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教案.pdf

    • 资源ID:88944999       资源大小:21.36MB        全文页数:1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教案.pdf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第 一 部 分 总 论第 一 章 绪 论第一节农业生产概述一、农业的概念及内涵农业是最古老、最根本的产业,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和生产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定义和范围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深化的。早期的农业实际上就是粮食作物栽培,后来随着经济作物的出现,农业即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业。当动物生产发展后,农业则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部门。今天,种植业和畜牧业仍然是农业的主体。所以就世界范围来看,一般认为农业就是包拈种植业和畜牧业。而在中国狭义的农业是指作物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但它仍局限于农村、农场、农户所经营的农、也。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也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加工、流通看作农业的延伸或者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因此,人们对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也很不一致。在1993时高亮之提出的农业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广义农业:大农业即农业产业再加上为农业服务的其它部门如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村金融等。中义农业:农业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商业。狭义农业:农业生产业即种植业和养殖业.总之,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的产品的生产部门。二、农业生产的本质与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本质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不尽相同,但就其本质而言,农业都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将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的生产活动。因此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过程。(-)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1.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杵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其它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土地仅仅是劳动的场所。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的场所,更是提供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的环境条件。因此,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位置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2.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主要在广阔的田野上进行,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乂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因而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使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和生产的波动性。3.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同时具有比较强的季节性。农业生产周期取决于动植物生长发育周期,通常长达数月以至数年。由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周期受光、温、水、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各种农业生产的适宜时间通常固定在一定的月份,劳动时间也集中在这些月份中的某些日期。三、农业的功能1.农业的社会功能从古至今,农业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经济部门,它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社会政治、文化的根基所在。2.农业的经济功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而且直接导致更多社会部门的建立和扩张。随着经济的发展,尽管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值不断下降,但是,“民以食为天”,农业仍然是基础,仍然是现代社会中主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的经济作用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要素、外汇等方面的特殊贡献。3.