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新高考物理易错100题实验题含解析.pdf
word版可编辑】河南省安阳市新高考物理易错100题实验题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1)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S 为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B 可以分别与触点1、2、3 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功能。关于此多用电表,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A.当 S 接触点1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 接的是红表笔B.当 S 接触点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 接的是红表笔C.当 S 接触点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 接的是黑表笔D.当 S 接触点3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 接的是黑表笔(2)用实验室原有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10mA”挡,则表盘示数为 mAoB.若所选挡位为“直流50V”挡,则表盘示数为 V。(3)用表盘为图乙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5。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2kC 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写出步骤的序号A.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X100,,位置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x lk”位置D.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4)某小组同学们发现欧姆表的表盘刻度线不均匀,分析在同一个挡位下通过不同待测电阻的电流和它的阻值 K 关系,他们分别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几种图象,1 ,R,此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o二,R.%,【答案】CD 4.9 24.4 BDA A【解析】【详解】(1)1AB.当 S 接触点1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因为多用电表中红表笔接其内部电源的负极,所以接线柱A 接的是红表笔,而接线柱B 接的是黑表笔,故 A 错误,B 错误;C.当 S 接触点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接线柱B 接的是黑表笔,故 C 正确;D.当 S 接触点3 时,表头与电阻并联后再与电阻R,串联,即改装成电压表,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故 D 正确。故选CDo(2)2刃当选择的挡位为“直流H)mA”挡时其量程为l()m A,分度值为0.2m A,则示数为4.9m A;当选择的挡位为“直流50V”挡时,其量程为5 0 V,分度值为I V,则示数为24.4V;(3)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应先选择挡位,再短接,然后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要测量约 2kC 的电阻,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X100”档位,故顺序为BDA。(4)5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J%+&可得1 一段+内I E E即;图 象 为 斜 线,且图线的纵截距为正,可知A 正确,BCD错误。故选A。2.(1)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B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A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 与光滑水平板连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球1 落到水平木板上击中球2,这两个实验说明A.甲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B.乙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甲、乙二个实验均能同时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2)关于“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会增大实验误差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应水平C.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D.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尽可能低一些.E.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F.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3)如图丙,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出如图丁所示的小球运动轨迹,a、b、c 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贝 lj:(g lO m/52)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小球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 m/s抛出点坐标X=cm y=c m.【答案】AB BCE 2 2.5-10-1.25【解析】【分析】【详解】(1)A、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B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A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知 B 球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A 球相同,即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 正确.B、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 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球1 落到水平木板上击中球2,知 1 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2 球相同,即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C、D 错误;故选AB.