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常州市名校新高考物理100实验题狂刷集锦含解析.pdf

    • 资源ID:89628054       资源大小:18.74MB        全文页数:13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州市名校新高考物理100实验题狂刷集锦含解析.pdf

    word文档可编辑】常州市名校新高考物理100实验题狂刷集锦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标称3.7V的锂电池,充满电时电动势为4.2 V,电动势低于3.4V时不能放电。某只该型号电池标注如下:标准放电持续电流170m A,最大放电电流850m A,内阻吐0.2C。为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k。)B.电流表(量程0.6A)C.电 流 表(量程03A)D.定值电阻Ri=2kCE.定值电阻R2=l。F.滑动变阻器(0 5。)G.滑动变阻器(0 20。)H.待测电池,多用电表,开关导线若干(1)设计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流表A 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 应选择 填写器材序号);(2)按照设计电路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3)闭合开关S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 到 一 选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应选择多用电表的检查电路故障;A.电阻“x l”挡 B.直流电流250mA挡 C.直流电压2.5V挡 D.直流电压10V挡(4)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电压表读数计算出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总电压U。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UI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电池电动势E=_ V,内阻尸2.为了测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阻箱R,定值电阻Ro、两个电流表Ai、A2,电键KI,单刀双掷开关K 2,待测电源,导线若干.实验小组成员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闭合电键K”断开单刀双掷开关K 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读出电流表A2的示数3;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K2接 通 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 2,使电流表A2的示数仍为I。,则电流表A i的 内 阻 为.(2)将单刀双掷开关K2接 通 2,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每次调节后的电阻箱的阻值R 及电流表A1的示数L 该同学打算用图像处理数据,以电阻箱电阻R 为纵轴,为了直观得到电流I 与 R 的图像关系,则横轴x 应 取()A.I B.I2 C.D.V7根据选取的x 轴,作出R-x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电 源 的 电 动 势 =,内阻r=.(用 Ri,R2,RO,及图像中的a、b 表示)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mi、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O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标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 z,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i=50g,m2=150g,贝!|:(g 取9.8 0 1 6,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在打点()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AEk=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AEP=J;若某同学作出v2-h 图像如图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m/s24.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甲、图乙、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甲小组测小车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乙小组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丙小组探究小车的速度和合外力做的功的关系总质量用M 表 示(图乙中M 为小车与力传感器的总质量,图丙中M 为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小滑轮的总质量),钩码总质量用m 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 三 组 实 验 不 需 要 平 衡 小 车 与 长 木 板 之 间 的 摩 擦 力 的 是(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2)甲、乙、丙三组实验需要满足M 帆的是(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3)若三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小车的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各组同学的操作均完全正确,甲、乙、丙三组同学作出的a-F图线如图丁所示(乙组同学所用F 为力传感器示数,丙组同学所用 F 为弹簧测力计示数),则 乙 组 实 验 对 应 的 图 线 是 (填或“C”。)5.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 与 F、m 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t t f j乙 J t r t lf 1 P至 光 七w 二.i.i用 力“-*1S.7S c m-5 S.7 S c m-.7 7 c m*1 5.5 0 c m-*-2 1.CO c m-2B.mB=10.0go 实验步骤如下:a.固定轨道,使水平槽末端的切线水平,将记录纸铺在水平地面上,并记下水平槽末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b.让 A 球从斜槽C 处由静止释放,落到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操作多次;c.把 B 球放在水平槽末端,A 球仍从C 处静止释放后与B 球正碰,A、B 分别落到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重复操作多次;d.确定三个落点各自的平均位置P、M、N,用刻度尺测出它们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XOP、XO M、XON;(1)确定P、M、N 三点时,可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有效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为落点的平均位置,这 样 做 可 以 减 小 (填“系统”或“偶然”)误差;(2)如图乙,XOM Xop读数分别为 io.2()c m、30.65c m,X()N读数为 c m;(3)数据处理时,小球离开水平槽末端的速度大小可用水平射程x 表示,由小球质量及Q)中数据可算出碰前系统总的m x值是 kg m(保留3 位有效数字),把该值与系统碰撞后的值进行比较,就可验证动量是否守恒。11.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合适的的实验器材。(1)甲同学按电路图a 进行测量实验,其中R2为保护电阻,则图1)图c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b 中完成电路的连接根据电压表的读数U 和电流表的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c 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V,内电阻r=。