农、业的生态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是人类与大自然联系最密切的一个生产部门,因而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方面具有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是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保护过程。第二节作物生产概况一、作物及作物生产1.作物的概念:广义作物概念:为人类所栽培利用的植物都统称为作物。它包括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茶、桑、药物等。即为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狭义作物概念: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即大田作物或庄稼。如粮、棉、油、麻、烟、糖等。它是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2.作物生产:就是栽培农作物,获得农产品。它是植物生产的主体,最基础的生产。而作物栽培是指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为R的一系列的农事活动。二、作物生产的重要性L作物生产是人民生活资料的主来源。我国是13亿人口大国,而且人I不断增加,据预测到2030年人口在16亿,加之耕地面积减少,因此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因此,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看,无论是保证全国人民的口粮,还是改善人民的食物质量,都必须依赖于作物生产的发展。除吃饭外,穿衣在人民基本消费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服装原料的80%来源了农业生产,合成纤维仅占20%左右,而且人们越来越青睐自然纤维。2.作物生产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约40%工业原料,7 0%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如制糖、卷烟、造纸、食品工业的发展受制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及优质作物的生产状况。3.作物生产在农业中占有较大比重。197 8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机1997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6机 虽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逐步改变种植业独撑天下的局面,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口粮任务重,因此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及基础地位是不会动摇的。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使作物生产的现代化,必须发展作物生产技术。三、世界作物生产概况1.世界人口及耕地情况1950-1999年世界人口变化情况年 代1 9 5 0 年1 9 6 0 年1 9 7 0 年1 9 8 0 年1 9 9 0 年1 9 9 5 年1 9 9 9 年人 口2 5 亿3 0 亿3 7 亿4 5 亿5 3 亿5 7 亿6 0 亿增长速度5 亿/1 0年7 亿0年8 亿/1 0年8 亿/1 0年4 亿/5 年 3 亿/4 年197 5-2000年世界耕地变化情况年代1 9 7 51 9 8 01 9 9 01 9 9 51 9 9 82 0 0 0耕地面积 1 5.0 7 亿 h m21 3.3 亿 h m21 3.8 亿 h m21 3.7 亿 h m21 3.8 亿 h m21 3.6 亿 h m 可见,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可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因而为了解决人口增加的口粮问题,就必须发展作物生产,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产和提高复种来增加粮食产量。2.世界粮食物生产情况1990-2001年世界谷物生产情况2001年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情况年 份播种面积(干公顷)总产量(干吨)单 产(k g/h m2)1 9 9 0 年7 0 8 1 6 51 9 5 3 4 3 82 7 5 91 9 9 5 年6 9 1 9 8 81 9 0 3 3 1 32 7 5 11 9 9 9 年6 7 9 9 8 32 0 6 4 1 7 83 0 3 62 0 0 1 年6 6 9 8 1 12 0 4 4 1 5 53 0 5 2四、我国作物生产概况:1.我国人口及耕地状况作 物收获面的(k h m2)单 产(k g/h m2)总 产(k t)世 界最多国家世界最局国家世 界最图国家小麦2 1 1 0 5 7 2 5 0 0 0(印度)2 6 8 6 7 7 7 7 (德国)5 6 6 8 4 39 3 9 2 0 (中国)稻 谷1 5 2 0 4 2 4 4 5 0 0(印度)3 8 5 29 5 3 1 (澳大利亚)5 8 5 5 9 31 8 1 5 1 5 (中国)玉米1 3 9 6 5 9 2 8 0 4 1(美国)4 2 9 61 3 3 8 5 (以色列)5 9 9 9 7 42 3 5 0 0 0 (美国)据最新统计,我国耕地约为1.25亿hnr、人口 13亿,人均耕地0.0964hm)世界人均耕4.0亩左右,因此我国人均耕地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全国人均耕地大于2亩的仅有12个省。而 近10个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特别是全国有666个县低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可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逐渐减少,耕地质量差,作物生产面临巨大压力。