(2)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不会影响小球做平抛运动,故 A 错误;B、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很关键的地方是要保证小球能够水平飞出,只有水平飞出时小球才做平抛运动,则安装实验装置时,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水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故 B 正确;C、由于要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必须重复多次,才能画出几个点,因此为了保证每次平抛的轨迹相同,所以要求小球每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故 C 正确;D、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不能太低,故 D 错误.E、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可知其运动轨迹在竖直平面内,因此在实验前,应使用重锤线调整面板在竖直平面内,即要求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故 E 正确;F、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不能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故 F 错误;故选BCE.在竖直方向上 y=gT?,可得时间间隔T=-=0.1s,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T 0.1b 点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以,=3 宗=1.5m/s,小球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v=J%=2.5m/s.抛出点到b 点的运动时间f=0.1 5 s.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产vt=0.3m,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g r=0.1 125m.所以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x=0.2-0.3=-0.1m=-10cm,y=0.1-0.1125=-0.0125m=-1.25cm;3.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 处由静止释放。光电门B0 5(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 1=mm。(2)下 列 实 验 要 求 中 必 要 的 一 项 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3)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 和 A、B 间的距离L 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3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像,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做功的关系,处理 数 据 时 应 作 出 的 图 像 是 (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21 ,1 1 2A.t-B.M-F C.L-D.FF F t【答案】2.25 B A【解析】【分析】【详解】游标尺的主尺读数为 2m m,游标尺读数为 5x0.05mm=0.25mm,则 d=2mm+5x0.05mm=2.25mm。(2)2.A、拉力是直接通过力传感器测量的,故滑块质量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无关,故 A 不必要;B、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拉力才等于合力,故 B 是必要的。故 选 B。(3)3J.研究滑块的受力,根据动能定理可知F L-Mv22利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则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dV-t则F L =1 w(y)2解得干=”2FL,1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为/-h 图象,故 A 正确,BCD错误。故选Ao4.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打点计时3级命1丝一滑死Mr碎 尸均与长木幄 I 11水平卖总台 的码(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2).小华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 与 力 F 的关系”时,因为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钩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 的值随钧码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 的值.【答案】(1)C(2)g【解析】【分析】【详解】(1)A.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所以A 不准确;B.曲线的种类有双曲线、抛物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多种,所以若a-M 图象是曲线,不能断定曲线是双曲线,即不能断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应画出a-图象,故 B 错误;MC.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从而小车受到的合力即为绳子的拉力,故 c 正确.(2)设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则对小车有:Mg-F-Ma对钩码有:F-pimg=ma联立解得:M-umq =-gM+m将上式变形为:J”可见当M m 时,加速度a 趋近于g.5.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D 使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至欧姆挡“xlOO”挡,经正确操作后,指针指示如图甲a。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选择欧姆挡 档(选填“xlO”“xlk”);若经过正确操作,将两表笔接待测电阻两端时,指针指示如图甲b,则 待 测 电 阻 为 Q。(2)图乙是某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流表满偏电流为0.5mA、内阻为10。;电池电动势为L5V、内阻为1。;变阻器Ro的阻值范围为05000。该欧姆表的两只表笔中,是黑表笔。(选填“A”或B”);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进行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V、内阻增大到4。时,欧姆表仍可调零,则调零后Ro接 入 电 路 的 电 阻 将 变 (填“大”或“小”),若用重新调零后的欧姆表测得某待测电阻阻值为400。,则这个待测电阻的真实阻值为 Q.(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xlk 30000Q B 调小 3870【解析】【详解】(1)口1 使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至欧姆挡X100”挡,经正确操作后,指针指示如图甲a。显然是批针偏转过小,示数太大,为了减小示数,则必增大倍率,即要欧姆档的倍率调到xlk;若经过正确操作,将两表笔接待测电阻两端时,指针指示如图甲b,则待测电阻为6=300 00。(2)网由于欧姆表与其他档位的表是共用表头的,所以欧姆表的内接电源的+接线柱必从表头的+相接,电流要求从+接 线 柱(即红接线柱)流进,所 以 A 是红接线柱,B 是黑接线柱;4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进行刻度的。则此时调零电阻连入电路的电阻E&=r-/?A=2989Q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V、内阻增大到4。时,欧姆表仍可调零,此时要使电流表仍满偏,则E4=r 一 旦=2884Qg所以 要调小;5若用重新调零后的欧姆表测得某待测电阻阻值为4 0 0 C,则有:此时正常电阻400。在正常原电动势中的电流F1=-=0.441A&+4 +尸 +400若把此电阻接入旧的欧姆表中时电流I 对应的阻值E4=7-&-g=3 8 7 06.