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7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docx
纳雍县下对门煤矿13407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专项设计工作面名称: 13407回风巷 机电副矿长: 葛传达安全副矿长: 李应龙 生产副矿长: 王燕红 总 工 程师: 李艳波 矿 长: 卢凤荣 二一七年五月四日13407回风巷巷探放水专项设计会审意见序号工种或职务姓 名审 批 意 见日 期1机电副矿长2安全副矿长3生产副矿长4总工程师5矿 长会审综合意见:目 录第一章 概述1第一节 设计的目的1第二节 编制设计依据1第三节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1第四节 巷道基本情况2第二章 巷道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简述8第一节 围岩特征8第二节 掘进区域地质构造9第三节 掘进区域小窑分布和水文地质情况10第四节 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发火、煤尘爆炸及地温11第三章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措施的确定11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施工安全措施11第二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施设备14第三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17第四节 探放水钻孔施工技术要求21第四章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22第一节 安全技术措施22第二节 施工组织措施29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设计的目的下对门煤矿属生产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受上部31号煤层采空的影响,老空水和地表裂隙水对矿井安全生产影响较大,为加强下对门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及矿井安全顺利生产,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掘工作面实施探、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结合中井煤矿生产实际和探放水规定,特编制13407回风巷掘进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指导13407回风巷掘进探放水工作,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第二节 设计的依据1、纳雍县中井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2、纳雍县中井煤矿安全专篇。3、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4、本矿现场实测的数据。6、下对门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三节 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严格遵循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行业主管部门关于煤矿放治水的有关规定。2、100%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采掘工作面实施“探、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3、坚持“科学、经济、合理”,编制既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安全法规,又符合煤矿开采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巷道掘进防治水方案。第四节 巷道基本情况一、煤层的顶底板岩性34煤层的顶底板岩性为粉砂岩为主,底板为泥岩。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均较低,易破碎,稳定性较差,厚度变化不大;遇水容易膨胀。表211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煤 层结 构煤层稳定 性倾角顶底板岩性平均厚度(m)顶 板底 板M160.922.3211.2含夹矸00.12m稳 定4粉砂岩粘土岩泥质粉砂岩1.60M290.671.90无夹矸较稳定4砂质泥岩灰黑色泥岩1.4022.4M310.802.78含夹矸00.40m较稳定4泥质粉砂岩泥岩2.1010.8M320.752.13含夹矸00.30m稳 定4粉砂岩泥岩1.506.4M340.822.31无夹矸稳 定4粉砂岩泥岩1.6020.4M351.002.20无夹矸稳 定4泥质粉砂岩泥岩1.7010.5M360.901.931.50无夹矸稳 定4泥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 二、地质构造在矿区内岩层呈单斜产出,走向N2630°,倾向39°左右,平均倾角4°。本矿地层受加嘎背斜构造影响较大,但在小区域内构造较为单一,倾向北西,区内无大的断裂和褶曲,在矿井中部发育一条断层F1,为正断层,断面倾向北西,呈南南西向延伸,该断层断距在12m左右,对矿井内煤层稳定性和连续性无较大影响。矿井范围内无对矿体造成破坏的陷落柱、剥蚀带等地质构造。M16、M29、M31可采煤层在井田南东角有煤层露头出露,M32、M34、M35、M36煤层露头线均在矿井范围以外。煤层风氧化带倾宽度按30m考虑。