2.我国及我省粮食生产情况2001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作 物面 积(k hm?)单产(k gnm2)总产(k t)稻 谷2 8 5 8 76 3 5 01 8 1 5 1 5小麦2 4 3 9 93 8 4 99 8 9 2 0玉米2 3 4 7 44 7 0 31 1 0 3 9 0谷 物8 3 1 4 54 8 1 74 0 0 5 3 61996-2000年云南主耍粮食生产情况注:2000年云南省粮食总产达1467 8000吨,(1468万吨)其中,稻谷产量为5362945吨(536万吨),小麦为1511892(151万吨)玉米为446027 6(446万吨)。年 份1 9 9 6 年1 9 9 7 年1 9 9 8 年1 9 9 9 年2 0 0 0 年稻 谷5 3 5 1 5 4 25 3 3 7 6 9 65 4 0 8 6 4 05 3 4 3 4 3 55 3 6 2 9 4 5 吨玉米3 6 5 0 2 5 43 6 5 6 2 9 54 2 0 7 2 2 84 4 5 0 7 5 64 4 6 0 2 7 6 吨小麦1 4 5 3 8 8 81 6 6 1 4 4 21 5 2 2 1 6 01 5 3 4 6 3 91 5 1 1 8 9 2 吨第 三 节 作 物 栽 培 学 的 性 质、任务和研究方法一、作物栽培学的演进与发展:自从农业起源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作物生产技术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从这个意义:来说,作物生产学科作为农业科学中的个分支,可以说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虽然作物学知识可追溯到农业起源之初,但作物学作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诞直至今只有不足200年的历史。而作物栽培学到后期才从作物学中独立出来。解放前我我国只有 作物学,作物学分为概论和各论,包括栽培技术、育种、植病、昆虫、肥料、上壤、气象、贮脸各论中又有“稻作学 “麦作学”等,内容;加工等,十分庞杂。解放后随着生产发展,要求科学分工越来越细,内容越来越深,原 有 的 作物学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尸是 作物栽培学、作的育种学相继由作物学中独立出来并逐渐发展起来。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5060年代初期,侧重总结农民劳模的经验。如江苏陈永康的单季晚稻“三黄三黑”的看苗诊断,小麦方面河南刘应祥的因苗(猪耳朵、驴耳朵、马耳朵)管理经验。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一7 0年代中期,主要围绕单项高产栽培技术开展研究。如育苗移栽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土壤耕作技术、覆盖栽培技术、N肥深施技术等。第三阶段:7 0年代后期一80年代,主要围绕作物规范化、指标化综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如水稻叶龄指标栽培法、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等。第四阶段:80年代末期至今,主要研究作物续增产和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以及作物生产管理的计算机决策系统。如小麦节水高产栽培、多元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作物栽培专家系统等。二.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L性质: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农作物的栽培理论和栽培技术措施,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2.任务: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解决作物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木的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促进我国作物生产事业的发展,为整个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做出贡献。简而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一环境一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如下图所示:措 施作 物环 境生理生化过程产品数量质量总之,作物、环境、措施三者的辩证关系贯穿在整个作物栽培过程中,三者关系处理得好,则高产、优质、高效,反之亦然。三、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有自已明确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及白己的研究方法。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有:1.生物观察法:观察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对作物形态观察必须通过肉眼观察和仪特测量。在对作物观察时要注意:作物观察与环境观察相结合、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相结合、局部观察与整体观察相结合。2.产量对比法:3.生长分析法:其根本观点是作物产量都是以干物质产量来衡最,作物生育过程也以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生长分析法具体做法是:每隔一定天数进行取样烘干称重,看干物质积累变化情况以及相同时期叶面积情况。4.发育研究法:侧重于发育器官的观察研究。5.生长发育研究法:综合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而发展起来的方法。第四节作物多样性与作物分类一、作物的多样性地球上共有植物39万余利,其中被人类利用的栽培植物约2300种,其中食用作物900余种,经济作物1000余种,饲料绿肥作物约400余种。