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义中学教师读书活动——《名师备课与课堂有效性》(中学版)读后感.doc
-
资源ID:88946926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仰义中学教师读书活动——《名师备课与课堂有效性》(中学版)读后感.doc
温州市仰义中学教师读书活动心得 -名师备课与课堂有效性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本学期,我拜读名师备课与课堂有效性这本书,获益匪浅。掩卷深思,意识到有效备课对于教师来讲有着很多的实际的意义。下面谈谈我读这本书后粗浅的一点体会。作为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要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课前我们不能不做准备,就站上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名师课堂与课堂有效性这本书就通过它有效的文字,给了我前进的指引。本书能够以名师备课为范例,详细介绍小学每一学科某一课的具体备课过程。详尽、细腻、立意新颖、个性教学,给每一学科的备课及上课的一线教师都起到一个正确引领、点拨提升的作用。 本书的作者能够从当前某些一线教师教学迷惘、观念老化、态度敷衍、教学效果平平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地唤醒了一线教师麻木之心,并赋予教育智慧,传授教学技艺备课要领。使之早日走出迷境、困境。备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个性、特点、性格截然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也没有哪一种现成的方法可拿来套用,也正基于此,名师备课与课堂有效性把重点放在“有效”二字上,将每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教师对备课所有的不一样的体悟和感受真实地编录在册,给每一个教学一线的教师留足了思考的空间,发现备课中规律性东西的空间: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深夜人们在梦中露出笑脸惟有你的窗口灯火闪耀映出你伏案备课的身影”这是教师真实的写照。备课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不备课就不能走进课堂。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但是,备什么?怎样备?却存在不少学问。我们一般教师认为,备课就是“阅读教材,收集资料,旁征博引,写好教案,做好课件”,这不能算不对,但有许多不足之处。 该出手时就出手一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要想获取最佳的备课效果,必须在备课前对自己的能力素质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审视,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认清自己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如表达优势、朗读优势、表演优势、书法优势、绘画优势、音乐优势等,找出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正如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值得我们深思,他说“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开拓的人。”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努力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呀!千变万化莫迷航二问: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教法一年一个样,怎么学也学不像。刚刚学的有点像,谁知来年又变样。”这是时下教师们流传的口头禅。面对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教海航程,每个人都容易迷航。此时要切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李吉林老师认准的是“情境教学法”;孙双金老师擅长的是“课堂辩论法”;于永正老师拿手的是“课堂表演法”;王菘舟老师出彩的是“情感体验法”邹韬奋曾说过:“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那么,自己应该认准的是什么教学方法呢?自己的奋斗方向在哪里呢?这都是我们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应该反复追问自己的。我们都听过很多特级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精彩极了,学生学得轻松,课堂的效率又高,令听课的老师羡慕不已。其实,这样精彩的课堂作为教师的也都清楚,这些特级教师课前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那就是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非常到位,他们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他们都是特级教师,我没有他们的水平,但我在备课前经常会想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这节课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这些问题我都应该有效地认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去年上半年我到何市的项桥小学上了一节完小教师的课改展示课,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的灰椋鸟一课,高年级的老师都上过这课。在钻研这课的教材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课堂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灰椋鸟的壮观场面上,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不过,在试上了一次后,我对自己的这份教案不满意,原因在与这样的教学重点似乎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浅显了些,于是,我再一次拿起课文,仔细阅读文章,在读到“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这句时,我突然想起“投入”一词可以好好钻研一下,因为一般来说投入是形容孩子投入到母亲的环抱,这里不就是将灰椋鸟形容孩子,刺槐林形容母亲吗?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中的灰椋鸟和刺槐林加上了不一样的感受,灰椋鸟回到刺槐林就像是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那时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啊。有了这个词的引领,学生一下就找到了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最后,在总结课文中,他们还谈到,只有保护好刺槐林,才能让灰椋鸟这群孩子有一个幸福的家,也只有爱护了灰椋鸟,它们的家刺槐林才会变得更美。这个词语的引领,成为了我这堂课的亮点。山重水复疑无路三问:自己的突破口在哪里?贝弗里奇说过:“认识到困难或难题的存在,可能就是认识到知识上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它能够激励设想的产生,不具好奇的人很少受到这种激励。”有些教师常常在备课前会为自己的备课没有新意、没有创意而发愁、焦急、犹豫、彷徨,好像“山重水复疑无路”了。有的甚至暗暗怀疑自己的备课能力。这种症状心理学称之为“平面徘徊现象”。处方是:赶快聚焦找准某一点作为突破口,争取以点带面。所谓聚焦,就是在某段时间集中进行某一专题或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研究如何设计“导入语”一一须知“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又如,集中研究低年段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一一如何有效地进行兴趣转移,采用什么方法?再如,专门研究新课标精神下的作业如何设计。还有诸如,读的三层次的研究感读层、理解层、品位层;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对话型阅读教学”话题的寻找,等等。雷·怀尔德说过:“罗马并非一日造成,成功也非一蹴而就。”如果自己长期在多方面进行这样的探索,知识之光就可以在某段时间内集中照亮某一点或某一处空间,在另一段时间内集中照亮另外某一点或另外一处空间。经过这样长期的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或许,自己就像会登泰山一样,只要选择好一条道(上山的“突破口”),看准最高的目标(山顶),每爬一节石梯就能领略到一幅美景,就会有所发现;每登一级台阶就能品味到一处乐趣,就会有所收获。最后,当我们登上玉皇顶时,那我们就最终真正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诗蕴和美妙境界!这时,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到一定时候自然就高屋建瓴、炉火纯青了。总把新桃换旧符四问:自己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创见。人云亦云的、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许多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表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帅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到课堂的生成变化(尽管许多生成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我们的教师在备蝙蝠与雷达时,是不可能想到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既然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那么蝙蝠的眼睛是干什么用的呢”这一问题在备古诗枫桥夜泊时,你怎么也想不到学生会提出“半夜乌鸦不是睡觉了吗,怎么会叫”这一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善于浮想联翩,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不能“复制”名师的课,要把别人的东西加以变化,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按照康德说得那样“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脚站着”,使备课教案富有自己的新见、远见和创见。人的胸怀比天大五问:自己的胸襟在哪里?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备课前教师思考的过程就是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人的胸怀比天大,每一位教师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把握中国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国际接轨,这样,我们就能高瞻远瞩、胸襟广阔、视觉开阔;我们的头脑就不会固执,思想就不会僵化。作为一名老师都知道,备课是自己的家常便饭,可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不断改进备课,使之有效更充满生命活力,并且,这种追求都是没有止境的,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在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中,教学才会相长。而阅读这本书让我们学会反思,促使我们改进,给我们示范,给我们提供更广阔的思路。不用天边觅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忧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患与安,无论比。幼苗茁长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日,无穷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