区内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 三、水文地质 13407回风巷工作面段内地质构造简单,岩层结构稳定,缓倾斜状,顶板为粉砂岩岩,厚度约5m,由于上面煤层存在采空区,可能出现顶板淋水。 四、可能突水因素分析: M34号煤层存在M31煤层采空区,并且层间距只有68米,加之局部小型构造裂隙存在,因此突水因素有老空水、裂隙水。 五、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1、巷道概况:13407回风巷设计全长300m,巷道设计方位216°; 2、巷道布置及掘进方式 13407回风巷设计为沿煤层底板走向布置,全长300m。3、水沟:宽250mm×深200mm附图1-4-2巷道平面位置图4、支护设计 临时支护:采用11#工字钢做前探悬臂梁,厚度在5cm以上的木板背顶。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上帮棚腿长2.60m、棚腿长2.3m,巷道净宽3.2m;排水沟毛宽0.25m,深0.2m; 附图1-4-3:巷道支护断面图 五、探放水设计 1、探水起点的确定: 探水线的起点是本煤层巷道开口位置为起点,设计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每隔允掘长度在巷道右帮施工一个钻场,便于排水和施钻,钻场宽度3米,高度2米,深度5米。 2、超前距离: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的安全距离采用30m。 3、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距离:探水中心钻孔深度(或5个钻孔的最小平距)减去30m。 4、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布置的最外侧探水钻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取30m。 7、超前距离的计算: a=0.5A L ×(3p/kp)1/2 式中:a -超前距离(m) L-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最大者)m Kp-煤的抗张强度(Mpa) P-水头压力(Mpa) A-安全系数,一般取25;本设计取5。 a=0.5×3×3.5×3×20/10=0.5×3×3.5×2.4513(m),a(实)13m 据此,超前距取30m,帮距取30m。 8、钻孔参数的确定 每钻孔5个(1#、2#、3#、4#、5#),1#孔为中心孔。 钻孔直径: 75mm。 探放水钻孔设计:钻孔沿煤层倾向呈扇形布置,安全超前距30m,设计最短水平投影距离70m,准掘40m。 在每个钻场地点做好标记,并挂牌管理。 9、老空的探水线:沿老空积水线或老空边界平行外推80m,其探水设计同上。 10、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的探水设计: 超前探水:探水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线的最小距离为30m,当水压大于2Mpa时按每增加0.1Mpa增加1m。 其他技术参数同上(探水设计)。探放水钻孔布置示意图: 11、另外掘进过程中每间隔30米,用锚杆钻机朝顶板打两个探眼,探透空区,检验是否有水。六、探水设备选择:探水设备选用MYZ-150液压钻机,有效钻进深度可达120m,配套直径75mm钻杆。七、 止水套管 在有水压的地点探放水,必须预先固结套管,套管安设闸阀,止水套长度不少于10米。 第二章 巷道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简述第一节 围岩特征根据地质报告,M34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中部,上距M32煤层6.4m,无夹矸,层位及厚度稳定。颜色呈黑色,灰黑色至深黑色,结构简单。倾角39°,平均4 °厚度0.822.31m,平均厚1.60m,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第二节 掘进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构造区内无大的断裂和褶曲,在矿井中部发育一条断层F1,为正断层,断面倾向北西,呈南南西向延伸,该断层断距在12m左右。矿井内地层主体倾向北东东,倾角在39°,平均倾角4°。该断层断距在3m左右。矿井范围内无对矿体造成破坏的陷落柱、剥蚀带等地质构造。M16、M29、M31可采煤层在井田南东角有煤层露头出露,M32、M34、M35、M36煤层露头线均在矿井范围以外。矿山地质构造条件为中等。第三节 掘进区小窑分布和水文地质情况区内采煤历史悠久。由于区煤层的煤质好,厚度稳定,地质构造中等,因此长期以来,一此地方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露头线附近,主要为当地村民的生活用煤。由于这些个体开办的小煤窑缺乏合理规划和管理,布局不合理,加上设备简单陋,技术含量低,采煤方法落后,不仅回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生产很不安全,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矿区范围内非法开采的小煤窑已全部关闭、停产。矿区浅部小窑采空区估计积水较多,生产中必须查清其开采范围和积水情况,留设足够的老采空区防水煤柱,防止水灾事故发生,生产中也要注意其积水可能带来的水患影响。矿区无相邻矿井。1、地表水害:有无名小河在矿区外围北部流过,地表水大多为雨季“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水量较小,汇入岩溶洼地滲入地下。矿区地势北高南底,地下水径流由北向南径流,并受到地形因素影响,矿区东北地区岩溶侵蚀形成缓丘,地形坡度较小,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500.0m(位于矿区北部外围无名小河河流水面)2、地下水害:岩石破碎,透水性较强,特别在雨季水量猛增。3、老窑水:区内有老窑和小煤矿分布,且开采历史悠久,大部分被关闭。老窑采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窑蓄积。因此,老窑大多有积水。