(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乙同学误将测量电路连接成如图d 所示,其他操作正确,根据电压表的读数U 和电流表的读数L 画出U-I图线如图e 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V,内电阻r=a(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2.42.32.22.50.33 0.50 0.87/A图e12.小张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小张将玻璃砖从盒子拿出放到白纸上,图示操作较为规范与合理的是B C(2)小张发现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样,一面是光滑的,一面是磨砂的,小 张 要 将 玻 璃 砖 选 择 (填“磨砂的面”或“光滑的面”)与白纸接触的放置方法进行实验较为合理.(3)小张正确操作插好了 4 枚大头针,如图所示,请帮助小张画出正确的光路图一.然后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出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保留3 位有效数字)1 I(I I I-I-I-+-j-4-1-j-i-f I|,!一 i I、叱4+-;-*+-+十个卜+-i-+卜+4-+4 1111111111113.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一金属块的长度如图乙所示。1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一端固定在光滑固定转轴O 处,另一端系一小球.(1)张小明同学在小球运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附近分别放置了一组光电门,用螺旋测微器测出了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mm,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出小球经过最高点的挡光时间为At】,经过最低点的挡光时间为At2.(2)戴小军同学在光滑水平转轴O 处安装了一个拉力传感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拉力传感器读出小球在最高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是F”在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是F2.(3)如果要验证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机械能守恒,张 小 明 同 学 还 需 要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有 (填字母代号).戴 小 军 同 学 还 需 要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有(填字母代号).A.小球的质量m B.轻绳的长度L C.小球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T(4)根据张小明同学的思路,请你写出验证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用题目所给得字母表示)(5)根据戴小军同学的思路,请你写出验证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用题目所给得字母表示)1 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代法(2)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 下 故 法 正 确 的 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祛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为得出加速度a 与与质量m 的关系而作出。-上 图象m(3)下图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 中 O、A、B、C、D 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 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打“B”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l计算结果均保留2 位有效数字)(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图 线 在 末 端 弯 曲 的 原 因 是.1 6.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侧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 m.(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应为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45(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阻(电动势3 V,内阻约1。)、电 流 表(内阻约 0.1。)、电 压 表(内阻约3k。)、滑动变阻器R(0-2 0 1 2,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是采用图中的_ _ _ _ _图(选填“甲”或“乙”).次数1234567U/V0.100.300.701.001.501.702.30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3)如图所示是测量R、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 根 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 充 完 成 图 中 实 物 间 的 连 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 坐标系,如图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 个坐标点.请在图中标出第2、4、6 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 阻 值 R,=。(保留两位有效数字).u/v(5)根 据 以 上 数 据 可 以 估 算 出 金 属 丝 的 电 阻 率 约 为 (填选项前的符号).A.lx lQ_22 m B.lxlO-32 mC.IxlOQ m D.lxlO-8Q m(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有多个正确选项).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于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D.用 U-I 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1 7.某实验小组做“验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涉及以下问题,请分析解答。(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拉两个弹簧测力计,使橡皮筋的绳套端被拉到某一点。,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两个拉力耳、鸟的大小,此时耳=N,F2=N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绳套端拉至。点,读出拉力F大小并确定其方向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以每格1N为标度,作出拉力耳、F2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6、6 的合力”的图示,并按每格1N 的标度读出合力的大小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尸与仁满足,则验证了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实验中,下列器材中必须要用的是(3)下 列 实 验 操 作 正 确 的 是.A.拉动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要与木板平面平行B.