而我国目前的栽培作物种类约400种,其中粮食作物30多种,经济作物约7 0种,果树作物约140种,蔬 菜 作 物110多种,牧草约50种,花 卉130余种,绿肥约20种,药用植物50余种,以上主要指的是广义的作物。而为狭义的作物也很多,世界各地栽培的农作物有90余种,我国种植的有60余种,同时每种作物乂有许多品种。据统计,我国已经收集保存的作物品种资源共约30万份,包括粮食作物20万份,经济作物6万份,果树作物1万份,蔬菜作物约2.5万份,牧草0.3万份,众多的作物种类和作物品种资源,是农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二、作物的分类(-)作物的植物学分类即按植物的科、属、种进行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为学名。例如玉米属禾本科,其学名为Z e a m a y s L.,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字为命名者的姓氏缩写。这种分类法的最大优点是能把全世界所有植物按其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命名,可以为国际上所通用,但对农业工作者来说有时不太方便,是其缺点。(-)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1 .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以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喜温作物:作物生育期需要温度和积温都比较高,其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分别为:1 0 左右、2 0 2 5、3 0 3 5 如: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烟草等。耐寒作物:生育期需要积温相对较低,其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3 ,最 适1 2 1 8,最高2 6 3 0。如:大 麦、小麦、油菜、蚕豆等。2.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以分为:长日照作物:凡在日照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为长日照作物。如麦类作物、油菜等。日照越长越有利于开花,日照短于定极限则不开花,只营养生长。短日照作物:凡在日照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称之为短日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烟草、棉花等。中性作物:开花与日长没有关系的作物(对日照长短没有严格要求的作物)。如养麦、豌豆。定日作物:要求日照长短有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例如甘蔗的某些品种,只能在1 2 h 4 5 m in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长于或短于这个日长都不能开会。3.根据作物对C o 2同化途径特点,可以分为:C 3作物、C 4作物和C A M作物。C 3作物:光合作用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是带三个碳原子的磷酸甘油酸,其光合作用的C o?补偿点高。如水稻、小麦、大豆等。C 4作物:光合作用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是带四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等双竣酸,其光合作用的C o z补偿点低,在强光高温下其光合作用能力比C 3强。如玉米、高粱、甘蔗等。C A M作物:(景天酸代谢作物)景天科作物晚上气孔开放,吸进C O?,与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结合形成草酰乙酸,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氧化脱酸放出C G ,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植物在晚上有机酸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白天则相反,这种有机酸合成日变化的代谢类型称景天酸代谢(C A M)。如风犁科、龙舌二、菠萝麻等。(:)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这是通常采用的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按照这一分类方法通常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1 0大类别:1 .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稻、小麦、大麦、玉米、燕麦、黑麦、高粱等。蓼科的养麦因其籽实籽可供食用,可惯上也例入此类。(2)豆类作物:(或称菽谷类作物)属豆科,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常见的作物有大豆、豌豆、蚕豆、绿豆、豆豆、菜豆、小扁豆等。(3)薯类作物:(或称根茎类作物)植物学的科属不一,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薯荔、木薯、芋、菊芋等。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4)纤维作物:其中有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大麻、亚麻、黄麻等;叶纤维,如舌兰麻、蕉麻、菠萝麻等。(5)油料作物:i:要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茄子、红花、油茶、油棕、等食用油料作物和蒐麻,油桐等工业用油作物。(6)糖料作物:i:要有甘蔗和甜菜,甘蔗主要在南方,北主为甜菜,制糖工业原料,提供食用糖。(7)嗜好类作物:(刺激性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8)其他作物:主要有桑、橡胶、香料作物(薄荷、花椒等)及编织原料作物(席草、芦苇等)。