开采浅部煤层,应预防老窑水涌入。当矿山进行生产时,在生产矿井掘进过程中,若沟通老窑积水,会形成老窑突水,当突水量较大时,将产生老窑积水淹没矿井、冲毁矿井的采矿设备、造成人生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4、采空区水:矿区范围内的一采区的M16、M29、M31煤层已基本采空,M32煤层部分采空,首采面布置在M34煤层,该矿采空区面积、积水量虽已基本查清(见表711),但老采空积水仍是矿井水患的主要威协,存突水淹井的危险,采掘过程中要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以及“有疑必停”的原则,并采取疏水措施,疏干老空区水后方能进行采掘。本矿井水文地质简单,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各充水岩组之间在自然状况下无水力联系。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为:矿井裂隙水及地表通过采支裂隙带导入、空区水。由于本矿区内地表冲沟较发育,泄洪条件较好,且受季节性大气降水控制,故对矿井影响不大。矿井涌水量一般在1035m3/h。第四节 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地温一、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炭自燃倾向性1、瓦斯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第699号)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要求审批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下对门煤矿的瓦斯等级鉴定数据见下表,鉴定结论的瓦斯等级为高瓦斯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汇总表鉴定年度批复文件瓦斯涌出量CO2涌出量结论备注相对m3/t绝对m3/min相对m3/t绝对m3/min2010黔能源发2010第699号10.260.514.020.2高瓦斯该矿区范围内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经鉴定:该矿井的M34煤层在1485m标高以上不具有突出危险性。2、煤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8年4月29日提交的M16、M29、M31、M32、M34、M35、M36煤层煤尘爆炸性和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的结论:本矿的M16、M29、M31、M32、M34、M35、M36煤层自燃倾向性为类,即为不易自燃煤层。该矿井按类不易自燃煤层进行设计。3、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8年4月29日提交M16、M29、M31、M32、M34、M35、M36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的结论:本矿的M16、M29、M31、M32、M34、M35、M36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该矿井按煤尘无爆炸危险性进行设计。(二)地温根据矿井提供的资料,矿井在划定的开采标高内,属地温正常型矿井。第三章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措施的确定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施工安全措施1、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应当根据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确定。2、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必须标绘出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涌水量、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底板标高和积水量等。在水淹区域应当标出探水线的位置。3、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当有专业人员分工观测井上积水情况、洪水情况、井下涌水量等有关水文变化情况以及矿区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并及时向矿调度室及有关负责人报告,并将上述情况记录在案、存档备查。情况危急时,矿调度室及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井下撤人,确保人员安全。4、受水淹区积水威胁的区域,必须在排除积水、消除威胁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开采倾斜、缓倾斜煤层的,必须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有关水体下开采的规定,编制专项开采设计,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一、防治老窑积水的措施1、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2、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3、当钻孔接近老空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的,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4、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二、防探断层水措施1、应核准(包括补钻探明)断层产状、位置、分析断层带的富(导)水性,并在平面图、剖面图上确定断层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几何关系。