每次拉伸橡皮筋时,两个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越大越好C.描点确定拉力方向时,两点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一些18.在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正确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1)请在图的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0,须检查电路故障。针对以下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步骤,回答问题。保持原电路结构且闭合开关,用已调试好的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10V挡进行检测,将(选填“红”或“黑”)表笔接触P 点的接线柱,再将(选填“红”或“黑”)表笔接触电路中N 点的接线柱。表盘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V,保 持 P 点表笔接触位置不变,再将另一表笔分别接触电路中M、Q 点的接线柱,电压值几乎不变。由此初步判定电路故障可能是.19.(6 分)小宇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遮光条的宽度d 为图乙中的游标卡尺(游标有十个分度)所示,其中托盘的质量为m=10g,每个祛码的质量均为m=10g,小车和遮光条以及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100g,忽略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小宇做了如下的操作:图丙滑块上不连接细绳,将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取 5 个祛码放在小车上,让小车由静止释放,传感器的示数为F,记录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 At;测出遮光条距离光电门的间距为s,如图丙所示;从小车上取一个硅码放在托盘上,并将小车由同一位置释放,重复,直到将祛码全部放在托盘中;由以上操作分析下列问题:遮光条的宽度d 为 m m,遮光条到光电门的间距s 为 m;(2)用 以 上 的 字 母 表 示 遮 光 条 经 过 光 电 门 时 的 速 度 的 表 达 式 为;(3)在 过 程 中 细 绳 的 拉 力 所 做 的 功 为,所 对 应 动 能 的 变 化 量 为;(用字母表示)(4)在上述过程中如果将托盘及盘中祛码的总重力计为F S 则 F,所做的功为,所对应系统的动能的变化量为:(用字母表示)(5)如果以F,为纵轴,At的 为横轴,该图线为直线,由题中的条件求出图线的斜率k,其大小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6 分)为了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约为50。)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A.电 源(电源电动势E=4.5V,内阻约0.5。)B.电压表V(量程为03 V,内阻约3kC)C.电流表A(量程为 U.0 6 A,内阻约0.3。)D.滑动变阻器R:(020。)E.开关及导线若干(1)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连好实物电路后发现电压表损坏了,实验室又提供了一只毫安表mA(量程为030m A,内阻5。)和一个电阻箱(0999.9。),要利用这两个仪器改装为3V 的电压表,需要将毫安表和电阻箱Ri联,并 将 电 阻 箱 的 阻 值 调 到。;(3)请画出改装后的实验电路图()(4)如果某次测量时毫安表示数为20.0m A,电流表A 示数为0.058A,那么所测未知电阻阻值Rx=。(最后一空保留3 位有效数字)。21.(6 分)测量物块。(视为质点)与平板P 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是四分之一的光滑的固定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上表面与水平固定的平板P 的上表面8 c相切、。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得物块。的质量为测得轨道A B 的半径为R、的长度为s 和 CC的高度为H;C.将物块。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重复步骤。,共做5 次;E.将 5 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其圆心到C 的距离X。C D则物块。到达。点时的动能Ec;在物块。从 B 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物块Q 与平板P的上表面B 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2.(8 分)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完成“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中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用多用电表的直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1)图 甲 中 多 用 电 表 的 黑 表 笔 是 (填“P”或Q”),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时,需要将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连接到a、b 两处,其中黑表笔应与(填“a”或b”)连接。(2)实验配备的器材如下:A.待测小灯泡 L(“2.5V,0.2W”)B.电压表V(量程0-3 V,阻值约3二二)C.多用电表(三个直流电流挡量程分别为1mA,10mA,100mA)D.滑动变阻器二)(阻值范围0 7 0 口 额 定 电 流 2A)E.滑动变阻器二:(阻值范围0 7 0 0:,额定电流1A)F.电 池 组(电动势4.5 V,内阻约为j 二)仁开关一只,导线若干为了使测量尽可能地准确且能方便地进行调节,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量程应选一,滑动变阻器应选(3)该同学选取合适的器材后,用导线将器材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他在实验前进行电路检查时发现漏接了一根导线,请你在乙图上用笔画上这根漏接的导线 O图丙(4)该同学纠正连线错误后,通过实验测得多组I、U 值并描绘出小灯泡的I-U 曲线如图丙所示。由 I-U曲线可以看出:当灯泡两端电压二=220V 时小灯泡的电阻二-=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我们知道,多用电表用久以后,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会减小而内阻会增大。那么用久以后的多用电表电 流 挡 测 得 的 电 流 与 真 实 值 相 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23.(8 分)某学校兴趣小组成员在学校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新型电池,他们想要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小组成员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池的电动势,将选择开关调到直流电压挡量程为25V的挡位,将(填“红”或“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另一表笔接电池的负极,多用电表的指针示数如图所示,则粗测的电动势大小为 V.(2)为了安全精确的测量,小组成员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如图的测量电路,其中飞=5。,它在 电 路 中 的 作 用 是.闭 合 开 关 前,应 将 电 阻 箱 接 入 电 路 的 电 阻 调 到 最 (填“大”或“小”).(3)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测得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 及对应的电流表示数L 作 出;-R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10分)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m 提供的器材有: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有凹槽的木块,质量为m0的钩码若干,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细线等.