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出某小组使用DIS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 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距离x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根 据 上 述 图 线,计 算0.4 s时 木 块 的 速 度 大 小v=m/s,木 块 加 速 度a=m/s 结 果 均 保 留2位有效数字).在 计 算 出 加 速 度a后,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口,还需要测量斜 面 的 倾 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那么 得 出 的 表 达 式 是=.(用a,0,g表 示)【答 案】0.40 1.0gs i M-agc o 0【解 析】【分 析】【详 解】(1)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得0.4s末的,0.3-0.14速 度 为:v-m/s=0.4m/s0.40 32-0 240.2s 末的速度为:=m/s=0.2m/s,0.4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匚=m/s2=1 .Om/s2.t 0.2(2)选取木块为研究的对象,木块沿斜面方向的受力:ma=mgsin,-mgcos。得:=gsinO-acos 6【点 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及会通过实验的原理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7.某中学实验小组成员在应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实验。如图为一多用电表的表盘,其中表盘上的三个重要部 件 分 别 用 三 个 字 母A、B、C标记了出来,然后在测量电阻时操作过程如下:ABC在测量电阻以前,首先进行的操作应是机械调零,要调节部件,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在表盘最(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位置;然后同学将旋钮C 调节到“X100”的挡位;将 红 表 笔 插 到(+”或“一”)孔,黑 表 笔 插 到(+”或“一”)孔,将两表笔短接,调节部件,使 多 用 电 表 的 指 针 指 在 表 盘 最 (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位置;完成以上的操作后,然后将两表笔与被测量的电阻良好接触,多用电表的指针几乎没有发生偏转,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部分操作步骤,并 进 行 正 确 的 排 序,最后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A.用两表笔与待测电阻相接触 B.将两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C.将旋钮C 调节到“xl”的挡位 D.将旋钮C 调节到“xlk”的挡位【答案】A 左+B 右 DBA【解析】【分析】【详解】口 2 使用前要进行机械调零(部件A),使指针指向左边的零刻度处;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一”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部 件 B),使电表指针对准电阻的“0”刻线,即表盘最右端的零刻度线;使用中每次换欧姆挡都要进行欧姆调零,使指针指向右边的零刻度处;由于测量时,指针从无穷大电阻开始偏转,偏角过小,说明需增大倍率,使指针指向欧姆表中间刻度附近,故正确的排序是DBA。8.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即探究小车所受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该小组将细绳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力传感器、重物相连。实验中,小车在细绳拉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力传感器记录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小 寺”产打点冲时器7 力传感器。V 客重物 P 长木板图甲(1)实验中为了把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视为小车的合外力,要 完 成 的 一 个 重 要 步 骤 是;(2)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没有远大于重物的质量,对本实验_ _ _ _ _影 响(填“有”或“没有”);(3)实验时,下 列 物 理 量 中 必 须 测 量 的 是。A.长木板的长度L B.重物的质量m C.小车的总质量M【答案】平衡摩擦力 没有 C【解析】【分析】【详解】(1)1 实验前调节长木板的倾角以平衡摩擦力,以保证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2)2 由于有力传感器测量绳的拉力,则没必要使小车质量远大于重物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即对本实验没有影响;(3)3 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的动能,故需要知道小车的总质量M,故 AB错误,C 正确。9.小明同学想要设计一个既能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又能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电路。他用了以下的实验器材中的一部分,设计出了图(a)的电路图:a.电流表Ai(量程0.6 A,内阻很小);电流表Az(量程300jiA,内阻“10000);b.滑动变阻器R(0-20。);c,两个定值电阻 R|=1000Q,R2=9000Q;d.待测电阻Rx;e.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2Q)f.开关和导线若干根据实验要求,与电流表A2串 联 的 定 值 电 阻 为(填“R/或“R2”)(2)小明先用该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闭合开关坛,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电流表A、A2的读数卜、1 2,得 h与五的关系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得电源电动势E=V;电源内阻-Q,(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小明再用该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进行了以下操作:闭合开关y、S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阻值,记录此时电流表A i示 数 I”,电流表A?示数人断开开关S 2,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记录此时电流表Ai示数I”电流表A2示 数 3后断开根据上述数据可知计算定值电阻R、的表达式为.若忽略偶然误差,则用该方法测得的阻值与 其 真 实 值 相 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I【答案】R2 3.0 2.1 六十(rA+R2)相等k4八 A。J【解析】【详解】(1)电流表A2与R2串联,可改装为量程为。=/式 心+&)=30010(1000+90003=3卜的电压表,故选R2即可;(2)由图可知电流表A?的读数对应的电压值即为电源的电动势,则E=3.0V;内阻U 3.0 1.8()-c-r=-Q=2.1。M 0.58(3)由题意可知:=与),/,(7?+&)=(%+%);联 立 解 得&=(1-,)(以+用);由以上分析可知,若考虑电流表Ai内阻的影响,则表达式列成:/“(H+o)=4(%+4),/(%+R+RV)=(G+&),最后求得的R、表达式不变,则用该方法测得的阻值与其真实值相比相等。1 0.如图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1=(2)实验中除了测定遮光条的宽度外,还需要测量 的 物 理 量 有;A.