3.饲料及绿肥作物:(9)饲料及绿肥作物:豆科中常见的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犀、田菁、三叶草、沙打旺等,禾本科中常见的有黑麦草、雀麦草等,其他如红萍、水胡芦,水浮莲等也属此类。这类既可用于家畜的饲料也可以用于改上肥田。4.药用作物:(10)药用作物:药用作物主要提供中草药原料。种类繁多,栽培上常见的有三七、大麻、灯盏花、南药、枸杞、当归、黄莲、人参、甘草、半夏、红花、百合、茯苓、灵芝、板竺根等。(四)按农业生产特点分类1.按播种期可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2.按收获期可分为:夏熟作物、秋熟作物夏季作物春夏播种、秋冬收获。如水稻、K米等。3按 栽 培 季 节 分 为(大春作物)冬季作物一秋冬播种、次年春夏收获。如小麦,蚕豆等。(小春作物)4.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5.按耕地种类可分为: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一、作物生长与育的概念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作物一生中的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它们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生命现象。1.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作物的生长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包括生殖体的生长。2.发育:发育是作物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表现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和花、果实、种子的形成。3.生长和发育的关系:生长和发育二者存在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首先,生长和发育是统的: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停止生长的细胞不能完成发育,没有足够大小的营养体不能正常繁殖后代。例如,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即水稻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营养生长后,才能在高温短日诱导下产生花芽分化,否则,不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期,外界条件满足也不会发育。发育乂促进新器官的生长(生长方式又受发育的影响)。作物经过内部质变后形成具备不同生理特性的新器官,继而促进了进步的生长。其次,生长和发育又是一对矛盾,在生产实践上经常出现两种情况:生长快而发育慢:仃时营养生长过旺的作物往往是影响开花结实,如“贪青晚熟”。生长受到抑制时,发育却加速进行,例如在营养条件不良条件下,作物提早开花结实,发生“早衰”。因此,要实现农作物产品的高产优质,必须根据生产的需求,调节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强度。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过程1.S形生长过程无论是作物群体、个体,还是器官、组织乃至细胞,当以时间为横坐标,它们的生长量为纵坐标时,它们的生长发育都遵循条“S”形曲线的动态过程,即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育以及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S形生长曲线,可将其划分为5个时期:初始期;作物生长初期,植株幼小,生长缓慢。快速生长期:植株生长较快,生长速率不断加大,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成正比。生长率渐减期:随着株植生长,叶面积增加,叶片互相防敝,单位叶面积净光合速率随叶面积的增加而卜降,生长率渐减小。但是由于这时期叶面积总量大,单位土地面积上群体的干物质积累呈直线增长。稳定期:叶片衰老、功能减退,干物质积累速度减慢,当植株成熟时,生长停止,干物质积累停止,趋于稳定。衰老期:部分叶片枯萎脱落,干物质不但不增加,反而有减少趋势。2.S形生长进程理论的应用研究作物的生育进程,对于作物生产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第一,各种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应在生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例如:用矮壮素控制小麦拔节,应在基部节间尚未伸长前施用,否则达不到矮壮。第:、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生育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到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例如:拔节前对水稻施有效性氮肥,虽然能对早、中稻的穗形大小或稻的小花分化起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能促使基部12个节间伸长,易引起以后植株倒伏。第三、作物生育是不可逆的,在作物出苗至成熟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密切注视留情,使之达到该期应有的氏势氏相。因为任何器官一经形成,便无法补救。另外,S形曲线可以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过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如果在某一阶段偏离了S形曲线轨迹,或未达到,或超越了,都会影响作物生育进程和速度,从而最终影响产量。三、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作物的生育期1.