实验中将部分钩码悬挂在细线下,剩余的钩码放在木块的凹槽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利用打出的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三7带pi(1)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纸带的一部分如左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该同学将纸带从每个计数点处截断,得到6 条短纸带,再把6 条短纸带的下端对齐贴在纸上,以纸带下端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将刻度尺边缘紧靠纵轴,其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1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将木块凹槽中的钩码逐个添加到细线下端,改变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测得相应的加速度a,作出a-m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则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ji=(保留两位有效数字);H的测量值_ _ _ _ _ _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3)实验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悬挂钩码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槽中钩码总质量.4.0o-2.0-4.02.0a/Gns-i)百M l宓!口 去!x 10-2kg)25.(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为了使单摆的周期大一些,应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2)该实验小组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小球直径为d=cm;(3)该同学用米尺测出悬线的长度为L,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为1、2、3o 当数到4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改变悬线长度,多次测量,利用计算机作出了 t?_L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丙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o(取#=9.8 6,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26.(12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设计一个“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如图中AB是水平桌面,CD是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在其表面不同位置固定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着一挡光片。为了补偿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长木板C 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沿木板匀速运动。用一根细绳一端拴住小车,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一托盘,托盘中有一祛码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的拉力方向与长木板的上表面平行,将小车靠近长木板的C 端某位置由静止释放,进行实验。刚开始时小车的总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祛码的总质量。(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 读 数 为,(2)某次实验,小车先后经过光电门1 和光电门2 时,连接光电门的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分别为L和 t 2,此过程中托盘未接触地面。已知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2=()(结果用字母d、ti、t2、L 表ZK);(3)某同学在实验中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增加托盘中祛码的个数,并将托盘和硅码的总重力当做小车所受的合力F,通过多次测量作出a-F 图线,如图丙中实线所示。试 分 析 上 部 明 显 偏 离 直 线 的 原 因 是.27.(12分)如图甲(侧视图只画了一个小车)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右端各系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增减盘中的硅码可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增减车上的祛码可改变小车的质量。两车左端各系一条细线用一个黑板擦把两细线同时按在固定、粗糙的水平垫片上,使小车静止(如图乙),抬起黑板擦两车同时运动,在两车尚未碰到滑轮前,迅速按下黑板擦,两车立刻停止,测出两车位移的大小。甲 乙(1)该实验中,盘和盘中祛码的总质量应 小车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2)图丙为某同学在验证“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时的实验记录,已测得小车1 的总质量M|=100g,小车2 的总质量M 2=200g,由图可读出小车1 的位移X|=5.00m小车2的位移x2=_c m,可以a.a.加,算出=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 实 验 误 差 允 许 的 范 围 内 填“大于、小于、“等于)。28.合金材料的电阻率都比较大,某同学按如下步骤测量一合金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1)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上三个不同位置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都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mmo4035甲(2)按图乙连接测量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置于最大值,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有读数,而电流表读数总为零,已知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待测金属丝都是完好的,则电路故障为导线 断路(用图中导线编号表示)。(3)排除电路故障后,改变滑动头在金属丝上的位置,测出金属丝长度1和接入电路的电阻Rx如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作出Rx-1图像(4)根据图像及金属丝的直径,计算该合金丝电阻率p=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5)采用上述测量电路和数据处理方法,电表内阻对合金丝电阻率测量的影响为(填“使结果偏大”、“使结果偏小”、“对结果无影响2 9.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 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 g=10m/s2)记录数据组123456钩码总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c m)6.007.118.209.3110.4011.52(1)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尸与弹簧总长度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线(2)由 图 线 求 得 该 弹 簧 的 劲 度 系 数 上=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0.