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教案2.pdf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0052006学年度下期)指导思想: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学生74人,大部分家住龙湖花园。家庭学习环境良好,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 占5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上期考试结果,及 格 率100%,优生率49机总体来看,学 生 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本期教学内容:以人 教 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一。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5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6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 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 道1千克=1 0 0 0克。7 .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 表 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8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1 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1 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 2、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做1 0题1 11末1111 单 元 结 束 时 111期_ _11 11平 均 错 误 率11速度11平均错误率11 速度1_ _ _ _ _ _ _ _11111_|1 11111111绝大多数达到11绝大多数达到 11表 内 除 法116%1114%以内11111每 分 钟 做8题11每分钟IIII I I教学重点:1、表内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培优补差措施: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 学 生“摘桃”的机会。(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减负提质措施:1、钻 研 好 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教学进度安排:2005一一2006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内容课时1解决问题525 表 内 除 法(一)1667 图形与变换678 表 内 除 法(二)689 万以内数的认识711克和千克3111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315统计416找规律41718复习8第 一 单 元 解 决 问 题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重、难点: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小括号。1、加减、连减应用题第一课时: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 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3 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22+13=35(人)(2)22-6=16(人)35-6=29(人)16+13=29(人)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22+13-6(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 结。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的第1 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 习 一 的 第4题,选 取 了 中 国 国 家 足 球 队 参 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 过 计 算 总 分,进 一 步 巩 固 所 学 的 知 识。教 师 不 必 强 求 学 生 必 须 利 用 多 种 方 法,只要解 决 问 题 就 可 以 了。让 学 生 自 己 独 立 完 成,解 答 后 让 学 生 互 相 交 流,在 交 流 中 互 相 启 发,加深 理 解。汇 报 解 决 问 题 的 思 路 时,教 师 结 合 题 目 的 具 体 内 容,适 当 渗 透 思 想 教 育。3.让 学 生 互 相 交 流,在 生 活 中 还 有 哪 些 类 似 的 问 题 可 以 用 本 节 课 学 习 的 知 识 来 解 答。学 生 自 编 题 目,互 相 解 答。四、全课总结1.请 同 学 们 说 一 说,这 节 课 有 哪 些 收 获。2.教 师 强 调:请 同 学 们 尝 试 用 本 节 课 学 习 的 知 识 去 解 决 我 们 生 活 中 的 问 题。教 学 反 思: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采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老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第 二 课 时:连减应用题教 学 内 容:教 学 连 减 应 用 题,教 科 书 第5页 的 例 题2教 学 目 标:1.使 学生 初 步 认 识 两 步 连 减 应 用 题 的 结 构,学 会 分 析 题 目 的 已 知 条 件 和 问 题,并会列综合 算 式。2.学 会 使 用 小 括 号 列 综 合 算 式,并 了 解 小 括 号 的 作 用。教 具 准 备:教 科 书 第5页的挂图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复习1.教 师出 示 下 列 口 算 卡 片,让 学 生 快 速 口 算。15+6=25-8=30+7=6+24=27-9=14+6=20-7=19-9=2.一辆 空 调 车 上 有42人,中 途 下 车8人,又 上 来16人,现 在 车 上 有 多 少 人?要 求 学 生 自 己 分 析 题 目 的 已 知 条 件 和 问 题,列 式 计 算 并 说 出 每 一 步 算 式 表 示 的 意 义。二、新授课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1 .教学例2。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 5 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 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 2 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根 据“一共做了 5 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5 4 8=4 6(个)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 6-2 2 =2 4 (个)谁能列一个综合算式?5 4 8 2 2 =2 4(个)(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3)教师: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根 据“第一队小朋友买了 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 2 2个”可以求什么问题?(两队一共买了多少 个 面 包)可以怎 样 列 式?8+2 2 =3 0(个)那 要 求 还 剩 下 多 少 个?又 该怎样列式?5 4 3 0=2 4(个)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教师:要先算8+2 2,列式就要加上一个小括号。5 4-(8+2 2)。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列式:5 4-(8+2 2)=5 4-3 0=2 4(个)答:还 剩2 4个面包。注意:应用题解答完后,要记住写答案。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2 .教师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2题。(1)看图口头编题:3个组一共收集了 9 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 3 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 2 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4)列式计算:9 4 3 4=6 0(个)6 0 2 9=3 1 (个)或 3 4+2 9=6 3(个)9 4-6 3 =3 1(个)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要他们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9 4-3 4-2 9 或 9 4-(3 4+2 9)2 .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5 8-6-7 或5 8-(6+7)第2题和第3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3 .新型电脑公司有8 7台电脑,上午卖出1 9台,下午卖出2 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4.班级里有2 2张腊光纸,又买来2 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 8张,还剩下多少张?5 .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 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 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6 .