作物生育期的概念在作物栽培实践中,把从作物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人数,即作物的一生,称为作物的全生育期。具体地讲,生育期的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般以种了或果实为播种材料和收获对象的作物,其生育期是指种子出苗到新的种子成熟所持续的总人数。其生物学的生命周期和栽培学的生产周期相致的。以营养器官为播种材料或收获对象的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甘蔗)生育期是指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的总天数。2.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主要是由作物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具体来讲,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有:(1)品种:同作物的生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有早、中、晚熟之分。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中熟品种介于二者之间。(2)温度:一定的高温可加速生育过程,缩短生育期。例如,相同的品种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种植(温度不同)生育期也会发生变化。(3)光照:随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而异。例如:对于长日照作物,光照时间长,生育期缩短,光照时间短,生育期延长。对于短日照作物(水稻)光照长,生育期延长,光照短,生育期缩短。4)栽培措施:栽培措施对生育期也有很大的影响。水、肥条件好,茎叶常常生长过旺,成熟延迟,生育期延长;土壤缺少N索,则生育期缩短。3.作物生育期与产量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单株生产力低,晚熟品种单株生产力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季作物而言,牛:育期长的品种比生育期短的品种高,但对于年来看并不是生育期长的品种相互搭配就高产。(-)作物的生育时期】.生育时期:指作物生中其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2.生育时期的划分:作物一生中可以划分为若干生育时期,目前,各种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方法尚未完全统%现把主要作物的生育期时期的划分介绍如下:稻麦类:出苗期、分槃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豆类: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油菜:出苗期、现蕾期、抽苔期、开花期、成熟期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薯块发育期、成熟期、收获期甘蔗:发芽期、分境期、庶茎伸长期、工艺成熟期为了更详细地进行记载,还可以将个别生育期划分更细一些,比如,开花期可以分为: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可以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另外,当前对生育时期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把各个生育时期视为作物全田出现显著形态变化的植株达到规定百分率的起始时期(某一天):另一种是把各个生育时期看成形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期,并以该时期始期至卜.一生育时期始期的人数计(一段时期)。第 二 节 作 物 的 器 官 建 成一、种子萌发1 .种子的概念种子的含义在农业生产上的概念和植物学上的概念有所不同,植物学上的种子是指由胚株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通常须经配子体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的融合作用而形成,是有性过程的产物0而农业生产上的种子含义更广,即作物学生产上所说的种子是泛指用于播种繁殖卜,一代的播种材料。它包括植物学上的三类器官:第一类:真种子,植物学上所指的种子,它们都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如豆类、油菜等。第二类:类似种子的果实,它们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禾本科的颖果。第三类:进行无性繁殖的根茎类。如 甘 薯(块根)、马 铃 薯(块茎)、甘 蔗(茎节)等。2 .种子萌发及其条件:种子发芽首先决定于自身是否具有发芽能力即生理条件,包括种子的休眠、种子的新陈度、种子的饱满度等。其次是外界条件,包括水分、温度和空气:水分:是种子萌发的首要生态条件,当种子细胞内自由水增多时,才有可能种子中部分贮藏物质变为溶液,同时使酶的活性增强,并起到催化作用,因此水分是种子萌发的首要外界条件。温度: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为种子萌发过程有一系列醐的参与下进行的。不同作物种子发芽的温度三基点不同。如水稻:1 0 1 2 (最低)3 0 3 7 C (最适)4 0 4 2 (最高)小麦:3 5 1 5 3 1 C 3 0 4 3 玉米:5 1 0 3 2 3 5 C 4 0-4 5 C氧气:种了在发芽时,呼吸作用加强,而旦酶的活性也需要氧气。因此,氧气是种了萌发的必要条件。此外,有的种子萌发还需光照,例如烟草和黄苣种子。3 .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有的作物的新鲜种子虽具有生活力,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却不能发芽,这种现象称作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休眠的在因有多种,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a.