某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在暗室中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当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悬在空中。已知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为0.1s。(1)若频闪间隔T=0.05s,刚好离开水龙头的水滴记为第1 滴,测得此时第3 滴和第4 滴的间距为2 3.7 5 c m,则 当 地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若将频闪间隔调整到0.08s,则 水 滴 在 视 觉 上 的 运 动 情 况 为(填“向上运动”“静止”或“向下运动3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加减小车中祛码改变小车和祛码的总质量M(含拉力传感器),加减砂桶中砂子改变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m,用拉力传感器测出轻绳的拉力大小F拉力传感壁L堆一打点计时器(1)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M mo(3)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保持m 不变,且已平衡摩擦力,当小车和祛码的总质量较小时,可能不满足M m 的情况,32.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R、的阻值,准备了以下器材:A.多用电表B.电流表Gi(0-100 m A,内阻约5。)C.电流表 G2(050m A,内阻 2=10。)D.定值电阻Ro(20。)E.滑动变阻器Ri(052)F.滑动变阻龄R2(0-100 ft)G.直流电源(3.0 V,内阻不计)H.开关一个及导线若干丙(D 用多用电表欧姆表“xl”挡粗测电阻时,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则 R,的阻值大约是(2)滑 动 变 阻 器 应 选 (填仪器前的序号(3)若是用G2表 测 Rx两端电压,请在图乙对应的虚线框中完成实验电路设计(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电 表 读 数 不 得 低 于 量 程 的()(4)补全实验步骤:a.按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变阻器滑动触头移至最 端(选填“左”或“右”);b.闭合开关S,移动变阻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i、G2表的读数h、bC.多次移动变阻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i、G2表的读数1|、12;d.以 12为纵坐标,L 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3.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A、B 处分别为光电门,可测得小车遮光片通过A、B 处所用的时间;用小车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小车通过A、B 点时的速度,钩码上端为拉力传感器,可读出细线上的拉力F。图中图内(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车上安装的遮光片宽度如图丙所示,则宽度d=mm,适当垫高木板O端,使小车不挂钩码时能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挂上钩码,从 O 点由静止释放小车进行实验;保持拉力F=0.2N不变,仅改变光电门B 的位置,读 出 B 到 A 的距离s,记录对于的s 和 tn数据,画出s-名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求得小车的质量m=kg;(3)该实验中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有A.钩码和拉力传感器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画出S-图像需多测几组s、tB的数据C.测量长木板垫起的高度和木板长度D.选用宽度小一些的遮光片34.用图甲所示的元件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小灯泡额定电压约为2.5V 额定电流约为0.3 A,完成下列各小题。(1)图甲中已经作出了部分连线,请 在 此 基 础 上 完 成 电 路 元 件 连 接。(2)在实验进行的某一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为 V,电流为A,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 W(3)下列有四个关于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35.国 标(G B/T)规定自来水在1 5 c 时电阻率应大于13Tm。某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测量15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加有阀门K 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 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i(量程为3 V,内阻很大);电压表V2(量程为3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i(阻值4kC);定值电阻R2(阻值2 kQ);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 Q);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C.把 S 拨 到 1 位置,记录电压表V 示数;D.把 S 拨到2 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 和电阻箱阻值R;F.断开S,整理好器材。(1)测玻璃管内径d 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则(1=mm;(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值Rx的表达式为:Rx=(用 Ri、Rz、R 表示);(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 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 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R-:关系图象。则自来水的电阻率p=f t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 i内阻不是很大,则 自 来 水 电 阻 率 测 量 结 果 将(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6.小明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测量导线的电阻率,他们在实验室选取了一段金属丝,经过讨论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1)先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所示,该段金属丝的长度为_ cm。(2)接着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步操作)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挡“xl”;,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一;把红、黑表笔分别与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2 所示。(3)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3 中的四个电路中选择一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最_(填“左”或“右”)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后测得该金属丝的电阻为5.20。(4)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4 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 m m。