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 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 上 来1 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教 学 反 思:为了能让学生亲历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被我所学,为我所用”的乐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了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强大媒体表现功能创设了一个虚拟的却又十分生动形象的游乐园小朋友在面包房购买点心的生动活泼的情况,使课伊始,趣即生。学生兴致勃勃地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1.口算:78-17 45+54 71-34 35+2461-45 29+56 29+41 91-45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1)有2 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 7名,其中大人3 8名,?(3)小明用了 5张电脑磁盘,还剩 下19张,?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 9根,下午来了 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 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 2 7个红灯笼,18个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 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6.图书馆有故事书5 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 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金牌银牌铜牌1996 年1622122000 年281615(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教学反思:精心设计问题的合理性,教师也注意了问题的开放性,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充分 展 示 了 学 生 不 同 的 思 维 方 式,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乘加、乘减应用题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教科书第8页 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商 店 里 有4盒乒乓球,每 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2 .商店里有2 0个红皮球和1 7个花皮球。卖 出3 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二、新授课1.教学例3。(1)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2)全班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不能)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在玩?旁边有多少人?)大家想一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在玩)怎样列式?4 X 3=1 2(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3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 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 2+7=1 9(人)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4 X 3+7=1 9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列式:4 X 3=1 2(人)1 2+7=1 9(人)或 4 X 3+7=1 2+7=1 9(人)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 9人。(3)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做一做。此题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如:(1)树上有1 0只小鸟,飞走了 4只,又飞来3只小鸟,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列式:1 0-4+3 或:1 0 (4 3)(2)花丛中有一些小蜜蜂,有两个花丛的蜜蜂是4只,还有一个花丛的蜜蜂是3只。花丛中一共有多少小蜜蜂?列式:4 X 2+3(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然后请同学解答,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教师在评讲时要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性。)(学生列完算式一定要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科书第1 0页练习二的第1题。(1)看图口头编题:爸爸,妈妈和大熊都掰了 9个玉米,小熊掰了 6个玉米,小熊一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4)列式计算:9 X 3=27(个)27+6=3 3(个)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2.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又盖了 8问,现在一共有多少间?3 .刘老师有5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 1 7个,还剩多少个?4 .文具店原有钢笔4 0支,又新进6盒钢笔,每 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5 .同学们做了 5盒大红花,每盒装9朵,送三好学生3 2朵,还剩下多少朵?6 .育红小学有4个班参加乒乓球赛,每班选8名选手和一名候补队员。问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教 学 反 思:教 学“混合运算”从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事例中抽象出“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由一个开放性的画面入手,说出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以及运算过程,本课设计能根据学生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动手摆,动脑想,动笔算,逐步发现“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第二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教学内容:巩固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教科书第1 0 页练习二的第2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妈妈买了 2 9 个果冻,第一天吃了 7个,第二天吃了 1 5 个。(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1)2 9 7 1 5(2)还剩多少个果冻?(2)1 5 7(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3)7+1 52.根据算式补问题。学校买来3 8 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7 X 5 =3 5 (个)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8-3 5 =3(个)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练习1.教科书第1 0 页的第2题。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列式:9 X 5-1 5提问:9 X 5 表示什么?再 减 1 5 又表示什么?2 .教科书第1 1页的第3题。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 张8元,共 花8 X 2 =1 6(元),小明是儿童,每张票5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 6+5=2 1(元)。2 1元大于2 0元,所以用2 0元买票不够。3 .教科书第1 1页的第4题。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中国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3 X 4=1 2。中国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中国队的总分是1 9分。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 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 X 3=9,客场得分是1分。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 0分。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 X 2=6。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阿曼队的总分是6分。3 .妈妈买来2 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 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4 .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 有2 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5.