小物块质量m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C.光电门到C点的距离s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h(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采用图象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他们根据(2)测量的物理量,建立图丙所示的坐标系来寻找关系,其中合理的是93【答案】(1)1.060;(2)BC;(3)B.【解析】【分析】【详解】(1)主尺的刻度:1 c m,游标卡尺上的第12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读数是:0.05x12 mm=0.60 mm,总读数:10 mm+0.60 mm=10.60 mm=1.060 cm.(2)实验的原理:根据遮光条的宽度与物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可求得物块的速度:v=-tB 到 C 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一Rm gs=0-/m V?,2联立以上两个公式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2gs厂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光电门到C 点的距离s 与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故 BC正确,AD错误.(3)由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可知,H与 t?和 s 的乘积成反比,所 以 与 s 的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应该建立的坐标系为:纵坐标用物理量,横坐标用物理量s,即 B 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通过动能定理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从而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要先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依据实验的原理解答即可;游标卡尺的读数时先读出主尺的刻度,然后看游标尺上的哪一个刻度与主尺的刻度对齐,最后读出总读数;1 1.某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用游标卡尺测量立方体小钢块的边长d,测量结果如图乙,贝!|d=cm。用电磁铁吸住小钢块,保持小钢块底面与水平面平行。用刻度尺测量小钢块与光电门的高度差h。(3)将电磁铁断电,小钢块由静止开始下落,测得小钢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3.20ms。则小钢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m/So(4)改变小钢块与光电门的高度差h,重复步骤(2)(3),得到多组数据。(5)利用实验数据作出v2-h 图像。若 v2-h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直线的斜率k=,则说明小钢块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答案】0.96 3.0 2g【解析】【详解】(1)1.用游标卡尺测量立方体小钢块的边长d=0.9+0.1 mmx6=0.96cm(3)2.小钢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d 0.96x10-2P-t 3.20 x107m/s=3.0m/s(4)3.由机贝!v?=2gh,则做出的v?-h 图像的斜率为2g。1 2.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中某实验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A 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与传感器的距离s 随时间t 变化规律,取 g=10m/s2,或 1137。=0.6,如图所示:(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在0.4s时的速度大小为丫=()m/s;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m/s2;(3)现测得斜面倾角为37。,则 尸()o(所有结果均保留2 位小数)【答案】().40 1.00 0.63【解析】【分析】【详解】木块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木块在0.4s时的速度大小(30-14)x10-20.6 0.2-m/s=0.40m/s木块在0.2s时的速度大小(32-24)x10-20.4-0m/s=0.20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v-vf 0.4-0.2 i,2a=-=-m/s-=1 .OOm/s-t 0.4 0.2 3斜面倾角为37。,则对木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37-加 gcos37a=-m解得/=0.6381 3.图甲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 处自由下落,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下小铁球经过光电门B 的挡光时间t,小铁球的直径为d,用 作为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强 铁/茁 磁 宦、Amm;甲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铁球的直径d 如图乙所示,则 d=(2)实 验 中 还 需 要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是:A.A 距地面的高度HB.A、B 之间的高度hC.小铁球从A 下落到B 的时间tAB(3)要验证小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只需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即可(用实验中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某实验小组测得小球动能的增加量AEk总是稍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AEp,原因可能是 o(写出一个即可)【答案】5.4 B d2=2gh t2 金属球下落过程中阻力做功【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游标卡尺游尺为10分度,精确度为0.1m m,主尺刻度为5m m,游尺“4”与主尺刻度对齐,所以读数为5mm+0.1x4mm=5.4mmo(2)2AB.此题需要用到重力势能变化量,故需要测量AB之间的高度,不需要知道距离地面的高度,故A 错误,B 正确;C.因为要判定mgh 与;mv2关系,不需要知道小铁球从A 下落到B 的时间tAB,故 C 错误。故选B。(3)3利用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故 B 点速度dv=t根据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有,1 2mgh=mv可得d2=2gh t2故只要验证d2=2gh t2即可。(4)4 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A 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EP,可能的原因是金属球下落过程中阻力做功。1 4.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微安表G(量程200fl A,内阻大约2200。)的内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应的实验器材可供选择如下:B.滑动变阻器(0 10。);C.滑动变阻器(0-1KQ);D.