2、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超前探水。探水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线的最小距离不得于20m,水压大于20kgf/cm2时应按比例增大。3、当井巷通过(导)水断层时,要严防来压冒顶突水或迟到突水(突泥砂),并及时建议采掘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如加强支护、砌碹、注浆封闭等。4、对与强含水层连通的导水断层,必须按规定留设隔水防煤柱。采掘工作面接近断层煤柱前,要复查煤柱的可靠性。三、防探底板水措施1、探放底板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2、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抽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3、当钻孔接近底板水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的,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4、探放水孔应当钻入底板水体,并监视抽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矿井不受底板水威胁为止。5、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探测巷道与茅口灰岩的法距,并注意探放水和疏水工作,可采取防水闸门、注浆加固底板、留防水煤柱、增强排水能力等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第二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施设备一、掘进工作面水害预测要求1、该掘进工作面必须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进行充水条件分析,并遵守下列规定:根据本年度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对掘进工作面预测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现场作业人员发现水患险情,必须及时沿避灾撤人路线发出水害警报,并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2、采掘工作面年度和月度水害预测资料及时报送矿井总工程师及生产安全部门。二、探放水安全注意事项1、安装钻机探水前,要遵守下列规定:加强钻场附近的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清理好巷道和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在打钻孔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严格遵照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2、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可继续钻进。特别危险的地区,应有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3、钻孔水压过大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避突然鼓出的措施。4、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状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同时,必须提前撒出可能受探水作业点突水威胁的其它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工作地点的所有人员。老空积水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员或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6、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7、排除井筒和下山积水以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必须有矿山救护队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必须及时处理。排水过程中,有害气体有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同时,必须提前撒出可能受探水作业点突水威胁的其它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工作地点的所有人员。8、 进行探放水施工作业前,矿技术负责人必须结合探放水巷道的实际,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明确探放水作业人员一旦面临突水威胁时的避灾路线。9、进行探放水施工作业前,必须提前撒出可能受探水作业点突水威胁的其它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工作地点的所有人员。三 探放水设备选择1、探放水设备选择依据矿井用一个采煤工作面,配备两个掘进工作面保证矿井年生产能力。矿井所配备的探放水设备必须能用于井下探水、放水,必须有防爆及获得煤安标志。其选择的主要依据是钻孔直径及深度,所需钻机适应的围岩力学性质等。2、探放水设备及数量本设计选择的井下钻探设备为MYZ-150型探水钻2台。钻机的最大钻进深度120m,开孔直径75mm,终孔直径75mm,钻孔角度范围090°,配备动力3kW。