胚的后熟:即种子收获或脱落时,胚组织在生理上尚未成熟,因而不具备发芽能力。对于这类种子可通过低温处理或水分处理,促进后熟使之发芽。b.硬 实(种子透性不良):种了在成熟时变得硬实,种皮不透水、不透气,因而不发芽。如绿豆、大豆等。般采用机械磨伤种皮的方法或用泗精、浓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使种皮溶解-增强其透性。c.发芽抑制物质:种子休眠的重要原之一是果实的种子中含有某种抑制发芽的物质,致使种子不能发芽,可用高温处理、浸水清洗,此外可用赤霉素、乙烯等植物激素处理。二、根的生长 1 0 积温5 0 0 0 左右,年一熟,为耐寒性强的中粳品种,三江河谷可种中釉。杨诗选等在 中国水稻上将云南水稻依据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特点及稻作类别(特别是粳稻面积的扩大及釉稻、粳耦交错区的下移和缩小),划分为3个稻作带包括5个稻作区(其中3个为亚区)。高原地带单季粳稻区:滇中温暖稻作亚区(2 4 3 0 T M 线附近及其以北)滇中北及滇东北温暖耦作亚区1 5 0 0-2 69 5 m 滇西北冷凉稻作亚区低热地带单、双季釉稻区2 4 Q3 0 N 以南至北回归线沿线滇南边统地带水、陆兼作稻区,2 3。?4 线以南。水稻生产基本情况(云南、9 0 年代以前1 9 70-1 9 8 9)据省统计局资料,我省常年耕地面积平均2 75.7万公顷,稻田面积1 0 1.1 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 6.7%,稻田中,雷响田1 9.2 万公顷,占稻田面积1 9%,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 4 7.8 万公顷,其中稻谷面积1 0 5 万公顷,占粮食作物面积3 0.2%。粮食作物总产8 4 4.9 万吨,其中稻谷总产4 1 4.3 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4 9%(稻谷平均单产每公顷3.9 5 吨,比粮食作物单产每公顷2.4 3吨高62.9%,可见稻谷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居首要地位)。从各类山区与坝区的水稻单户比较,半山区比坝区低2 0%-2 5%,般山区低3 5-4 0%,高寒山区低5 0%左右,在五个稻作区中,以滇中温暖稻作亚区产量最高,一般每公顷产量5.5 67吨,少数高产坝区(如玉溪、江川、澄江、宜良、楚雄、保山坝)等,可达7.5-9 2 吨,滇西北冷凉稻作亚区产量最低,一般每公顷产量2.2 3 4 吨,1 9 8 7年全省陆稻1 3 1 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1.5 6吨。云南省的六个稻作区:(-)高寒粳稻区包括德钦、维西、兰坪、佥 I 川、鹤庆、丽江、中甸、永胜、华坪、宁薄等县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面 积(稻田)占全省的3.76%,产 量 占 3.4 2%,自然土壤多为棕壤、暗棕壤,区内2 70 0 m 以上没有水稻种植。()高原粮稻区包括大理、漾潺、云龙、洱源、祥云、姚安、大姚、双柏、镇雄、彝良、昭通、鲁甸、宣威、富源、沾益、曲靖、马龙、陆良、师宗、会泽、寻甸、嵩明等县和昆明、下关两市,气候介于北亚热带和南温带之间,海拔高度多在1 9 0 0 m 左右,稻田面积占全省2 1.74%,产量占2 5%,为仅次于釉粳交错区的高产稻区,白然土壤为紫色土和黄壤。(三)釉粳交错稻区包括贡山、福贡、碧江、泸水、保山、昌宁、腾冲、永平、弥渡、南涧、巍山、风庆、易门、年定、楚雄、武定、禄丰、禄劝、峨山、通海、玉溪、华宁、江川、澄江、宜良、威信、砚山、广南、邱北、罗平、泸西、弥勒等县和西畴、新平的部分地区,海拔多在17 00m 以下,大体属中亚热带气候。稻田面积占全省的2 2.2 7%,产量占2 8.8 6%,是全省亩产最高的稻区。(四)单、双季釉稻区:包括施甸、云县、临沧、景谷、镇源、墨江、兴江、红河、兴阳、石屏、建水、蒙自、屏边、富宁等县,以及西畴,麻栗坡、马关、绿春、普洱、新平、昌宁、永德的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稻田面占全省27.87%,产量占26.06%,为省内中产地区。自然土壤多为赤红壤。(五)水、陆稻兼作稻区,包括澜沧、西盟、劫连、思茅、江城、耿马、沧源、双江、镇源、双江、镇康,河口等县以及富宁、麻栗坡、马关、绿春、元阳、普洱、永德等县的一部分或大部人地区,多属了南亚热带气候,自然上多为赤红壤,稻田则经验省11.2%,产量只占56.54%,为省内低产地区。(六)一季晚袖稻区包括景洪、勘腊、勤海、瑞丽、陇川、盈江、潞西等县以及梁河、取马的部分地区、海拔多在120()米以上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气候。自然上壤多为砖红壤,稻田面积占全省13.17%,产量占9.83%,亦为低产地区。德宏州以软米为主,推广改良软米滇湍407高产而优质。第 三 节 水 稻 栽 培 的 生 物 学 基 础、水稻的上和产量的形成(-)水稻 生的概述水稻从子房受精完毕后,就是新的世代的开始,但在栽培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热,称为水稻的一生。水稻的一生可以分为彼此联系,又性质不同的两个生育时期,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稻谷的萌芽和分茉、根、茎、叶的生长,主要是在营养生长期中进行的,柩的分化和形成,开花、灌浆和结实,都是在生殖生长期中进行的。区分两个不同性质的生长期的标志是稻穗分化,即稻穗分化开始前属营养生长期,稻穗开始分化以后为生殖生长期。但在幼穗分化开始后到抽秘前的一段时期里,在稻穗分化和形成的同时还有节间伸长,新叶的发生和根系的扩展等营养生长,因而严格地说,稻株在穗分化前是单纯的营养生长时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但一般都把稻谷萌发到幼穗分化这一段时期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开始到成熟这段时期称为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是水稻本身体积增大,明显的特征是叶片增多,分孽数增加,根系增长,为过渡到生殖生长积累必要的养分。它包括幼苗期和分廉期。萌芽开始到三叶期是水稻的幼苗期,从第四叶出生开始萌发分嗅,直到拔节为止,是为分孽期,育秧移栽时,分集期被分割为秧田分糜期和本田分孽期,过去由于秧田播种量大,秧田中分少,秧田期中的分簸期不作分孽期看待,现在提倡稀播壮秧(40kg/亩左右播量)、杂优稻推广,都要求秧田带孽,因此,分麋期应包括从四叶期到拔秧这阶段。