电源E(电动势约为6V);E.电阻箱Rz(最大阻值为9999C);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其实验过程为: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合上开关S,先调节R 使电压表读数为U,再调节电阻箱(此时电压表读数几乎不变),使微安表指示为满偏,记下此时电阻箱值为K=6 9 2 4 C;b.重新调节R,使电压表读数为3 0,再调节电阻箱(此时电压表读数几乎不变),使微安表指示为满偏,4记下此时电阻箱值(如图所示)为 R2;X|O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滑 动 变 阻 器 应 选(填 字 母 代 号);(2)电阻箱的读数R2=Q;(3)待测微安表的内阻 Q.【答案】B 4653 2170【解析】【详解】(1)1J.滑动变阻器用分压电路,则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B;(2)2.由图示电阻箱可知,电阻箱示数为R2=4 X 100011+6X1 00Q+5 x 1OC+3 x 1 C=4653C(3)3J,根据实验步骤,由欧姆定律可知U=Ig(Rg+Ri)3心=4(4+&)解得Rg=2170J21 5.某实验小组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可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A.待测干电池B.电流表Ai(0200 H A,内阻为500。)C.电流表Az(00.6 A,内阻约为0.3。)D.电 压 表 V(01 5 V,内阻约为5 k。)E.电阻箱 R(09999.9。)F.定值电阻Ro(阻值为1 C)G.滑动变阻器R,(010。)H.开关、导线若干(1)该小组在选择器材时,放弃使用电压表,原因是(2)该小组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成一量程为2 V 的电压表,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 a 为(选填“A”或“A2”),电阻箱R 的阻值为。(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两电流表的示数L、12的多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绘出I i-I2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描绘出的图线,可得所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 阻 r=(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量程太大,测量误差大 Ai 9500 1.48 0.70.8均可【解析】【详解】(1)口由于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只有L 5 V,而电压表量程为15.0V,则量程太大,测量误差大,所以不能使用电压表;3.改装电压表时应选用内阻已知的电流表,故电流表a 选用A”根据改装原理可知:2200 x10-6-500Q =9500Q.9.根据改装原理可知,电压表测量的路端电压为:U=10000Ii;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lOOOOIE-L(r+Ro);根据图象可知:E=1.48V;5.图象的斜率表示内阻,故有:r+R=1.48-0.60(150f l=1.8。故有:r=0.8Q1 6.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B 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计时电脑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使用该装置研究小球下落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情况。计时电脑记录小球通过A、B 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分布是。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oO T(1)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刻度线如图乙所示,则,/=cm(2)为了验证小球自A到B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还需要进行哪些实验测量.A.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B.测出小球到光电门A的竖直高度为C.A、B光电门中点间的竖直高度/?(3)根据实验测得的物理量,如果满足 关系,即能证明小球在自A到B过程中机械能守恒;(4)若计时电脑还记录了小球自A到B的时间 t,本实验还可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则重力加速度g=o(使用d、&和加表示)2一 二2ghV 2 7 3 J【答案】1.025d dAfi1【解析】【详解】游标卡尺的主尺刻度为10m m,游标尺刻度为5x0.05mm=0.25mm,所以小球直径d=10mm+0.25mm=10.25mm=l.025cm(2)2如果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贝!Jmgh=g?v;-g mv即g力 2所以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研究的过程是小球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能量变化,需要A、B光电门中点间的竖直高度人。故AB错误,C正确。(3)3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满足吆=3加0-;加片,即能证明小球在自A到B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而即 2 7=2g(4)4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U =%+R ,有得d dp 二-代Nt1 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 点 计 时 器 一 纸 带II甲(1)实验室除了提供图甲中的器材,还备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A.220 V 交流电源 B.天平 C.秒表 D.导线 E.墨粉纸盘。其中不必 要 的 器 材 是(填 对 应 的 字 母),缺少的器材是 O(2)对于实验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选用体积较小且质量较小的重锤B.安装器材时必须保证打点计时器竖直,以便减少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C.重锤下落过程中,应用手提着纸带,保持纸带始终竖直D.根据打出的纸带,用Ax=gT2求出重力加速度再验证机械能守恒该同学选取了一条纸带,取点迹清晰的一段如图乙所示,将打出的计时点分别标号为1、2、3、4、5、6,计时点1、3,2、5 和 4、6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川,X2,x3 巳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f,则从打计时点2 到打计时点5 的过程中,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需检验的表达式为(4)由于阻力的作用,使测得的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量。若重锤的质量为m,根据(3)中纸带所测数据可求得该实验中存在的平均阻力大小F=(结果用m、g、xi、X2、X3)表示)。【答案】BC 亥 I J 度尺 B gx2=一 玉2 7 g【解析】【详解】(1)1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mgh=mv-的正确性,因此可以不测量物体的质量,即可不用天平。打点计时器应接220V的交流电源,打点计时器用来记录物体的运动时间,秒表不必要,不必要的器材为B C,还缺少的器材是处理纸带时用到的刻度尺;(2)网 A.应选用体积较小且质量较大的重锤,以减小阻力带来的误差,选 项 A 错误;B.