第三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一、调查收集资料1、老窑、老空区积水,即老窑名称、编号、标高、开采时间、范围等;2、老采空区积水,即积水巷道名称、标高、积水量、水头等;3、未封闭或封闭不良的导水钻孔,即孔号、孔深、孔径经纬距及标高与各煤层新旧采空区的关系;4、已知含水断层,即实际巷道所见的断层走向、倾向、倾角、落差、破碎带宽度及其胶结情况、历史出水特征、涌水量、水压或水位标高等;5、探水钻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必须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二、探放水设计内容1、老空积水水量的计算:W=K·m·a·h/sin式中:W-老空区积水量,m3;M-采厚,m;a-老窑老空走向长度,m;h-老窑老空垂高,m;-煤层倾角,(°);K-老空的充水系数,一般采空区取0.30.5,煤巷取0.50.8,岩巷取0.81.0。目前矿方无相关参数,因此在建井期间必须收集和测定其参数,确定老窑老空区的积水量,以便采取防治措施。2、探放水钻孔布置方式:A、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和密度的确定超前距:a =0.5*A*L式中:a-超前距,m;A安全系数,一般取25;L巷道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本矿设计巷道最大跨度为3.0m;P水头压力,取20kgf/cm2(按1835m标高以上最大埋深(+427m)计算,后期重新计算)Kp煤的抗张强度,10kgf/cm2。计算结果如下:=0.5×3×414.715(m)故取超前距确定为20m.允许掘进距离每次探放水钻孔完毕后,以最短的钻孔长度减去超前保护距离之后剩余的距离。帮距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取值20m。钻孔密度探放水起点到钻孔终点(终孔)间距按3m/个设计组织施钻。探水钻孔的超前距、帮距、允许掘进距离示意图(附后)根据计算,本设计探水钻孔长度70m。经现场实探验证确认无水害危险后,允许掘进40m,预留超前保护距30m。探水钻孔布置方式一般缓倾斜煤层平巷探水钻孔呈半扇形布置在巷道上帮;钻机布置在迎头合适位置,布置5个孔,钻孔的具体方位、倾角、孔深如下:三、探放水技术参数指标探放水技术措施指标表钻 孔 参 数 表孔号孔径(mm)孔深(m)与巷中线夹角(°)倾角(°)1#75700-52#7576左24-53#7576右24-54#7572右045#7572右0 -14四、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1、在组织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将打钻所需的材料及工具,设备准备到位,不能因为准备工作的原因而影响施工。2、在运输探水钻机等大件设备的过程中,运输人员应轻拿轻放,避免设备因受力碰撞而受损。3、钻机及其附属设施及各部件间连接要牢固可靠,并在每次使用前检查,确保施工的安全。4、每次开钻前,检查钻杆接头的牢固情况,严防脱钻事故的发生;钻杆要达到不堵塞、不弯曲、丝口不磨损。5、在组织施工前,要求施工人员对钻机附近20m范围内的巷道支护进行检查,发现巷道支护受损的及时处理并加强支护。6、保持钻场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便于施工。7、将巷道内的淤泥及浮矸清理干净,完善排水系统。8、将2寸的排水管随掘进向前延接,迎头20m范围使用软管。9、备一定数量的园木、背板、木尖、黄泥(袋装)等加固堵水材10、在打钻地点附近安设专用电话及报警装置,并保证随时与调度室联系。11、技术人员和防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钻孔位置、方位,深度以及钻孔数目。12、区队跟班干部和当班瓦斯员必须在探放水地点监督安全和随时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浓度超过0.9%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公司调度室,及时处理。第四节 探放水钻孔施工技术要求1 、每钻进10m或更换钻具时,测量一次钻杆并核实孔深。终孔前再复核一次,如有可能应进行孔斜测量。2、钻进时,发现岩体松软、片帮、来压或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现象时,必须立即停钻,记录其孔深并同时将钻杆固定,但不得取出钻杆。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 钻进中发现有害气体喷出时,应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将人员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地点。立即报告矿调度室,采取措施。4、 钻孔内水压过大或喷高压水时,应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应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如在拦板外面加设顶柱或木垛,必要时还应在顶、底板坚固地点砌筑防水墙,之后方可放水。5、 在探水孔施工中,见到含水层、断层、陷落柱和积水区之前,应停止钻进,安好防水门后再继续钻进。6、钻进中发现以下透水征兆:巷道帮出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发挥有异味等情况,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查明出水原因,并报告矿调度室,若水量较大立即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然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出水原因,进行处理。7、 遇高压水顶钻杆时,可用立轴卡瓦和逆止阀交替控制钻杆,使其慢慢地顶出孔口,操作时禁止人员直对钻杆站立。8、 必须做到交接班时不停钻。