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理)试题 含答案.pdf
-
资源ID:88950719
资源大小:887.0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理)试题 含答案.pdf
20212021 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理)试题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理)试题 含答案含答案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 第 I 卷共 50 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第 II 卷则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的差别?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2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3在探究性学习中,为了研究成果的信息共享,重要的一步是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表达与交流4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下列有关这张生物概念图的分析,错误的是实用文档Aa、b 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 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内环境稳态需要由机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当血液的成分相对稳定时,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单向的循环的 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ABCD7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 H 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8如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6生态系统中 C、H、O、N 等元素流动的特点是Aa 处和 c 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B从图可看出 c 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 处引起兴奋Ca 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兴奋由 abc 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9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小脑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0如右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实用文档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BCD1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12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13下列激素中,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14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B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C人体体温调节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与体液调节无关D人体热量的散出方式有:汗液蒸发散热、皮肤辐射散热等。15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人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B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D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施的原理分别是A痊愈的 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二次免疫可以提高免疫能力B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吞噬细胞可将病原体吞噬、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C痊愈的 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D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吞噬细胞可将病原体吞噬、二次免疫可以提高免疫能力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17 给 SARS 患者注射痊愈的 SARS 患者的血清和给婴幼儿重复多次注射某疫苗,以上两种措实用文档18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19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20从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细胞分裂素能促使果皮细胞的基因型发生转变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22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6 种溶液中 24 小时,然后种植。比较雄花和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例,如下表:浸泡液雄花雌花雄花与雌花的比值21.13.85.6蒸馏水(对照)甲(赤霉素 100 毫克/升)乙(CP100 毫克/升)丙(乙烯利 100 毫克/升)丁(整形素 100 毫克/升)4.77.819.633.14.76.23.71.21.01.265.327.6实用文档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赤霉素CP 100 毫克/升)分析上表数据,不能得到的推论是3.17.20.43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B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C丁液最有利于雄花的形成D甲液、乙液等体积混合较利于雌花的形成23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B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24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 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 和 b 分别属于A个体,种群B个体,个体C种群,种群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 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第二年的数量为第一年的倍)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K 值不是固定的,但每年新增加的个体数是固定的26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 M 只鹿标记,在捕获的 n 只鹿中有 m 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 只27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 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在 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C在 K 值时,种群中没有新个体的产生D假设这是海洋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28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29 如右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根据此图的有关分析,错误时间种群大小KD种群,个体25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实用文档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这三种鱼是共生关系C此图能说明这三种鱼在海洋中的捕食状况D此图说明这三种鱼对食物有一定的竞争关系3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湿地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3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 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3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动物都一定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所有的细菌都一定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34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3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36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实用文档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是人们对信息传递的应用37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缸,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列举了设计生态缸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缸内多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缸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缸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缸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38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39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C外来物种引入一定能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D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现代生命科学技术401970 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病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野生玉米,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一事实说明了野生生物的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美学价值D潜在价值二、双项选择题:(第 4150 题,每题有2 个选项是正确的,全对2 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 分,共 20 分。)