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pdf

    • 资源ID:89628387       资源大小:15.98MB        全文页数:1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pdf

    课题:科学之旅主备人:刘继超 复备人:审核:教材分析:科学之旅是学生接触物理的第一课,就象第一次面对大海一样,大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学生们迫切想知道什么是物理?物理课将要学些什么?学了物理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引言”的目的就是要回答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录像等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不加解释,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物理。学情分析:八年级新生还没有进入物理的逻辑思维领域,还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所以我们安排了很多简单有趣、器材可以在身边轻易找到的实验,来吸引学生,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 的.知道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项。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和亲自动手操作小实验,知道观察和实验的基本要求。3、通过参与活动,使自己尽可能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观察、提出问题、做出 猜 想、设法验证猜想等。学习重点1、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利愿望。对物理研究什么以及物理的一些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2、知道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于动脑、重视应用知识。知道对观察和实验的基本要求。学法:强调探究式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用生活中的儿个小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注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来。预习导学1、悬念式实验引入课题-物理学是学习什么的(1)力学实验一巧打棋子、弹鸡蛋等实验。(2)放大镜观察实验我们常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物体,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也称为凸透镜。大家可以隔着放大镜看看自己的手纹,看看书上的字,是不是放大了。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是不是总是放大的?让学生手拿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看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标语。(要让学生观察远处较大的,且容易分辨倒立、正立的物体。)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的是缩小的,而且是倒立的)用放大镜看物体不总是放大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的,什么情况下是缩小的?这正是光学要研究的内容之一。(3)冷 水 烧 开水(热)实验:课本图03实验首先解释沸腾:日常生活中常说把冷水烧“开”了,水“开”了在物理学中则叫沸腾。通常为使水沸腾,需要加热,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用冷水使热水再次沸腾的实验。(4)电学实验 实验:课本图05实验;吹风机乒乓球等。散开的塑料捆扎绳(应将扎绳尽量“破”细些)用干燥的手捋几次,扎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散开,甚至会被手“粘”开。筷子变问题解决2、为什么要学物理:物理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例如: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能使乒乓球复圆。再如我们常用棍子来撬动一些笨重的物体。由于在小学里学过热胀冷缩、杠杆等知识,就懂得为什么这样做。列举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照相机、高压锅、电热杯、收音机等等。这些事例学生还不懂为什么,说明需要学习物理知识。列举事例说明在工农业生产、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有的就是在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懂得它们,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举例说明物理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它使我国某些尖端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如: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原子弹、氢弹、低温超导技术、十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等。举例说明物理也是学好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基础。简要介绍课本图0 6”科学家的设想”,说明在未来的科学中,物理应用将更为广泛,未来物理将更有用。3、怎样学好物理要学好物理,就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观察决不是简单的看看,重要的在于思考,要注意观察的现象有什么特点,要明确观察目的,并注意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所发现(1)伽利略通过教堂吊灯发现摆的等时性(2)牛顿的苹果落地发现的万有引力总结:(1)重视实验和观察(2)勤于思考、着 重 理 解(3)重视知识的应用小结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作业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牛顿的生平、成就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板书设计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怎样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反思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对物理这一学科有了以下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儿点,来学好物理:教后反思课题:L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1主备人:吴水兰 复备人:审核:教材分析: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 物理第一章第1 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教材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贯穿教学。“测量活动”的选择可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参考。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单位,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会读刻度尺的读数。学习重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难点: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准备器材:刻度尺学习方法:讨论、实践法。学习流程:一 导入: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课本P10的 1-3段和“想想议议”中帽子的AB 长还是CD长?中心的两个圆哪个而积大?你的感觉可靠吗?如果你的感觉并不可靠,我们如何准确的知道长短和大小呢?自学一:阅读课本P10T1 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检测一:1、长 度 的 国 际 单 位 是,符号是o 比 米 大 的 单 位 有 ,比米小的单位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换算关系:l k m=m,lm=mm,l m m=n m,1 u m=nm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35mm=m;(2)1.5X 10 nm=cm=m=_km;(3)4.7 6 X 103km=dm=u m=nm;自学二:阅 读 课 本 长 丽 疝 量”,并练习使用刻度尺,思考回答问题,然后进行组内交流。检测二: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o2、(1)仔细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哪里?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 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 作为测量的起点线.1、它的量程是多少?o2、它的分度值是多少?o (分度值是指)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何放置?使刻度尺的 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选填“平行”或“垂直”),即沿着被测长度;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 使 有 刻 度 的 一 边 (选填“紧靠”或“远离”)被测物体.其他需要注意事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看: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 刻度线。读: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_ _ _ _ _ _ 值、_ _ _ _ _ _ _ _值和 o(6 )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 cm.拓展延伸:1、9.1X 10_8m=mm=n m.50nm=m=km.2、如右下图,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3、现有1 0 m、2 m、1 c m、1 mm、3 0 0 nm儿个长度,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 角 硬 币 的 厚 度 最 接 近 于,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教 室 门 的 高 度 最 接 近 于,S AR S 病毒的大小最接近于4.张纸的厚度是:7 0 u m=_m m=c m=m.5、某同学用1 c m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2 3 d m,1.2 4 d m,1.2 5 d m,2.2 4 d m,1.2 2 d m,求该物体的长度小结: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 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教后反思课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2主备人:刘继超 复备人:审核: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时间这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课标要求: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2.