返青期,是指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 经5-7天才能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期即为返青期。分麋期,返青后分麓不断发生,到开始拔节时分鳗萌发停止,分孽数达到最高峰,分廉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簸具有定量的自身根系,继续生长,以后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度,部分出生较迟的小分簸,生长逐渐停滞而消亡,称为无效分孽。分麋前期产生有效分麋的时期称为有效分聚期。分嚷后期产生无效分孽的时期称为无效分兼期。生殖生长期:水稻确切的生殖生长期应自配子体形成期开始,但生产上常以穗分化时开始,包括长穗期和结实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至出穗为止,般需经30天庄右,生产上也常称为拔节长穗期。品种间的幼穗分化与拔节有先有后,凡先幼穗分化而后拔节的,称为重迭生育型,如华中的早稻:拔节和幼穗分化般同时进行的,称为衔接生育型,如中稻;拔节以后隔段时间再幼穰分化的,称为分离生育型,如晚稻。华南地区不论早、晚稻,早熟品种为重迭生育型,中熟品种为衔接生育型,迟熟晶种为分离生育型。结实期从出穗开花到谷粒成熟,根据开花和胚乳充实过程又可分为开花期、乳熟期、靖熟期和完熟期。结实期所需时间,因当时所处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高低)和不同品种特征有所不同,一般在25-50天之间,榆杂2960多天。(二)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粒重构成的,这四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利相互补偿的,尤其是穗数与粒数(每穗颖花数x结实率)有较大的负相关,只有在各因素协调增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水稻产量各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也是水稻一生中各部分器官的建成过程,各器官的生长发育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水稻高产的取得,也就是群体的物质积累不断增长的结果。按水稻器官成长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来说,首先完成吸收养分和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器官(包括根、叶、廉)等,其次形成生殖器官,然后将同化的产物运转到稻谷中形成产量,积累于稻谷中的大部分同化产物是成熟期间生产的,抽穗前所同化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积累于茎、鞘内,到成熟期再转运到稻谷中,成为充实稻米物质的一部分。水稻产量各构成因素在水稻生育过程中,是按一定顺序在不同时期形成的。1、穗数是其他三个产量因素的基础,穗数的基础主要在分孽期,最迟不超过最高分篥期后的7-1 0天就奠定下来了。分孽盛期前的各种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对穗数的影响最大。单位面积上的有产穗数是由基本苗数和单株成穗数两个因素决定,因此在一定的基础苗数的条件下,提高秧苗质量,移栽返青后促进早生分孽培育健壮大蕤,提高单株成穗率,是增加有效穗数的重要条件。2、颖花数每穗颖花数是由颖花分化数和败育(常称退化)颖花数之差决定的。每穗颖花数的积极增殖期是在枝梗分化和颖花分化期,促使颖花分化数的增加必须在穗轴分化期和颖花分化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败育颖花数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期最多,败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期间营养不良或营养代谢失调,受阴雨、冷害、旱涝等影响,均会造成颖花败育在减数分裂期前后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培育健壮稻株,就能减少败育。3、结实率是指稻穗颖花数与饱满谷粒数的比例。影响结实率的时期是从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这一段时间,影响最大的时期:在出穗前是颖花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在出穗后则是从出穗到胚乳增长的盛期,受出穗后光合量的多少和运输作用好坏的影响最大。培育健壮植株与分篥,促进耦体中积累足量的碳水化合物,防止倒优及控制合理的颖花量,抽穗后适当提高叶片含N量,提高光合能力及延长叶片的功能期,能有效地提高结实率。4、粒重稻谷的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胚乳发育这两个因素决定的,谷壳体积是在抽穗前形成的,影响颖花数的因素也同样会影响到谷壳的大小,特别在减数分裂期当颖花急剧伸长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大,这时期稻体内特别是幼穗内部碳水化合物不足是重要原因。营养不足会阻碍颖花及枝梗生长,或导致败育,或使颖壳体积变小。在颖壳急剧伸长时亦即在花粉母细胞形成到减数分裂期追施N肥,颖壳长度可明显增加,注意适当施用齐穗肥,加强出穗后的光合作用,增加净光合率,促进碳水化合物向谷粒运送,对提高粒重的作用很大。二、水稻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水稻的发育特性,是指从营养生长转变到生殖生长所表现的特性。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水稻生殖生长期的长短变化幅度不很大,营养生长期的长度因品种熟期的迟早而有相当大的变化。早熟或全生育期短的品种,发育早,营养生长期短;迟熟或全生育期长的品种,发育迟,营养生长期也长。水稻的发育特性是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教案.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