由于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阻力,因此为了减小摩擦力所做的功,应使限位孔竖直,选 项 B 正确;C.让重锤拖着纸带做自由落体运动,选 项 C 错误;D.重力加速度应取当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而不能用Ah=gT2去求,选项D 错误;(3)4打计时点2 时的速度丫2=匕3=亍打计时点5 时的速度_-_ x jV5-V46-则要验证的机械能量守恒的表达式为:(4)5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18.某实验小组要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对于实验的要求,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甲A.将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B.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木块的质量C.要保证长木板水平D.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木块(2)按正确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Hz的交流电源,纸带上的点每5 个点取1 个记数点,但第3 个记数点没有画出,则该木块的加速度。=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cm12 4 13 I:;:.-:n;:黜曜解雎Mi臆曙0.2 0.4 0.6/A图乙睡鹿睢理睡盛W*MSW WMM0已:北 ME:联:,k F :Stk I(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乙所示,请在坐标系中作出图象(2)由图象求得电池的电动势K=V,内阻r=C;(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上述方案中,若考虑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则电动势E 的测量值_ _ _ _ 真实值,内阻1 的测量值真实值。(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5+0.05 5.85+0.20 等于 大于【解析】【分析】【详解】(1)口 图象如图所示。(2)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Ir变形为IR=E-Ir由图象可得E=(3.85 0.05)Vr=(5.850.20)Q(3)45若考虑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则表达式变为IR=E/(r +RA)因此,电动势的测量无误差,即电动势E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但是内阻测量偏大,即内阻r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3 0.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Illllllll|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图乙中干涉条纹的宽度比甲图中的大,根据干涉条纹宽度干涉有:AX=4%,a因此可以使缝屏距1变大,双缝距d 减小,或换用波长较长即频率较低的光,以达到要求,故选项C、D错误;选项B 正确;与光源到单缝的距离无关,故选项A 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双缝干涉实验的理解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3 1.某同学用图甲电路做“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可用的器材有:A.电 源(电动势约3 V,内阻约10。)B.电压表V(量程050m V,内阻为50。)C.电流表A(量程0100m A,内阻约为2.5。)D.电阻箱R(0999.9。,最小改变值为0.1C)E.定值电阻Ri(阻值为2 950C)F.定值电阻R2(阻值为9 950。)G.开关S 及若干导线在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定值电阻应选用;(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电路将图乙实物完整连接起来一实验步骤如下:闭合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1 00mA,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14.3C,电压表的示数为Uo;断开S,拆下电流表,将 B 与 C 用导线直接相连,闭合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o,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17.0C,则电流表的内阻为 C;调节电阻箱阻值,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i,电压表的示数Ui;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可获得多组数据。做出电压表示数的倒数器随电阻箱的阻值的倒数 的图线如图丙所示,若不考虑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_ _ _ _ _ _ _ _V、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分析】【详解】实验中需要将电流表A 与定值电阻R 串联,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 3 V 的电压表,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U-U y=U 代入数据解得&=2950。故选E。(2)2根据电路原理图,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3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U。,则说明R,、+R=R即为&=17.0Q-14.3Q=2.7 Q4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E=t/(A+1)+t/(A).lrAy%R代入数据变形后1 =,6 0r.1 +60U E R E结合题中所给图像的纵截距20.7 =E解得=2.90V斜率144.9-20.7 600.50-E求得r=12.0。3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电磁铁7官 可 光也门(1)电磁铁通过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给电磁铁通电,小球被吸在电磁铁下方(光电门的正上方)。电磁铁断电,小球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通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人测得小球直径为“,电磁铁下表面到光电门的距离为/?(d),根据测得数值,得到表达式(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2)若保持电磁铁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多组人及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f,为了能通过图像直观地得到实验结果,需要作出(填 产 产”“1”或“士”)图像,当图像是一条t r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时,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斜率等于(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3)下 列 措 施 可 以 减 小 实 验 误 差 的 是。A.选用直径较小,质量较大的小球 B.选用直径较大,质量较大的小球C.电磁铁下表面到光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