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学习重难点:重点:误差难点: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准备器材:卷尺、停表学习方法:讨论、实践法。学习流程:一导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数一分钟,同老师卡表的一分钟做对比,你的感觉可靠吗?如果你的感觉并不可靠,我们如何准确的测量时间的长短呢?自学一:阅 读 课 本P 13“时间测量”了解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检测一:1、时 间 的 国 际 单 位 是,符号是 0其它单位还有2、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6m i n =s =h。三、在古代,人们常用、等测量仪器来测量时间;在 现 代 生 活 中 我 们 常 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 来测量时间;更精密的测量时间的一起还有_ _ _ _ _ _ _ _ _ _ _四、操 作 课 本P 14的实验,脉搏跳动十次的时间大约是,I m i n你的脉搏跳动 次。自学二:阅读课本P 14“误 差”,理解误差的含义,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检测二:1、定义:和 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2、误差不能,但是可以 o减小误差的方法:、O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是 造成的。误差是由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造成的4、用分度值是1m 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18.3m B.0.18 30m C.18.31m m D.18.313c m5、.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35.1m m,35.2m m,37.2m m,35.3m m,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拓展延伸:阅读课本P 15“科学世界”,了解什么是国际单位制。检测: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 O2.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 简称 o演练:1.小明上学路上用了 15m i n,合 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 i n,合 s;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比赛,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则相当于m i no2、在测量中,一般说来 值和 之间总有些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3、某同学用1c m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 8.23d m,8.24d m,8.25d m,9.24d m,8.22d m,求该物体的长度.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小结: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2时间的测量 1、常用测量工具2、单位教后反思课题:运动的描述导学案主备人:梁国富 复备人:审核: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地影响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此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基于这些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这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参照物。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学习重难点:三、重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四、难点:运动和静止的判定学习方法:观察讨论法。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o3、如何选取参照物:o二、课堂导学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静止的有2、再观察教材图1.2-1,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归纳:(1)机械运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归纳:(2)参照物。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 决 于 所 选 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 就 是 运 动 和 静 止 具 有,处于相对静 止 的 物 体 它 们 的、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物体。由上面的内容归纳:(3)如何选择参照物:_O三、课堂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3)唐代诗人李白在 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 照 物 是()A、铁轨 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A、竹排、青山 B、青山、江 水 C、青山、竹 排 D、江水、青山5、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6、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沙对岸 D、从对岸吹过来7、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跳台8、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 的 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9、观光电梯从1 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 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 B、桥 C、人 D、地面拓展延伸:同桌交流第18 页“想想议议”,而后在班内展示。小结: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2、参照物教后反思课题:运动的快慢主备人:刘继超 复备人:审核: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标要求: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不同的速度单位进行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学习流程:自主学习一、探究指导一阅读课本19-20页,2 分钟后找人回答下列问题,不会的可以在4 分钟后在小组间讨论出结果。5 分钟后找人回答问题:1、在运动会上100m比赛时,你是如何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一)、是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的长短;二)、是在相同的情况下,看的大小。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2、物理意义:表示 的物理量;3、定义是:;4、计算公式是:;5、公式中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和单位分别是:6、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为m/s或 m s7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为km/h或 km h 换算关系:l m/s=km/h1 m/s=K m/h=k m/h1 k m/h=m/s=m/s即学即练1、2mzs=km/h;10 m/s=k m/h;72km/h=m/s;1 5 m/s=k m/h2、甲、乙、丙三人的步行速度分别为3.5km/h、64m/min、lm/s,则三人的速度关系是()A.v 甲 v 乙v 丙 B.v 甲 v 丙v 丙C.v 乙v 丙v 甲 D,v乙v 甲v 丙探究指导二观察课本P20-22内容,3 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4 分钟后小组间讨论。5 分钟后找人口述结果。1、思考P21想想议议中的两幅图片,比较两幅图片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3、什么是平均速度?即学即练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全程 2 4 m,行驶前一半路程用了 4 s,行驶后一半路程用了 6 s,那么,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 _ _ _ _2、如课本P21图 1.3-3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 _ _ _ _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 _ _ _ _ 运动精讲点拨老师强调:在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平均速度是一个物理量,不是一个数值,它有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可以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不能把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混为一谈平均速度只是在某一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路程或时间发生变化后,其平均速度也发生变化。0 o 0 0 0 0 I|0 0 0。达标测试(A 组全做,B 组 1-5,C组 1、2、3、5)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I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 B、10m/s C、5 m/s D、无法判断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 的大小无关5、单位换算:(1)21.6 k m/h=m/s(2)5 m/s=k m/h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lh 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 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总结与反思 运动的快慢1、速度:(1)、定义(2)、定义式(3)、单位(4)、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2、匀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4、做题格式课后反思第 四 节 测 量 平 均 速 度 导 学 案主备:梁国富 复备: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 习 目 标:1.、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知识衔接: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2、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 速度快。3、声音的速度是340m/s,人喊话后0.2s能听到回音,人离山多远?4、物体做变速运动,前lOmin走了 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 5min求:前lO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三、自学导读:阅读物理书并查资料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4、实验器材: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什么仪器?5、怎样测量小车的速度?