定纳税人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Dt,含税销售额为St,含税购进额为Pt,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则 a:一般纳税人的含税销售额增值率Dt(StPt)/St100%应纳的增值税为St/(1+17%)17%Dt b: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为St/(1+3%)3%要使两类纳税人税负相等,则要满足:St/(1+17%)17%Dt=St/(1+3%)3%解得,一般纳税人节税点EtDt20.05%如果一般纳税人适用13%的低税率,节税点又是多少?(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3)增值率节税点判别法的运用 如果仅从增值税角度考虑,当一个企业的增值率小于节税点时,应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增值率大于节税点时,应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抵扣率节税点的确定u抵扣率节税点判别法及其运用 D(SP)/S100%(1P/S)100%1不含税可抵扣购进额占销售额的比重 Dt(StPt)/St100%(1Pt/St)100%1含税可抵扣购进额占销售额的比重 (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抵扣率节税点的确定以增值税税率17%,征收率3%为例,分别计算抵扣率节税点P/S与Pt/St 由增值率节税点的计算可知:17%(1P/S)3%,17%/(117%)(1Pt/St)3%/(13%),则含税及不含税抵扣率节税点分别为P/S82.35%,Pt/St79.95%如果一般纳税人适用13%的低税率,含税、不含税抵扣率点又是多少?(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抵扣率节税点判别法的运用 如果仅从增值税角度考虑,当一个企业的抵扣率小于节税点时,应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增值率大于节税点时,应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 【案例一】某商品批发企业,年含税销售额在90万元左右,每年购进含增值税价款的材料大致在80万元左右,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人资格时,既可以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也可以申请为小规模纳税人,请问企业应申请哪种纳税人身份对自己更有利?如果企业每年购进的含税材料大致在50万元左右,其他条件相同,又应该作何选择?(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案例解析u第一种情况:该企业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9080)/90100%11.11%由于11.11%20.05%,该企业维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有利节税。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为:(9050)/(117%)17%5.812(万元)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为:90/(13%)3%2.621(万元)所以,企业保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可以节税3.191万元。(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 【案例二】某物资批发有限公司系一般纳税人,计划于2012年下设两个批发企业,预计2012年全年应税销售额分别为75万元和70万元(均为不含税销售额),并且不含税购进额占不含税销售额的40%左右。请问,从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哪种纳税人资格对企业有利?(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2.筹划思路u由于该物资批发有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因此,其下设的这两个批发企业既可以纳入该物资批发有限公司统一核算,成为一般纳税人,也可以各自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成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u由于这两个批发企业预计不含税购进额占不含税销售额的40%左右,即不含税增值率为60%,高于17.65%,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二)具体案例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3.案例解析u 将这两个批发企业各自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由于两个企业的全年应税销售额分别为75万元和70万元,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其全年应缴纳的增值税为:(75+70)3%4.35(万元)而作为一般纳税人需缴纳的增值税为:(7570)(140%)17%14.79(万元)u显然,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可以取得节税利益。(三)分析评价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在纳税人身份筹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n企业如果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可以节税,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完善会计核算或企业合并等方式使其符合一般纳税人的标准,但应考虑到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时所要花费的成本,防止因成本的增加抵消了节税的好处。n企业如果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节税,企业就要维持较低的销售额或通过分设的方式使分设企业的销售额低于一般纳税人的标准。(三)分析评价二、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u企业如果筹划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必须从实质上符合税法的要求,不能仅从手续上处理。P65u纳税人一经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只要符合税法规定的一般纳税人条件,就可以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u税法规定: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及以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u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提供非应税劳务,征收营业税,不征增值税。1.政策依据(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 u假定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税率为3%,混合销售中,含税销售额为St,含税购进额为Pt,含税销售额增值率为Dt,则有:Dt=(StPt)/St100%如果企业缴纳增值税,应纳的增值税税额为:St/(117%)17%Dt 如果企业缴纳营业税,应纳的营业税税额为:St3%当两种税负相等时,则必须满足:St/(117%)17%Dt=St3%2.筹划思路(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 显然EtDt 3%17%(117%)20.65%u当混合销售的含税销售额增值率小于20.65%时,缴纳增值税可以节税;当含税销售额增值率大于20.65%时,缴纳营业税能节税;当二者相等时,两种税负相等。如果增值税税率为,营业税税率为,此时混合销售增值率节税点是多少呢?(二)具体案例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某建材公司主营建筑材料批发零售,并兼营对外安装、装饰工程,2012年1月份该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销售一批建材并代客户安装,该批建材的购入价格为170万元,请问该笔业务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若销售价格为220万元,又该如何筹划?(以上价格均为含税价,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税率为3%)(二)具体案例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筹划思路u销售价格为200万元时Dt(StPt)/St100%(200170)/200100%15%20.65%,所以该混合销售缴纳营业税可以节税。其应缴纳的营业税为:2203%6.6(万元)该混合销售如果缴纳增值税,则应缴纳的增值税为:(220170)/(1+17%)17%7.27(万元)u所以选择缴纳营业税可以节税0.67万元。(三)分析评价三、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在混合销售筹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n企业的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收入额基本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只有当调整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收入额比例所发生的筹划成本不大时,混合销售才有筹划空间。n一项销售行为是否属于混合销售,应该缴纳哪一种税,必须要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n某些对混合销售行为的特殊规定,限制了税收筹划的可能性。