41根据右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 较过程 b 和 c 更为重要B组织液中的 CO2有害无益C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D过程 b 或 c 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42右图中 a 表示某种物质,b 表示相关细胞,对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 a 表示胰高血糖素并作用于肝细胞b,将导致肝糖原水解以补充血糖B如果 a 表示神经递质,b 表示神经细胞,此时 b 肯定会兴奋C如果 a 表示抗原分子,b 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D如果 a 表示甲状腺激素,b 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细胞43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B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C是信息分子,由外分泌腺细胞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物质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体实用文档44右图所示为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 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接近于0 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 点以下,使种群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灭鼠最好在 cd 段进行45正常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的是A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B排尿过程C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D体温的调节46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C细胞分裂素也能促进侧芽的生长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47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方向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 kJ/(m2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甲(摘除顶芽摘除顶芽)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 中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48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的原因包括A寄生生物的数量很少B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到最高营养级C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49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图中 A、B 分别代表分解者和生产者C碳元素在 A、B、C 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参与循环D图中 B、C 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50下列哪些措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符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草原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实用文档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中山市高二级 2011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理科生物试卷(续卷)第 II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注意:请把第 II 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三、非选择题:共 40 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一分。51(7 分)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 分别表示神经元结构的两个部分;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结构中涉及到_个神经元。(2)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填完整的变化过程)(3)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 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5)用电极刺激图二中的,_(填“能”或“不能”)在处记录到电位变化。52(9 分)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是、可以代表的物质是抗体和。(2)若表示促性腺激素,对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有、实用文档。(3)克罗恩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克罗恩症是一种病。(4)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5)右图表示甲、乙、丙、丁四种动物在外界温度从 5 到 40变化时,其体温的变化情况。(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分钟;纵坐标为温度,单位为)在外界温度为 10时,机体相对耗氧量(氧气g/kg)最大的是。原因是。婴幼儿注射疫苗后经常引起机体发热,若体温一直处于39,此时机体产热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53(7 分)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生长素赤霉素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促进促进促进降低促进促进促进抑制抑制抑制抑制促进促进促进抑制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乙烯一般抑制(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填写完整)。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调节的结果。(2)根据所学知识及本表格所示,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和使用时期不合适。实用文档54(10 分)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左上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 指向 A 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2)在右上图的食物链中,属于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3)右上图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_。(2 分)(4)在右上图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的作用是_。(5)右上图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变化趋势是,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能力。此图所在的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_(“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更高。(6)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营养级ABC同化量2.4810112.401077.50108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2.001096.001052.401071.2010104.001056.001063.6010102.301077.16108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Jhm2 a。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实用文档55(7 分)右图表示人体进食后,血糖、胰岛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某人依据右图绘出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如下:饮食+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请将上面的模型补充完整,代表_;结构表示_。某同学用若干条小鲫鱼,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小型喷雾器、装有适量水的鱼缸等器材,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操作:(说明:向动物体内添加胰岛素,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会引起血糖浓度急剧下降,组织细胞特别是脑部细胞能源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机体会出现挣扎而后昏迷等低血糖病状,此病状可以通过补充血糖得到缓解。鱼类的血糖浓度也受到胰岛素的调节,而且其鳃部布满毛细血管,通过鳃部喷洒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都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中。)(1)实验步骤:挑选_的小鲫鱼若干条,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两个鱼缸中,观察鲫鱼的游动状态;取出鲫鱼,同时用小型喷雾器给甲组鲫鱼鳃部喷洒清水,给乙组喷洒_,将鲫鱼放回鱼缸,观察鲫鱼的游动状态。(2)实验结果见组别甲组乙组实验处理前正常游动正常游动实验处理后正常游动游动缓慢甚至昏厥下表。以上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可以影响鲫鱼的生理状况,若要证明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3 分)实用文档中山市高二级 xxxx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生物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二、双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双项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三、简答题(本大题三、简答题(本大题 5 5 个小题,共个小题,共 4040 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一分。分)除特别标明外,每空一分。51、(7 7 分)分)(1)3(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或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恢复为正电位)(3)树突(或突起)(4)突触增加(5)不能52、(9 9 分)分)(1)神经递质(递质)淋巴因子(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性激素(顺序可以互换)(3)自身免疫(病)(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5)甲其体温维持在较高(40以上)的水平相对稳定,必须加强呼吸作用增加产热等于53、(7 7 分)分)(1)不完全相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多种激素共同(2)摘除顶芽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1B2C3D4B5D6B7D8D9B10C11C12B13B14C15D16C17A18A19B20A21C22A23A24A25D26B27A28D29B30A31A32A33C34D35D36B37C38D39C40A41CD42AD43AB44BC45AD46BC47AD48BD49BC50AD实用文档(3)细胞分裂素浓度54、(1010 分)分)(1)光合作用(2)草(3)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2 分)(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先减少后增加(一定的)自我调节恢复力(6)2.4810113.2%55、(7 7 分)分).血糖(血液中的葡糖糖,血糖浓度,血糖含量)胰岛 B 细胞.(1)生长状况相近等量胰岛素溶液(2)通过施加胰岛素使鲫鱼昏厥后(或对施加了胰岛素后的乙组),再补充葡萄糖,观察是否恢复正常游动(各 1 分,共 3 分)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