第四章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安全技术措施 一、探水打钻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一) 运输部分 1、将钻机以及与钻探有关的设备、材料用平盘或矿车运输,封车用8#铁丝双股封牢,严禁松动。 2、运输时,执行好“行车不行人”制度。严禁跟车随性。 3、一般巷道运输时,每车不少于2人,推车时集中精力,过交叉巷道时,必须有一人超前探路并发出警号。 4、人抬肩扛时,施工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好,走正走稳,以防物件晃动过大将人损伤。 (二) 施工场所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地点,认真检查支护情况,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施工地点以外5m保证无杂物,保证后退路畅通。 3、施工地点必须安设专用电话、视频监控。 (三)钻机的拆卸与安装 1、设备的拆卸与安装严格按部件的结构顺序进行,禁止盲目乱拆。 2、拆卸前,必须将开关打上闭锁。拆卸安装钻机时,必须设一人监护安全,同时施工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好,防止配合不好造成事故。 3、安装钻机时,各部件的螺丝要加垫拧紧,防止松动。 (四)钻机的固定 1、钻机固定要牢固,严禁松动。 2、钻机固定柱子要用钢丝绳或8#铁丝连接,防止柱子歪倒伤人。 3、每次施工前,重新检查固定柱子的牢固程度,确保柱子固定牢固。 (五 停送电制度 1、施工时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接撤火时,停掉上一级电源,并挂停电工作牌,接撤完毕后由挂牌者亲自摘牌联系供电。2、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缆),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开关打闭锁,接撤火工作必须有专职电工进行。 (六)通风管理 1、施工地点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2、钻机电机和钻机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处理瓦斯超限时,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情节严重时,由矿有关部门制定安全措施,单独处理。 4、施工负责人要携带瓦斯报警仪,并将敞开完好的报警仪挂在施工钻孔的上部,同时瓦斯检查员要盯现场及时检测钻孔周围气体浓度,气体超限时,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汇报调度室,瓦斯检查员当场采取应急措施。 (七) 探放水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要持证上岗,正规操作,按章作业,同时穿戴整齐,裤管袖口扎紧,以防被钻机咬住伤人。钻探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打钻前必须明确探水眼的位置、方位、倾角、眼数、孔深,严格按探放水设计施工。 3、打钻时必须有一名技术员及以上的领导在现场指挥,负责打钻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等全面工作。 4、打钻时必须有一名瓦检员和一名安检员在现场,负责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检查和打钻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监督。 5、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清楚发生透水和各种预兆。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鼓或出现裂隙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作业,报告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打钻安全措施:按规定安设好钻机,完善供电系统;打钻时袖口、腰带、灯线必须系牢穿好,严禁戴手套。打钻时只能一人操作,严禁两人以上同时操作;更换钻杆时,两人要互相配合好,以免伤人;打钻时严禁人员站在钻机前方及钻杆两侧,操作人员和附近人员要注意断钎伤人。7、瓦斯管理措施:打钻期间,工作面必须正常供风,设一名瓦检员跟班作业,时常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并做好记录。每钻进一根钻杆就检查一次。在作业地点安设瓦斯报警仪监测瓦斯,瓦斯浓度超过1.0%时,立即停止打钻,查找原因,但不得拔出钻杆,及时进行处理。若是接近老窑,要加强通风管理增加风量,处理涌出气体浓度。在放水完后,也要随时检查巷道中的气体浓度。8、放水安全措施:打钻时,由技术员给定钻孔方位角、倾角,施工人员严格按钻孔参数施工;不管是那一个钻孔打透老窑,必须停止钻孔作业,要等此钻孔放完后,方可施工其它钻孔;整个放水过程由技术员监测水量并记录;水压大时,必须在探水眼上安装套管、水阀门,便于调节放水量9、严格交接班制度,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上一班的探水情况必须逐项向下一班交待清楚,并做好交接班记录。10、探放水过程中若发生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立即撒出人员,汇报矿调度,但钻杆不得拔出。及时制定措施进行处理,隐患没有排出不得进入迎头作业。11、若探眼不到5m就穿透积水区,必须立即撒出受水威胁的所有人员,汇报矿调度和矿总工程师,但钻杆不得拔出。及时制定措施进行处理,隐患没有排出不得进入迎头作业。12、打钻迎头必须安装有“风电及瓦斯电”闭锁装置,并保证完好、灵敏可靠,探水钻开关必须使用综合保护开关。13、严禁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临时停电不得停风。