快 餐 店 运 来5 6个汉堡包,卖 出3 7个,又运进2 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6 .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 1 9个,还要做多少个?7 .商店里有3 0个书包,上午卖出1 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教学反思:通过学生对乘 加、乘 减 混 合 算 式 运 算 过 程 理 解 的 基 础 上,安 排 应 用 题,让学 生 加 深 对 运 算 顺 序 的 理 解 教 学“混合运算”从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事例中抽象出“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由购买商品的事例入手,说出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以及运算过程,本课设计能根据学生的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动手摆,动脑想,动笔算,逐步发现“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新 课 标 中 指 出,让学生学会 交 流、合 作,是 否 在 交 流 学 习 的 过 程 中,每 个 学 生 都 发 表 了 自 己 的 意 见?是否每个学生都能 在 小 组 中 找 到 自 己 的 位 置,这 正 是 我 们 教 师 必 须 所 关 注 的 问 题。在 教 学 本 课 时,我鼓励学生 提 出 问 题,并 探 究 出 混 合 运 算 的 方 法 和 规 律,在 活 动 中 注 重 加 强 学 生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学 生 在 探 索 计 算 方 法 的 时 候,关 注 了 学 生 语 言 的 发 展。通 过 这 节 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混 合 运 算”计 算 格 式 以 及 运 算 顺 序,但是在解决实际问 题 的 时 候 就 出 现 了 如“2 4元 可 以 买8枝 康 乃 馨,一 枝 玫 瑰 花5元,1枝 康 乃 馨 比1枝玫瑰花 便 宜 多 少 钱?”等 学 此 类 的 问 题 学 生 感 到 困 难,乘 加、乘 减、除 加、除减这四类问题学生刚 刚 接 触,虽 然 上 册 的 教 材 偶 尔 也 会 出 现,但 是 只 有 少 部 分 学 生 能 够 理 解。3、整理和复习教 学 目 标:对 本 单 元 学 习 内 容 进 行 整 理,进 一 步 深 化 对 两 步 算 应 用 题 的 理 解,提高发 现 问 题、提 出 问 题、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教 学过程设计:一、直 接 写 出 得 数。2.8 0减 去7的4倍,差 是5 2。()3 5-5 X4 =6 3-(3 5+1 4)=3 2-5-7 =1 9+3 X9 =4 5+8-3 9 =8 X9-3 8 =5 6+3 4-3 9 =2 X8+4 9 =8 X6+5 2 =二、判 断 题。1.甲 数 是3 5,比 乙 数 多8,乙 数 是4 3。()3.第 一 个 加 数 是1 5,第 二 个 加 数 与 它 相 同,两 个 加 数 的 和 是4 5()三、填空。(1)34加19的和是,再减去47得 o(2)6乘9的积是,再减去39得 o(3)89减去43的差是,再加25得。(4)76减去43的差是,再减去19得 o四、列式计算。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五、应用题。1.校园里种了 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2.某市参加全省科技比赛的共80人,其中参加航模组的34人,参加船模组的36人,其余的参加车模组。参加车模组的有多少人?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 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5.一箱苹果,吃了 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混合运算”计算格式以及运算顺序,但乘加、乘减、这问题学生刚刚接触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第 二 单 元 表 内 除 法(一)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3 O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 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重难点、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 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 学 生 建 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 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 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O卡片、20根小棒。教学过程设计:一、准备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二、新课1.教学例1,引 入“平均分”。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 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 .巩 固“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 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3 .尝试平均分物品。(1)按教科书第14页 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4 .独立进行平均分。(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三、练习1.练习三的第1题。(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此 题 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 .练习三的第2题。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 固 对“平均分”的认识。3 .练习三的第3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教学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一个亲身实践,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学、主动的学。力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对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学习的乐趣。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内容:巩 固“平均分”。(教科书第1 5页的例题3。)教学目标:1.巩 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 调“平均分)二、新授课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 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 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 萝 卜 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一份是多少?)提问:香 蕉 的 数 量 都 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教学反思: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 合作及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中,欣赏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内容: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出 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再出示题目:把1 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小结:把1 2个竹笋,放 在4个盘子里,就 是 把1 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教师:像这样把1 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 把1 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一一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二、新授课1 .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小”。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2.出示教科书第1 8页的例题4。教师:“把1 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 2个)把1 2写在除号的前面。把1 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 2+4=3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教师:1 2+4=3这个除法算式“表 示 把1 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 2除以4等于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3.出示:1 54-3 =5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 5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