(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s,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3由公式v=s/t可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四、质疑: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五、实验探究: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lo3、根据测得的S1和t l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l。4、将挡板移至S 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 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o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 3呢?S3=t3=5.通过计算下半段路程S3=S1-S2和下半段时间t3=tl-t2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必。设计表格路 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l=tl=西=S2=t2=2=S3=S1-S2=t3=tl-12=析与分论证v22fU=2 f2 f u fU=fu f时成实像,u 2f时成缩小实像,u P B P C ,且 P A P 水 B.P A P B P C ,且 P A P 水C.P c。B P A ,且 P A。B P A ,且 P A Q 水3.“蒙牛牌”牛奶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0 0 n l i (227 g)”字样,“蒙牛牌”牛奶的密度是 g/c n?,合 k g/m3.4、一个能装5 0 0 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 5 0 g,用该瓶装密度是0.8g/c m 3 的酒精,则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g.(P 水=1.0 义 l O l g/m?)5、关于物体的质量利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6、如 图 1 0-1 3 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 图 可 知()A.P A P B P C ,B.P A P B P C ,C.P C P B P A ,D.P C P B P A ,且 P A P水且 P A P水且 P A Q水三、总结与反思:6.2密度(一)、密度1 .定义、公式、单位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二)密度的计算作业与练习:新起点作业本p7 5 7 6 页内容。五、课后反思:主备:吴水兰 复备:年级学科:八年级物理课题:6.3测量物质的密度审核: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二、学习内容(-)引入从前面我们的学习中知道:实验室里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大家对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还熟悉吗?提 问1名同学回答。第2节我们用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知道要求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公式算出来,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在实验室里如何去测密度(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自学课本pll7一p ll8页内容,完成下列自学检测内容。(二)自学检测:1、量筒是测量 工具;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O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 线 应 与 液 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 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 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 和于液体中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三)探究:测量液体密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过程: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尸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0 1 2=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根据 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实验表格: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i/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倒出盐水的质量m/g倒出盐水的体积V/c m 3盐水的密度P/(g/c m 3)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过程: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质量m=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尸 _ _ _ _ _ _ _ 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利水的总体积V 2=根据 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九、实验表格石块的质量 m/g水的体积V i/c m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c m3石块的体积 V/c m3石块的密度P/(g/c m3)(五)拓展能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六)、小试身手!你能行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 1 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加木到标Id 叶石浸没水中)B.c.梅附中水倒入杯中鎏惊纪K2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 图 2 2 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 m3,(3)矿石的密度是 k 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 _ _ _ _ _ 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三、总结与反思: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方法二、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液体的密度2.测量固体的密度作业与练习:新起点作业本p7980页内容。五、课后反思:主备:吴水兰 复备:年级学科:八年级物理课题: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审核: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P=m/V及其两个变形式。二、学习内容(-)引入复习回顾:已知铁的密度为7.8X103千 克/米 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义103千 克/米 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 种 物 质 都 有 自 己 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5 分钟时间自学课本P120P121页内容,完成下列自学检测内容。(二)自学检测:风的形成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 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 在 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2、气体的 最显著,它的 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 不明显,故 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3.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o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4、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 的 密 度 在 C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 X 1 0,k g/n f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5、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三)探究:设问:有一块质量为1 0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不 同 的 物 质 密 度 一 般,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那种物质。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如阿基米德判断皇冠的真伪。例1、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对该工艺品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以下表格中的一些数据,请将表格填完整: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 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金属块的质量水的体积金属块和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金属块的密度1 0.8 g1 4 m l1 8 m l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五)拓展乌鸦为了喝到瓶中的水,每次将一个质量为0.0 1 k g的小石头投入容积为3 X 1 0 4m3,盛有0.2 k g水的瓶中,当投入2 5 个相同的小石头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求(1)瓶内小石头的体积?(2)小石头的密度?(六)、小试身手!你能行1.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1 k g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 2 0 cm,若用此容器装1 k g的水,则水的深度为(P酒精=0.8 g/cm3)()A.2 0 cm B.1 6 cm C.1 5 cm D.2 4 cm2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3 .图5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若 V 甲 二 V 乙 则 m 甲 V乙。4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1 2 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三、总结与反思:6.4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温度二、密度与物质鉴别十五、作业与练习:新起点作业本p8384页内容。五、课后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