(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兼营行为包括两种情况:兼营不同税率的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或应税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兼营增值税应税货兼营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及非增值物或劳务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税应税劳务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筹划思路:对适用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劳务分别核算(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 u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要比较增值税含税征收率和适用的营业税税率的大小。如果非应税劳务缴纳增值税税额大于营业税税额,分开核算是有利的;反之,不分开核算是有利的。u对于一般纳税人,由于增值税的含税征收率一般都是大于营业税税率的,分开核算有利。(二)具体案例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案例一】厦门某印刷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7月份销售各类印刷品取得含税收入150万元,销售各类图书、杂志取得含税收入3.51万元,同时又给读者提供咖啡,取得经营收入10万元,该公司应如何进行纳税筹划?(暂不考虑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二)具体案例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2.案例解析u企业如果对上述三项收入未分开核算,所有收入应统一从高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为:(15010+3.51)(117%)17%23.76(万元)(二)具体案例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u企业如果对上述三项收入分开核算,应分别计算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销售印刷品应纳增值税为:150(117%)17%21.8(万元)销售图书、杂志应纳增值税为:3.51(113%)13%=0.4(万元)咖啡收入应纳营业税为:105%0.5(万元)共计应缴纳税款22.7万元u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分开核算可以为公司节税1.06万元。(二)具体案例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案例二】某家具商店主要从事家具销售,另外又从事家具租赁业务,并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10月份该商店取得家具销售收入15万元(含税),取得家具租赁收入5万元,如果增值税征收率为3%,营业税税率为5%,请问纳税人应如何就其兼营行为进行筹划?(二)具体案例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筹划思路u未分开核算,家具销售收入和租赁收入统一缴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为:(150000+50000)(13%)3%5825(元)(二)具体案例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u分开核算,家具销售收入和租赁收入分别计算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家具销售收入应纳增值税为:150000(1+3%)3%4369(元)租赁收入应纳营业税为:500005%2500(元)合计应纳税额为:436925006869(元)u所以,不分开核算可以节税1044元。(三)分析评价四、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在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n对兼营行为筹划之前,要准确把握兼营行为,避免和混合销售行为相混淆。n由于非应税劳务与应税劳务或销售的货物一并征收增值税时,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应视为含税销售额,所以在判断这部分收入的税负时,应使用增值税的含税征收率。五、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折扣销售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扣以旧换新以旧换新还本销售还本销售几种特殊销售方几种特殊销售方式的政策规定式的政策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可以以销售额扣除折扣额的余额为计税金额 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扣减 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减除旧货物的作价金额(除金银首饰外)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还本支出 以货易货业务一律视同销售处理,按照同期同类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 以货易货以货易货(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二)具体案例五、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1.具体案例【案例一】某服饰有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了占领市场,以不含税单价每套1000元出售自产高级西服,该公司本月共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5日,向本市各商家销售西服6000套,该公司均给予了2%的折扣销售,但对于折扣额另开了红字发票入账,货款全部以银行存款收讫。(2)6日,向外地商家销售西服1000套,为尽快收回货款,该公司提供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本月15日全部收回货款,厂家按规定给予优惠。(二)具体案例五、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3)10日,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给消费者200套西服,3年后厂家将全部货款退给消费者,共开出普通发票200张,合计金额234000元。(4)20日,以30套西服向一家单位等价换取布料,不含税售价为1000元/套,双方均按规定开具增值税发票。请计算该公司本月的销项税额。(二)具体案例五、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2.案例解析u折扣销售,将折扣额另开具发票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销项税额为:60000.117%102(万元)u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扣减 销项税额为:10000.117%17(万元)u还本销售,不得扣除还本支出 销项税额为:234000(1+17%)17%100003.4(万元)u以货易货,按换出商品的同期销售价计算销售额 销项税额为:300.117%0.51(万元)合计销项税额:102173.40.51122.91(万元)(二)具体案例五、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具体案例【案例二】2011年,某啤酒生产企业为增强其代理商的销售积极性,规定:年销售啤酒在100万瓶以下的,每瓶享受0.2元的折扣;年销售啤酒在100万500万瓶的,每瓶享受0.22元的折扣;年销售啤酒在500万瓶以上的,每瓶享受0.25元的折扣。在年中,由于啤酒生产企业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每家代理商年底究竟能销售多少瓶啤酒,也就不能确定每家代理商应享受的折扣率。当年企业共销售啤酒2000万瓶,企业按每瓶啤酒2.00元的销售价格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到第二年的年初,企业按照上述的折扣规定一次性结算给代理商的折扣总金额450万元,并开具红字发票。请为企业作出税收筹划。(企业2011年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400万元)(二)具体案例五、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2.筹划思路u企业未预先确定折扣率,折扣额在销售后确定,不与销售额反映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则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为:2000217%400280(万元)u企业预先确定折扣率,折扣额在销售实现时确定并销售额反映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假设该啤酒厂按最高折扣(0.25元/瓶)来确定销售收入,则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为:2000(20.25)17%400195(万元)(二)具体案例五、几种特殊销售的税收筹划u因而,企业应该事先能够预估折扣率,并把折扣额与销售额一起反映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并且应将折扣率在合理预估折扣率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即以较低的价格来确定收入。(一)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六、利用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延缓纳税1.政策依据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规定如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

    注意事项

    本文(税收筹划讲义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