来电后必须检查开关附近20米范围内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5%后,方可正常起动。 二、当掘进工作面发生透(突)水后,必须采取措施如下1、当井下发生透(突)水后,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和有关部门,同时通知救护队组织抢救,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下达抢险救灾命令,开展抢险救灾工作。2、迅速分析判定水害性质,了解透(突)水地点、时间、透(突)水源、通道,估计透(突)水水量等。3、掌握灾区范围,查清事故前井下作业人数及人员分布情况,判断遇险人员可能前往的避灾地点,科学的分析这些地点是否有避灾的条件,然后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加强通风,防止硫化氢、瓦斯和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等第二次事故。4、根据透(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的采取综合抢险救援措施,实施疏、排、截等水害事故综合抢险救援。5、在救援排水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和卫生防治工作6、自该巷道开始掘进起,施工队负责清理好巷道的水沟,确保在施钻过程中如遇到突水事故,涌水能及时排出矿井。三、避灾原则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撤退到涌水地点上部水平,避免进入涌水附近的独头巷道。但当独头上山下部唯一出口被淹没无法撤退时,也可在独头工作面暂避。四、避灾措施1、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作面的变化编制相应的水灾避路线图,并组织职工学习,确保入井人员都熟悉避灾路线;2、井下各交岔点必须挂牌标示该点名称并指明避灾路线。3、人员撒退到安全地点后,应及时报告。掘进工作面25m范围内必须安设好压风自救设施。5、探水前要先进行敲帮问顶,加固好探水点的支护,探水时由跟班干部进行监督。6、钻进时密切注意钻眼中来压,水量或压力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准拨出钻杆,立即报告调度室,并派人监测水情,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危胁的作业地点人员。7、探水期间,各施工单位尽可能少安排人员在水害威胁地点区作业,并且要互相取得联系,通信畅通。8、装、卸钻杆时必须待钻机完全稳定后,方可进行装、卸;钻杆装、卸完后手及管钳必须及时移开。9、探水期间钻机钻进时,迎头要加强通风, 防止有害气体的涌出时对探水人员的伤害。10、钻孔内水压过大或喷高压水时,应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应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如背紧工作面,在拦板外面加设顶柱或木垛,必要时还应在顶、底板坚固地点砌筑防水墙,之后方可放水。11、钻机安装必须平稳、牢固,钻探人员应严格按探放水孔的方位角度施工,施工中要准确判断,做好记录清楚,孔深丈量准确,并且有严格的交接班制度。12、钻机启动前必须观察钻机前后人员情况;探水钻机后面和前面给进手把活动范围内不得站人,以防高压水将钻杆顶出伤人,或者手把翻转伤人。13、每次打完钻孔进行下一孔时,应将前一探孔填写好探水日报表,并进后报总工、生产、调度、安全等单位掌握。14、准备足够的堵水材料,以便出水时立即投入使用。15、发生透水事故时,必须听从指挥,按避灾路线撤人。16、探水时,必须有跟班干部跟班现场指挥作业。17、每次打完钻孔进行掘进前,探放水人员应填写掘进通知单报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科、安全科、调度室和施工单位掌握执行。18、探放水人员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未经审批单位允许,不得擅自改变设计。19、避灾路线:发生水灾:施工地点 13407回风巷副井联络巷副井地面发生火灾、瓦斯事故:施工地点 13407回风巷副井联络巷副井地面20、其他未尽事宜的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第二节 施工组织措施一、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组 长:卢凤荣,负责探放水的全面工作,落实探放水所需的人、财、物等。副组长:李艳波负责组织探放设计的编制,李应龙负责现场管理,各种制度的建设及落实,探放水工作的验收汇报登记及允许掘进通知单的填写下发等。成员:王燕红 葛传达 刘正新 各班安全员、瓦检员。在组长和副组长的统一安排下,负责现场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现场监督、验收、汇报探水的情况,并认真填写好探放水记录,现场牌板。1、在每一掘进作业点作业前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测预报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2、应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探放水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组建探水队伍,配齐人员及探放水机具,保证探放水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等,确保本矿探放水工作顺利进行。3、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和防止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二、必须严格执行的探放水管理制度1、探放水设计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