图4(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P=Q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主要实验操作如下:小木块光电门B 光电门ANO挡板II白钩码甲先将右端有固定挡板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实验桌面上,再将安装有遮光条的小木块用跨过长木板左端定滑轮的细绳与钩码相连接,保持桌面上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光电门B 固定在离挡板较远的位置,光电门A 移到光电B 与挡板之间的某一位置,使小木块从紧靠挡板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用跟两光电门相连接的数字计时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A 的时间心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 t2以及小木块从光电门A 运动到光电门B 的时间A t;改变光电门A 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记 录 多 组 At?和A t值。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则 d=_ c m;至(2)实验测得遮光条经过光电门2 的时间At2保持不变,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其中图象纵轴截距为b,横轴截距为c。实验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和 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i=o38.小鹏用智能手机来研究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半径的关系。如图甲,圆形水平桌面可通过电机带动绕其圆心O 转动,转速可通过调速器调节,手机到圆心的距离也可以调节。小鹏先将手机固定在桌面某一位置M 处,通电后,手机随桌面转动,通过手机里的软件可以测出加速度和角速度,调节桌面的转速,可以记录不同时刻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值,并能生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图甲A25020 0150110.05 000 001加速度0 00 200 400 600 80 0 100MM(s)角速度5 000 0 0!二10 00 00 20 0 40 0 60 0 80 0 100时蔺()图乙由图乙可知,t=60.0s时,桌面的运动状态是(填字母编号);A.静 止 B.匀速圆周运动 C.速度增大的圆周运动D.速度减小的圆周运动仅由图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3)若要研究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应该保持 不变,改变,通过软件记录加速度的大小,此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39.如图甲所示为测量木块和木板间滑动摩擦因数ji的实验装置图,足够长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小木块放置在长木板上,并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沿,圆弧轨道滑动。长木板在外界作用下向左移4动,得到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 与细绳和水平方向的夹角。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g 取 lO m l)。(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木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1=;(2)木块的质量m=kgo4 0.为了精密测量一金属丝的电阻率:如图甲所示,先用多用电表“xl Q”挡粗测其电阻为 然后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为甲(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压表V(量 程 3 V,内 阻 约 15 kC;量 程 15 V,内 阻 约 75 k2)B.电流表A(量 程 0.6 A,内 阻 约 1。;量 程 3 A,内阻约0.2。)C.滑动变阻器Ri(05。,1A)D.滑动变阻器R2(02000。,0.1 A)E.1.5 V 的干电池两节,内阻不计F.电阻箱G.开 关 S,导线若干为了测多组实验数据,则 上 述 器 材 中 的 滑 动 变 阻 器 应 选 用(选填 小”或“R2”).请在虚线框内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并完成实物图的连线4 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主要步骤如下:(1)物 块 P、Q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P 底端固定了一竖直宽度为d 的轻质遮光条。托住P,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遮光条所在位置A 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B 之间的高度 h。(2)现将物块P 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记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O(3)己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 需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是 (用相应的文字及字母表示)。(4)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 证 机 械 能 守 恒 定 律 的 表 达 式 是。(5)改变高度h,重复实验,描绘出v2-h 图象,该图象的斜率为k。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k=,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4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及平台上A 点左侧与滑块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在足够大的水平平台上的A 点放置一个光电门,水平平台上A 点右侧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左侧为粗糙水平面,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在小滑块a 上固定一个宽度为d 的窄挡光片;B.用天平分别测出小滑块a(含挡光片)和小球b 的质量ma、mb:C.在 a 和 b 间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短弹簧,静止放置在平台上:D.烧断细线后,a、b 瞬间被弹开,向相反方向运动:E.记录滑块a 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遮光时间A t:F.滑块a 最终停在C 点(图中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出AC之间的距离SaG.小 球 b 从平台边缘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 点,用刻度尺测出平台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及平台边缘铅垂线与B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b;H.改变弹簧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BV乙(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为 mm;(2)该实验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只需验证两物体a、b 弹开后的动量大小相等,即

    注意事项

    本文(常州市名校新高考物理100实验题狂刷集锦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